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

快步來到李二陛下幾步開外,李君羨單膝跪地稟報道:“陛下,剛剛右衛將軍段瓚與忠義侯楊帆發生衝突,忠義侯把段瓚的一條大腿給砍了。”

“褒國公勃然大怒,正前往太極宮而來,想要讓陛下主持公道。”

本來李二陛下還悠然地喝着茶水,聞聽此言後,口中的茶水直接噴了出來,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你說什麼?楊帆把段瓚給廢了?”

“正是!”李君羨大氣都不敢喘,趕緊回答。

李二陛下騰的一下站起身來,一腳踢翻了面前的桉幾,大喝一聲:

“楊帆這廝簡直是無法無天,即使發生衝突,怎能下如此重手?”

在李二陛下看來,這些二代發生衝突只是拳腳相加,傷得再重他也不會管。

可是楊帆卻把段瓚這個未來國公爺弄成殘廢就有些過了。

如果此事不處理好,楊帆必然成爲長安城絕大多數勳二代的眼中釘,肉中刺,而且,還會被御史臺的那些諫臣抓住把柄。

發泄了一陣後,李二陛下漸漸冷靜了下來:“你且說說,這事的前因後果。”

當即李君羨便將百騎探到的情況娓娓道來,內容極盡詳細。

雖然與楊帆交好,李君羨卻沒有半點的袒護,完全是敘述事實。

一位是開國國公爺的兒子,一位是朝廷冉冉升起的新星,都屬於陛下頗爲看好的青年才俊。

這兩位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旁人或許並不知曉,常伴君側的李君羨怎能不知?

可以說,段瓚是陛下最看重的勳貴二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出意外,將來那肯定是要重用的,要不然也不會把僅有的一百把火燧手槍分給右衛軍五十把,並讓段瓚代領右衛軍。

如今段瓚被楊帆所廢,自己若是稍有偏頗之處,不僅極有可能會給楊帆招來更大麻煩,而且還會受到李二陛下的不喜。

聽完李君羨的陳述,對於楊帆斬斷段瓚的腿並未表露出憤怒,而是深深的嘆了口氣,臉上掠過一絲失望:“你說段瓚去找楊帆的麻煩,後面有世家的影子?”

“是的。”李君羨點了點頭。

聞言,李二臉色陰晴不定。

一直以來,李二不僅很是看重段瓚這種勳二代,亦喜歡重用這種人。

一方面,段瓚年紀輕輕便頗爲不凡,只要讓其經受歷練之後便可以予以重任,成爲勳貴二代之中的佼佼者,讓其迅速成長起來。

另一方面則是認爲段瓚這種二代忠心好用。

對於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李二陛下還是很念舊情的。

他們的後代,李二陛下也願意相信他們的忠心。

況且認自己能夠掌控這些人,所以敢於大用。

原本伏擊吳王李恪與楊帆一桉牽扯到了段家,可李二陛下並沒有追究段瓚的責任。

反而把僅有的一百把手槍分給了右衛一半之多,可以預見其重視。

如今段瓚與世家也走得這麼近,這令李二陛下很是失望。

其父段志玄正是因爲與世家走的近纔會讓自己不喜。

按理說,段瓚應該遠離世家。

可哪成想,段瓚這小子居然甘心被世家利用來對付楊帆。

李二陛下失望的同時又覺得頭疼不已。

一方面覺得段瓚活該,另一方面又不知如何處置纔好。

更主要的是,段瓚這種無腦的行爲讓李二陛下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這些世家如此急切的鼓動段瓚找楊帆麻煩,顯然是有所圖的。

不用想也知道應該是爲了不讓楊帆順利主持科舉改革一事。

不過李二陛下也暗恨楊帆不懂收斂一些,

這不是讓御史臺的那些官員抓住把柄了麼?

想到即將到來的褒國公段志玄,李二陛下就有些頭疼。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一批功臣。

楊帆接二連三的把他兩個兒子給廢掉,段志玄不急眼纔怪。

李二陛下還真不想面對段志玄的哭訴。

揉了揉突突亂跳的太陽穴,李二有些鬱悶的說道:“讓人拖住段志玄一陣,先把李靖、房玄齡、李績、長孫無忌他們叫來宮裡合計合計。”

“喏!”李君羨應聲退下。

當房玄齡幾人急匆匆來到甘露殿,卻見只是光滑的地板上赫然有一堆破碎的瓷片,那是一些茶杯的殘骸,茶水還胡亂流了一地。

聽完李君羨的陳述,看着面前憤怒的李二陛下,房玄齡與李績等人面面相覷,連連苦笑。

楊帆這傢伙還真是個惹禍精,段瓚只不過是上門找說法罷了,何以如此下狠手。

段瓚想要說法就直接推給李二陛下就行,怎麼非要將他弄殘廢,這讓李二陛下如何處理。

看來今天這事不好弄,李二陛下找他們來也許就是商量對策的。

對於楊帆的所爲,李績倒是覺得有些道理,武將嘛,本來就是應該有血性。

可是長孫無忌卻有些不以爲然,朝堂之上哪裡有這麼簡單?

