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

楚王府。

經過一番交涉而進入長安城的李承訓,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拜見李淵。而是將黨衛軍的三個師駐紮安頓了下來之後,帶着一個團的警衛力量走進了闊別三年之久的楚王府。

看着彷彿在昨日的畫面,李承訓目光閃過一抹精芒,微微的嘆息了一聲。自己終究不再是三年前的自己了,這裡也沒有了自己留戀的氣息。當初陪在自己身邊的綠衣,陳墨如今都在帝洲,這裡真的荒廢了太久。

李承訓進城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出短短一刻鐘的時間,便是大家都知道了。在長安城內,關於李承訓的事蹟依然還在流傳,特別是今日被李淵再一次加封爲王之後,更是引起了廣大百姓的熱衷。

毫無疑問,此時此刻的長安城,全部都是這個少年封王,一人雙王,戰功赫赫,作風鐵血王爺的話題。不出一秒鐘,瞬間變作話題帝,李承訓不愧是武德三年風頭最竟的風雲人物。

與此同時,各大勢力也是在探討這關於李承訓的話題。此刻李承訓強勢入長安,必然會引起一番波折。對於如何對待這個一人雙王的王爺,各大勢力,世家甚至於五姓七望的人,都在討論着如何對待李承訓。

這一刻,李承訓的聲望如日中天。李淵在聖旨下達之後,聽到暗衛曲如何的報告,才發現了這一舉動帶來的後果很嚴重。天下百姓的舉止,有着超乎了他的想象與控制。

不得不說這三年時間李承訓塑造的形象真的很完美。徹徹底底的一位少年英雄,不敗戰神。昔日孔融七歲讓梨,天下士大夫交口稱讚。甘羅十二爲秦相。萬古流芳。如今他們的王爺,七歲跨馬出征。

無論是年齡,還是其鐵血的作風。都讓李承訓成了大唐百姓心目中一種信仰,不敗的可以託付的信仰。正是猶如李承訓在於百姓心目中地位,讓李淵有點估計錯誤,導致瞭如今情勢有袖張,超脫了控制。

對於外面的各種傳言。甚至於風言風語李承訓並不知情,也不想參合。在一別三年之久的楚王府內,舒舒服服的洗了一個澡。緩解了一下連續騎馬的疲勞之後,李承訓收拾行裝,打算前去淑芳殿拜見萬貴妃。

本來按照常理,李承訓到達長安之後最應該拜見的人就是大唐皇帝李淵。只是李承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與李淵的蜜月期因爲這件事已經破解。一去不復返了。在這個時候,李承訓確實不適合去貿然見李淵。

李承訓打算先去拜見萬貴妃,然後等着李淵的召見。因爲李淵的召見就等於李氏皇族裡面的人要攤牌了,而且李承訓相信,到時候不光是自己這個楚霸王,就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都會到場。

攤牌!

這是目前解決李氏皇族之內問題的最佳方法,李淵掌控着大唐帝國的方向盤。手底下的謀士多如牛毛,自然能夠看出來。只有李唐內部的最大問題,和平解決,不浪費力量,李唐一統天下必然是板上釘釘的事。

皇城雄偉,比之三年前更加的守衛森嚴了。玄武門前,李承訓將小腿之上的三菱軍刺解綁之後交給了執勤官。便是憑藉令牌進去了,大唐皇宮。進入皇城之後,李承訓舉目四望,打量着皇城之內的變化。

幾眼過後,李承訓便是明白比之三年前防守森嚴了太多,其餘的並沒有多少變化。離開玄武門之後,李承訓便是朝着淑芳殿走去,對於一路之上守衛皇宮御林軍的問好,李承訓一路笑着點頭稱是。

就在李承訓笑的臉部肌肉都快僵硬之時,他終於是走到了淑芳殿的跟前。揮手製止了,宮女丫鬟們的行禮,李承訓親自走到淑芳殿的門口,朝着裡面道:“皇祖母可好,孫兒李承訓前來拜見!”

“訓兒?”

“咯吱!”

一陣腳步聲傳來,一聽就知道是萬貴妃在邁着碎步,身材娉婷的朝着門口跑來。一把將門推來,萬貴妃一把拉住李承訓的手,高興的道:“回來了,回來了就好,訓兒快進來說話!”

“是,皇祖母!”

李承訓被萬貴妃拉着走進了淑芳殿,對於萬貴妃對於自己的親熱李承訓早就已經習以爲常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承訓能夠感受到,萬貴妃對於自己那是真心的寵愛,沒有一絲一毫的花假在裡面。

在這個隋末,只有這個女人才是真正的將他李承訓當做了一個孩子,一個需要人關心的孩子。萬貴妃對於自己的關心,那是真正的親情。正是因爲如此,李承訓纔會在擁有者後世記憶的情況下,也甘心情願的叫萬貴妃一聲皇祖母。

正是因爲如此,李承訓纔會在接到萬貴妃的家書,感受到萬貴妃的思念之後,不顧一切的北上長安。甚至於不介意與李淵對持,暴露自己的野心,給於李淵壓力,破壞了兩者之間的蜜月期。

做了這一切,李承訓並沒有一點的後悔。因爲眼前這個女人,在這個世間,給了他一份最真的愛。對於亂世之中求存的李承訓來說,李淵沒有,李建成更加的沒有,所以爲了這份親情,李承訓願意守護,哪怕兵刃相見,也是在所不惜。

可以說經歷了鐵血殺伐的李承訓已經磨滅了良知與懦弱,而萬貴妃卻用無私的愛喚醒了李承訓心中的那一抹柔軟。等到兩個人都坐下之後,萬貴妃對着身邊的宮女吩咐了一聲道:“秋月,給殿下奉茶!”

