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

從古至今,新年都是親戚朋友拉近距離的好機會。

不管親疏遠近,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大家都會笑呵呵的道一聲春節好。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面人嘛!

當然,若是能夠喝上幾杯,那感情更是槓槓的。

還別說,男人的交情一般都是在酒桌上喝出來的。

因爲被李二逼下禁足,楊帆也不好明目張膽走親訪友,只讓下人把年禮給交好的親朋好友送過去。

當然,楊帆雖然年輕,但也算位高權重、深得帝寵,不是等閒之人都夠資格來給他拜年,這也讓楊帆輕鬆了很多。

對於那些送來了年禮卻沒資格面見的官員,楊帆便由下人去送點回禮,表達一下態度,關係就算是維繫了下來。

古禮就是這樣,即使楊帆很是不奈,也知道人情往來的手段。

因此,王玄策剛剛彙報完,程處默幾人便聯袂來訪。

幾人先是向蕭後拜年後,一大夥接着就湊到正堂裡談天說地,吹牛打屁。

因爲都是年輕人,又相互熟悉,大家都沒有見外。

只見李景桓悠閒的靠着椅子,輕輕呷着茶水說道:“還是議善兄弟會享受啊,這茶葉真是回味無窮”

“我爹前幾日傳信過來,說在吐蕃風吹日曬的,一直唸叨口乾的很,想要些茶葉潤潤喉嚨,還有沒有,給我幾斤捎過去。”

程處默也趕緊點頭附合:“是啊議善兄弟,我爹也說了,拜年的人比較多,都沒茶葉招待了,我也要幾斤。”

說完,一臉渴望,急切的樣子好似生怕楊帆不給。

看着這個活寶,楊帆翻了一下白眼,捂着腦門無奈地說道:“你們都把老爹擡出來了,我敢說沒有麼?”

“若真要是不給,江夏郡王倒沒什麼,但盧國公保不準明兒就殺上門來。”

“不過,特貢龍井茶真沒多少了,先給你們一人一斤吧,眼瞅着開春,到時候新茶便可採摘,到時候再給你們留點。”

如今李道宗在吐蕃擔任西南都護府都督,不能輕易離開,那裡天氣寒冷,又特別乾燥,想喝些茶暖暖身子也正常。

可一想到程咬金那混世魔王抖着滿臉橫肉捋着大鬍子攀風附雅的喝茶,楊帆就覺得那畫風實在不忍直視。

房遺愛則裝模作樣的呷了一口茶水,覺得不過癮,口中嚷嚷道:“議善兄弟,茶葉隨便來點就行,可酒不能缺,我爹怕我惹事,直接禁了酒,這幾天嘴裡快要淡出鳥來了。”

“若沒有酒,這過年還有什麼意思,趕緊把你那二鍋頭弄幾壇來兄弟我們幾個盡興。”

楊帆只得吩咐家僕去拿酒,否則這幾個傢伙絕不會消停。

杜荷外形看似粗曠,實則卻是個穩妥的性子,一口一口呷着茶水,喝得津津有味。

好像想起一事,對着楊帆說道:“議善兄弟,李思文本也要來的,只是好像被英國公派出去還末歸來,讓我等說聲抱歉,過後他再來拜訪。”

楊帆有些慚愧,抱拳對幾人說道:“倒是有勞幾位兄弟掛念了,因爲我被陛下禁足至新年休沐結束,不能前往府上恭賀新春,你們回去給幾位伯伯傳達一聲。”

李景桓苦笑着感嘆:“議善兄弟,我們也聽說了!”

“唉,也不知道說你傻,還是贊你有魄力,那事兒你做得也太過魯莽了,同時得罪佛門與韋氏,也只有你!”

一說這事兒,楊帆就心塞得不行,真特麼你當我願意啊!

若不是爲了算計世家,楊帆纔不想這樣出風頭。

誰不想安穩穩過日子?

三天兩頭的蹦躂能有什麼意義?

誰不想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呢!

但有些事兒必須有人去做,

沒辦法!

倒是程處默此時插話道:“昨晚我爹說了,議善兄弟這事兒幹得不賴。”

“雖然議善兄弟貴爲禮郎尚書,主持科舉考試,實則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兒。”

“議善兄弟落了佛門和韋氏的面子,反而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www⊕ ttκΛ n⊕ co

“不過,朝中那些個心黑手竦的傢伙一個兩個全都紅着眼珠子盯着議善兄弟出錯,說不得啥時候逮着機會就一哄而上,到那時候可就要注意。”

“議善兄弟,俺爹可說了,別管你怎麼做,這次可不能丟下我們,有什麼事讓俺跟着幹就成。”

聞言,楊帆心頭一暖,說道:“多謝各位兄弟的信任!”

