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

五百畝這個數字,可不是李元嘉拍腦袋想出來的。

一方面是幾次在信中吹風之後,他覺得李世民應該已經算是默許了棉花的存在,並且也對自家弟弟種植棉花、使用棉花的目的產生了一定的認同感……說白了,現在的大唐皇帝心中,棉花應該已經擺脫了“觀賞花”的固有印象,變得有用一些了。

所以把種植面積增加到五百畝,應該不會給李元嘉招來一頓責罵。

而且對於孫展他們來說,多了四百多畝地的話,一方面能讓他們積攢下來的棉種儘可能的都用上,然後收穫更多,另一方面也算是人盡其用——爲了保住這些珍貴之極的棉種,李元嘉可是給了孫展好些個人來幫忙,現在一切都步入正軌的話,這些人只種一百畝土地也太浪費了一些……

“唉!”

想到這裡,李元嘉忍不住嘆了口氣,因爲每次說起棉花的事情他都很是無語。

明明棉花進入中國的時間並不算短,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這玩意兒竟然一直被當成觀賞品——統治階層有絲綢和絲綿,乃至於皮裘,看不上這玩意兒,普通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屬於小農經濟體系的一員,種糧食還吃不飽,誰敢用地來種棉花?

一直到了明朝立國,朱元璋才用強硬的手段讓棉花在中國普及開來。

所以在李世民和房玄齡那邊都碰了幾次壁,沒有得到什麼迴應之後,李元嘉也就“安靜”了下來。

當然了,並不是心灰意冷,就把棉花給扔到一邊去了,而是李元嘉改變了自己的策略,打算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推廣這玩意兒。

大唐不重視棉花,關鍵還是現在人少!

權貴們夏天有絲綢,冬天有絲綿和皮裘……絲綿又輕又暖和,皮裘雖然厚重,可那是身份的象徵,就連李元嘉自己如果不是習慣了,並且想給別人做出一個表率的話,也不會選擇棉被。

至於說普通的老百姓,棉被實在是太奢侈了!

沒錯,太奢侈了。

這年頭棉花在絕大多數的唐人……不應該說是除了韓王府之外的所有唐人眼中,就是一種罕見的觀賞植物,而且還是不太好看的那種!而且現在的棉花產量低,人們也沒有種植經驗,導致了最後的成本極高,一畝地下來可能就是一牀被子加上兩三身棉襖,普通百姓哪裡穿得起?

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誰敢追求這個

太難了。

所以李元嘉現在已經轉換了目標,把棉花推廣的希望放在了城市中的“中產階級”身上。這些人包括品階不高的小吏、身家不太大的商人,還有一些稍有家底的讀書人或者世家旁支子弟。對於他們來說,穿絲綢或者絲綿無疑是奢侈的,而且價格也太高了,而其他的布料又不如棉花舒服、暖和。

只要棉衣、棉被的價格能降到一定的水平上,在這些人們之中推廣應該會容易一些。

而且……

更重要的是,哪怕被後世的人稱爲貞觀之治,李世民更是被吹到了天上去,但是有一個事實始終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大唐剛剛立國二十年,而且戰事、叛亂以及各種自然災害也沒有停過,現在無論人口還是國力,都和前隋差了不少,更別說和後面的盛唐相比了。

所以李元嘉的目光,已經放在了自己的幾個侄子身上。

不管將來李氏的車輪是不是會沿着既定的軌道繼續前行,大唐的皇位寶座是不是依然會落在李治那個小屁孩兒的頭上,但是有一點李元嘉可以肯定,到了那個時候大唐的人口將會進一步的增加,國力也將進一步的增強,也就意味着能“中產階級”的數量會進一步的擴大!

鄉村裡的地主們李元嘉暫時不會考慮,因爲他知道在這個小農經濟的社會,那幫人不太可能會從別人手中買布料,大多都會選擇自己來做;而且想要靠自己一己之力把棉花推廣到下面去,在這個信息溝通成本突破天際的時代,那個難度簡直是不敢想!

唯一的希望,就是城市裡的那幫人。

想到這裡的時候,李元嘉忍不住輕聲一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啊……呃!”

突然閉上嘴,等他想明白這句話時屈原說的,這年頭大家早就知道了以後,才微微的鬆了口氣,臉色恢復了正常。

再然後他扭頭看向了孫展,點頭道:“這樣吧,也別等我了,明日你就把今年收上來的棉花送進城去……對了,你自己也留一點,給自己做一牀被子和一身棉衣,這樣一來冬天就能暖和不少了!”

“這……這可使不得啊……”

“行了,有什麼使不得的?”

一看孫展這誠惶誠恐的樣子李元嘉心裡就煩,一瞪眼道:“本王說使得就使得……就這麼定了,你留下來十斤棉花!這種棉花的人一直都用不上棉花,本王府裡可不能出現這種事兒……咳咳,至於說其他人的話,今年就算了,明天五百畝的土地,大家都有份!”

身爲王府的奴僕,就算孫展現在待遇不差,可是距離穿上棉衣還早着呢!

