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租借

六代江山在,繁華古帝都。亂來城不守,戰後地多蕪。 寒日隨潮落,歸帆與鳥孤。興亡多少事,回首一長吁。

南京亦或者說是金陵,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它是中國王氣最盛的地方,也是死氣雲集之地。定都南京的朝代沒有一個是長久的,這一切便猶如一個加註於南京頭上的枷鎖,讓南京在輝煌中充斥着詭異。

此刻領軍南下的李承訓,便是將目光定在了這裡。南京作爲一個諸侯王的王都,已經很完美了。李承訓徵用船隊,經大運河南下,當真是千帆過盡,兵峰直指。

“藥師,此戰你有幾分把握?”李承訓沉思良久,依然還是忍不住內心的不安,朝着李靖詢問道。這不怪李承訓,而是這一戰對與如今的李承訓太重要了。

李淵旨意一下,李承訓便只能直面南下,絕對不可以倒退。如今擺在李承訓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便是奮勇南下,直取南京,打下一郡作爲立腳之地。不然就算是有青樓的無雙財力支持,十萬軍心也會渙散。

“王爺,勝算不大,六成不到!”李靖目光閃爍着凝重,顯然他對這一場戰爭並不是十分的看好。因爲對於李靖這類人,極其的自負,絕對不會說出這種自蔑的話來。

除非事情當真是不可控,纔會如此。聞言李承訓心裡也是一驚,顯然李靖的六成不到卻是觸動了李承訓的內心。畢竟這可是軍神指揮的戰鬥,以十萬大軍攻伐一郡之地,居然還是如此。這就不由的李承訓不擔心了。

“如今的丹陽郡在杜伏威的之下。杜伏威的江淮軍戰力不俗,而且我軍雖有十萬之衆。”說到這裡的時候,李靖擡起頭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訓道:“我軍都是新近的降卒。除了裝甲第一軍的第一師是百戰之兵外,其餘盡是烏合之衆!”

誠然!

李靖說的都是事實,在絕對的實力下,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笑談。就算是李靖是未來的大唐軍神,自出師以來從未一敗,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面對這般境況,也是直皺眉。

“藥師,此戰不容有失!”李承訓嘴裡輕輕吐出這句不容置疑的話來。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李靖深吸一口氣嘆息道:“本王麾下能征善戰者不少,但是想要百戰百勝,攻取城池如探囊取物的,也只有你李藥師而已!”

“所以本王此刻只能相信你。也唯能信你!”李承訓目光看向丹陽郡的方向,談了一口氣道:“昔日韓信與滅趙一戰中率領老弱病殘之兵,一舉滅趙,爲劉邦能夠與項羽對持加重了重量!今日面對杜伏威的江淮軍,本王相信你李藥師也能做到!”

李承訓死死的盯着李靖,彷彿這樣就可以爲李靖注入信心一般道:“當今天下也唯有你李藥師有可能率十萬烏合之衆。擊敗江淮軍,奪得丹陽郡!”

“多謝王爺看重,麾下一定竭盡全力!”李靖是一個實誠人,說不來謊話。聽到李承訓如此的看重自己,於是連忙打下了重重保徵。

“杜伏威嗎?”

李承訓的腦海裡漸漸的浮現出了關於杜伏威的一切。 杜伏威,隋朝末期農民起義軍領導者之一。齊州章丘人。

自幼家貧。慣於偷盜,與輔公祏是刎頸之交。輔公祏常從姑家裡偷羊送給杜伏威吃。因盜案案發。官府追捕,兩人落草爲寇。時年十六。

大業九年,與輔公祏率衆起義。後轉戰到淮南,漸漸擴張勢力,自稱將軍,陸續合併苗海潮部、趙破陣部等起義軍,勢力大增,屯並六合,威脅江都,連敗隋將宋顥、公孫上哲、陳棱等,在淮南的歷陽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爲長史,又合併江淮各部,佔有江淮間廣大地區。

大業十四年,杜伏威向越王楊侗稱臣,被封爲吳王,拜東道大總管。武德二年,投降唐朝,授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上柱國,封吳王,賜姓李。次年,擊敗李子通,將根據地遷至江南的丹陽。武德四年,唐軍攻圍洛陽,杜伏威遣兵助戰。

武德五年七月,召杜伏威入朝,臨行前以輔公祏留守丹陽,將兵權交給右將軍王雄誕,輔公祏心生不滿。朝廷杜以伏威爲太子太保兼行臺尚書令,以示寵遇。武德六年八月,輔公祏僞稱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敗被殺。不久,輔公祏僞造的書信被發現,李淵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並籍沒其家眷。武德七年二月,杜伏威暴卒於長安。李世民即位後,知杜伏威冤,將其赦免。

塵封的記憶被打開,李承訓心裡的迷霧漸漸明朗清晰。結合杜伏威的情況,李承訓發現這個人沒有太大的志向,只是爲了在亂世苟全性命罷了。既然他能先稱臣洛陽,後投降唐朝。這說明杜伏威並不是那種一心擴張地盤,意圖稱王稱霸的主。

於是一個想法在李承訓的腦海裡出現,近乎不可收拾。

“克明?”

