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

“咔嚓!”

正在埋頭寫字的李元嘉,頓時被嚇了一跳。

放下斷掉的柳枝炭筆,揉了揉有些酸困的右手,李元嘉隨手拿起旁邊煤爐上的水壺,卻發現裡面早已經空了。所以他一推桌子站起身,走過去推開房門,一股子寒意撲面而來,讓李元嘉精神一振的同時也眼前一亮。

靜悄悄的小院中,白茫茫的一片。

“呵……”

張開嘴輕輕呵了一口氣,一道白霧出現在李元嘉的面前,向前行進了半尺長之後便消散在半空之中。

長安城中的第一場雪,着實下的不小。

從昨天晚上到現在,這場初雪把長安內外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李元嘉之前吃過早飯的時候曾經童心大起,出去踩了那麼幾腳,發現積雪至少有半尺來深,這會兒再看的時候那幾個腳印已經被徹底的蓋住,找不到了……

就在李元嘉看着門外的大雪出神的時候,旁邊的小屋門也打開了,春煙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大王,您有何吩咐?”

因爲李元嘉不允許她們在書房待着,也不讓在門口受凍,所以只有聽見聲音纔會急匆匆的走過來。

伸手把水壺遞過去,李元嘉開口道:“春煙,去打壺水過來。”

“是,大王。”

躬身應是之後,春煙急匆匆的走了。

而李元嘉沒有着急着進屋關門,而是擡頭看了一眼漫天紛飛的雪花,眨了眨眼睛忍不住低語道:“瑞雪兆豐年,希望貞觀十年也是個豐收年吧。”

關上了房門,重新走回桌子前坐了下來。

相較於門口處的寒冷,旁邊的兩個煤爐持續不斷的給他提供着溫暖,至少不會手僵到拿不動筆的程度。不過這會兒李元嘉沒有拿起另一支炭筆繼續寫下去的心情,而是看着剛剛寫下的文字,坐在那裡開始發呆。

貞觀十年,就這麼來了。

算起來的話,李元嘉在長安城中已經待了三個月了。

十月庚寅,大唐太武皇帝葬於獻陵,廟號高祖,穆皇后祔葬,加號太穆皇后。

十一月戊申,唐高祖配享太廟。

十一月庚戌,李世民想在太原立高祖廟,被顏師古諫止。

十一月戊午,李靖上書,請李世民依遺誥穿常服,臨正殿,皇帝不允,下詔厚待高祖舊人?。

……

正月甲午,也就是新年的第三天,李世民終於親自聽政,表示大唐正式從太上皇的駕崩中恢復了正常。

而他李元嘉,也在長安城中待了整整三個月時間。

不過他並沒有住進皇帝賞賜的大宅院,而是依然住在舅舅宇文士及給他準備的“小”宅子當中。因爲他還在守孝,不能貪圖享受,大宅院什麼的自然是先閒置兩年再說。就連他在長安待着的時間裡面,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嚴格遵守着守孝的規矩。

這三個月時間裡,李元嘉過得也是相當的忐忑。

因爲除了他之外,其他兩個回長安的親王在太上皇下葬之後便已經回去了封地,只有他上書請辭的時候被皇帝給駁了回來。爲此李世民還特意召見了他一次,命他安心在長安待着,等候調遣!

懵逼的李元嘉完全搞不懂,這是要把自己調遣到哪裡去!

“算了,不想那麼多了。”

晃了晃腦袋,李元嘉驅散了心中的那些許不安,思緒忍不住飛向了千里之外的潞州——那地兒雖然在他眼裡就是個大鎮子,但是終究也是屬於他的大鎮子,留在長安三個月之後總是忍不住有些想念。

尤其是掛念的,是潞州城中的下水道工程第二期。

走之前李元嘉可是專門交代過的,不管自己能不能及時回去,下水道第二期工程都必須在秋收之後如期開始。而且這一次他也讓韓山和陳琳他們做了更充足的準備,包括要準備更多的人手和材料,務必在開春之前結束全部的工程。

十天前韓山派人送來的書信中也表示一切進展順利,讓李元嘉放心了不少。

不過今天的這場大雪,讓李元嘉又忍不住開始擔心起來,萬一要是潞州那邊今年冬天大雪頻繁的話,那對工程的影響可就大了……

“咚咚咚咚……”

就在李元嘉思緒雜亂的時候,外面傳來了一陣腳步的聲音。

不過來的不是去給他打水的春煙,而是在長安代理管家事務的韓路成。這傢伙進來之後趕緊上前行禮,然後恭聲道:“大王,宮裡派人來了!”

“哦?過去看看。”

“是,大王。”

跟着韓路成來到旁邊的小院,李元嘉見到一個被凍得渾身直哆嗦的宮人,對方見到他之後連忙行禮:“見過大王。”

“嗯,免禮。”

擺了擺手,李元嘉先在椅子上坐下來,然後才淡然問道:“大雪天的來我這裡,可是陛下有事喚我?”

又欠了欠身,宮人恭聲道:“大王,陛下剛剛下詔,徙大王爲韓王……”

“你說什麼?!”

