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皇帝的心思

《大學》,貫穿於中國兩千年曆史中的一本典籍,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相傳是春秋末年的曾子所作,其內容則是一部討論教育理論的作品。

《大學》裡面有很多後世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同樣廣爲人知的論點,比如說明明德、親民、至於親善這三綱領,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就是爲了治國平天下等等,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一直以來,《大學》都是《禮記》的一部分。

但是因爲它內容的緣故,從西漢的董仲舒開始,《大學》的學術地位一直都在提高,最終到了北宋的時候,因爲程顥、程頤的竭力尊崇,加上南宋朱熹寫了本《大學章句》,算是徹底把《禮記》的這一章給推上了神壇。

從此以後,《大學》和《中庸》、《論語》、《孟子》一起被稱爲“四書”,成爲了官方的必修課,以及科舉考試的基本內容。

在一千多年後的世界,《大學》鼎鼎大名。

哪怕在大唐貞觀年間,《大學》的地位遠不及後世那麼重要,但是因爲前面漢朝董仲舒、鄭玄等人的推崇,以及當朝老夫子孔穎達的解讀,也讓這寥寥幾千字顯得頗爲重要了。

所以當李世民看到弟弟給自己送來一本小冊子,上面用難看的“韓王體”寫滿了《大學》的內容時,皇帝心中先是有些驚訝,隨機則充滿了震撼!

這本書,真的只要十五錢就能買到……

不,按照那個臭小子的說法,如果用稍微差一點的紙張,便宜一點的油墨,再加上印刷的數量多一些,比如說五千冊的話,他甚至可以把這本書做到十個大錢一本!

我的老天,只要十個大錢!

要知道,如今的長安城中一斗米可只要四五個大錢……雖然李世民心裡也很清楚,長安的這個米價水分很多,實際上肯定遠不止於此,但是十個大錢而已,在書籍這種昂貴的玩意麪前算得了什麼?

反正反覆把十一郎信中的那句話看了幾十遍之後,李世民不得不承認,他有些心動了。

只要十個銅錢,就能買到一本《大學》!

對於大唐的皇帝來說,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一個可以打破世家門閥對於知識壟斷的巨大誘惑!

十一郎的這句話,精準的命中了李世民心頭的癢處。

關於唐太宗與世家門閥的那點齷齪事兒,其實就不用太多的解釋了,因爲從前隋開始,凡是君主都在致力於摧毀門閥,試圖建立起皇室至高無上的地位。

隋文帝的時候,廢除九品官人法,開始科舉取士,目的就是選取民間人才,摧毀門閥的擇官系統。只可惜隋朝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這個重任只能落在了李姓皇朝的頭上。

只不過哪怕是李世民這種雄主,也必須要採用溫和的政策來改革,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勢力。

因爲山東世族幾百年的積累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在開國時立有大功,如果貿貿然就衝着對方開刀,先不說會給人以兔死狗烹的話柄,單就是皇室能不能真的幹過人家那麼多門閥,也是存在着巨大的疑問。

門閥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

要不然的話李世民也不至於讓人以大臣品位高低來制定等級,重新制作《氏族志》,才把李姓皇族判爲了第一等……

歸根結底,除了無數代積累的財富和硬實力之外,世家門閥壟斷了知識的傳播也是重要的因素。

大唐的朝堂之中,非門閥出身的官員纔有多少?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除了積累之外,原因無非就是想要供養一個孩子讀書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別說那些每天都要爲了吃飽肚子而整日勞作的普通百姓,就是尋常的小富人家,想要供養一個讀書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先生們的束脩很貴,因爲他們都要靠着這些東西養家餬口,而且還要過的比一般人家要富足一些;筆墨紙硯也很貴,或許低劣的毛筆、硯臺和墨水不算什麼值錢東西,但是白紙卻從來不是什麼普通用品,在普通小富人家完全可以歸入奢侈品的行列。

畢竟所有的一切都是手工的,而且生產率低的嚇人,這一點還要看看未來手工紙張的價格就知道了。

而且……

這些投入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至少十年!

