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一條鞭法

面對人口問題,李承訓爲了打擊五姓七望的勢力。專門召開了文武會議,因爲人口問題成了制約南方發展的最大因素。

通過完成軍制的改革之後,經過李承訓與百裡挑一兩個人的商量。他們覺得改革刻不容緩,只有徹底的將廣大的勞動人民解放出來,才能得到最重要的發展。特別是李承訓他非常的清楚,後世天朝就是因爲一切從百姓中來,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所以李承訓時刻的記住着民心所向的重要性,特別是李承訓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需要龐大的漢族人口基數作爲一個支撐。以前這個問題還不太明顯,自從南方一統,雍樑通道打通之後,李承訓麾下人口問題越發的尖銳了起來。

雖然李承訓一直都在致力於解決這件事情,但是效果卻不怎麼顯著。不論是鼓勵百姓們生育,還是掠奪人口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鼓勵生育之策雖然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這個手段需要太多的時間。

李承訓這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等待,而且如今身處亂世,爭取的就是時間,李承訓也是深深的醉了。至於掠奪人口,也不過是緩解當前問題的辦法,根本就不能常用。

畢竟大漢民族的人口總數就放在哪裡了,不管怎麼掠奪,人口總數是改變不了的。沒有辦法之後,李承訓不得不將目光看向了這個時候的世家大族,自己五姓七望這些傳承千年的世家。

李承訓心裡清楚這些世家裡面肯定有着許多私人的百姓,來作爲佃戶。如果李承訓想要解決掉這個問題就需要直接對上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一股力量,那便是讓各大世家大族普通普通百姓一樣,而不是高高在上,獨立於國家之外。

躺在書房裡面李承訓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縱觀千百年的歷史。李承訓終於是知道了如何處理這叫事情了,解決方法只有一個那便是土地收歸國有,按照人口數量,租借土地。

想到這個方法的時候。李承訓也是將自己嚇了一大跳。土地收歸國有,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觸動無數人的利益。特別是這些世家大族,土地。佃戶簡直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李承訓得目光如炬,看着眼前的一份份資料,出乎意料的憤怒了。正是由於這一紛紛的資料,讓李承訓改革的心更加的堅定了。看着資料,他發現這些世家大族個個都富可敵國。

手裡掌握着國家的經濟命脈。甚至於連鹽與鐵這等暴利行業,關乎國計民生的物品也由世家大族掌握。看到這裡李承訓目光閃爍過了一抹精芒,哪裡面全是赤裸裸的堅定。

“來人!”

憤怒之下的李承訓並沒有魯莽,因爲他知道這些世家大族就像一個螞蜂窩。輕易招惹不得,不然的話,會出大事情的。李承訓雖然有着無數的經驗可以供參考,但是他卻一點也不敢質疑這個時代人的智慧。

特別是這些傳承千年之久的世家大族,一個搞不好就會身死道消。這些家族能夠傳承千古,自然是有着其獨特的爲人處世的手段和方法。

“王爺,屬下在!”

李一聽到李承訓得聲音便是連忙的朝着屋子裡面走了進來。朝着李承訓恭敬的行了一個軍禮之後道。規規矩矩的站在屋子裡,等待着李承訓得發話。

“嗯!”

打量了一下李一之後,李承訓便是下令道:“李一,你立馬前去政務院找百裡挑一,許敬宗,參謀本部找裴矩,杜如晦前來霸王殿,本王有要事相商!”李承訓得話裡面滿是不容置疑,讓李一心頭一愣。

“是!”

但是幾乎就是在同一時間,李一反應了過來。朝着李承訓答應一聲。便是朝着政務院匆匆茫茫的走去。因爲他看到了李承訓的臉色,有些鐵青。時常跟隨在李承訓身邊的李一便是明白,這個時候的李承訓是真的生氣了。

隨着李一的傳聲,百裡挑一與裴矩杜如晦等人。迅速的朝着霸王殿前進而來。因爲他們知道李承訓一般都不會找他們前來議事,但是一旦找就意味着有重大的事情發生。

接到消息的四個人自然是不敢有所拖沓,收拾了一番行裝便是朝着霸王殿走去。

霸王殿內。

君臣相對而坐,李承訓便是吩咐綠衣給所有人上茶之後,便是揮退了綠衣,神色凝重的道:“今日本王召集諸位前來乃是因爲有要事相商。”說着的同時指着自己眼前的文件道:“這是一份國社黨的絕密文件,各位先看看吧!”