“王爺有何吩咐?”

杜如晦聽到李承訓的問聲,放下手中的書便走了過來。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訓之後,便是行禮道。

“本王決定派遣克明前往江淮軍總部,與杜伏威一敘。”李承訓看着杜如晦,眼角露出一抹笑容道:“本王手下之兵,訓練時間尚短,不足以託付重事。故此本王決定派遣克明前去,借丹陽郡以棲身之所!”

當然了所謂的借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不過李承訓對於此並沒有多說什麼。畢竟李承訓創建除了青樓,可謂是富可敵國。正所謂財帛動人心,在這亂世能夠打動杜伏威的除了兵馬。也只有金銀之物可以比擬土地了。

畢竟包租法則裡面便是清楚的寫着,欲租其地,先放其利。

“可是王爺,這可能嗎?”不怪杜如晦質疑,因爲這個可能性簡直微乎其微。憑藉一張口,便是換來一郡之地,除了當年那個其智近妖的孔明之外不做第二人選。

啪啪!

早有預謀,在杜如晦說出疑問之時,李承訓猛然間拍了拍手。只見周圍有人擡出了一口大箱子,裡面盡是金元寶。

“拿着它們去,遇到任何事,都可以以錢財開路!”不是李承訓市燴,而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故此爲了丹陽郡,李承訓也是煞費苦心。

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341章 參見第244章 鮮血染紅的信息第233章 商議第266章 閱兵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317章 欲和第52章 與帝會面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83章 佈局西北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255章 戰第188章 唐刀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100章 本王李承訓第193章 時過境遷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109章 死字旗第210章 戰爭又起第338章 相見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97章 參謀本部第347章 李靖的手筆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374章 殺之何惜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後一個帥才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210章 戰爭又起第72章 諸子百家出第20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7章 號曰破軍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137章 煙名蘭州第87章 以發代首,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191章 有點事大了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205章 長安第180章 論步兵克騎兵之法第367章 謀萬世第300章 罷官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243章 李承訓西行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61章 破軍帶來的震撼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371章 五年第266章 閱兵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316章 轉過彎了第17章 號曰破軍第134章 內陸艦隊的迫切感第123章 金陵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54章 贏第131章 投降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175章 下戰書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164章 募兵三十萬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299章 劍指蘇門答臘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23章 金陵第309章 震怒第85章 待我爲帝聘汝爲國師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
第287章 梟雄間的第二次交鋒第341章 參見第244章 鮮血染紅的信息第233章 商議第266章 閱兵第354章 ,房玄齡的變化第317章 欲和第52章 與帝會面第288章 李承訓的心思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83章 佈局西北第48章 八千破軍傲天下第255章 戰第188章 唐刀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289章 入駐洛陽之一統第100章 本王李承訓第193章 時過境遷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109章 死字旗第210章 戰爭又起第338章 相見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97章 參謀本部第347章 李靖的手筆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374章 殺之何惜第133章 貪官污吏者,唯死而已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後一個帥才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210章 戰爭又起第72章 諸子百家出第20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7章 號曰破軍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137章 煙名蘭州第87章 以發代首,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52章 軍人就應該上戰場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297章 戰爭疑雲第191章 有點事大了第31章 血染的風采第322章 爺孫相見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103章 軍神風采第205章 長安第180章 論步兵克騎兵之法第367章 謀萬世第300章 罷官第305章 來自長安的陰謀第243章 李承訓西行第168章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230章 和平已經死去第32章 有人不讓本少當王爺!第61章 破軍帶來的震撼第334章 聽調不聽宣第329章 燕雲十八騎助太子第371章 五年第266章 閱兵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111章 未雨綢繆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316章 轉過彎了第17章 號曰破軍第134章 內陸艦隊的迫切感第123章 金陵第293章 整頓諸子百家第54章 贏第131章 投降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353章 馬周的分析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175章 下戰書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164章 募兵三十萬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299章 劍指蘇門答臘第37章 三百騎兵向南開!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23章 金陵第309章 震怒第85章 待我爲帝聘汝爲國師第156章 杜伏威的心思第320章 李孝恭獻潼關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