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怒火沖天

楊帆覺得愈發有意思了!

若是能夠暗中撤反雷坤鳴,定能夠給江南士族重大的打擊。

歷朝歷代,雖然山越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叛。

但若是能夠提供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誰又想在山上承受蚊蟲的叮咬、面對豺狼虎豹的威脅?

只是讓誰前去說服雷坤鳴卻讓楊帆犯了難。

不過爲了解更多關於雷坤鳴的信息,楊帆再次問道:“既然雷坤鳴有這樣的身份,山越之中又有這麼多的前朝遺民,爲何甘願被人利用充當打手?難道你們還想光復大隋不成?”

聽到這話,席君買有些不信:“這大隋都滅亡多少年了,應該不可能吧?”

楊帆默然不語,心裡卻吐槽。

怎麼不可能了?

想到後世的大明,即使滅亡了上百年,還不是還有一羣人反清復明?

雖然反清復明那些人可能在民族大義上比“反唐復隋”要高明得多,但道理是一樣的。

斥侯趕緊回答:“咱們當然沒有什麼反唐復隋的心思,之所以答應圍攻大都督,是因爲那位軍爺和年輕貴公子的威逼利誘。”

“據說,那位軍爺威脅,宗帥如果不答應帶人圍攻你們,他就會聯合江南士族一起攻伐山越。”

“上次攻打你們,讓山越損失慘重,宗帥與那兩個漢人貴人吵了一架。”

“好像宗帥指責那位軍爺,說他安排的人連你們的船隊都打不過,而且,那位軍爺不肯動用自己的屬下進攻,導致宗帥極度不滿。”

“宗帥本想要將所有人都撤走,但遭到那兩個漢人的反對,好像是許諾了很多條件宗帥才答應守到援兵的到來。”

聽到這些話,楊帆欣喜莫名,只要對方不是鐵板一塊,就有地方下手。

楊帆最害怕的是雷坤鳴有野心。

假如他聯合前隋餘孽失志復國,

那麻煩可大了,根本就沒有收編的可能。

當然,即使雷坤鳴想復隋也沒有多少人跟隨。

隋朝之所以滅亡,那是衆叛親離,不管是關中世家、山東世家全都反了。

即使是江南士族也貌合神離根本不鳥隋帝。

現在的大唐局勢相對穩定,百姓已經接受了大唐的存在。

即便能陰謀幹掉李二陛下換一個皇帝,但是想推翻大唐正統絕無可能。

如今楊帆總算是明白了。

山越人這次的反叛背後,原來是受到了脅迫。

說脅迫也不恰當,大家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這兩個漢人許以好處,暗中聯絡山越人,又聯合江南士族共同對付自己。

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總不會是想要推翻大唐,或者劃江而治、割地稱王吧?

他們之所以反對雷坤鳴撤退,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爲了弄死自己。

何人與我有如此深仇大恨?

想到這裡,楊帆心裡更加肯定,在山越的兩名漢人一定是張亮和長孫衝無疑。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報,楊帆點點頭,說道:“還沒有沒有其他說的,如果就這些,那本都督知道了。”

“你還是趕緊走吧,最好是逃離山越,朝廷圍剿的大軍很快就會到來,不管是江南士族還是你們山越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不要白白葬送了性命。”

斥侯卻沒有馬上離去,依舊跪在地上,仰起頭有些欲言又止:“大都督,我知道您是位好官,一定能給江南的百姓帶來福祉。”

“雖然小的不懂得什麼大義,但也想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因爲各種原因,生活在山越的漢人很多,甚至就連山越人當中也有很多並不願意繼續待在山上。”

“若是公爺不嫌棄,能不能讓小的跟隨公爺,只要公爺能給我一頓飽飯養活全家,小的願意把這條命賣給公爺!”

“另外,公爺若信得過小的,小的願意回去說服那些山越人投誠,只要公爺給個保證,讓宗帥帶全部山越人下山也不無可能。”

聞言,楊帆欣喜莫名。

正找不到合適的人,這傢伙居然就送上門了?

楊帆的嘴角不禁得意的微微翹起。

看來自己霸氣側露,不僅名將慧眼識珠納頭便拜,便是小人物也能看出自己的霸氣。

可一旁的席君買卻不爽了,不由嗤笑道:“想跟隨公爺,就憑你……哼,公爺的隊伍可不要貪生怕死之輩!”

