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

登基大典很快就結束了,這一場皇權爭奪戰中,只輸了兩個人而已。雖然太子李建成沒有如願登上大唐的二世皇帝的位置,但是此時此刻他也貴爲大唐逍遙王。

貴不可言!

天地浩大,八荒,皇天后土之下唯其逍遙,可以說在李承訓的太子還沒有出生之前,李建成的地位絕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然了英明神武如李承訓自然不會給與李建成如此大的權限,李建成只是地位高而已,所有的大唐皇室親王都沒有實權,說白了,李建成此時此刻也就是個樣子活罷了。對於這一點,李建成等人也是清楚,不過他們心裡已經很知足了。

李承訓登上帝位,還能夠留下他們的性命,這已經是大寬容了。一如李建成,李元吉也得到了李承訓的厚待,對於這個早就投靠在自己麾下的三叔,直接加封大將軍王。

大將軍王,顧名思義所有王裡面的大將軍,所有大將軍裡面的王。地位尊崇,只是唯一的缺點就是李元吉也沒有實權。對於這一點李元吉已經很滿意了,對於李承訓李元吉十分的瞭解,他知道李承訓是不會願意與別人分享手中的權利的。

沒有權利,他還能存在下去,至少他的這一脈並不會像秦王一脈就此沒落。只要他始終如一的支持李承訓,他這一脈必然會與國同富貴,一直長盛不衰下去。

該封賞的也已經封賞了,文武百官也都退了下了去。偌大的承乾殿只有李承訓一個人存在,今日雖然處理了文武百官的事情,但是還有一點沒有解決。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大唐皇宮裡面的這些宮女太監,也是該換一批的了。李承訓可是知道這裡面有些人都是李淵甚至於長安各大勢力的眼線,清掃皇宮已經勢在必行,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了。

“李一,進來!”

“卑職參見陛下,請陛下吩咐!”

看着一臉恭敬如以前的李一,李承訓微微一笑道:“李一。由你率領蓋世太保的人馬,對於宮內的太監,宮女,進行徹查。一旦發現其與外界之人有聯繫,就地處決。”

“是,陛下!”

李承訓看着李一離去,眸子裡神光侃侃,這是李一以及燕雲十八騎最後一次充當自己的護衛了。李承訓已經有了新的打算。等到這件事情徹底的結束之後,就送李一等人去帝洲軍官學校進修,爲日後的大戰做準備。

他已經欠了燕雲十八騎太多了,必須要給與他們一個建功立業的場所。作爲一把尖刀,燕雲十八騎的軍事素養不錯,但是他們的文化功底以及軍事理論還有待加強。

送他們前去進修十分的有必要,剛剛接手帝國,需要李承訓處理的事情太多了,一時之間還忙不完。李承訓此時此刻只能解決最尖銳,最迫切的事情。

送走了李一。李承訓並沒有閒下來等待結果,而是帶着李十八前去了太極宮。他需要與李淵徹底的談一談,太極宮門大開,很明顯李淵也是接到了消息,李承訓要來。

“奴才叩見陛下!”

“免禮平身!”

揮了揮手讓張淑德起來,轉身便是走進了太極宮。太極宮內李淵靜靜的坐着,這一刻李淵不再是天下的霸者,而是一個十足的老人。

看着李承訓的眸子裡,沒有仇恨與不甘,只有淡淡的苦澀與自豪。看着李淵。李承訓躬身道:“孫兒參見皇爺爺!”

李淵聞言搖了搖頭,擺擺手道:“陛下坐吧!朕想和你好好聊聊!”以前李淵心裡存在着些許念想,直到如今楚霸王李承訓已經登基爲帝,天下大權獨攬。這才讓李淵徹底的死心了。

心態不同之後,李淵自然看法也不同了。李承訓不管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孫子,當這個皇帝也無不可。

聽到李淵的話,李承訓點頭輕笑道:“皇爺爺,孫兒也想和你談談!”

兩個人相對而坐,大唐帝國的開國之主與繼任者開始了一段別具一格的談話。今日的談話沒有記載。別人無從知道。

李承訓擡起頭看着李淵,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皇爺爺,對於二叔秦王之事,你覺得該如何處理?”李承訓心裡清楚想要讓李淵徹底的放權,李世民是一個跨不過去的坎兒。

不等李淵開口,李承訓就直接開口了,突兀之間便是將主動權拿在了手裡。他想知道李淵對於此事的看法,他與李世民之間的恩怨不小,當初李世民刺殺了他一次,後來他直接是將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給殺了。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又豈是那麼容易揭過的。聽到李承訓的問話李淵很是驚訝的看了一眼李承訓,嘴角一動道:“此事由陛下處理即可,朕已經退位,就不要告訴朕了!”

沒有聽到自己想要的答覆,李承訓搖了搖頭,擡起頭雙眸炯炯有神的看着李淵道:“皇爺爺,明人不說暗話,秦王引頡利進入中原,按照此罪必死無疑。朕能夠讓他活到今日已經算是恩賜了,但是朕不想絕了秦王一脈。”

“秦王此生只能在牢獄之中度過,朕欲讓秦王三子李恪繼承王位,改稱吳王延續秦王一脈,不知皇爺爺以爲何?”最終還是李承訓開口說出了這樣的打算,李世民是自己與李淵之間最後的隔閡。

只有處理了這些,他才能說出自己此行的目的。不然的話李淵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如今李淵已經退位,自己如願以償的登上了大唐皇位,李承訓並不想與李淵弄翻。

聽到李承訓的這一番話,到真是讓李淵吃了一驚。李淵剛開始還以爲李承訓想要殺了秦王一脈,以絕後患。卻是沒有想到李承訓居然有如此想法。

這一刻李淵也不由的認爲李承訓膽子極大,就敢這樣堂而皇之的讓敵人浮出水面。李淵捫心自問,如果是他的話,一定會將李世民與其一脈盡數斬殺,只有死人才不會威脅到自己,纔是安全的。

不過李淵的思緒只是維持了一會兒,就回過了神。畢竟這件事能夠這樣解決是最高不過的了,李世民就算再不孝,那也是他李淵的兒子,他怎麼可能情願看着孫子殺兒子一脈,而無動於衷呢。擡起頭深深的看了李承訓一眼道:“你能如此想,朕就放心了!”

