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

『ps:劇情漸入**啦,求訂閱、求月票啦~』

————以下正文————

雖說趙弘潤想見識一下齊軍的實力,但這裡的『齊軍』,指的可不僅僅只是『琅邪軍』,畢竟琅邪軍只是東路軍主帥田耽麾下數支齊軍的其中一支而已。

更何況,攻打宿縣西側城牆的琅邪軍,滿打滿算僅有一萬人,怎麼看也不像是負責主攻的,頂多就是負責佯攻而已。

因此,趙弘潤一邊觀察宿縣西側城牆這邊齊國琅邪軍的攻城戰鬥,一邊駕馭着戰場緩緩朝着南面而去。

至於目的地,自然是東路軍主帥田耽所在的位置——田耽所在的地方,那纔是東路軍攻打宿縣的主力軍。

不過在觀察琅邪軍的期間,趙弘潤亦感到了心驚。

倒不是心驚於琅邪軍這支齊**隊的戰鬥素養,而是心驚於他們的武器裝備。

先讓趙弘潤注意的,就是齊軍士卒的鎧甲。

與魏**隊普遍採用的厚甲式甲冑不同,齊**隊的甲冑,讓人一看就彷彿能聯想到『輕便』二字。

否則,如何解釋齊軍步兵在身着甲冑的情況下仍能健步如飛的事實?

難道說,齊國的步兵,其實力居然還在魏國步兵之上?

對於這個猜測,趙弘潤是嗤之以鼻的。

因爲據他所知,他魏國的步兵,是中原各國中操練最嚴格、最艱苦的,尤其是像碭山軍、浚水軍、成皋軍、汾陘軍這類『駐軍六營』,一名魏國步兵在戰場上往往能面對兩三名敵國步兵而不敗。

相當讓人震驚的實力!

這也難怪,畢竟魏國就是靠着步兵與戰車打天下的,雖然說戰車已被韓國的騎軍所淘汰,但不可否認魏國的步兵,仍然是讓中原各國都感到頭疼的強大武力。

而相比較魏國步兵,齊國的步兵,不,確切地說應該是齊國的軍隊,他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讓人稱道的地方。

僅有一點,那就是齊**隊的武器裝備。

齊國的殷富,舉世皆知。

曾經在得知六王兄前赴齊國臨淄作爲質子時,趙弘潤曾向禮部詢問過有關於齊國的情況。

而當時所得知的情況,讓趙弘潤頗爲目瞪口呆。

齊國的殷富,殷富到何等程度?

殷富到舉國上下彷彿沒有貧窮的人,更不會有人在寒冬因爲飢寒而餓死、凍死,從未聽說過。

『國民皆有餘糧』,這是何等了不起的一件事!

要知道就算是在魏國,在趙弘潤所看不到的地方,每年冬季都不知有多少貧窮的魏人因爲飢寒交迫而死,而楚國更是不必多說,每年舉國上下餓死的人,遠比楚暘城君熊拓當年攻打魏國而葬送的十六萬大軍還要多,多得多。

而齊國,居然沒有餓死的人。

據趙弘潤所瞭解,齊國境內各地有許許多多的『義舍』、『義莊』,這類義舍、義莊可不是魏國陽夏縣的那些玩意,而是真真正正用來施捨糧食的地方。

趙弘潤曾聽說過一個故事:在齊國的義舍或義莊裡,沒有任何人看守,過往的行人倘若腹中飢餓,大可自己走入莊舍,自己從缸裡取米,然後用堆積在院子裡牆角的柴薪,燒火煮飯,填飽肚子。

而這些行人唯一要做的,就是『使院子裡的柴薪保證一定數量』,方便後來的旅人。

如若身上有錢的話,屋內有個木匣,你可以在裡面丟入一些錢財,作爲取糧的感謝,如若身無分文,那也不要緊,日後若是記得的話,按照能力歸還相應的糧食,如果這也忘了,那也無所謂,莊舍的主人往往是當地的名門望族、富貴豪紳,根本不會在意。

至於會不會有人偷竊這些義舍內的糧食,相信除非是自甘墮落的強盜、盜賊一流,否則,齊國的國民是絕對不會偷竊的。

這並不是因爲齊國有什麼相應的殘酷法律,而是因爲齊國盛行『仁義之風』,人心趨善,堪稱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相對而言,犯過罪的人,在這個國家簡直就是寸步難行,無論走到哪都會被人所瞧不起。

另外,齊國的社會階級矛盾,亦是中原各國內最輕微的,因爲幾乎每一戶人家都很殷富:平民有錢,貴族更有錢,並且齊國的國風,亦使得貴族欺壓平民的行爲在這個國家簡直就是歷來罕見。

最不可思議的是,齊國的平民居然都有餘力娶妻納妾。

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因素,是因爲齊國每年都會在針對楚國、針對韓國的戰事中犧牲一些男丁,以至於國內出現男性少而女性多的局面,但歸根到底,亦可從側面體現出齊國的殷富。

因爲相比較齊國,楚國曆年來亦是戰爭不斷,與魏國打,與齊國打,與本國境內的叛軍打,戰死的男丁何止是齊國的數倍,可楚國的平民有能力娶妻納妾麼?