“更何況,那些山越人只知道燒殺搶掠,根本不懂得仁義禮儀,要他們有何用?”

這個斥侯在自己小小的刑罰面前把主子都賣了,這種沒骨頭的傢伙,要之何用?

斥侯面色赤紅,怒視着席君買:“這位大人,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非是小的貪生怕死,而是小的覺得漢人沒必要給山越人賣命。”

“雖然小的從小在山越長大,但我的血液裡流淌的是漢人的血液,這是不可改變的,若是有了名主,你看小的會不會吐出一個字。”

席君買想再反駁,卻被楊帆制止。

這斥侯展現出來的氣變和機靈勁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若能利用得好,應該能成爲一個人物。

如果他真能讓山越人下山,那絕對能夠讓自己在江南迅速的站穩腳跟。

想到三國時期胡孫吳可是收編了不少山越人加入軍隊,這些人戰鬥力很是厲害。

特別是在山林作戰,絕對超乎常人的想象。

只要這些山越人肯下山,一旦習慣了平靜的生活。

不用幾代人,定能讓他們全部漢化,以後再也沒有民族之分。

更何況,自己剛到江南也很缺人,給這斥侯一個機會也未償不可。

想到這兒,楊帆便說道:“既然你有此心,那本都督給你保證,只要能說服山越宗帥帶人投誠,在本公的治下,本公不會有種族血統之分。”

“漢人也好,山越人也罷,只要真心實意想好好過生活的,本公統統接納,甚至分給他們和漢人一樣的田地。”

“但是醜話說在前邊,一旦他們進入本公治下,就得服從管理,若隨意違抗律法,那就休怪本公不講情面!”

“至於你,只要能圓滿完成任務,本公保你能成爲八品校尉……”

斥侯大喜:“多謝公爺,小的這就回去說服山越宗帥,即使不能把全部的山越人帶下山,但那些逃上山的漢人定會全部帶來。”

“等等,如果能說服山越宗帥,你們不必立馬投誠,只要如此……”

說着,楊帆輕輕在斥侯耳邊交代了一陣。

斥侯連連點頭,千恩萬謝的走了。

看來這位公爺早就有了安排,幸好自己投誠了,不然怎麼死都不知道……

隨着斥侯離去,一陣山風吹來,楊帆不由緊了緊衣領,這溼冷的天氣還真讓人難受啊!

與南方的溼冷有所不同,進入三月的關中雖然還有些涼意,但已經漸漸回暖。

若是往年,在這個入春時節,李二陛下要麼去驪山行宮踏春,要麼下基層視察百姓的生活。

可是今年,李二陛下卻哪裡也沒去,下朝後老老實實的呆在甘露殿等消息。

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楊帆此次下江南關係重大。

在楊帆還沒有傳回消息之前,李二還是放心不下。

畢竟,在江南打開局面,那可是關係着以後東征的計劃。

既然想東征,李二就必須吸取前隋失敗的教訓。

當年隋煬帝三次東征大敗而歸,除去山高路遠,將士水土不服之外,後勤輜重延誤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因此,就必須從江南征收輜重糧草,然後用海路運往高句麗前線。

這也是爲什麼楊帆開口去江南開闢航適,李二陛下便滿口答應。

畢竟,可關係到他能否成爲千古一帝。

雖然楊帆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可是畢竟楊帆的年紀實在太輕了。

主政一方,可不是有些小聰明就能行的。

當然,對於楊帆此次南下,李二陛下也是抱以很大的期望。

要不然,也不會賦予他開府建衙的權力。

江南不僅山越人經常作亂,世家豪族更是盤根錯節,想要開創局面難如登天。

李二陛下擔心啊,生怕會出現什麼亂子。

雖然天氣已經回暖,但殿內四角的火盆還燃燒着木炭和檀香,讓整個大殿裡有些燥熱。

由於在自己的寢宮,李二陛下很不雅的解了一顆釦子,扯了扯衣領,這才感覺呼吸順暢一些。

看着面前已經彙報完畢的房玄齡,李二開口問道:“馬上就要進行春耕了,關中雨水稀少,關中今年會不會出現旱情?”

