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水路

“怎麼個說法?”顧青問候着。

“回顧青將軍的話。”波斯使者接着說道,“我們波斯很感謝大唐幫助我們波斯打走了大食人,可是如今掌管波斯大小事務的有不少大唐官吏,波斯人不想大唐官吏來主持波斯的事情。”

“我知道了。”顧青一臉悲傷,“大唐也是好心,沒想到好心做了壞事。”

“我們沒有責難大唐的意思。”波斯使者急忙再次行禮說着話,“波斯希望在大唐的幫助下,重新強大起來,只是波斯舊貴族們人心各異,此次前來也希望大唐可以對波斯做出一些決策,波斯若是再繼續這樣下去怕是會引起內亂。”

“波斯新國王上任,難免會人心不服。”顧青說話道,“其實大唐不好過多牽涉波斯的內務,我們也有難處。”

“我們明白。”波斯使者接着回答,“看來還要再麻煩大唐了。”

“不客氣,你們是我們的屬國,大唐會盡可能維護波斯的安定。”顧青說完離開了驛館,就看到褚遂良站驛館外。

“你不是去稟報太子殿下了嗎?”顧青瞧着褚遂良。

“見太子殿下不着急。”褚遂良也看着顧青,“我想聽聽你和這個波斯的使者都說了一些什麼,就像你所說的大唐不好過多涉及波斯的內務。”

“爲何不呢?我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顧青笑呵呵和褚遂良走遠,“波斯向我們求助平定波斯內亂,我們何不趁機架空波斯的國王。”

“架空?”

“對,架空!”顧青頷首道,“讓波斯國王徹底成爲大唐的傀儡。”

褚遂良安靜了好久纔開口,“未免太過誅心。”

顧青也安靜說道:“誰會在乎。”

處理完東宮的事情,李承乾把自己批覆的奏章交給李二,“父皇,這個奏章兒臣還是拿不下主意。”

接過奏章,李二看了一眼,“就按照你批覆的去辦。”

“兒臣明白了。”李承乾收回奏章。

安靜的甘露殿中,李二閉上眼睛休息着,“李恪的病情怎麼樣了?”

李承乾當然知道李恪根本沒病,只是裝病避嫌而已,“據兒臣所聞四弟的病情並無大礙,兒臣處理完奏章便去看望。”

李二無聲點頭,等到李承乾離開之後再次睜開雙眼,“王欽。”

“老奴在。”王欽走到了李二身邊。

拿出早就已經擬好的旨意,李二交給他,“傳下去吧。”

“是!”王欽回答小步離開。

李承乾還沒去看望李恪,李二的旨意就到了,吳王李恪可以去封地了。

收到這個消息李恪心中反而有些失落,不過也更加踏實了,要離開自己長大的長安,從此要離開母妃的身邊,縱然心中百感交集,這也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見過自己的母后之後,李恪臨行前還是要去見見顧青。

“這就走了?”李泰在村子裡見到了李恪。

“皇兄。”李恪對李泰說話道,“累了,長安的爾虞我詐真的受夠了。”

“我們兄弟幾個,就你最實誠。”李泰長吁短嘆,“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好東西總是在我們手中,你總是悶不做聲的,即使你可以得到也是放着寧可讓我們爭搶你也不回去拿。”

“從小母妃就教育我要禮讓。”李恪說話道。

“好!”李泰拍着李恪的肩膀,“離開也好,在長安難免會有波折,若是以後有空了,皇兄來你的封地看你,江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嗯。”李恪用力點頭。

李泰也點頭,“是想去見顧青吧。”

“確實要感謝他。”

“快去吧,晚了這傢伙估計要和太子去處理波斯使臣的事情了。”

“哎。”李恪加快腳步。

顧青正在看着倭國來的信件,東南風來了,在倭國忙活了一個冬季的上官儀也準備帶着貨物返航。

李治剛剛從書院回來,就遇到了李恪,“皇兄?”

“稚奴。”李恪笑着說道,“這是剛從書院唸書回來?”

“嗯!”李治揹着書袋子,“最近聽孔老夫子講論語呢,皇兄這是去找顧青?”

“對!”李恪點頭。

“那傢伙最近一直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做一個叫做火繩槍的東西。”李治說着帶李恪走入家門,“顧青!我皇兄來看你了。”

顧青收起信件,擡頭看見李恪走進了院落。

“吳王殿下這是有喜事了?”顧青笑呵呵說話道。

“父皇允許我去封地了,是江東。”李恪朝着顧青行禮,“還是要多謝你,這份恩情我記在心中。”

“客氣了。”顧青也是還禮,“其實在下也有一件事情需要吳王殿下幫忙。”

“但說無妨。”李恪點頭說道。

“是這樣的。”顧青帶着李恪走入屋中,“東海的船隻就要返航了,我想着到了港口,讓閻立本驗收貨物之後,就藉着江東的水路一路送到關中。”

“水路?”