顯然李承訓的提議,李淵很滿意。兩個人終於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協議,李承訓眸子閃爍了一下,淡淡的一笑道:“皇爺爺,除了這件事之外,朕想尊立萬貴妃爲太后,此事還請皇爺爺斟酌。”

關於李淵與萬貴妃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李承訓有所瞭解,但是這並不是他應該關心的。他需要的考慮的是,萬貴妃一直對他不錯,而且他是過繼給了李智雲,於情於理他都應該尊萬貴妃爲太后。

只是這件事情太過於複雜了,不僅要考慮李淵的想法,還要考慮李元吉與李建成的想法。如今李承訓已經是一國之君了,相反的現在卻不能肆無忌憚,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李承訓的話一出口,就讓李淵臉色一變。要知道李淵與原配之間的感情很深,要不然也不會在原配死了這麼久,後宮大權可以交給萬貴妃,卻沒有將之扶上皇后的寶座就可以說明一切。

此時此刻聽到李承訓的話,對於李淵的衝擊不可謂不大。從道理上來說,李承訓的做法並沒有錯,但是李淵心裡十分的不願意,擡起頭盯着李承訓道:“追封萬貴妃爲太后,那你的親祖母呢?”

“分爲東西太后,雙後並存!”

聽到李淵的問話,李承訓一瞬間便是想到了解決辦法。大辮子王朝,最後就是出現了東西太后並存的情況,此時此刻這個辦法用到這裡,也是可以完美解決這一切的。

李承訓的話讓李淵爲之一愣,隨機他便是明白李承訓的這個辦法雖然不怎麼樣,卻也可以解決這件事情。李淵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這樣解決吧,追封萬貴妃爲西太后!”

“嘶!”

李淵的話讓李承訓眸子一頓,他從李淵的話裡聽到了西太后三個字,嘴角露出一抹苦笑。心裡暗自想道:“難道這個西太后三個字都應該落到心機不凡,有野心的女人身上不成。”

清朝的西太后臭名昭著,嘴角一動苦笑隨之消失,此時此刻想這些還有點遠。這一世有了自己存在,後世的清朝會不會出現還是一說呢,搖了搖頭,晃掉腦海裡的雜亂,李承訓擡起頭,慎重的看着李淵道:“皇爺爺,影衛呢?”

大唐的權利只能集結在李承訓自己的手裡,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影衛的強大,那是除了蓋世太保與軍統之外最強大的組織。特別是他們的力量並沒有如同蓋世太保與軍統一般擴散,而是一直都龜縮在長安。

這是一支強大的力量,李承訓時刻都不能忘記。影衛存在,對於李承訓來說簡直就是如芒在背,時刻都不得安生。

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97章 參謀本部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273章 共同抗擊頡利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343章 發現第315章 會晤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252章 佈局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270章 壓力山大啊!第169章 真實的皇帝與太子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351章 玄武門第186章 轉變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77章 迫在眉睫的軍制改革第50章 分道揚鑣第122章 租借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114章 王見王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1章 嚇死寶寶了第17章 號曰破軍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356章 蘇烈第59章 風華絕代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22章 偶遇李靖第50章 分道揚鑣第197章 萬貴妃的思念第87章 以發代首,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89章 梟雄第115章 代主求臣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298章 北方舉動第118章 邀戰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317章 欲和第27章 李淵想要當皇帝了第85章 待我爲帝聘汝爲國師第17章 號曰破軍第279章 傳令全軍,屠城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344章 大清洗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31章 投降第337章 倉皇出逃第299章 劍指蘇門答臘第63章 自立門戶第44章 傳國玉璽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28章 如此隱太子!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327章 應對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7章 老李啊!大腿夠粗否?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44章 傳國玉璽第38章 贈一百死士以衛周全第319章 猜測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316章 轉過彎了第140章 茶道
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97章 參謀本部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273章 共同抗擊頡利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343章 發現第315章 會晤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252章 佈局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270章 壓力山大啊!第169章 真實的皇帝與太子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351章 玄武門第186章 轉變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161章 海軍殺到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77章 迫在眉睫的軍制改革第50章 分道揚鑣第122章 租借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114章 王見王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1章 嚇死寶寶了第17章 號曰破軍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346章 海軍的怒火第356章 蘇烈第59章 風華絕代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19章 李元吉的逆襲第22章 偶遇李靖第50章 分道揚鑣第197章 萬貴妃的思念第87章 以發代首,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89章 梟雄第115章 代主求臣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298章 北方舉動第118章 邀戰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326章 秦王之殤第148章 出兵廬陵第265章 頡利南下第317章 欲和第27章 李淵想要當皇帝了第85章 待我爲帝聘汝爲國師第17章 號曰破軍第279章 傳令全軍,屠城第340章 霸氣側漏第50章 分道揚鑣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344章 大清洗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42章 父母在不遠游!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31章 投降第337章 倉皇出逃第299章 劍指蘇門答臘第63章 自立門戶第44章 傳國玉璽第102章 大漢欠你一個公道第28章 如此隱太子!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327章 應對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7章 老李啊!大腿夠粗否?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44章 傳國玉璽第38章 贈一百死士以衛周全第319章 猜測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316章 轉過彎了第140章 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