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軍權在握

也許是迫於武則天的威嚴,也許是習慣了,總之一句話,默啜這舞跳得是越來越好,越來越順暢。

“突厥能歌善舞,果是不假,這舞跳得不錯嘛。”

“早如此跳不就對了?突厥狗就這德性,牽着不走,只有趕着才走。”

羣臣看在眼裡,大聲“讚揚”。

默啜聽在耳裡,這哪裡是讚揚,純粹就是侮辱,他恨不得有條地縫鑽進去。然而,處此之情,他只能想想罷了。

“光跳可不行,還得唱。”

“沒錯!突厥狗的歌唱得可好呢,我們一定要聽聽。”

“唱!唱!快唱!”

羣臣叫嚷聲響成一片,此起彼伏,個個興致高昂。

讓一國之君唱歌,這種事兒哪裡找?翻遍史書,也沒有多少記載,要是能聽一回,不管唱得好不好都是一件快事。

“你們愛聽,我這就唱,這就唱。”默啜恨不得抽這些大臣一通耳括子,卻是不敢違拗,只得老老實實的扯起嗓子唱起來。

還別說,默啜的聲音渾厚,唱歌很動聽,悠揚悅耳。

“不錯!”一片讚賞聲響起。

聽在默啜耳裡,如同雷霆似的,震得他很難受,差點跑調了,好不容易這才穩住,接着唱下去。

默啜又唱又跳,歌聲悠揚,舞蹈優美,爲慶功宴平添幾分樂趣。

“真沒想到,默啜如此能歌善舞。”李隆基笑着喝乾杯中酒,道:“他入錯行了,他要是不當可汗,而是去賣唱,一定會有很多人讚賞。”

“沒錯!”張說、陳玄禮他們齊聲贊同。

羣臣看了一陣,衝武則天道:“陛下,默啜這舞跳得好,這歌唱得好,要是讓突厥羣臣再舞上一回,定然平添很多樂趣。”

“嗯。”武則天微微頷首,道:“你們也跳。”

突厥羣臣給嚇破了膽,哪敢不跳,只得隨着默啜起舞。一開始,他們的動作僵硬,一點也不好看。過了一會兒,他們的舞跳得很好看,動作優美流暢。

他們不僅在跳,還在唱,一時間,歌聲悠揚悅耳,這平添很多樂趣。

“來,幹!”

“幹!幹!”

武則天他們看在眼裡,興致大起,舉杯而飲,酒到杯乾,異常痛快。

在默啜君臣的助興中,盡歡而散。

如此大勝之仗,這慶功一事哪能短,一連進行了七日,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皆有。

這幾天裡,李隆基一邊參加慶祝活動,一邊與李顯一家子親近。

通過這幾天的親近,李隆基對李顯一家有了清晰的認識。

李顯是個好人,此人注重親情。李重潤也還不錯,對李隆基很好,沒有忌妒之心。

不過,韋王妃,也就是歷史的韋皇后,此人的花花腸子很多,逼迫李顯做這做那,儘管李顯不願意做,只要韋王妃一逼,李顯不得不做。

另外,李裹兒,也就是歷史上的安樂公主,驕縱無比,自以天下第一,一點也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就是李隆基,她也要喝斥來喝斥去,這讓李隆基很是不爽。

“李顯是個好人,注重親情,卻是沒有主見,耳根子極軟,這是他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殺的主要原因。把江山交到他手上,那是不幸!”李隆基對李顯一家有了全新的認識,道:“若是萬一不幸,走到骨肉相殘那一步的話,儘可能留下李顯和李重潤。至於韋后和安樂公主,一定要除掉。她們兩母女不死,天下不寧!”

七天之後,慶祝一事終於結束,武則天召集羣臣,準備升賞有功將士。

這天,朝廷裡濟濟一堂,凡在京官員,不論大小都來了。雖然不是朔望大朝會,但是,如此盛事,誰能不來呢?

武則天接受羣臣的朝見後,緩緩開口,道:“此次北征,取得天大的勝利,朕心甚慰!朕心甚慰!慶功之事已經完畢,然而,還未升賞有功將士,今日朕就升賞之。”

“陛下英明!”羣臣齊聲讚頌。

“王孝傑指揮有方,調度得宜,這是能有此大勝的原委。王孝傑封國公,兼領兵部尚書。”武則天第一個要封賞的就是王孝傑了。

王孝傑是這一戰的統帥,他指揮有方,調度得宜,這是此戰能勝的重要原因,升賞他誰也沒有話說。

國公,是唐朝僅次於親王的高爵。至於親王,非皇親國戚不能被封賞,是以,國公已經是最高的爵位了,就是李靖這樣的蓋世名將,也是被封爲國公。

王孝傑被封爲國公,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頂點。對於此事,沒人有異議,都認爲應該。

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位高權重,主管軍隊的調度、訓練等一系烈事務。王孝傑這員名將任兵部尚書,那是非常英明的決斷。

只是,王孝傑此時不在洛陽,而是在漠北,對於兵部尚書,他只能是兼領了。

“三郎隨軍出戰,立下大功,朕要好好賞你。”武則天臉上泛着笑容,衝李隆基問道:“三郎,你要甚賞?”

