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

從十月初待到了十一月初,一個月的時間,秋老虎已然散去,空氣中中稻穀之香,也漸漸消失,天氣又轉涼了,來自北方的冷空氣襲來,李嘉知曉,自己是時候回家了。

這些時日,李嘉就待在江陵,一直忙於對於南平三州,以及荊南府的運轉,可謂是勞心勞力。

禁軍原本有六軍,三萬人,再併入了西北軍一萬人,淮南軍兩萬人,湖南兵一萬人,南平軍兩萬,大唐兵馬總數達到了九萬之巨,若是加上海軍和水師,十萬雄獅不算誇張。

此次北上南平,左羽林軍基本上也湊人數的,左神弩營也是如此。

留下來的一萬人,加上五千的南平軍,被命名爲南平衛,歸州、峽州又分幾千出去,李嘉再把剩餘的南平軍打包回去,使其成爲禁軍。

回去的路上,荊國公高保勖一家也是同行南下。

朗州城外,楊師璠與朗州刺史、新任荊南府判官李懷恩一起,恭候皇帝的到來。

此次歸程,皇帝並沒有再坐船回長沙,反而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朗州,似乎在查勘民情,但楊師璠卻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城外,卻是塵土漫天,嘈雜不已,楊師璠站立在此,不動如山,面無表情,誰也看不出他在想什麼。

“將軍,皇帝又是什麼心思?”自詡爲楊師璠親信大將的張崇富,吃了一嘴的灰,他不由得問道。

“能有甚事,巡查罷了!”楊師璠淡淡地說道,不以爲意。

“上萬大軍蒞臨朗州,是福是禍,難以預料!”張崇富眼眸中有些憂慮,他預想,待在朗州的快活日子,似乎不見蹤影了。

“挾滅國之威,我等又豈能抗衡?”楊師璠嘆了口氣,說道:“皇帝不是那種心狠之人,服從差遣吧!”

一年兩國之威,哪怕皇帝再年輕,也會讓人敬畏,尤其是精兵強將相伴,他手下的幾千武平軍,還真的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說是武平軍節度使,但不過兩州之地,澧州又因梅山蠻散亂,那些蠻軍鎮守,討不到好處。

而朗州刺史李懷恩也是滑不溜手,對於民政等事,干涉不了分毫,這節度使當的着實憋屈,他不想再幹了。

大軍已經臨近朗州,李嘉披着甲冑,騎着馬在衆人簇擁中沿路向前面的城樓方向行進。

他的脖子、頭髮裡全是灰,極爲難受,嘴裡沙沙的,騎着馬,迎風而來的就是灰塵,行軍打仗,果然非常人所爲……

這條路是官道,但久不修葺,已然變成了泥土路,由於常年有商賈經過,又成爲了商路,上萬人行走,加上馬匹騾子,人馬衆多,晴天的空中難以避免沙土飛揚。

騎兵雖然有一萬,但大半都是騾子組成,真正的馬匹只有三千,左、右羽林軍不過是步騎罷了,留下一千餘騎術不錯的在南平,其餘的騎兵都帶身邊護衛。

“醴陵伯,這些蠻軍倒是安分的很!”李嘉回首望了一眼循規蹈矩的蠻兵們,不由得讚歎道。

“陛下恩寵,許下的許多的田地、財帛,這些蠻軍們滿足的很,自然聽從差遣,如今又是歸鄉,他們自然不敢有逾越,行囊鼓鼓,心中開懷的很!”

潘崇徹落下皇帝半個馬身,聽到皇帝的話語,不由得讚歎道:

“不費吹灰之力,梅山蠻歸化三千餘戶,得兵兩千,可謂是陛下之功!”

“歸鄉後,想必又能招攬更多的蠻軍了,八旗之數也能湊齊,醴陵伯,以後這支蠻軍,就由你操控了,切記,須得賞罰分明,蠻軍八旗纔有戰心!”

“臣知曉了!”潘崇徹臉上歡喜,應了下來。

不知有了多久,就有探子回稟,前方已經到了朗州,李嘉騎在馬上,張望着,只見視線模糊之處,路邊有一大羣人在遠處紛紛跪倒。

很快就聽到人們齊呼:“武平軍節度使楊師璠率朗州文武,恭迎陛下!”

待李嘉等騎馬走進,纔看清路邊跪伏在塵土裡的人,當前一個穿甲冑的長鬚大漢正是楊師璠,湖南的名將,這些武平軍的漢子們此時十分恭順,跪拜時簡直是五體投地,絲毫不嫌地上髒。

滅國之威,可見一斑。

“今日見到楊將軍,朕心甚喜,快快平身!”李嘉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特意留的小鬍子,笑着說道。

衆人又齊呼道:“謝陛下隆恩。”

楊師璠很是迅速地爬將起來,臉上帶着恭敬,又在道旁欣喜地說道:“恭賀陛下,一舉攻滅南平,大獲全勝!朗州軍民,無不歡慶!末將受朗州數萬百姓之請,前來犒勞王師。”

李嘉望了一眼他臉上的灰塵,說道:“之前與你們的軍令,只需準備糧草完善就夠了,這些東西,太耗費了!”

皇帝看了一眼,道路兩旁數十頭豬哼哧地叫着,雞鴨等一籠又一籠,看不到頭,還有幾十只白羊成了土黃色,一罈罈酒壘成小山,其中的耗費,起碼有上千貫了,勞軍的確有些奢侈。

“這些都是臣僚們的心意,王師得勝,心中欣喜難耐,其中還有許多良善之家也貢獻了些許!”

楊師璠笑著作答。

皇帝的話不能當真,若真是空手相迎,雖然臉上不見喜怒,但心中卻是不喜,而且也會得罪這些禁軍們,何苦來哉,還不如從府庫中掏些錢,反正秋稅已入庫。

聽此話,李嘉搖搖頭,不再言語。

隨後,皇帝當下又傳令:“大軍人數衆多,不得入城,憲兵司好好看顧,今夜便在城外紮營修整。”

來到了朗州城,皇帝自然住進了原先周氏的府宅,楊師璠安排的幾個少女,皇帝置之不理,他實在沒有心思弄這個,實在是太累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1109章謀求第1361章東去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1378章和談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七百零七章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139北行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1106章修法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146章第1293章自己第1115行事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320章千歲第1120章哭泣番外4——再興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129章續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1343章第1197章想法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196章第1244章治浙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122章于闐第1352章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208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
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一百零二章啓程耽羅第1109章謀求第1361章東去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1378章和談第八百二十四章騎兵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七百零七章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六百六十五配種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一百七十八章徐聞鹽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五百六十二章有我無敵第五百三十九章悍勇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1411章歲月不饒人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兩百五十九章湘江洶涌(上)求票,求訂閱第1139北行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四百一十七章戰略第五百四十八章孟昶心太慌第1106章修法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八章家長裡短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兩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1400章盛世與危機第1146章第1293章自己第1115行事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兩百四十五章以糧爲本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320章千歲第1120章哭泣番外4——再興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129章續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九百三十七章決戰(結)第1191章囂張跋扈第1343章第1197章想法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196章第1244章治浙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1329章契丹突襲第九百八十六章亂民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122章于闐第1352章第九百九十八章暗流第三十章東嶽大帝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六百六十四章女牆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兩百二十章穩定朝政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1219章異議第兩百七十四章硝煙瀰漫第六百五十章千里馬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1208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發動第一百一十四章風波不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