不,他們連填飽肚子都難。

不過,正所謂有利有弊,齊國的殷富冠絕中原各國,但齊國的軍卒,卻堪稱各國最弱。

這個『弱』,指的是軍卒的個人實力,而並非是齊軍的實力體現——齊軍的戰鬥力,體現在他們擁有着最優秀的武器與裝備,擁有着最優秀的戰爭利器。

可你讓那些齊軍士卒脫掉身上武器裝備,與同樣身無寸鐵的魏國步兵單打獨鬥看看?

一個打三個,魏國的步兵都會表示輕鬆至極。

比如此刻呈現在趙弘潤眼前的那一幕幕。

他不止一次現,在一箭射程內,宿縣西側城牆上的楚軍,居然無法用弓矢射穿琅邪軍士卒的甲冑,這個現讓趙弘潤終於意識到,那些齊軍士卒的甲冑,原來並非只是輕便這一個優點。

齊軍的甲冑,質量輕,而且堅固。

這讓趙弘潤十分好奇那些甲冑的材質,恨不得此刻就上前向齊軍討要一套甲冑,仔細研究。

『是材質麼?還是說,是設計上的關係?』

趙弘潤皺眉思忖着。

出於好奇,趙弘潤駕馭着坐騎徐徐靠近琅邪軍的本陣,在後者諸兵將們皺眉觀望的情況下,仔細觀察着齊軍士卒的甲冑。

在觀察了一陣後,趙弘潤總算是瞧出了端倪。

在他看來,魏國的甲冑,包括他所知的楚國與韓國,普遍使用的都是『札甲』。

所謂的『札甲』,即是用牛皮等堅硬的皮革製作一套皮甲,稱之爲『內甲』,而在此基礎上,縫製、鑲嵌大塊的鐵質防護。

比如胸甲、背甲、臂甲等等,這些額外的小塊鐵甲,將固定在『內甲』上,如此一來,即可使穿着這類甲冑的兵將們保證最起碼的活動能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禦能力,尤其是要害部位。

而齊軍所使用的甲冑,雖然也是屬於『札甲』的範疇,但卻有所不同——他們不再將整塊的鐵片固定在內甲上,而是用一片片大概三個指節長、兩個指節寬的小鐵片,一片一片地固定在內甲上,這已經是局部鱗甲化的甲冑了。

鱗甲就比尋常意義上的札甲強麼?

的確!

因爲鱗甲的甲片帶有輕微的弧度,因此除非是被箭矢正面射中,或者說這類箭矢的力道強勁、穿透力強大,否則,尋常箭矢射中這類有弧度的甲片,就會偏移角度,使箭矢與這身甲冑的主人“擦身而過”。

當然,雖然在這裡用箭矢舉例,但事實上,鱗甲對於任何遠程、近戰兵器,都有極強的防護能力,會使敵方的攻擊產生“偏移”,從而變相地提高防禦能力。

唯一的弊端就是,這類甲冑的製作工序相當複雜,比起尋常意義上的札甲,幾乎是十幾倍的人力。

當然,這只是甲冑設計方面的優勢,至於齊****卒那身甲冑的材質,趙弘潤怎麼看都不像是一般的鐵質材料。

因爲普通的鐵質,事實上是很脆的,以至於在一箭的距離內,普通的弓矢都能輕易射穿鐵片,而像某些腕力強大的武將們所使用的三石之弓,甚至可以在中近距離****穿半個指節厚度的鐵甲(平面甲)。

而那些齊軍士卒身上的甲冑,趙弘潤怎麼看都不像是過了半個指節,可這些甲冑,非但“偏移”掉了宿縣楚軍的弓矢,居然連手弩射出的弩矢都偏移掉了。

『那絕對不是鐵!……難道是鋼?』

趙弘潤的心微微縮了一下。

所謂的鋼,其實最確切的稱呼應該是合金,即在熔鍊的期間在鐵質內摻入其他金屬,因此按照各金屬比例的不同,對應的準確稱呼也不同。

但不管怎樣,那些齊軍身上的甲冑,所帶給趙弘潤的訊息是一致的:齊國,不,魯國,可能具備比他魏國更領先的冶鐵(鍊鋼)技術!