刷!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個個眼睛瞪得滾圓,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李隆基這次很露臉,立下首功,可以這樣說,要不是李隆基就不會有如此大功,武則天要重賞他這在情理中,也是應該的。

只是,李隆基得到何種賞賜干係甚大,關係到立太子一事。若是李隆基手中的權力足夠大,勢力夠大,就能左右立太子一事。

這可是大事,誰能不緊張?

李旦、李顯、太平公主不住衝李隆基打眼色,意思是要他要個大官。唯有這樣,李氏的份量就會更重,就能讓武則天立李氏爲太子。

李旦和李顯都當過皇帝,都有資格當太子。太平公主雖然沒有這麼多的有利條件,但她足智多謀,很有名望,她也想當太子。

但是,這都得建立在武則天立李氏爲太子的基礎上。若是武則天立武氏爲太子,就沒有他們的事了。是以,此時此刻,他們盼望李隆基要個大官,掌握更大的權力。

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也是眼睛瞪圓,一臉的緊張,打量着李隆基。

他們很怕李隆基要大官,那樣的話,李氏的勢力就會大漲,武氏就會勢弱,他們當上太子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狄仁傑、張柬之、宋璟這些重臣衝李隆基微微頷首,也是要李隆基趁此難得的良機,要個大官。

“祖母,你說哪兒的話呀。”李隆基卻是搖頭,道:“孫兒這次上戰場,是代祖母上戰場,是代祖母打的,這都是祖母的功勞,孫兒一點兒功勞也沒有。”

“哎!”李旦、李顯、太平公主他們暗歎一聲。

這個李隆基,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竟然不把握住。

狄仁傑他們也是搖頭,暗中惋惜。

唯有武三思和武承嗣大爲歡喜,李隆基放棄這一良機,就是放棄了太子之位,他們的機會就大多了。

“呵呵!”武則天聽在耳裡,喜在心頭,發出一陣暢笑聲,讚道:“好孫兒!好孫兒!”

在李隆基請命去邊關之時,就曾說過,他要代武則天打仗。李隆基沒有忘記這事兒,連功勞都不要,武則天能不歡喜麼?

“三郎,你有如此孝心,祖母很是歡喜。”武則天臉上的笑容堆了一層又一層,笑呵呵的道:“你立下如此大功,祖母不能不賞你。說,你要甚賞?一品二品,三公都成。”

武則天特別大方,連一品二品,三公這等高位都拿出來了。

“啊!”一片驚呼聲響起,很多人很是震驚。

一品二品和三公高位,不是等閒人能得到的。就是狄仁傑也沒有得到三公之位。

“走狗運!”武三思和武承嗣妒忌得發狂。

李旦、李顯和太平公主暗中歡喜。

然而,李隆基卻道:“祖母,你真要賞的話,就讓孫兒去兵部當一吏員吧。”

“甚?甚?甚?”武則天一副耳朵出毛病的樣兒,一個勁的問:“你要去兵部當吏員?”

所有人都是一臉的吃驚,一臉的不信。

“是呀。”李隆基重重點頭,大聲肯定。

“這個三郎,真是胡鬧。”李旦、李顯和太平公主對視一眼,一臉的無奈。

如此千載難逢的良機,李隆基竟然不抓住,只是要一個吏員,這也太讓人無語了。

“李隆基,你糊塗了吧?糊塗透頂了。”武三思和武承嗣特別歡喜。

狄仁傑、張柬之和宋璟他們對視一眼,總覺得不對勁。

“三郎,你爲何要做吏員?”武則天不解的問道。

“祖母,你想呀,孫兒年紀小,若是當兵部郎中,會有人嚼舌頭呢。”李隆基解釋,道:“再說了,孫兒要學的東西很多,趁此機會好好學學。”

“你只要讓我去了兵部,我就能控制兵部,誰叫我這次立下如此大功呢?就算我是一個小小的吏員,我也能控制兵部。”李隆基在心裡暗道:“而且,你真能派一個小小的吏員給我麼?肯定不可能!”

