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讓現場的其他文人,除了幸災樂禍李修竹以外,也覺得李修竹這是該!
明明自身沒什麼水平,非要來參與,王禹和柳青衍這兩位進士這一輪的題詩環節。
本身就是王禹和柳青衍,兩位進士在此爭鋒相對的。
這李修竹不僅會把自己的真實水平,給暴露出來,甚至還因此得罪了王禹和柳青衍。
以至於,廣場上的衆人,還是滕王閣樓上的賓客,愈加的冷嘲熱諷起李修竹。
不過隨着李修竹來到桌前。
敲鼓之人,開始敲了三道響聲。
意味着這題詩環節的第七輪,有三人蔘與進來。
這三道鼓聲響起之後,現場無論是誰,都開始安靜了下來,紛紛注視着廣場中央的三人。
也就是王禹、柳青衍和李修竹身上。
當然,落在王禹、柳青衍這兩位進士的目光,則是更多。
都是期待着,王禹和柳青衍這兩位進士,能寫出何等的好詩,或者好文章。
至於落在李修竹身上的,基本上是爲了看李修竹笑話。
爲何說基本上呢,那是因爲陳虞月、陳瑤兒,以及上官琨兒、費婉雨,看向李修竹那裡,都是眼露着期待。
同時陳虞月心中也是有些緊張的,雖說她看出了李修竹的自信,她也對李修竹很是自信。可在真正比試開始的時候,她難免緊張起來。
除了陳虞月四人,在期待的看着李修竹。
還有一人,也期待着望向李修竹。
那便是滕王閣頂樓的李元嬰,只是他看起來,目光是在掃向王禹、柳青衍和李修竹三人,可實際上餘光更多則是注意到李修竹身上。
至於眼露的期待,也是很是隱晦的。
李元嬰對於自己這麼個子嗣,他雖說不了解,可經過這幾天的瞭解,很清楚修竹是不會幹出,沒什麼把握之事。
也是李元嬰,略微有些期待的緣故。
當然,他的期待,可並非是李修竹的詩賦水平,真能夠比得了王禹、柳青衍。
而是期待着李修竹,作出的詩賦,比得了鏡水先生、周義文這兩人便行。
因此李元嬰還是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王禹、柳青衍身上。
王欽簡邀請王禹,參與這題詩環節,顯然是想着讓王禹所作的詩詞歌賦,永久刻在滕王閣之中。
倘若並非王欽簡邀請的,李元嬰自不會在意。
偏偏是王欽簡邀請,其心可誅。
所以李元嬰,纔不得不去邀請另外一位進士柳青衍,來與王禹爭鋒。
倒是頂樓的王欽簡,見到這一輪的題詩環節,終於開始。
面上毫不掩飾的,浮現了一抹笑意。
無論王禹有沒有贏得過柳青衍,都已經不重要了。
他也沒有想到,李修竹真敢上場。
正是李修竹上場了,他才覺得王禹贏不贏是無所謂的。
王禹贏了柳青衍更好,不贏的話,也能借此去影響到李修竹,這便夠了。
這滕王閣頂樓,情緒最爲複雜的,還是李修竹的丈人陳庶。
此時的陳庶,既對李修竹這種自己不行,而偏要參與這一輪的題詩環節,而感到大爲的氣憤。
也對李修竹此舉,所帶來的後果,擔憂起李修竹。
一旦李修竹的真實水平,在經過王禹和柳青衍兩位進士的鮮明對比之下,會慘不忍睹的。
到時候,李修竹絕對是被現場衆人,愈發的嘲弄起來。
這種嘲弄,還是伴隨盛宴結束後,一直對李修竹的名聲有影響。
好不容易在狩獵賽上,落到一個不錯的名聲,讓洪州廢物的臭名都不攻而破。
結果現在因爲強行參與,兩位進士的這輪題詩環節,會再一次名聲變臭。
陳庶擔心,李修竹受不了這個打擊,那可就不妙。
“唉……”
陳庶實在想不出,等這一輪題詩環節結束後,有什麼好的辦法制止這一點,才深深嘆息了一口氣。
倒是在陳庶對面的盛策,那更是幸災樂禍的看着李修竹那裡,期待着李修竹等下寫出的詩賦水平,是有那麼的爛。
在六樓的李循珍、李循頊一方的人,也都是一臉冷笑的看着李修竹。
特別是鏡水先生和周義文。
先前他們被李修竹說的那句話,可氣的不輕,偏偏還不能反駁什麼。
現在李修竹,終於是要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怎能不讓兩人激動!
馬上,李修竹的真實水平暴露出來,他們兩人就能證明,李修竹之前的那句話,到底是有多麼的可笑!
不過六樓的李循瑀,看向李修竹那裡,則是暗自略微嘆了一口氣,他根本沒有想到,李修竹還真的參與這一輪的題詩環節。
哪怕是李修竹,參與先前鏡水先生、周義文那一輪的題詩環節,他都相信李修竹,是很有可能贏得了鏡水先生、周義文。
但現在李修竹,卻選擇與王禹、柳青衍,這兩位進士比試,可以說毫無希望!
不但是李循瑀這麼想的,李循珍和周泰澤也是這麼想的。
畢竟李循珍和周泰澤,是親歷了江州詩會上,李修竹所作的兩首詩,確實很不錯。
倘若李修竹,真參與鏡水先生、周義文那一輪,李循珍其實也不太肯定,鏡水先生到底能不能壓制李修竹,還是有一定概率會輸得。
但如今,李修竹面對的是兩位詩賦水平極高的進士,確實是毫無希望!
反正是除了陳虞月、陳瑤兒四人,對李修竹所作的詩賦,期待着能夠壓制王禹、柳青衍這兩位進士的。
可對其他人來說,李修竹的水平,是毫無希望去比得過兩位進士。
就在衆人想法不一的時候。
這時候,無論是王禹還是柳青衍,亦或者李修竹,都開始將手中的毛筆,沾染了墨水,再紛紛提筆寫了起來。
三人都是同一時間提筆而寫,都沒思索什麼,顯然,都是提前想好的。
而在李修竹、王禹和柳青衍三人的背後,有着三位刻字之人,一邊看着李修竹三人,一邊往背後的大型木板上刻字。
王禹的題目就是滕王閣,而柳青衍的題目則是遊滕王閣。
至於李修竹的,那便是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