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穠李伴人歸。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

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每年的正月十五爲元宵節,也就是上元節。

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古人把夜稱爲宵,又因爲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所以稱之爲元宵節。

那麼,爲什麼又叫上元節呢?這與道教脫不開關係。

道教有三元,一意,眼,耳,意念,爲三元歸一。

二意,天,地,水,爲三元之氣。

三意,上,中,下三丹田。

四意,精,氣,神三種。

五意,玄,元,始這三祖氣。

六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根據這道教的三元,所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在唐朝,佛教大興,百姓會在這一天「燃燈供佛」。

夜晚燈火通明,更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過,楊帆的上元節卻只能呆在家裡。

「郎君,你爲何先帶媚娘,卻不先帶妾身前往江南呢?」

高陽公主端坐在錦榻之上,看着面前正沉思的楊帆,殷紅的櫻脣微微撅起,秀麗的俏臉兒滿是幽怨。

楊帆擡眼說道:「你以爲某去遊山玩水啊?若我所料不差,此時的江南不啻於龍潭虎穴,你郎君我這次是甘爲陛下衝鋒陷陣去的,形勢十分兇險,可不敢現在將你帶去江南。」

「再說,媚娘也不會馬上跟我走,只有大都督府成立以後,形勢穩定,她纔會過去。」

高陽公主撇了撇嘴,嬌哼一聲,顯然不信:「江南錦繡繁華,那些士家豪族論起享樂,關中這些貴族拍馬也難及!」

「聽說江南女子鍾靈毓秀,個個身段窈窕、肌膚如水,性格更是溫婉柔順,你這傢伙怕是打着偷腥兒的主意,所以纔不帶本宮一起?」

楊帆一臉鬱悶,沒好氣地道:「本郎君此去可是爲了你老爹的千古一帝的夢想,再說,我也是爲了給你造「高陽公主號」海船纔會前去江南,你怎麼能這麼說?」

這娘們一天不打三天揭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真以爲咱去江南是去享樂麼?

江南姑娘身段好、皮膚好、性格好!

咳咳……

雖然事實確實是如此。

但他真是懷着爲了李二的夢想才捨生忘死的前往!

怎麼到了這娘們嘴裡,就變得如此不堪?

真以爲咱是那種見到女人就走不動路的人?

越想越氣,楊帆頓時怒了!

一隻大手一拉就把高陽公主剝成了小白羊……

不過說真的,隨着女人越來越多,楊帆還真有些忙碌。

應付完高陽公主,楊帆又來到了武媚娘處。

此次下江南的準備工作都是由武媚娘安排,楊帆也想了解一下進展如何。

看着正捧着花名冊的楊帆,武媚娘眼中閃過崇拜而迷戀的眼神。

往往女人都因爲崇拜而心生愛慕,同樣因爲崇拜而亟需得到肯定。

武媚娘是外柔內剛的女人,越是愛慕一個人,就越是想要證明自己能夠幫得上他。

當然,這其中來自長樂和高陽公主的威脅和壓力要佔據絕大多數。

長樂和高陽公主年輕貌美、身份高貴,而且楊帆還和長孫無垢不清不楚的關係,這使武媚娘危機感大增。

畢竟,這幾個女人都能讓楊帆在仕途之上能進步得更快,讓楊帆能更容易去完

成自己的設想。

相比起來,自己有什麼呢?

除了一具如花似玉的身體,她一無所有。

即使有姐姐武順幫襯,但武媚娘還是底氣不足。

因此,唯一能夠令楊帆對自己另眼相看的地方,就是努力成爲楊帆的賢內助!

幸好,自己在處理人際及事務方面頗有天賦。

既能夠打理好楊府龐大的產業,更能自由調配駿揚坊的護衛。

此次下江南,保證楊帆安全隨行人員都是由武媚娘安排,她可不想讓楊帆失望。

正所謂以色悅人者,色衰而愛馳,愛弛則恩絕。

雖然武媚娘知道楊帆不是那等膚淺之輩,但是她不願意只是憑藉容貌和身體取悅男人來獲得寵愛和地位。

更何況,在管理家業和駿揚坊的時候,那種言出法隨、一呼百諾的權威令她沉迷其中。

此次楊帆答應一旦在江南穩定,就讓她前往江南爲官,可以說她將成爲了女子爲官的先例。

畢竟,這個官與宮中的女官可是有着天差地別。

想到當初楊帆說出這話的時候,武媚娘經常在夢中笑醒。

她武媚娘何其幸運,能夠遇到這樣的好男人,這不正是她想要的生活麼?

看着聚精會神的男人,武媚娘美眸流轉,眼角微微上揚,抿脣一笑,略帶得意地道:「郎君可知隨行之人都有哪些人?」

楊帆這才擡起頭,心說,我哪知道啊?