“……”

趙弘潤的面色有些難看。

畢竟出於私心,他絕對不希望看到除他魏國外任何一個國傢俱備優秀的冶煉技術,最好每個國家都像楚國一樣,死攥着青銅冶煉這個註定會被淘汰的技術不放。

但遺憾的是,被稱之爲『工匠之國』的魯國,似乎早已經在研究冶煉技術,並且看這樣子,似乎已經到了『冶煉合金』的地步,甚至於極有可能領先於他魏國。

『這可不妙啊……』

趙弘潤心中暗道不妙。

因爲從大勢看來,齊國即將結束她稱霸中原的時代,而齊國一旦失勢,依附於齊國的魯國,勢必也會受到楚國與韓國的覬覦,畢竟魯國本身並不算強大,若是失去了齊國的財力支持,縱是魯國擁有着或可堪稱舉世第一的工藝,又豈能擋得住韓國與楚國的軍隊?

『看來在齊國失勢之前,我得與魯國的國主好好談談……』

趙弘潤暗暗說道。

而就在這時,宗衛長衛驕低聲喚道:“殿下,田耽來了。”

“唔?”

趙弘潤頗感意外地擡起頭來,正巧看到曾經在魏國王都大梁見過一次的田耽,正帶着數十騎親衛,徐徐朝着他這邊而來。

『喲,來者不善嘛!』

瞅着尚在遠處的田耽那面無表情的樣子,趙弘潤哂笑一聲。(未完待續。)

第808章:對質『加更9/33』第473章:回府見聞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第1010章:籠中鳥第八十五章:皇子守國門 二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三百一十章:被流放的王爺 二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一百七十章:齊魏之盟 三第九十八章:追擊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1156章:鴆虎出閘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112章:武舉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1123章:鶯雀第1177章:博弈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828章:衝突第1191章:特別的說客第101章:價值 二合一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1258章:熊琥的來意 二第1340章:密信 二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1199章:兵臨城下第1156章:鴆虎出閘第549章:啓程前夕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549章:啓程前夕第三百六十四章:夜 二第1323章:庭審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二百八十七章:軟脅 二第308章:秦魏休戰 二合一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354章:鏖戰第429章:內賊 三第四十六章:又一個奇葩第132章:遷都爭議 二合一第775章:恰遇奇案 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魏營攻防戰 三第877章:“一日”戰役 二第547章:窮途末路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1219章:再臨咸陽 二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三十四章:設計第985章:從容不迫第456章:魏川會晤 二第755章:樂極生悲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252章:曙光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1303章:楚國大事件第二百三十章:黃雀第132章:遷都爭議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章:黃雀第874章:差距 三第306章:入秋 二合一第1210章:夜襲 二第803章:叔侄夜話 二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1269章:詭異的氛圍第904章: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如山、穩如嶽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1086章:新年第907章:第二次北疆戰役前夕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1216章:咸陽相邀第981章:制定戰術第1313章:初見 二第251章:最後的大梁禁衛 二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482章:肅王的毒舌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297章:聯軍潰敗 二合一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一百四十五章:俘虜爭議第二百四十一章:肅尺『加更7/14』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五十章:贏家第415章:不速之客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604章:惡徒!第1374章:再回大梁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977章:燕王弘疆第81章:慘劇 二合一第1217章:途中第600章:交涉
第808章:對質『加更9/33』第473章:回府見聞第1244章:難分高下:老輩的雄才第1010章:籠中鳥第八十五章:皇子守國門 二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三百一十章:被流放的王爺 二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一百七十章:齊魏之盟 三第九十八章:追擊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1156章:鴆虎出閘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112章:武舉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1123章:鶯雀第1177章:博弈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828章:衝突第1191章:特別的說客第101章:價值 二合一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1258章:熊琥的來意 二第1340章:密信 二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1199章:兵臨城下第1156章:鴆虎出閘第549章:啓程前夕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549章:啓程前夕第三百六十四章:夜 二第1323章:庭審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二百八十七章:軟脅 二第308章:秦魏休戰 二合一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354章:鏖戰第429章:內賊 三第四十六章:又一個奇葩第132章:遷都爭議 二合一第775章:恰遇奇案 二第一百二十三章:魏營攻防戰 三第877章:“一日”戰役 二第547章:窮途末路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1219章:再臨咸陽 二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三十四章:設計第985章:從容不迫第456章:魏川會晤 二第755章:樂極生悲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252章:曙光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1303章:楚國大事件第二百三十章:黃雀第132章:遷都爭議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章:黃雀第874章:差距 三第306章:入秋 二合一第1210章:夜襲 二第803章:叔侄夜話 二第1352章:歸來的鴉五第1269章:詭異的氛圍第904章: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重如山、穩如嶽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三百零一章:朝廷的應對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1086章:新年第907章:第二次北疆戰役前夕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1216章:咸陽相邀第981章:制定戰術第1313章:初見 二第251章:最後的大梁禁衛 二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482章:肅王的毒舌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297章:聯軍潰敗 二合一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一百四十五章:俘虜爭議第二百四十一章:肅尺『加更7/14』第一百八十五章:蠱蟲第五十章:贏家第415章:不速之客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604章:惡徒!第1374章:再回大梁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977章:燕王弘疆第81章:慘劇 二合一第1217章:途中第600章: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