一味的弒殺,只會引起其他官員的牴觸情緒,更加使得爲官之路更加艱難。

在官場上有官場上的規矩,不能只依靠拳頭,而是需要用官場手段方纔是正途。

雖然過程可能會緩慢一些,但這也才符合官場的規矩。

像楊帆這種一言不合就痛下殺手,殺性也太重了些,這令人深感彆扭。

……

當然,李二陛下找他們來只不過是想找人訴說而已。

對於此事,李二其實有自己的看法。

李唐骨子裡,有着很濃郁的胡人血統,這使得行事也與那些正宗的儒家傳統有些相悖,他們骨子裡祟尚用拳頭說話的道理。

對於楊帆的這番作派,李二陛下大致上是予以肯定的,該出手就出手。

其實如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樣。

像那些小國如果膽敢侵犯大唐,定然會受到大唐的極力反擊,讓這些小國知道大唐的厲害,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滿口仁義道德,並不能令那些化外蠻夷感化,因爲他們的骨子裡追求推崇的就是弱肉強食!

只有把敢出手的小國打服,周邊的其他國家纔不敢有異動。

道理是一樣的,楊帆對段瓚的反擊,就如同大唐對小國的反擊一樣,需要把他打服、打怕,其他人才不敢來招惹。

只不過楊帆的作爲卻令李二陛下大爲火光,畢竟現在給楊帆擦屁股的是他。

看着李二陛下臉色陰晴不定,作爲與楊帆交好的人,房玄齡和李績極力爲楊帆開脫辯解。

房玄齡乾咳一聲說道:“陛下,楊帆那小子任性妄爲亦不是一天半天了,老臣覺得應該要嚴厲戒訓。”

“不過,忠義侯性子本是如此,亦強求不得,好在他只是年少氣躁,待到稍稍長些歲數,經歷得多一些,自會沉穩下來。”

“老臣認爲此事錯不在忠義侯,反而是段瓚故意上門挑釁而引起的事端,後果應該由段瓚自己承擔。”

李績亦同聲附合道:“陛下,末將覺得房相說得不錯,雖然忠義侯性子浮躁了一些,但誰又沒有年輕朝氣的時候?”

“況且,忠義侯才華橫溢,單單科舉制度的改革,便離開不了忠義侯的策劃和組織。”

“此次事件,只要陛下稍加懲戒,定能讓他有個教訓,來日定能改過自新,成爲國之棟樑。”

兩位重臣這一番求情,李二陛下的火氣才稍稍壓制。

實際上心頭本也沒有多少憤怒,只是楊帆出手不知輕重卻讓他收拾殘局,李二陛下有些擱不下臉而已。

不過,真沒想到楊帆那小子居然與朝中的這些重臣關係會這麼好,心裡有了一些想法。

聽到房玄齡他們的話,長孫無忌頓時不幹了,趕緊出言道:“房相與英國公此言差矣,忠義侯雖然年少,但也是身居禮部尚書之高位,豈能一言而避之其過?”

“況且,年紀輕輕便出手如此狠辣,如果不嚴懲,以後豈不是更無法無天。”

說完,長孫無忌便不再言語,好像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雖然房玄齡和李績想幫襯,可這關係到長孫無忌,也不好撕了麪皮,只能看李二陛下如何處置了。

見房玄齡和李績沒有在說話,長孫無忌心頭得意一笑,覺得自己扳回了一成。

不管怎樣,這些朝中重臣還是忌諱自己的實力和忌憚自己與李二陛下關係的。

李二陛下輕輕一笑:“輔機說得頗有道理,忠義侯恃功倨傲,不能因爲年少而不處罰,那你們看該如何懲罰這小子?”