不管是護衛還是跟隨前往江南的人員,楊帆都一股腦子扔給武媚娘,從那之後就再也沒有管過。

除了知道程處默等人,其他人員都是武媚娘在安排。

不過,既然武媚娘這麼問,顯然答案必然在預料之外。

楊帆腦子轉了一下,便驚問道:「難不成你們幾個有人要一同前往?」

武媚娘美眸閃亮,癡迷的看着楊帆,心中愛火熊熊燃燒,讚歎道:「郎君果然是七竅玲瓏心,妾身只是說了這麼一句,郎君便猜出答案,太厲害了!」

看着武媚娘如小姑娘一般崇拜的灼灼目光,楊帆卻鬱悶的不行:「媚娘怎麼會這麼安排?你不是不知道此行的兇險。」

「一旦動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他們可不會手軟,某可不想讓你們深陷險境!」

世家門閥最是心高氣傲,他們雖然在楊帆處碰到了幾次釘子,但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在他們骨子裡,對於朝廷插手江南並不認同。

楊帆一旦踏入江南,必定會受到這是世家門閥的反撲。

武媚娘嘻嘻一笑,驕傲的像是一隻孔雀:「夫君放心吧,妾身讓詩韻和徐惠妹妹與你一同前往,不管是詩韻妹妹還是徐慧,她們孃家在江南對影響力絕對不低,有她們在,絕對能給夫君極大的助力。」

聽到這話,楊帆沒有再說什麼。

當初蕭後讓蕭詩韻一同前往,楊帆並沒有拒絕,畢竟,誰又敢小覷那些前朝遺臣的勢力?

當看到花名冊的後面出現一些關中世家子弟的名單,楊帆不解的問道:「爲何有這麼多的關中世家子弟一同前行?」

武媚娘盈盈一笑解釋道:「夫君走江南開府建衙,想要馬上收復江南文人爲已、用顯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媚娘就自作主張散出消息,只要跟隨夫君下江南的,都有機會授官,因此纔有這麼多的世家庶子一同報名前往。」

「夫君可不要小看這些人的能量,雖然這些人大多是庶子,但從小習文練武,只要稍加管束和善加利用,他們能很快進入角色。」

「再說,不管怎麼樣,這些人身後站着的是關中世家,那些

江南士族定然會投鼠忌器,不敢明着爲難。」

原來如此!

楊帆恍然大悟!

不由讚歎武媚娘這一手玩的真好。

誰都知道楊帆是奉皇帝之命開府建衙,手下的官員能夠自己任免。

況且,這些人大多都是庶子,並不能繼承爵位,只有另謀出路才能一展抱負。

如今武媚娘放出風聲,只要跟隨楊帆下江南,就有極大的機會授官。

爲了自己的前程,這些關中庶子當然是趨之若鶩,又有誰不想建功立業呢?

只要稍稍有眼光的人便能知道,一旦能收復江南,這裡定然能成爲皇帝東征高句麗的糧倉。

這樣的大功,各世家派出庶子與楊帆一同前往江南撈取功勳,簡直就是兩全其美的事兒!

不過,楊帆腦筋一轉,有些焦急地問道:「媚娘可曾許諾他們什麼官職,亦或者一定能做官?」

武媚娘媚眼一翻,嬌嗔道:「郎君真當媚娘是傻子麼?妾身只是說有機會做官,並沒有答應他們一定有官做。」

「更何況,那些世家爲了讓妾身同意讓他們家中子弟可以同夫君一同前往,還送了不少錢財呢!」

「不過,不管怎麼樣,想要誰,不想要誰,都是郎君說了算?」

楊帆大驚失色,大叫道:「什麼?媚娘收了他們的好處?」

若是以承諾官職爲條件收受好處,那可是大大的不妥。

雖然皇帝允許自己開府建衙,但只要有交易的性質,說是「賣官鬻爵」都不爲過。

一旦御史言官們掌握了確鑿的證據,自己一定會被羣起而攻之,即使楊帆不死也得脫層皮!

這可不是漢靈帝時期,官職可以明碼標價。

在大唐,皇帝是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

這裡不僅有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千古名臣的輔佐,更有魏徵這種老噴子監督。

一旦楊帆敢玩「賣官鬻爵」這一套,都用不着李二陛下發火,魏徵這種言官分分鐘就能教楊帆做人!