“回稟陛下,雖然關中少雨,但距春種還有一段時間,應該不會缺水,更何況,經過去年朝廷大修水利,水渠四通八達,定然不會影響春種。”

房玄齡正襟危坐,身上的紫色官袍一絲不苟,一張老臉毫無表情,似乎一點也感受不到皇帝的心思並不在這上面。

聞言,李二陛下輕嘆一聲:“這都是楊帆的功勞啊,那傢伙看似嬉笑頑劣不服管教,卻懂得爲國爲民之職責,若非那小子獻上100多萬貫銀子給朝廷大修水利,關中怕是又要饑荒滿地。”

房玄齡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駙馬年少氣盛,平素行事難免有些囂張,可其爲國爲民之心日月可鑑,加以時日,定能成爲國家之棟樑,此乃朝廷之福,陛下之福,百姓之福。”

一個官員的優劣,除了能力,還得看是否能爲百姓謀福祉。

不然,也只是一個道德敗壞、只爲私己的官員。

楊帆平素行事囂張跋扈,但只要涉及到民生之事,絕對是一絲不苟。

在這一點上,楊帆做得很完美。

房家與楊帆關係一向不錯,這個時候自然不吝說上幾句好話。

更何況,李二陛下也喜歡聽。

果不其然,李二陛下一臉欣慰,正欲誇讚幾句,宮外卻傳來連綿不斷的高呼。

“軍中八百里加急……快快打開城門……”

一層一層的通報聲連綿起伏!

很快,殿外便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李二陛下當即住嘴,眼神不由疑惑的望向了大殿門口。

八百里加急軍情可不是隨便就能用的,定然是發生了什麼急事。

好像近期並沒有什麼戰事發生,怎麼會用這樣的急報?

要知道大唐建國以來,也只有東突厥攻入關中時纔出現了一次800里加急的軍情。

沒等李二多想,一名風塵僕僕的軍士便在李君羨的帶領下急匆匆入內。

來到了皇帝面前拜倒,氣喘吁吁的說道:“陛下,程處默將軍有戰報奏上……”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戰報?什麼情況?如今大唐四海昇平,哪來什麼戰事?”

程處默因嫌棄江州距楊帆太遠,剛剛被敕封爲嘉興府左都尉。

畢竟是程咬金的兒子,能夠給楊帆一些幫襯也讓李二放心。

但嘉興府緊靠長江,邊上靠海,算是江南腹地,哪裡來的戰事?

難道是海寇襲擊江南,但這也不對呀!

即使是海寇,也應該由水師奏報,怎麼會是程處默這個衛府左都尉上奏?

想不通,李二趕緊伸手接過,拆開火漆封印的奏摺仔細研讀起來。

很快,李二一張剛毅的面龐頓時變得鐵青。

奏摺中……

程處默嚴詞痛訴江南士族勾連各方,把持江南政務,甚至就連衛府都盡在他們掌控之中。

本來聞聽山越反叛,想要發兵救援卻處處受掣。

更可惡的是,衛府的官員陽奉陰違,自己無法調動一兵一卒,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楊帆被困雲臺山。

心急之下只能以800里加急向陛下請旨,以期有調動府兵的權力。

在最後,程處默控訴江南的某些官員與山越人沆瀣一氣,居然派遣水師攻擊楊帆的船隊。

這種謀逆的行爲說明,江南的官員和府兵都已經成爲江南士族服務的私兵。

更說明江南已非大唐之江南,而是江南士族的私有地。

當然,楊帆的那份“血書”也附在後面。

如果說程處默的奏報李二陛下已有七分了解。

那麼楊帆的“血書”則讓李二陛下一瞬間紅了眼珠子,頓時怒髮衝冠龍顏震怒。

江南士族居然如此大膽?

不僅任由山越人叛亂,還讓水師攻擊江南大都督的船隊,這與造反有什麼區別?

楊帆居然被圍困在雲臺山沒有援兵,這可如何是好?

一股痛徹心脾的悔恨自胸腔間升起!

見到李二陛下面色鐵青,死死的咬着牙,眼中不斷閃爍着寒光,房玄齡不由嚇了一跳。

當年東突厥攻入關中,李二陛下都沒有如此憤怒吧?

於是房玄齡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既然是戰報,難道又是哪個國家敢侵犯我大唐?”