“是,奴婢這就去!”

等到秋月離開之後,萬貴妃纔是將目光從李承訓的臉上移開道:“訓兒,這一次你北上長安,你皇爺爺有沒有難爲你?”萬貴妃也不是普通人,作爲李淵的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權勢手段自然是不會缺少的,眼光更加不會短小。

通過宮裡流傳的一些閒言閒語,她自然是能夠猜測到一些。正是因爲如此,她才怕李淵針對自己的孫兒,故而有了這段對話。作爲李淵的枕邊人,近乎二十幾年的時間,萬貴妃對於李淵的爲人秉性都是知之甚詳。

“哈哈,讓皇祖母擔心了,孫兒北上長安皇爺爺並沒有爲難孫兒。”李承訓看着萬貴妃笑意盎然的道:“皇爺爺更加的是加封孫兒爲一字並肩王,大大的封賞了一番呢!”李承訓笑嘻嘻的說道。

通過剛纔的對話,李承訓便是發現萬貴妃對於李淵使得手段有所猜測,夫妻之間有着矛盾。本着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的原則,李承訓不想因爲自己而導致萬貴妃與李淵失和,破壞兩者之間的幸福。

萬貴妃只是輕輕的一憋便是清楚了李承訓的心中所想,對於孫兒的關懷心裡感到了一絲溫暖。但是一想到李淵的喜新厭舊,看向李承訓的眸子裡,越發的堅毅了起來。

……

與萬貴妃說了一會兒之後,李承訓從懷裡掏出一個錦盒遞給萬貴妃後道:“皇祖母,這是孫兒的一點心意,還望皇祖母能夠喜歡!”錦盒內是一顆夜明珠,乃是李承訓從江都離開之時,專門爲萬貴妃買的見面禮。

“訓兒真的長大了,知道心疼皇祖母的了!”果然,女人都是一樣,對於珠光寶氣的東西,都有着偏愛。更何況這夜明珠又是李承訓所送,萬貴妃心中的歡喜自然要高上不少了。

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隨之笑道:“都是一些小玩意兒,皇祖母喜歡就好!”萬貴妃只有四十多歲,由於出身高貴,一生之中也沒有下多大的苦,保養的很不錯,一舉一動之間,魅惑天成。

作爲心裡年齡三十好幾的李承訓來說,這種誘惑雖然可以抵禦。但是李承訓每一次與萬貴妃單獨帶着,總是感覺到一絲的異樣。讓的他心裡很是彆扭,李承訓清楚這不是別的原因,而是他的潛意識在作怪。

但是正是因爲如此,李承訓很少去見自己的這位皇祖母。簡簡單單的一番交談之後,李承訓便是打算離開了,自己根本就不善於處理這類型的關係。時間越長,自己只會越發的彆扭,還不如提前離開纔是正事。

作陪了一會兒之後,李承訓便是起身對着萬貴妃道:“皇祖母,孫兒剛來長安,便是前來拜見你老了。還沒有去拜見皇爺爺,遲了恐怕皇爺爺會怪罪,孫兒就先告辭了!”

李承訓這番話出口之後,萬貴妃眉頭一皺看着李承訓好一會兒才道:“訓兒,這一次拜見你皇爺爺時,切記萬分小心,要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很顯然,萬貴妃也知道了李承訓與李淵之間的齷蹉。這番話的目的,便是害怕李承訓吃虧,在提點,在暗中告誡。讓李承訓小心李淵的小動作,明白萬貴妃心意的李承訓,眼眶一紅對着萬貴妃躬身行禮道:“多謝皇祖母提點,孫兒醒的了!”

第196章 曰大第75章 駐軍臨洮坐等李二兵敗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341章 參見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335章 強勢介入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234章 狄知遜帶來的消息第122章 租借第308章 活在當下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294章 九年義務教育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53章 演武丹陽之大比拼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236章 李蕭會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57章 殺!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243章 李承訓西行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258章 詔告天下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341章 參見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22章 偶遇李靖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78章 兵鋒直指長安第110章 人屠第70章 獨善其身是不行不行的!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359章 圍而不攻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158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266章 閱兵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314章 見故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217章 主公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41章 參見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66章 大唐國家社會黨第150章 李家的事情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11章 投降第237章 憂慮第338章 相見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23章 大唐軍神在朝我招手第233章 商議第45章 同路人第14章 太原風雲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118章 邀戰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96章 兵鋒浩蕩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202章 以力壓人第255章 戰第197章 萬貴妃的思念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369章 打壓第123章 金陵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209章 徐世績的神來之筆第99章 淺水源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
第196章 曰大第75章 駐軍臨洮坐等李二兵敗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341章 參見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335章 強勢介入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234章 狄知遜帶來的消息第122章 租借第308章 活在當下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294章 九年義務教育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53章 演武丹陽之大比拼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236章 李蕭會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57章 殺!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243章 李承訓西行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258章 詔告天下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341章 參見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22章 偶遇李靖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78章 兵鋒直指長安第110章 人屠第70章 獨善其身是不行不行的!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359章 圍而不攻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158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266章 閱兵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314章 見故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217章 主公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41章 參見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66章 大唐國家社會黨第150章 李家的事情第238章 設立預備役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11章 投降第237章 憂慮第338章 相見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23章 大唐軍神在朝我招手第233章 商議第45章 同路人第14章 太原風雲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118章 邀戰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96章 兵鋒浩蕩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202章 以力壓人第255章 戰第197章 萬貴妃的思念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47章 始畢病重燕雲南下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369章 打壓第123章 金陵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209章 徐世績的神來之筆第99章 淺水源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