不過,楊帆很快鬆了口氣。

只要沒有承諾官職,那性質就截然不同了。

其實李二允許自己開府建衙,就是允許自己可以任命官員,只是這些官員需要得到朝廷的認可。

但楊帆若是說誰不夠標準爲官,到時候誰也沒轍。

至於武媚娘收的好處,這算不算公然索賄,這可有些爲難。

楊帆摸了摸腦袋,有些頭疼。

武媚娘眨了眨眼:「郎君可是怕有人以此爲藉口,彈劾郎君以官位爲誘索要好處?」

楊帆驚異於武媚孃的觀察力。

難道這娘們已經厲害到別人想什麼都能知道?

不過楊帆並沒有隱瞞,坦然說道:「確實如此,媚娘你這麼做,確實稍有不妥。」

武媚娘調皮一笑:「咯咯,郎君怎知妾身事先就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那嬌媚的模樣兒,差點讓楊帆想撲過去。

忍住內心的悸動,楊帆問道:「既然媚娘想到了,爲何還要收他們的好處?」

武媚娘反問道:「既能賺錢,又能得人,爲什麼不收?」

「既然跟名額直接掛鉤,隨便要個什麼價格,那些人都不會還價,畢竟,與官位相比,錢算個什麼東西?」

武媚孃的做法讓楊帆有些無語。

不過,那些人就是看懂了武媚娘想要撈一票的想法,大家反正不差這點錢,索性成全了武媚娘,也爲了自己的前程。

大都督府的官員,這可是朝廷在冊的官員,前途無量……

楊帆沒搞明白武媚孃的心思,不解問道:「咱們不差錢,爲何去賺那些不安心的錢?」

見到楊帆有點懵,武媚娘眉眼喜笑顏開,極是得意。

不過這丫頭深知眼前男人可以逗、但是不能過火。

只是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得意,武媚娘便開口說道:「若是這些錢賺來咱們不自己花,又有什麼心不安的?」

楊帆楞了一下:「媚娘是要將這筆錢用在什麼地方?」

武媚娘笑盈盈道:「陛下爲了籌備東征物質,這才讓夫君前往江南, 若是夫君將這筆錢拿出來捐贈給皇帝用來籌備物質軍器等,你說皇帝會不會龍顏大悅?」

楊帆眼前一亮,拍着大腿不斷叫好。

這不是用那些關中世家門閥的錢來爲自己謀政績麼?

不用說,一旦自己把錢捐出去,李二陛下當然會龍顏大悅!

這樣知冷知熱的好臣子、好女婿,簡直打着燈籠也找不着。

不僅僅能爲了帝國的未來、皇帝的意志前赴江南火中取粟,還能在臨走的時候表現出對於皇帝偉業的關心與支持。

這個時候,誰要是敢跳出來彈劾楊帆以權謀私、公然索賄,李二陛下第一個饒不了他!

索個屁的賄啊!

錢都進了皇帝的腰包,將要用在成就千古一帝的偉業上,誰敢多嘴?

楊帆不得不歎爲觀止。

武媚娘不愧能成爲華夏曆史第一個女皇帝,政治智慧幾乎就是天生的,深諳人心的喜好。

若是御史言官們這次受措,以後在江南誰還敢輕易的彈劾自己?

送給御史們一個把柄,再給他們反戈一擊,藉由李二陛下的手狠狠打擊御史的氣焰,令他們所謂的風聞奏事有所收斂,最起碼要有證據才能彈劾大臣。

這既是挖坑,更是立威!

以後在江南即使有些小風波,御史言官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簡直是一舉兩得的事兒,武媚娘果然不愧是一代女皇陛下。

坑人的手段簡直是一套一套的。

不僅送溫柔,還能打理好各種事情,真是一個賢內助!

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四百四十二章財去人安樂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賭第二十章 猛將兄入坑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能的呻吟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四百六十六章 準備滅口第三百九十章嚇尿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全都要學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六百三十三章強悍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五百二十章收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一百二十六章 憧憬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五十五章 選拔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五百二十九章姐妹談心第七十九章 帝王命格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三百章 臣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想破滅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了無痕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四百六十八章 別樣的早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報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一百零八章 商業奇才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五百九十七章楊帆,國士也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別猜第二百八十章 驚訝、驚奇!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
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四百四十二章財去人安樂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賭第二十章 猛將兄入坑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能的呻吟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四百六十六章 準備滅口第三百九十章嚇尿了第七百三十四章全都要學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六百三十三章強悍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五百二十章收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一百二十六章 憧憬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二百零五章 幕後推手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氣第五十五章 選拔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五百二十九章姐妹談心第七十九章 帝王命格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三百章 臣服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想破滅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七百五十五章滾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了無痕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雛形第四百五十五章風起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八十五章 暗鬥許敬宗第四百六十八章 別樣的早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報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一百零八章 商業奇才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五百九十七章楊帆,國士也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別猜第二百八十章 驚訝、驚奇!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