要知道如果單論價值的話,就算是絲綿和絲綢,現在比起棉花來恐怕也差得遠!李元嘉他們兩口子用沒問題,送給皇帝、樑國公他們也沒有問題,甚至於做幾牀被子賜給春煙和墨畫等幾個貼身丫頭也沒人敢說什麼,但是孫展他們這些種棉花要是敢留下來幾斤自己用……

不用李元嘉開口,韓路成就能派人把他們的腿打折!

一直一來李元嘉都不願意刻意的改變這種“不公平”,因爲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很敏感,可以對下人們好一點,但是這個好也必須在同時代人們的接受範圍之內!所以韓王府下人們的月錢,也就比別人稍微高一點而已,真正能落到好處的還是哪些匠人和主管們。

這一點李元嘉倒是不怕人說,反正韓王府好工匠之事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除了李世民罵過幾次,舅舅宇文士及嘮叨過幾次之外,誰敢多一句嘴?

這次棉花“大豐收”,李元嘉剛賞了二十貫錢,再加上十斤棉花自然也算是自然而然。

對此孫展還能說什麼?

他唯有伏在地上,感激涕零的叫道:“多謝大王厚賜!我等一定爲大王種好這五百畝棉田,明年收穫更多的棉花……”

第十八章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五十七章 再給你一百匹第七章 俸祿第二十六章 妙啊!地八十四章 新茶第三十二章 馬蹄鐵第五十四章 新美食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十四章 一貫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九十一章 期待戰爭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八章 校尉有請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二十章 煤球第十一章 白紙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二十七章 李元嘉需要層次理論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六章 新的水泥路第四十二章 荒唐第二十章 侄孫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十九章 試驗第十七章 大旱第七十八章 行不行第九章 原因第五十九章 心硬第一章 晨起第五十七章 治病?第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章 上黨門第三十九章 一切的前提第七十七章 曬出的海鹽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四十一章 一百臺第六十九章 糊了第十七章 數兔子第五十章 字典?第十五章 我想當一個醫師第三十五章 消毒酒精第七十六章 奇奇怪怪的東西第一章 好事兒接着來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二十八章 我要定了第一章 回長安第五章 宅院第八章 天竺遊記第三十一章 不上朝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七十章 資本家第三十八章 告訴他們第四十章 大廚房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學嗎?第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章 侄孫第三十章 送禮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學嗎?第一章 婚期第三十一章 城外第四十一章 無法抵擋的誘惑第一百零二章 房奉珠的肚子第六十七章 城外第十八章 刻一套第十五章 二十倍起價第十一章 褲子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二十七章 元日朝會第六十七章 香氣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十二章 火炕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學嗎?第三十一章 這不是錢的事兒第六十四章 全天下第四十四章 桑拿第二十一章 興趣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五十八章 大水第五十一章 程處亮第三章 計劃書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十九章 小院第七十九章 七等酒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二十四章 文房四寶第十六章 一舉兩得第三十九章 一切的前提第六章 大王會來麼?第一百零四章 用兵第八十八章 牙刷和毛巾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第十四章 會員制第六十三章 五百貫一塊第八十四章 愣住的皇帝第十九章 打算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
第十八章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五十七章 再給你一百匹第七章 俸祿第二十六章 妙啊!地八十四章 新茶第三十二章 馬蹄鐵第五十四章 新美食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十四章 一貫第三十章 又是一次機會第三十三章 大規模撒網第九十一章 期待戰爭第五十二章 可惜第八章 校尉有請第四十一章 喜事第二十章 煤球第十一章 白紙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二十七章 李元嘉需要層次理論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六章 新的水泥路第四十二章 荒唐第二十章 侄孫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十九章 試驗第十七章 大旱第七十八章 行不行第九章 原因第五十九章 心硬第一章 晨起第五十七章 治病?第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章 上黨門第三十九章 一切的前提第七十七章 曬出的海鹽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四十一章 一百臺第六十九章 糊了第十七章 數兔子第五十章 字典?第十五章 我想當一個醫師第三十五章 消毒酒精第七十六章 奇奇怪怪的東西第一章 好事兒接着來第十五章 怕什麼?第二十八章 我要定了第一章 回長安第五章 宅院第八章 天竺遊記第三十一章 不上朝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七十章 資本家第三十八章 告訴他們第四十章 大廚房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嗎?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學嗎?第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章 侄孫第三十章 送禮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學嗎?第一章 婚期第三十一章 城外第四十一章 無法抵擋的誘惑第一百零二章 房奉珠的肚子第六十七章 城外第十八章 刻一套第十五章 二十倍起價第十一章 褲子第五十二章 五百畝第二十七章 元日朝會第六十七章 香氣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十二章 火炕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學嗎?第三十一章 這不是錢的事兒第六十四章 全天下第四十四章 桑拿第二十一章 興趣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五十八章 大水第五十一章 程處亮第三章 計劃書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十九章 小院第七十九章 七等酒第三十一章 價格第二十四章 文房四寶第十六章 一舉兩得第三十九章 一切的前提第六章 大王會來麼?第一百零四章 用兵第八十八章 牙刷和毛巾第八十三章 心動與心驚第十四章 會員制第六十三章 五百貫一塊第八十四章 愣住的皇帝第十九章 打算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