不等對方把話說完,李元嘉就蹭的一下站了起來。

雙眼張的滾圓,李元嘉上前一步瞪着這個宮人急聲道:“你再說一遍,陛下剛剛下詔讓我做什麼?”

被李元嘉的動作和語氣給嚇了一跳,心中有些惶恐的宮人連忙低下頭道:“大王,陛下下詔徙您爲韓王!這是剛剛寫好的詔書,請您過目!”

“……”

一把拿過宮人手中的詔書,李元嘉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略過前面沒有意義的華麗辭藻,李元嘉直接開始看後面的實質性內容,低聲的讀了起來:“徙趙王元景爲荊王,魯王元昌爲漢王,鄭王元禮爲燕王,徐王元嘉爲韓王,荊王元則爲彭王,滕王元懿爲鄭王,吳王元軌爲霍王,豳王元鳳爲虢王,陳王元慶爲道王,魏王靈夔爲徐王,蜀王恪爲吳王,越王泰爲魏王……”

“我去,原來是這樣!”

後面的部分,李元嘉已經沒興趣繼續讀了。原來皇帝要他等的竟然是這個,大唐親王們封號的調整!

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他將不再是俆王,而是……

韓王李元嘉了。

第三十一章 張柬之第三十九章 再大膽一些?第七十二章 新水泥方子第十九章 試驗第七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七章 俸祿第五十四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九十七章 耀眼的文字第六十五章 興趣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六十五章 再等會兒吧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三章 考考你們第二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八十八章 數據第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十章 早有此意第九十五章 水泥的作用第四十三章 煩躁與頭疼第三十二章 關鍵時刻第十一章 褲子第十章 很容易的第十四章 上朝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三十一章 年齡的門檻第二十三章 貴婦小姐們第三十一章 年齡的門檻第二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八章 讓他自己做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七十一章 儘快嫁出去第十二章 火炕第七十八章 計劃書第二十二章 救上一救第十八章 炒菜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二十章 煤球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十九章 父子第六十九章 山谷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四十七章 城外第二十二章 不可能了第七十九章 不能白給第三十章第九十一章 傷者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六十二章 多少錢一塊?第五十八章 追隨左右第二十章 貴重多了第三十三章 今兒個高興第八十五章第三十六章 冬閒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七十二章 新書上架第八十八章 機會第十章 寒冬第三十二章 鬧起來了第九十章 燥熱的正堂第三十八章 進步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頭第五十三章 胖與瘦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六十三章 嫁出去?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二章 更衣之所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三十章 驚訝的劉志成第九章 不行!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六十章 成了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第三十二章 關鍵時刻第二十六章 誰管她們呢?第四十二章 打的什麼主意?第五十五章 終於要來了第五章 遷居和禮物第六十一章 讓人鬱悶的自來水第十七章 長孫皇后的死期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四十八章 三百貫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七十八章 計劃書第二章 拜帖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六十三章 嫁出去?
第三十一章 張柬之第三十九章 再大膽一些?第七十二章 新水泥方子第十九章 試驗第七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七章 俸祿第五十四章 一入宮門深似海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九十七章 耀眼的文字第六十五章 興趣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六十五章 再等會兒吧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三章 考考你們第二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入宮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五章 又一張拜帖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八十八章 數據第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十章 早有此意第九十五章 水泥的作用第四十三章 煩躁與頭疼第三十二章 關鍵時刻第十一章 褲子第十章 很容易的第十四章 上朝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十六章 好好上課第三十一章 年齡的門檻第二十三章 貴婦小姐們第三十一章 年齡的門檻第二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八章 讓他自己做第五十五章 新紙第七十一章 儘快嫁出去第十二章 火炕第七十八章 計劃書第二十二章 救上一救第十八章 炒菜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二十章 煤球第八十一章 借人第十九章 父子第六十九章 山谷第七十五章 最好的白紙第四十七章 城外第二十二章 不可能了第七十九章 不能白給第三十章第九十一章 傷者第六十五章 刨子和框鋸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六十二章 多少錢一塊?第五十八章 追隨左右第二十章 貴重多了第三十三章 今兒個高興第八十五章第三十六章 冬閒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六十二章 商量第七十二章 新書上架第八十八章 機會第十章 寒冬第三十二章 鬧起來了第九十章 燥熱的正堂第三十八章 進步第七十三章 沒有用的水泥第十三章 好日子到頭第五十三章 胖與瘦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六十三章 嫁出去?第三十三章 陸明第二章 更衣之所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三十章 驚訝的劉志成第九章 不行!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六十一章 驚喜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第六十章 成了第五十三章 十斤棉花第三十二章 關鍵時刻第二十六章 誰管她們呢?第四十二章 打的什麼主意?第五十五章 終於要來了第五章 遷居和禮物第六十一章 讓人鬱悶的自來水第十七章 長孫皇后的死期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五十一章 戰略物資第四十八章 三百貫第六章 韓王李元嘉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二十章 再等等第七十八章 計劃書第二章 拜帖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六十三章 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