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苗頭

經過四個人的商議,他們共同決定答應太子李建成,率領十萬國防軍進入北方調停。調停的事情李承訓早就有所決定,至於帶多少兵馬,也是裴矩等人的意見。

因爲北方之地太過於遙遠,太多了糧草都不能很好的供應。沒有辦法之下,也是避免刺激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所以李承訓只是帶了十萬國防軍。

只是讓李承訓沒有想到的是,只要他踏入北方,必然會引起局勢大變。十萬大軍不管是投向誰,都是一筆劃算的事情。十萬大軍就像是一個生力軍一樣,啥都是新的,突兀的出現,對於軍隊軍心的影響太大了。

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最難的不是

結果,而是選擇。這個時候的選擇太過於難了,簡直就一場徹底的悲傷。李承訓眸子裡閃爍着複雜光芒,權力慾望標誌在一瞬間迅速增生。

城下旌旗飄飄,迎`無`錯`小說`風招展。在風中帶起一道道的痕跡,向每一個人述說着

到來過。十萬大軍就在眼前,李承訓手裡摸着寶劍,一句話也沒有說。

帝洲距離北方之地太遠了,這個時候誓師也沒有太多作用。李承訓必須要防止手底下人私自逃離這裡,軍旗在李一手裡顫抖。

“出發!”

李承訓大手一揮,全軍將士猛然間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十萬零一人的佈局。李承訓率領着大軍出發了,朝着河北之地進發。不得不說這一次戰爭不同以往。

沒有誓師大會,沒有一切應有的說明,就這樣李承訓帶兵前往調停。

……

“王爺。南征大軍有消息傳來了!”

就在李承訓剛走一會兒,便是在途中接到了南征大軍的消息。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李承訓當下也是愣住了,這個消息出現的太古怪了。

遲不來,早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這樣的事情容不得人不亂猜,不胡想。

“拿來!”

騎在戰馬上。楚霸王王者風範十足。一點也看不出其內心深處糾結,從李一手中接過軍事情報,便是觀看了起來。

從情報之中。李承訓瞭解到,現如今海軍將士在劉仁軌的帶領下在大海之上消失,種種跡象表明劉仁軌極有可能進入了菲律賓。登陸到了呂宋的

“哎!”

李承訓看過之後,嘆息一聲便是隨之化爲灰燼。從信上李承訓得到了以軍神李靖爲首南征大軍的消息。這個時候。李靖已經全部佔領了緬甸的密支那,沿着伊洛瓦底江佔據了八莫,臘戌,一直打到了曼德勒。

幾乎佔領了大半個緬甸,其他的幾乎都一樣。攻入泰國的軍隊其勢猶如秋風掃落葉,幾乎就沒有受到

像樣的抵抗,軍隊自清邁出發,攻取了廊開。烏汶,呵叻。兵鋒強勢之極,幾乎就要攻堅到了泰國的首都曼谷。

另外一路,也是已經過老街,沿着紅河攻陷了河內,海防,榮市,順化,下一步就要揮軍峴港。最後之一的軍隊,已經從琅勃拉邦出發,佔領了桑怒,萬象,沙灣拿吉,巴色,老撾全境。

五萬大軍只剩下四萬多在身邊遊弋,不得不說這一次的南征十分的順利。就拿現階段來說,不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戰果輝煌。

“李一,傳令蓋世太保讓他們告訴李靖,徐世績,讓他們儘可能的加快南征速度,儘快的讓黨衛軍回國坐鎮一切。”思考了半天,楚霸王終於是有了決定,因爲他

是時候敲打一下這些手底下的將領了。

一邊大棒,一邊蘿蔔!

