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疑點重重 四

片刻之後,趙弘潤與其宗衛們,跟隨着大理寺愛卿正徐榮、大梁府府正褚書禮等此案主要負責官員,帶着刑部尚書周焉的遺體,在一干兵衛的警戒與保護下,來到了大理寺的驗屍間。

而此時,趙弘潤亦接到了他父皇的口諭,着封他爲督查使,協助調查刑部尚書周焉遇害一案。

這件事讓趙弘潤頗感意外。

雖說就算他父皇不允許,趙弘潤也會繼續追查此案,但有了『督查使』這個特殊情況時的加官,他追查案件就變得名正言順許多,最起碼,似晁立棟那種傢伙沒辦法支走趙弘潤。

在大理寺的驗屍房內,幾名大理寺的仵作解除了刑部尚書周焉遺體上的官服,仔仔細細地檢查周身。

而趙弘潤與一干負責此案的官員,則在旁目不轉睛地看着。

本來似驗屍這種事,不需要趙弘潤與諸官員在旁,只不過,此番遇害的乃是刑部尚書,是朝中一等一的重臣,因此,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定要仔仔細細地旁觀整個驗屍結果。

“幾位大人,周尚書的後顱有腫包,顯然是遭鈍器用力擊打所致……”

一名仵作在檢查到周焉的後腦勺時,摸了幾下,憑藉經驗做出瞭如此推斷。

除此之外,其餘幾名仵作也從周焉的屍體上找到了繩索捆綁的痕跡。

“……周尚書的身體,有明顯的繩索綁痕,據繩索的深淺判斷,賊人將周尚書綁得極爲嚴實,可能是怕周尚書掙斷繩索逃走……除此之外,並無外傷。”

大理寺愛卿正徐榮與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對視一眼,皺眉問道:“死因呢?”

“……卑職懷疑是服藥毒斃,不過要經過剖屍才能斷定。”幾名仵作嚴肅地回答道。

聽聞要剖屍,大理寺少卿楊愈連忙對徐榮與褚書禮二人說道:“兩位大人,這裡由下官盯着,兩位大人不如先到刑部本署查看一下,或許在周尚書的屋內,會留下什麼線索。”

他這是好意,畢竟剖屍查驗的過程頗爲血腥,而徐榮與褚書禮都是年過五旬的老人了,少卿楊愈擔心這兩位遭受什麼刺激。

徐榮與褚書禮點點頭,接受了楊愈的好意,不過臨走時,他們也善意地叫上了趙弘潤,畢竟雖說趙弘潤已在戰場上見慣了死屍,但這並不意味着趙弘潤能夠接受剖屍的過程。

兩位老大人看得出來,這位年輕的肅王殿下,其實面色也不大好。

不得不說,這兩位不愧是久在朝中的老臣,說出的話讓人挑不出一丁點毛病來:“肅王殿下,據老臣所知,周尚書遇害之前,殿下曾面見過尚書大人,不如與老臣等人一同前往刑部本署,順便老臣也可以向殿下您詢問一下當時的情況,或能對破案有諸多幫助。”

“本王定當知無不言。”趙弘潤連忙接受了兩位老大人的好意。

於是乎,趙弘潤以及徐榮、褚書禮二人,跟隨着刑部左侍郎唐錚前往刑部本署,而大理寺少卿楊愈,則與刑部右侍郎單一鳴,留下盯着剖屍查驗的過程。

邁步走出了驗屍房,宗衛呂牧忍着屋內時的不適,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嘆息說道:“何等賊人,居然如此膽大包天,加害周尚書……”

聽聞此言,趙弘潤與其餘宗衛們皆默然不語。

平心而論,在朝廷六部中,周焉稱得上是極少數與趙弘潤不存在利益掛鉤,但關係依舊挺不錯的朝中重臣,不像兵部尚書李鬻,其實心底恨趙弘潤恨得要死,但爲了兵部、爲了兒子李縉的前途,忍着不作而已。

而趙弘潤與宗衛們,亦對周焉這位刑部尚書抱持好感。

比如就在前兩日,趙弘潤還因爲溫崎的關係到刑部本署與這位尚書大人交涉,當時周焉就沒有難爲趙弘潤,一聽說趙弘潤會徵求垂拱殿與禮部的默許,便爽快地同意了這件事。

這樣一位關係不錯的尚書大人死於非命,趙弘潤心中莫名的悲傷,隨之而來的,便是滔天的憤怒,畢竟撇開兩者間的友好關係不談,周焉亦是朝中少壯派,僅四十歲左右便坐上了刑部尚書的位置,意味着他能夠在刑部主官這個位置上幹上最起碼十年。