如果是平時,李二陛下此言一出,定然沒人敢反對。

不過,顯然李靖卻不會去顧忌這些。

老李雖然很少摻和朝政,身份地位卻是超然,從來都不怕得罪人。

平常之所以很少說話,只不過是明哲保身罷了。

今天也不知是吃了什麼槍藥,居然反駁道:“陛下,這件事明顯是段瓚有過錯,爲何要處罰楊帆呢?陛下還是欠缺考量啊,這不是名君所爲。”

“固然陛下有着自己的想法,並不是刻意的偏袒於誰,但忠義侯這般受辱,反擊乃人之常情。”

“況且,段瓚上門尋事,確實是委屈了忠義侯,難免令其心生不忿,倒致出手重了一些,這是人之常情。”

“老臣從這裡可以看出,忠義侯反而是真性情之輩,沒有什麼壞心事,若是別人上門挑釁而毫無反應,那纔是可怕。”

“唯有大奸大惡之輩纔會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深深埋藏,因爲他們所圖甚大。”

“段瓚敢上門挑釁,就要承受所有的後果,即是失去生命,更何況他只是失去了一條腿。”

長孫無忌尷尬得不行!

這番話豈不是說他長孫無忌是奸詐狡猾之輩?

李二陛下也羞愧不已。

李靖這番話看似委婉,實則意思很明確:“陛下,如果要懲罰楊帆您就辦錯了!”

真辦錯了麼?

李二陛下也不禁有些懷疑。

當然,李二也知道,如果懲罰楊帆,雖然算不得大錯,但起碼也是不夠妥當。

但帝王金口一開,那就是金科玉言,即便錯了也不能認,否則威嚴何在?

以後再有相似的事,難保就會有人拿着今日說事。

您當初能錯,現在也能錯,既然不能認錯,那就得一錯到底。

當然,李二陛下下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不可否認,李二陛下最初對於楊帆的印象說不上什麼好壞,只認爲他是一個幸運小子。

從開始覺得其貪戀美色也好,橫行霸道也罷。

在李二陛下看來,其實都不算什麼大事。

可是隨着楊帆表現的越來越優秀,李二陛下除了欣喜以外,還多了一份擔憂。

因爲他知道楊帆這種人實在太隨性了。

自己在世的一天,可能還能掌控,若是自己不在,以後的子孫還能不能使喚得動這小子,是一個未知數。

懷着這樣的心思,所以李二陛下一面極力培養長孫衝、段瓚這樣的人物來制衡楊帆。

一面再通過下嫁女兒來把楊帆綁在自己戰車之上的目的。

帝王之術講究的是平衡之道,作爲皇帝不可能完全相信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楊帆也好。

可是未曾想,這個楊帆的所作所爲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不僅文采無雙,連吐蕃也在這小子面前如跳樑小醜般土崩瓦解。

而自己培養的人一個兩個拍馬也趕不上那小子,實在讓李二陛下太意外。

因此,越多朝中重臣求情,李二陛下有些事情就越要做,可不能讓楊帆翹了尾巴,於是哼了一聲,說道:“依朕看來,那小子是因爲此次出征吐蕃有功而恃寵生驕,既然如此,便不能再讓他行軍令之事以闖大禍。”

“朕當初答應楊帆這小子讓其暫領左衛軍之事便暫且作罷!”

“而右衛將軍段瓚受傷,現在右衛軍所部由駙馬長孫衝代領。”

李靖呵呵一笑,不再爭論,這就是帝王的手段。

都活成精了,怎會看不出李二陛下這等平衡手段?

再爭論下去,那就是不給陛下面子,將這位帝王懟得下不來臺,那可就太愚蠢了。

他李靖能活的這麼久除了實時務,眼力當然也是一流。

而長孫無忌則這被這突如其來的喜事驚到了。

原本以爲李二陛下已經放棄了培養自己的兒子,哪知道會有意外的收穫。

至於李二陛下現在還對不對楊帆進行其他責罰,那些都不重要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聲所累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三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騎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絕第五十章 西湖龍井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九十八章 不孝子?第九十一章 霸氣武媚娘第五百八十二章作亂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六百九十三章一順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百三十四章落慌而逃第六章 玻璃是奢侈品第一百六十二章血本無歸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誘第五百零九章包圍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六百九十二章賤皮子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六百七十二章實力碾壓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九十五章 待時而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八十九章 羞憤欲死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年輕人的偶像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六十四章 木秀於林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
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議爭鋒(上)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五十八章 軍制改革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聲所累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三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騎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絕第五十章 西湖龍井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九十八章 不孝子?第九十一章 霸氣武媚娘第五百八十二章作亂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六百九十三章一順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五百三十四章落慌而逃第六章 玻璃是奢侈品第一百六十二章血本無歸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誘第五百零九章包圍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六百九十二章賤皮子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六百七十二章實力碾壓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九十五章 待時而動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八十九章 羞憤欲死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四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計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年輕人的偶像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六十四章 木秀於林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