不過也感嘆於程咬金敏銳的觀察,不愧是一個老狐狸。

平時程咬金雖然看起來大大咧咧,但卻能夠從中看出一些端倪,難怪原歷史中能夠歷經幾朝而不倒。

杜荷則沒好氣的說道:“那韋家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就是仗着韋貴妃吹牀頭風罷了。”

“不過程兄說的好,有什麼事兒咱們一起扛着,雖然不知道議善兄弟如此做有何用意,但應該不是魯莽作爲。”

這番話,讓本來有些擔憂的李景桓眼前一亮,好像想到了什麼,拍了一下大腿說道:“哎呀,看來我還真是杞人憂天了!”

正此時,家僕送來一個小泥罈子,幾盞酒杯,下酒菜直接用火鍋,大冬天的卻很適合。

楊帆讓下人把酒菜擺放好後,揮揮手將他們趕走,親自拍開封口,給酒杯斟滿。

一股濃郁香醇的酒香瞬間在正堂內瀰漫開來。

房遺愛最是好酒,拈着酒杯輕輕啜了一口,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讚道:“這纔是酒哇,去年在江南喝的那些玩意,簡直連馬尿都不如,還是跟着議善兄弟有搞頭。”

涮了一筷切得薄薄的羊肉,放在嘴裡吃着,又悶了一口老酒,房遺愛這才低聲音說道:

“大家就不要猜疑善兄弟這麼做的理由了,難道大家還不知道議善兄弟的本事不成?咱們只要跟着他幹就行了!”

“我老爹也說了,議善兄弟深得陛下信任,有陛下在後面撐着,咱們怕什麼,作爲臣子來說,什麼纔是最重要,當然是簡在帝心!”

簡在帝心,這句話的出處在《論語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大意是說上帝的僕從不敢矇蔽,這都是上帝所知道的。

“帝”在夏、商是君王死後的稱呼,在周朝則專指天帝、上帝。

隨着皇權的神化,後人也把皇帝簡稱爲帝,遂用簡在帝心表示被皇帝所信任。

簡在帝心是衡量一個人在皇帝心中的標準。

如果簡在帝心,說明皇帝已經知曉你的能力,並且注意到你,那你就離飛黃騰達咫尺之遙了。

簡單來講,那就是皇帝看中你了!

房遺愛不曉得這句話的來龍去脈,但是他有一個宰相老爹聰明啊!

於是乎,幾人你一句我一句,要麼安慰,要麼分析,這讓楊帆有些意外。

誰說這幾位兄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來着,若真敢小看他們,真會陰溝裡翻船。

不過,自己的算計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楊帆並沒有把事情的原委說出來。

但還是委婉的提醒:“各位兄弟的關心某銘記在心,不過有些事情現在還不宜透露……”

程處默幾人也把酒一口悶了,接話道:“兄弟不用解釋,有什麼事只管吩咐就行,讓那些看不起咱們的傢伙知道咱們的厲害,我們跟着兄弟幹就行……”

楊帆有些無語,剛剛還誇這幾個聰明來着,一下子混不吝的性格又涌現出來,難怪被稱爲長安四害呢!

……

新年休沐的日子又是一場大雪,長安城籠罩在一片極低的氣壓之中。

在這寒冷的冬日,有一件稀奇事兒成爲了長安城人人議論的飯後閒談。

據說,作爲長安城最大的惹禍精,專挑勳貴和世家硬剛的憨貨楊帆居然要出書了。

而且還是由崇賢館裡的學士共同審閱通過的,這簡直顛覆了衆人的認知。

雖然楊帆平時會做一些詩詞歌賦,可著書傳道這可不是一般的大儒能夠做得到的。

可楊帆這一個毛頭小子偏偏做到了,衆人驚訝的同時又有些好奇。

要知道朝廷的一紙詔令下達,將《楊氏啓蒙學》和《楊氏算學》作爲了大唐學堂的啓蒙學。

同時決定,科舉考試將從今年春闈考試開始改制,並制定出了詳細的細則。

這一次科舉改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科舉考試由一年一次變爲每兩年一次,也就是說,今年考不中的學子,下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就要等到第三年。

第二,此次考試被錄用的考生,將會取消吏部考覈環節,由皇帝直接進行殿試進行排名。

第三,今年春闈科考,不需要人進行舉薦便可參加,而且考卷將採取糊名制度。

第四,此次考試增加了農學等專業知識的考覈,更加大了科舉作弊的懲罰力度。

考生作弊被查處,視情節之輕重會受到禁考乃至服徭役的懲罰,考官作弊被查處,輕則掉官,重則砍頭。

第五……

一條條一款款,寫的清清楚楚,通過皇榜張貼之天下。

這個改革的詔令一經下達,無數寒門士子全都欣喜若狂,甚至很多人買鞭炮進行慶祝。

整個長安城變成了沸騰的海洋,隨着詔令傳遍天下,一股浪潮席捲整個大唐。

這一次的科舉改革的措施,可以說全部都是對寒門學子有利的。

雖然剛開始實行,按比例來說,世家勳貴子弟的錄取率可能還是比較高。

但這套改革只要推行下去,就一定能逐步推翻了世家勳貴的壟斷地位。

科舉考試變成兩年一次,對於距離遙遠的偏遠學子來說,這可是一個福音。

特別是對寒門學子,他們來一趟長安,一來一回可能都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這對於財力還有身體素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如今改成兩年一考,寒門學子就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考試。

取消舉薦制度和吏部考覈,改成由皇帝進行殿試,不僅增強了皇帝對於學子認知,又打破了吏部任人唯親的傳統!

