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

吳郡之內劉仁軌誓師大會完畢之後便是帶領着海軍內陸艦隊,北上清遠。※%※%,劉仁軌確實不愧是骨子裡天生自帶海軍指揮光環的智將,隨着劉仁軌只有十七歲,但是看着地圖,他的思路卻清晰無比。

一點也沒有新手,戰場初哥的膽怯。觀摩着地圖劉仁軌便是決定內陸艦隊從太湖根據地出發,兵分兩路。一路沿着京杭大運河江南段北上進入清遠相助李靖抵抗李子通的三十萬大軍的南下。而第二路,則由他親自率領沿着京杭大運河江南段南下,與徐世績聯手擊破餘杭郡這個京杭大運河江南段的終點。

同時藉由餘杭出海口進入黃海,沿着大海北上兩路同發,進入崇明島,攻佔海陵郡,直搗李子通的大後方,大本營江都。逼迫李子通率軍回救,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當然了這個決定是艱難的,曾經的劉仁軌糾結了一天一夜。這個時代的船隻根本就無法抵禦大海的咆哮,可以說在大海里北上無疑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相當於死中求活。劉仁軌知道在大海這個人類未知的領悟率軍北上,難度係數很大。

大海里的危險是無法預知,無法抵抗的。但是劉仁軌也通過帝洲的命令清楚的知道了帝洲如今面臨的困境,可以說這一次他有一搏的理由。劉仁軌清楚大海行軍這並不是首例,三國之時遼東太守公孫康就曾經跨海擊青州。

但是在中原這片土地上海軍一直被人們所遺忘,所以今日劉仁軌分兵從京杭大運河北上,與從海路北上,正是應了兵法之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特點。劉仁軌清楚一旦他能夠跨海成功,就可以緩解帝洲的壓力。

想通這一點的劉仁軌覺得這是報答李承訓知遇之恩的時候到了,故而下令分兵北上。在這個大唐。在這個隋末,終於有了一支敢於向大海伸出觸枝的軍隊或者說勢力了。

此刻在戰艦上小心翼翼的劉仁軌絕對沒有想到,他這一次究竟是做出瞭如何的壯舉。年輕的劉仁軌絕對沒有想到這一次的出海,讓他在以後得大唐帝國位高權重,也同時開啓了海軍火速發展的時代。

海軍一直以來都是中原政權的短板,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們根本就沒有在乎海軍這個軍種。或者說他們的心只在這看的見的大地之上。但是通過閱讀李承訓的留下的手稿,劉仁軌心裡確實對於蔚藍色的大海充滿了嚮往。

通過手稿,劉仁軌知道在這個中原之外還有大陸,還有國家。這也同時讓劉仁軌明白了李承訓建立海軍的目的,雖然這一切李承訓並沒有明說,但是劉仁軌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二五仔。

從手稿的語氣方面以及留下的蛛絲馬跡上,劉仁軌便是察覺到了李承訓的驚天野心。所以劉仁軌知道海軍在他日一定會有些巨大的作用,自己也能夠因海軍這個軍種而名垂千古。

受到了李承訓的影響,這個時候的劉仁軌也是馬漢海權論的忠實擁護者。帶着百倍的信心和忐忑。劉仁軌開始了對於蔚藍大海的征服。

內陸艦隊的船隻是李承訓下令讓葛施召集鐵匠,木工,船工們修建的五牙鉅艦,五牙戰船是隋朝最大的主力戰船,可容戰士八百人。由隋朝大將楊素籌措、打造。

“五牙”實際上是指戰艦有五層結構,高百餘尺。左右前後設置六臺拍竿,高五十尺。每根木桅頂系巨石,下設轆轤。戰鬥中和敵艦迫近時,可以迅速用轆轤把巨石放下。砸壞敵船。若一擊不中,也可迅速收起再放。若敵艦四面包圍,還可以“六管齊下”,其戰鬥力之強,可見一斑。

五牙鉅艦在隋朝統一全國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戰爭也推動造船業朝着更完善的方向發展。劉仁軌熟知歷史。他自然清楚楊廣與楊素南下滅陳的過程。