十年寒窗的說法,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在貞觀年間供養一個學生,基本就像是在2020年供養一個大學生,只不過普通人的年均收入是一萬人民幣,而這個學生的年正常消費是一萬美元……

用樹枝和沙地練字,遇到一個願意減免學費的好老師,這都是極少數人才能碰到的好事兒。因爲夫子們很多要靠教書吃飯,或者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光靠樹枝沙子之類的東西,只有極少數天才才能練就一筆好字。

硬筆和軟筆,本來就是兩個概念。

偏偏在這個時代,人們對字的要求又高的要命,甚至還有字如其人,用一個人寫字水平的高低代表人品的神論!所以你要是寫的字不夠好,就算再有才恐怕都難入那些大佬們的眼,和憑長相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和才能,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咳咳,扯的太遠了。

總之看了十一郎的這番話之後,李世民確實是有些心動。

士子讀書最大的成本之一,無疑就是買書的費用。

紙張的價格本來就非常高昂,而製作雕版的投入更是天價,所以對很多讀書人來說,抄書纔是他們獲得知識的正常手段。而且即便如此,找人借書難,自己買紙買筆買墨也不少花錢,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相當的不划算。

有成書的話,自然是極好的。

“如果十一郎真的能做到十個錢一本的話,那可就真是天下士子之福了。”

想着想着,皇帝的心中一動,轉眼又看向了自己已經看了好幾遍的那封信:“如此的話,何不讓他加大海水曬鹽?既然他說朕小瞧了這海水曬鹽,那就乾脆讓他先試一試,然後用曬鹽得來的錢去印書好了……”

a

第四十五章 造他一百塊第十八章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十四章 上朝第十六章 打斷你的腿第三十三章 棉衣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二十六章 農具第八十章 聊聊玻璃吧第四十章 不可操之過急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一百零三章 真的?假的?第一百零八章 烈酒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六章 新的水泥路第十章 寒冬第八十七章 神技第二十五章 悲劇第五十九章 新酒第三十四章 兩條路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五章 簡單版的《說文解字》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四十一章 簡單?第八章 雜學第八十九章 皇帝的好奇心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五章 小夥伴第九十章 數字遊戲第十五章 位置第八十七章 譏諷第六十章 準備第三十一章 城外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第十章 禮物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一百零三章 真的?假的?第八十三章 失落第五十一章 開心的劉志成第四章 爲什麼不行?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十二章 好處第三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木匠等級第三十六章 我很高興第四十章 不可操之過急第三十章 會費和資格第一章 好事兒接着來第六十九章 山谷第七十一章 兩千臺第六十章 翼國公薨第三十八章 進步第八章 完全學會了第六十三章不夠第六十九章 糊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二十七章 心情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四十八章 鏡子的曙光第六十五章 再等會兒吧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二十一章 夫人路線第二十五章 可怕的遊戲第三十二章 狄胖胖?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一章 長安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七章 禮物第四十五章 造他一百塊第三十三章 算學第三十六章 難題第三十八章 告訴他們第八十七章 拉着朕一起做第七十七章 各大工坊第七十三章 宋體字第三十九章 預防針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第九十一章 被遺忘的火炕第一百零三章 清洗第五章 再去試一試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六十一章 棉花“豐收”第六十四章 被擊碎的驕傲第二十三章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十七章 沒什麼卵用的活字印刷第十三章 初雪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四十章 親自過問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四十章 不可操之過急
第四十五章 造他一百塊第十八章第六十八章 莫名的感覺第十四章 上朝第十六章 打斷你的腿第三十三章 棉衣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二十六章 農具第八十章 聊聊玻璃吧第四十章 不可操之過急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一百零三章 真的?假的?第一百零八章 烈酒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六章 新的水泥路第十章 寒冬第八十七章 神技第二十五章 悲劇第五十九章 新酒第三十四章 兩條路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五章 簡單版的《說文解字》第七十二章 這錢賺的容易第四十一章 簡單?第八章 雜學第八十九章 皇帝的好奇心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五章 小夥伴第九十章 數字遊戲第十五章 位置第八十七章 譏諷第六十章 準備第三十一章 城外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第十章 禮物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一百零三章 真的?假的?第八十三章 失落第五十一章 開心的劉志成第四章 爲什麼不行?第四十一章 農莊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十二章 好處第三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木匠等級第三十六章 我很高興第四十章 不可操之過急第三十章 會費和資格第一章 好事兒接着來第六十九章 山谷第七十一章 兩千臺第六十章 翼國公薨第三十八章 進步第八章 完全學會了第六十三章不夠第六十九章 糊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二十七章 心情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四十八章 鏡子的曙光第六十五章 再等會兒吧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二十一章 夫人路線第二十五章 可怕的遊戲第三十二章 狄胖胖?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五十九章 客人第一章 長安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七章 禮物第四十五章 造他一百塊第三十三章 算學第三十六章 難題第三十八章 告訴他們第八十七章 拉着朕一起做第七十七章 各大工坊第七十三章 宋體字第三十九章 預防針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第九十一章 被遺忘的火炕第一百零三章 清洗第五章 再去試一試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六十一章 棉花“豐收”第六十四章 被擊碎的驕傲第二十三章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十七章 沒什麼卵用的活字印刷第十三章 初雪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四十章 親自過問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四十章 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