放權,但是時常的提點還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對方是不是還忠誠與你,提前做一下了解很有必要。自從南征開始之後,李承訓就沒有管過事情。

基本上就是放任李靖等人自行發揮,不過這幾個人也是爲楚霸王爭氣,沒有

提點,都能夠憑藉

的實力拿下大半個領土。可以說這一次南征的戰爭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半,一大半。

只要他們合兵一處,就可以完成對柬埔寨的軍事行動。到時候整個南征也就到了結束的時候,只要結束了南征,楚霸王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北方的戰事,以及接下來的皇位爭奪戰中。

皇位爭奪戰兇險無比,走錯一步就會全軍覆沒,身死道消。李承訓眸子閃爍着奪目的精光,看着南方的天空,良久無語。

“是,屬下立刻去辦!”

楚霸王李承訓看着先行離去的李一,眸子狡猾之色浮現。隨及便收斂,消失不見。

“駕!”

回過神來的楚霸王,手中馬鞭加力狠狠地抽到馬屁股上。戰馬吃痛,頓時疾馳而去。南征很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大捷,

這一次北上調停就必須乾的漂亮,乾淨利落。唯有這樣,才能繼續鎮壓住手底下的驕兵悍將。

沒有人

,楚霸王麾下軍官的等級森嚴程度。以及他們之間的勾心鬥角,但是一切李承訓

的清清楚楚。在帝洲,之所以文武平和乃是因爲楚霸王軍功威望甚高。

正是由於這樣,才能使得帝洲文武和平相處。但是這一次的南征必然會導致軍官當年的勢力,功勞大增,到時候文武間的平衡就會被打破。

武強於文,二世而亡。

秦始皇兵威之盛,天下難有。由於始皇重武輕文,所以導致了秦二世而亡。同樣的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大隋帝國,富有四海,經歷了文帝開明治理的大隋,正是由於楊廣的重武,二世而亡。

清楚歷史的李承訓自然不願意

走上這一條路,哪怕

麾下的體制與這個時代大不相同,但是楚霸王心裡清楚,一旦失控,軍官的力量不受控制,就會出現極端的軍國主義苗頭。

後世而來的楚霸王自然是明白軍國主義的害處,所謂軍國主義,是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爲立國之本,把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和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軍國主義充滿殘酷性和反動性,曾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它的基本理論包括對和平的否認,堅持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認爲戰爭本身是美好和令人神往的。軍國主義的行爲體現爲某個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軍事化,以及對外奉行侵略擴張的政策。在軍國主義國家,戰爭成爲國家的主要目的。(。)

第22章 偶遇李靖第60章 口誅筆伐第325章 楚霸王在太極宮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112章 賭戰第164章 募兵三十萬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274章 一曲驚魂舞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105章 謀攻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131章 投降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64章 你是本王的女人第351章 玄武門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198章 都不安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318章 嫡長子的擔當第54章 贏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67章 君臣交心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67章 君臣交心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08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356章 蘇烈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324章 自大的頡利第89章 梟雄第132章 國防軍第72章 諸子百家出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7章 老李啊!大腿夠粗否?第179章 大戰之必殺第114章 王見王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45章 一把火即可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319章 猜測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129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71章 意氣風發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83章 佈局西北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344章 大清洗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3章 時刻謀劃挖李二牆角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369章 打壓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98章 大手筆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第345章 族滅之第89章 梟雄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162章 攻陷餘杭郡第113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74章 黨衛軍出擊
第22章 偶遇李靖第60章 口誅筆伐第325章 楚霸王在太極宮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112章 賭戰第164章 募兵三十萬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274章 一曲驚魂舞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65章 楚王府的第一次會議第105章 謀攻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131章 投降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64章 你是本王的女人第351章 玄武門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198章 都不安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318章 嫡長子的擔當第54章 贏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67章 君臣交心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67章 君臣交心第304章 菲律賓大屠殺第108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356章 蘇烈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324章 自大的頡利第89章 梟雄第132章 國防軍第72章 諸子百家出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7章 老李啊!大腿夠粗否?第179章 大戰之必殺第114章 王見王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45章 一把火即可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319章 猜測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129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71章 意氣風發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83章 佈局西北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344章 大清洗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3章 時刻謀劃挖李二牆角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369章 打壓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98章 大手筆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第345章 族滅之第89章 梟雄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162章 攻陷餘杭郡第113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74章 黨衛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