其實這些改革,目的只有一個,構建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

以前的科舉考試,寒門子弟很少有人舉薦,除了寒門學子的人才確實很少以外。

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爲寒門學子根本沒有接觸官員的機會,這就大大打擊了寒門學子學習的積極性。

畢竟,在此之前,主考官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主考官都是世家的官員。

這些主考官看誰順眼或者是誰走了世家的門路,主考官就會錄取誰。

而現在,直接將考生的名字糊上,最後又有皇帝親自進行殿試,這就減少了徇私舞弊的機會。

大家就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提高了寒門學子學習的積極性。

這一系列的改革,如何不讓那些寒門子弟欣喜若狂?

而作爲主持此次科舉改革的楊帆則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皇帝甚至被無數寒門學子以恩師相稱,而哪些世家,則對李二則是咒罵不已。

這簡直欺人太甚,皇帝這是在撬世家的牆角,是在絕世家的後路。

五姓七望,是這時代勢最大的幾大世家,而其他大大小小的世家更是數不勝數。

作爲世家的代表,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七大世家,都有着上千年的傳承。

即使中原王朝更迭了不知幾代,但是這些世家卻依然屹立不倒,可見其強悍。

最主要的是,這些世家相互通婚,關係盤根錯節,他們甚至敢不把皇族放在眼裡。

李二陛下曾經想讓太子李承幹求娶崔氏嫡女,可結果被崔氏斷然拒絕,這也更加堅定了李二陛下削弱世家力量的決心。

原來這些世家看不起有着胡人血統的李二,而現在他們從這次科舉改革中感到了危險。

五姓七望,家族祖地分散在各處,但是他們每一家都在長安城中都有諾大的產業,有着家族中舉足輕重的嫡系子弟坐鎮。

他們的任務就是時刻關注朝堂動向,在有意外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能夠及時的溝通聯絡,制定出最佳的應對方案。

在科舉改革的政令下達之後,除了李氏,幾大世家無不聞風而動,馬上坐到了一起商討對策。

此次他們聚集的地方就在崔府的一處別院,崔永輝也是此次事件的主導者。

此時,坐在主位的崔永輝說道:“皇帝這一手玩真的高,這次科舉改革,分明就是衝着我們世家來的。”

“皇帝顯然要毀了我們世家的根基,大家可得趕緊想個辦法。”

太原王倫接着說道:“不錯,只有我們世家之子弟,大多在朝中爲官,方能把控住局面。”

“一旦讓寒門子弟掌控朝堂,到那時候,皇帝再無顧忌,我們世家怕是要危險了。”

盧本偉則嘆息一聲:“如今皇榜已貼,我們能爲之奈何?”

“若敢公然反對,定然激起那些泥腿子的怒火,雖然我們不懼他們,可也不能視而不見。”

“這些愚民若被皇帝利用,對我們也是一個心腹大患。”

確實,這次搞了一個突然襲擊,讓這些世家有些措手不及。

第六百零六章針對第四百一十五章命運相遇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騎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終於落了下來第五百五十九章催婚和求娶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四百八十章春耕祭祀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細是誰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爭搶人才第七百六十章樂極生悲第六百九十章夜話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七百三十九章漁民的困境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襲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二百五十章 驚醒第七十章 狗皮膏藥柴令武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四章破釜沉舟第三百九十八章居然被人上門找碴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五百五十七章驚慌失措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三百四十三章除後患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六百三十六章心靈雞湯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五百三十一章赴約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別猜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贏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六百四十五章明爭暗鬥第四百五十章作死
第六百零六章針對第四百一十五章命運相遇第七百一十章狡詐的蕭瑀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騎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終於落了下來第五百五十九章催婚和求娶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五章溫水煮蛤蟆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四百八十章春耕祭祀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細是誰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七百零三章坑錢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爭搶人才第七百六十章樂極生悲第六百九十章夜話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六百六十二章當土匪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訴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五百六十六章迎親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七百三十九章漁民的困境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襲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二百五十章 驚醒第七十章 狗皮膏藥柴令武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四章破釜沉舟第三百九十八章居然被人上門找碴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一十三章 強闖國公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五百五十七章驚慌失措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七百五十三章世家齊聚第三百四十三章除後患第一百零七章 登門求教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攪蠻纏破局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傑第六百三十六章心靈雞湯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五百三十一章赴約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別猜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贏第四百章 斷爾狗腿,說到做到!第四百四十章小勝第六百四十五章明爭暗鬥第四百五十章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