“對,水路!”顧青展開一張巨大的地圖,上面是中原的各個地點。

看到這張地圖李恪愣住了,地圖這種東西不是沒有見過,“這個圖好詳細。”

“曾經有一個高人畫過更詳細的,只是我臨摹了下來。”顧青笑笑着說道,“我的計劃的水路是這樣,從海口近入,沿着長江一路到洞庭湖,再北上過漢水後入洛水,再到長安就會快捷很多。”

看着地圖李恪嘖嘖稱奇,每一個地點都標註清楚了,連水路支流山丘都標註了出來,“顧青,這件事情你準備了多久了。”

“這個想法在我心裡有些年頭了。”顧青笑着說話,“其實中原的水路四通八達,長江更是貫穿了整個中原,一直修建行軍的官道也不能忘記了眼前的水路,如果可以將水路開拓起來,加之各個港口修建,中原的商業就可以增速好幾倍。”

李恪看了許久,“正如你所說,這條海口長江再到漢水的水路是最快捷和方便的,可是中原其他很多地方的水路還是需要開拓,若是重新修整水路會耗費不少的人力物力。”

“一步步來吧,總要有個開頭。”

第六百五十一章 李二的那雙招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第一學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又一奇女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堂風浪(一)第七百八十三章 陰妃的教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惡當?第九百二十一章 顧青和褚遂良第二百九十章 科舉開考第七百四十三章 李二目睹第二十一章 文學館第三百四十二章 唐軍,唐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危險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李象的所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青的一劃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征在即第四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大婚(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再借西風第二十一章 文學館第一百六十章 不死貧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人的騙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許敬宗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燒十八萬大軍第九百五十章 憤怒的長孫無忌第三百五十四章 施行第一百三十章 琉璃驚長安第一千三十二章 全城相告(三)第一千四十二 活出自己的樣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裴行儉安排第三百零三章 少年城府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安動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大食戰況(二)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五百八十四章 方士交代第九百三十九章 顧曉的的書院生活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閻立本歸來第六十九章 江湖人稱強哥第一千七十七章 在即第四百八十五章 看望房玄齡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承乾對話長孫無忌(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登陸陸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候第二百六十二章 閒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間郡王來也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錯要認第一百四十九章 歸家(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顧曉與李泰第一千三十二章 酒膽第一千一十三章 顧曉的致富路第二章 武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開科舉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必慈悲第六百零三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十九章 成立第四百六十五章 遊中秋(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雀大街大亂(下)第一千三十九章 李崇義討教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院第二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傳聞與見證(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善於惡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範健的招呼第一千六十八章 顧青來長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房府話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崑崙,長生,袁天罡第十四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瑞逼問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立碑第一千七十四章 邀請第六百四十三章 顧青上門第七百五十二章 程咬金的聰明(三)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大食戰況(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因爲你懶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派鬥老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玄奘:與我何干第六十四章 我老牛低調第七十七章 初遇狄仁傑第一百十八章 高陽被俘(後續)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李象的所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句麗王的交代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賬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大世界(一)第九十九章 前往九成宮第二百零七章 小吃貨第一千八十二章 生菜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九百六十九章 郭子儀和顏真卿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夜裡行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學壞的李治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突厥得病(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思維第六百二十五章 誰和你光明正大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求題(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蘇定方的成長第二百七十章 怕是要大難領頭
第六百五十一章 李二的那雙招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第一學府第二百八十一章 又一奇女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堂風浪(一)第七百八十三章 陰妃的教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惡當?第九百二十一章 顧青和褚遂良第二百九十章 科舉開考第七百四十三章 李二目睹第二十一章 文學館第三百四十二章 唐軍,唐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危險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李象的所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青的一劃拉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東征在即第四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大婚(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再借西風第二十一章 文學館第一百六十章 不死貧道第四百八十六章 世人的騙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許敬宗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燒十八萬大軍第九百五十章 憤怒的長孫無忌第三百五十四章 施行第一百三十章 琉璃驚長安第一千三十二章 全城相告(三)第一千四十二 活出自己的樣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裴行儉安排第三百零三章 少年城府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安動靜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大食戰況(二)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五百八十四章 方士交代第九百三十九章 顧曉的的書院生活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閻立本歸來第六十九章 江湖人稱強哥第一千七十七章 在即第四百八十五章 看望房玄齡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承乾對話長孫無忌(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登陸陸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候第二百六十二章 閒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間郡王來也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錯要認第一百四十九章 歸家(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顧曉與李泰第一千三十二章 酒膽第一千一十三章 顧曉的致富路第二章 武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開科舉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必慈悲第六百零三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十九章 成立第四百六十五章 遊中秋(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雀大街大亂(下)第一千三十九章 李崇義討教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院第二人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傳聞與見證(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善於惡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範健的招呼第一千六十八章 顧青來長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房府話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崑崙,長生,袁天罡第十四章第七百一十七章 趙瑞逼問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立碑第一千七十四章 邀請第六百四十三章 顧青上門第七百五十二章 程咬金的聰明(三)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大食戰況(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因爲你懶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派鬥老臣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玄奘:與我何干第六十四章 我老牛低調第七十七章 初遇狄仁傑第一百十八章 高陽被俘(後續)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李象的所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句麗王的交代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賬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大世界(一)第九十九章 前往九成宮第二百零七章 小吃貨第一千八十二章 生菜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九百六十九章 郭子儀和顏真卿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夜裡行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學壞的李治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突厥得病(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思維第六百二十五章 誰和你光明正大第一百一十章 李泰求題(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蘇定方的成長第二百七十章 怕是要大難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