在李承訓說完的瞬間,杜如晦等人便是拆開文件觀看了起來。由於他們都是國社黨的成員,自然是明白卍字標誌代表了什麼。也是從這裡清楚了這份文件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多話都沒有說,便是翻來文件,一字一頓的看了起來。

杜如晦翻來文件,頓時便是一驚,因爲上面寫的事情太過於驚世駭俗了,只見上面寫道。

一,清丈土地,

擴大徵收面,使稅負相對均平。針對當時存在的佔地多者田增而稅減的情況,只有從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賦役均平.,使地主隱瞞的土地繳了稅。

二,統一賦役,

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將賦役分開,賦以田畝納課,役以戶丁徵集,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等全部簡併爲一體。將役歸於地,計畝徵收。把力役改爲僱役,由政府僱人代役。由於賦役統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

三,計畝徵銀,

官收官解,使徵收辦法更加完備。打破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徵實,自一條鞭法實行以後,不僅差役全部改爲銀差。而且田賦均已一律改徵折色,即折爲色銀。與此同時,賦役徵課也不再由里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徵收,解繳入庫。

看到這些內容頓時讓杜如晦等人爲之大驚,內心深處的震撼可想而知。他們都是一個時代的智者,自然明白李承訓得這條策略代表了什麼。

“王爺,打算變法?”

再所有人都看完之後,百裡挑一開口詢問道。因爲他是政務院的院長,這件事就該他來出口詢問。其餘人雖然說都是國社黨的高層,是李承訓得肱骨,但是事業有專攻,其他人都是不太合適。

再說了都是一樣的,因爲百裡挑一問的這個問題也是他們所要詢問的重點。不管是誰開口只要問到點子上就行了,所以在百裡挑一開口之後所有人都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了李承訓。

李承訓看着眼前的幾個人,從他們的迫切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絲的壓力。隨機搖了搖頭道:“各位都是國社黨的高層,也是這個時代有名的智者,相必各位也是都清楚的知道如今帝洲所面臨的局勢!”

說到這裡,李承訓便是起身走向前去,將一直遮擋起來的地圖解開了面紗。從桌上拿起一根棍子指着地圖道:“如今我軍滅掉了李軌得到了河西五郡,其後巴蜀歸附,可謂是勝利接着勝利,但是這一片都被連成一片之後,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李承訓目光威嚴爆發着精芒,對着杜如晦等所有人道:“那便是人口!”

“人口成了制約我們發展的最大因素!”李承訓說完這一句話之後便是轉身指着地圖道:“如今中原大地的局勢已經成了這樣,目前我們不能用兵!所以接下來帝洲的目標便是這裡!”

說話間李承訓將木棍指向了東南亞一帶,眸子裡閃爍着令人驚訝的光芒道:“一旦,黨衛軍與國防軍緩過氣,本王自然會命令軍隊出發這裡,征服他們!”

“這裡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卻也肥沃。只要佔領這裡就代表着即使我們爭霸天下失敗也會有一個去處,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再加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就相當於一個長江以南的地區。”

“這些土地上的民族自然是不能留下的,等到我軍佔領這些地方就需要龐大的漢族人口進行移民。諸位也是知道就目前我們帝洲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這般大規模的移民。”

“這一切的根源便是我們大漢民族的人口基數太少了,想要解除這根源就需要變法,本王的這一條鞭法就是爲了解決這些事情而制定的!”李承訓目光有着迷離,他心裡清楚這個時候是變法的唯一,最佳的時間。

這個時候正是亂世,一旦天下一統自己也就沒有了可能對這些世家大族出手。唯有這個時候,在亂世,一切權利都得重新洗牌。天下間都以勢力爲一切的標準,只有這個時候纔是變法的最佳時間,誰阻攔殺了便是。

反正這個時候,生死之間這些世家大族肯定會做出正確的決定的。而且這個國家本來就是亂世,李承訓也不怕比這更亂。(。)

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24章 千古二帝!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45章 同路人第298章 北方舉動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34章 破軍首戰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20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371章 五年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337章 倉皇出逃第202章 以力壓人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126章 加賦還是製毒?第303章 殺,殺,殺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309章 震怒第267章 霸王殿內的談話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303章 殺,殺,殺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21章 陳兵五十萬,迎接霸王南下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50章 分道揚鑣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2章 偶遇李靖第123章 金陵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52章 與帝會面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5章 隋煬帝之大業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180章 論步兵克騎兵之法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158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60章 口誅筆伐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254章 風雲匯聚武威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259章 爾等敢來否?第310章 魏徵來意第81章 兵者,詭道也!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277章 出兵第301章 吐蕃第263章 心思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261章 日不落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356章 蘇烈第151章 脅迫第244章 鮮血染紅的信息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
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24章 千古二帝!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45章 同路人第298章 北方舉動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34章 破軍首戰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141章 與杜如晦的談話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159章 用我必勝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20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371章 五年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337章 倉皇出逃第202章 以力壓人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126章 加賦還是製毒?第303章 殺,殺,殺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309章 震怒第267章 霸王殿內的談話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303章 殺,殺,殺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21章 陳兵五十萬,迎接霸王南下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50章 分道揚鑣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92章 毀屍滅跡第22章 偶遇李靖第123章 金陵第328章 李世民當誅第52章 與帝會面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5章 隋煬帝之大業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104章 風起雲涌第180章 論步兵克騎兵之法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158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第60章 口誅筆伐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286章 風雲聚會第254章 風雲匯聚武威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259章 爾等敢來否?第310章 魏徵來意第81章 兵者,詭道也!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277章 出兵第301章 吐蕃第263章 心思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261章 日不落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356章 蘇烈第151章 脅迫第244章 鮮血染紅的信息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182章 我的熱情就像一把火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