李隆基這是以退爲進,他想要入主兵部。

控制了兵部,李隆基就能安插人手。李隆基在軍中的名望很高,不少人願意追隨他,他只要控制了兵部,就能把這些人手按插到各個要害之地,他就能進一步掌控軍隊。只要掌控了軍隊,這太子一事就是李隆基說了算。

即使武則天鐵了心要立武氏爲太子,李隆基還可以發動政變。

“嗯。”武則天對李隆基的解釋大爲滿意,笑道:“這樣吧,你就當兵部郎中吧。”

兵部尚書是兵部的老大,兵部郎中是兵部的老二。王孝傑這個兵部尚書不在洛陽,那麼,李隆基就成了兵部實際上的老大,他也就掌控了軍權。rs

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60章 服軟第34章 投楚王第45章 一箭三雕第22章 好大的魚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10章 默啜助興第8章 妙計破城第26章 誰更狠?第68章 龍武軍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4章 人心所向第87章 《水調歌頭》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67章 敵變我變第8章 妙計破城第78章 想逃?第14章 和談?第86章 突厥覆滅第27章 全軍出擊第12章 吐蕃震恐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19章 狄仁傑第9章 狠人當先鋒第27章 你比我狠!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36章 濫竽充數第22章 好大的魚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30章 脅迫第24章 大戰古爾(上)第68章 強硬迴應第69章 火燒大漠第65章 中國智慧第7章 突厥復國?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4章 關你屁事第35章 人心思李第86章 突厥覆滅第11章 軍權在握第34章 投楚王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43章 立太子第57章 離間計(下)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6章 一語解惑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1章 優素福很煩第84章 重重圍困第65章 中國智慧第85章 上官婉兒第85章 大決戰(上)第73章 默啜親征第11章 雄心第35章 武則天好傷心第72章 大敗暾欲谷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64章 一將一相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章 大食東進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39章 張說作證第7章 英雄歸來第74章 楚王萬歲第33章 行刺第14章 百里飄臭第59章 姚崇十事第51章 名將之才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7章 親情第55章 楊思勖第19章 贏得尊重第40章 殺!第40章 殺!第61章 張說論兵第56章 阿拉伯帝國使者第14章 百里飄臭第36章 誣陷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15章 踏上征程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39章 無理取鬧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50章 窮追不捨第77章 默啜傻眼第25章 增援豐州第1章 李隆基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22章 迴歸故國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71章 設伏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37章 找李隆基算帳第20章 討賞第36章 濫竽充數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10章 席捲大非川
第49章 大敗古太白第60章 服軟第34章 投楚王第45章 一箭三雕第22章 好大的魚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10章 默啜助興第8章 妙計破城第26章 誰更狠?第68章 龍武軍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4章 人心所向第87章 《水調歌頭》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67章 敵變我變第8章 妙計破城第78章 想逃?第14章 和談?第86章 突厥覆滅第27章 全軍出擊第12章 吐蕃震恐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19章 狄仁傑第9章 狠人當先鋒第27章 你比我狠!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36章 濫竽充數第22章 好大的魚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30章 脅迫第24章 大戰古爾(上)第68章 強硬迴應第69章 火燒大漠第65章 中國智慧第7章 突厥復國?第30章 默啜的憤怒第68章 強硬迴應第14章 關你屁事第35章 人心思李第86章 突厥覆滅第11章 軍權在握第34章 投楚王第73章 暗殺泥涅師第43章 立太子第57章 離間計(下)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6章 一語解惑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1章 優素福很煩第84章 重重圍困第65章 中國智慧第85章 上官婉兒第85章 大決戰(上)第73章 默啜親征第11章 雄心第35章 武則天好傷心第72章 大敗暾欲谷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64章 一將一相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章 大食東進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39章 張說作證第7章 英雄歸來第74章 楚王萬歲第33章 行刺第14章 百里飄臭第59章 姚崇十事第51章 名將之才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7章 親情第55章 楊思勖第19章 贏得尊重第40章 殺!第40章 殺!第61章 張說論兵第56章 阿拉伯帝國使者第14章 百里飄臭第36章 誣陷第3章 管理奇才:王毛仲第15章 踏上征程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39章 無理取鬧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50章 窮追不捨第77章 默啜傻眼第25章 增援豐州第1章 李隆基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22章 迴歸故國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71章 設伏第44章 雞毛當令箭第37章 找李隆基算帳第20章 討賞第36章 濫竽充數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10章 席捲大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