公元588年,隋軍五十餘萬人,水陸並進,大舉攻陳。楊素統領的長江上游水軍,自永安發船。出三峽,順江而下,船多勢大,銳不可擋。在延州,隋陳兩軍展開決戰,隋軍以四艘五牙戰艦衝擊敵陣,先後用拍竿擊沉十餘艘敵船,俘敵二千餘人,陳軍聞風喪膽。不久,隋滅掉偏安江南的陳王朝,統一了全國。

這一次由劉仁軌率領北上的艦隊除了五牙鉅艦之外,還有比五牙戰船次一等的黃龍船,可載戰士一百餘人,以及平乘、舴艋等各具功能的戰船。這一次劉仁軌麾下海軍盡出,逆流北上只爲揚威。

當然了這時候的五牙鉅艦並不是楊素建造的五牙鉅艦可以比逆的。通過李承訓的改進,如今的五牙鉅艦擁有更大的龍骨,整體結構也越發符合力學結構,平穩程度呈幾何上升。

畢竟在大海之中航行,就必須保證船隻的堅固。使得五牙鉅艦能夠抵禦大海之中的海浪衝擊,以及海水的侵蝕。由於五牙鉅艦的改進,劉仁軌內心的忐忑無疑是少了一份,心中對於李承訓的相信帶來的盲目之下,劉仁軌自信滿滿。

餘杭郡。

此刻戰火紛飛,徐世績帶領下的兩個黨衛軍的師乃是見過了戰爭的精兵,絲毫無懼與餘杭郡內士兵的人數之衆。徐世績看着眼前人數滾滾而來的敵軍,內心深處閃過一抹堅韌,對於自己在李承訓麾下的首秀。徐世績看的非常重!

因爲他是一個聰明人,自然能夠看出在李承訓麾下能力決定地位的情況。作爲曾經瓦崗大將的他自然不願意落於人下,所以徐世績一直都在期盼着上戰場,作爲軍人他清楚只有上戰場才能獲得戰功,獲得他急需的戰功。

“兄弟們,敵人就在眼前,我們是天下第一的黨衛軍,是王爺的嫡系,我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雖然此刻我們佔據劣勢,兄弟們告訴我,你們有信心嗎?”

“殺!”

“黨衛軍天下第一!”

“黨衛軍天下第一!”

“黨衛軍天下第一!”

徐世績知道這個時候他沒有了任何後退的機會,唯有反戈一擊,置之死地而後生,如同鉅鹿之戰的項羽一樣破釜沉舟,激起黨衛軍的血氣才能夠有勝利的契機。

“噗!”

明白這一點的徐世績隨手將逼近的敵人分屍,一把抹去濺在臉上的鮮血,高聲咆哮道:“黨衛軍,出擊!”(。)

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116章 以半壁江山邀你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149章 訓誡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229章 請陛下一觀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277章 出兵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34章 破軍首戰第237章 憂慮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273章 共同抗擊頡利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319章 猜測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25章 一月餘第132章 國防軍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367章 謀萬世第149章 訓誡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178章 大戰之你爭我奪第239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57章 殺!第99章 淺水源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281章 舉起屠刀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12章 賭戰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147章 餘杭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163章 水陸並進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301章 吐蕃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77章 迫在眉睫的軍制改革第153章 回回炮的威力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131章 投降第257章 裴矩南下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54章 贏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371章 五年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06章 舉國投降第308章 活在當下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341章 參見第140章 茶道第33章 氣吐血了!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67章 君臣交心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
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215章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裡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116章 以半壁江山邀你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149章 訓誡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229章 請陛下一觀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277章 出兵第201章 李承訓的腳步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34章 破軍首戰第237章 憂慮第223章 太子離京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273章 共同抗擊頡利第44章 傳國玉璽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319章 猜測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25章 一月餘第132章 國防軍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367章 謀萬世第149章 訓誡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178章 大戰之你爭我奪第239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57章 殺!第99章 淺水源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281章 舉起屠刀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12章 賭戰第231章 男兒當有權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147章 餘杭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訓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256章 朝着帥旗突進第163章 水陸並進第331章 攻心爲上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301章 吐蕃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77章 迫在眉睫的軍制改革第153章 回回炮的威力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131章 投降第257章 裴矩南下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54章 贏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371章 五年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106章 舉國投降第308章 活在當下第342章 佈局北方第341章 參見第140章 茶道第33章 氣吐血了!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67章 君臣交心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