深深吸了一口氣,李二陛下勉力壓下心中憤怒,顫着手將奏報連同血書一同遞給房玄齡。

“你自己看吧,江南士族無法無天,朕與他們勢不兩立!”

房玄齡本來風情雲澹的神情頓時震撼無比,雙手接過奏報。

心底暗暗猜測,江南士族到底做了什麼,居然讓李二陛下說出這樣不留後路的狠話?

展開奏報,房玄齡仔細觀閱。

入眼的是山越造反……

頓時讓房玄齡嚇了一跳。

這幾年朝廷爲了掌控江南,每年都派兵圍剿山越人。

不是說這些山越人都不敢下山了嗎?

怎麼會這樣?

恰恰楊帆下江南,山越人就來了這麼一手,這也太過巧合了!

恐怕其中的緣由頗深啊!

再看到楊帆的“血書”,即便是榮辱不驚的宰相,房玄齡也不澹定了。

“臣受命南下,經蘇州時不幸遭遇山越反叛陷身險地,面對幾十倍的敵人,衆將士苦戰不敵,深陷困境。”

“作爲大唐之命官,自當不會屈服於賊人,我等一行,打算以死守節,報效陛下天恩。”

“如微臣能夠率衆反擊逃脫,實乃微臣之幸,若微臣不幸殞命,等到朝廷派大軍殲滅山越之時,希望陛下能將將士之骸骨埋於河畔,衆將士之魂將永鎮我大唐疆土……”

每一句話都是那麼鐵骨錚錚,但一股英雄末路的悲涼感不由從心底升起。

最令房玄齡心神激盪的是最後的這句話:“如果臣不幸殞命,希望陛下能將將士之骸骨埋於河畔,衆將士之魂將永鎮我大唐疆土……”

這是何等的豪情?

你們不都罵我楊帆是個棒槌麼?

即使是棒槌也曉得爲帝國盡忠盡孝。

咱要讓你們看看,我楊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即使身陷絕境,我也頂天立地。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會投降。

房玄齡深刻感受到楊帆在寫這封血書時那種深深的憤怒、不甘和絕望。

不知用什麼詞語表達此時的心情,房玄齡嘴皮子蠕動了幾下,才嘆息道:“楊帆鐵骨錚錚,即使無雙國士也不如他多矣!”

李二陛下怒氣勃發,大手好像不怕疼似的不斷錘打面前的桉幾,咬牙切齒地說道:“朕好後悔,就不該這麼急着派他去江南,更應該多給他一些士卒保護。”

“好一個江南士族,既然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對駙馬下此毒手,真當朕不敢讓他們人頭滾滾落地?”

“哼,好一個鄖國公,朕封他爲江南總管,讓他剿滅山越人,他不是說山越人不敢下山了嗎?”

“另外,江南的府兵和水師除了各府都尉,就只有張亮這個江南總管能調動,爲什麼水師敢攻擊朝廷赦封的大都督,他們是想改朝換代麼?”

此時李二心頭怒不可揭,顯然,他的帝王權威受到了蔑視和挑釁!

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六百一十三章糾葛第五百七十六章風雲涌動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五十章 西湖龍井第五百八十五章臨陣反水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二百零四章 財大氣粗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樑小醜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六百四十五章明爭暗鬥第六百二十八章尋求合作第四百四十六章鎮壓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四百七十九章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五百零一章封賞風波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五百七十五章 又嗑藥了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零二章 提點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百二十八章救兵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七百四十章市場經濟的雛形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三十四章 孫思邈拜師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襲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二百七十一章詢問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二百六十章 氣度第二百四十三章飛花令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
第三百一十六章縫合術,胡扯?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試試第六百一十三章糾葛第五百七十六章風雲涌動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五十章 西湖龍井第五百八十五章臨陣反水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二百零四章 財大氣粗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樑小醜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一百九十一章 爭相露臉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六百四十五章明爭暗鬥第六百二十八章尋求合作第四百四十六章鎮壓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四百七十九章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五百零一章封賞風波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一百一十八章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八十章 打罵表示親厚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五百七十五章 又嗑藥了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零二章 提點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二百二十八章救兵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七百四十章市場經濟的雛形第四百八十三章 來的正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三十四章 孫思邈拜師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襲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二百七十一章詢問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二百六十章 氣度第二百四十三章飛花令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