損失了這樣一位相對年輕的賢臣,國家的棟樑,這對於朝廷而言,絕對是莫大的損失。

一行人在刑部左侍郎唐錚的指引下,來到了刑部本署,來到了刑部尚書周焉平日裡處理公務的屋舍房間。

由於此言關係甚大,因此,徐榮與褚書禮都沒敢讓兵衛參與搜查,而是請衛驕等宗衛協助,畢竟宗衛的忠誠有目共睹。

只可惜,一羣人在刑部尚書周焉平日裡辦公的房間裡搜了半天,也沒找到什麼有空的線索。

於是趁着休息的空閒,大理寺卿正徐榮遂向趙弘潤詢問兩日前見到周焉時的經過,希望能從中找到什麼線索。

見此,趙弘潤亦不隱瞞,來到屋內書桌後,坐在周焉平日裡坐的椅子上,一邊回憶着當時的情景,一邊如實地向徐榮與褚書禮敘說經過。

“殿下,當時周尚書可曾透露過去向?”徐榮皺眉詢問道。

“不曾。”趙弘潤搖了搖頭,一邊用手敲擊着書桌,一邊搖頭說道:“本王離開時,周尚書仍……”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戛然而止,一雙眼睛仔細打量着周焉的書桌。

“殿下?”徐榮與褚書禮對視一眼,連忙從椅子上站起走了過來,口中問道:“殿下莫不是想起了什麼?”

此時,就見趙弘潤仔細打量着周焉的書桌,隨即又回頭打量身背後的櫃子以及一旁臨時放置卷軸的花瓶,皺着眉頭說道:“有幾樣東西不見了……”

說着,他猛地站起身來,吩咐衆宗衛們道:“衛驕,給本王找,找王齡、馬祁、蘇歷等人的案宗。”他口中報出了一連串的人名,聽得徐榮與褚書禮面面相覷。

“是!”衆宗衛們不敢怠慢,連忙翻箱倒櫃地尋找。

而此時,徐榮與褚書禮則來到趙弘潤身旁,前者疑惑地問道:“殿下,您這是……”

見此,趙弘潤遂向這兩位大臣解釋道:“兩位老大人,本王來時,雖然不曾聽周尚書講過他要去什麼地方,不過卻聽周尚書提過,得知周尚書正在追查幾樁無頭奇案。那些卷宗,本王皆曾過目觀瞧,可本王今日再來時,卻不曾看到那幾宗案卷……”

“會不會是周尚書在殿下走後存放起來了?”褚書禮問道。

趙弘潤搖了搖頭,皺眉說道:“褚大人不知那幾樁奇案,皆是周尚書苦苦追查了許久卻絲毫未有收穫的奇案。……再者,其中有一名叫做王齡的官員,乃是周尚書的舊友。看當時周尚書的樣子,若不能追查出真相,周尚書是絕不肯輕易結案的。……因此,他不可能會將那些案宗結案送至刑部的庫藏……”

此時,大理寺卿正徐榮捋了捋鬍鬚,雙目微微放光地說道:“然而,我等找尋到周尚書的遺體時,卻未曾找到任何案宗……”

與褚書禮對視一眼,兩位老大人亦參與了尋找工作。

遺憾的是,衆人找尋了半天,也沒有找尋到趙弘潤所說的那幾樁案宗。

見此,大理寺卿正徐榮對趙弘潤說道:“殿下,能否默寫出來?”

或許對別人而言,這是強人所難,不過徐榮、褚書禮等朝中大臣卻清楚眼前這位肅王殿下的本事,這位絕對是能過目不忘、走馬觀碑的奇才。

還記得三年前,這位肅王殿下在端陽日的朝宴中,一字不差地默寫出了東宮太子弘禮當時用來立言的書,這件奇事在朝中可是爲人所津津樂道。

“兩位老大人請稍等。”

趙弘潤當即找尋幾張紙在桌上鋪開,叫衛驕研好磨,揮筆在紙上疾書,按照記憶將王齡、馬祁、蘇歷等人的案宗一字不差地默寫下來。

別說徐榮與褚書禮看得歎爲觀止,就連原本爲了避嫌而站在外室的刑部左侍郎唐錚,亦忍不住走進來,希望能親眼目睹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良久,趙弘潤放下手中的毛筆,低頭吹了吹紙上的墨跡,站起身來說道:“兩位老大人,請。”

“簡直……不可思議。”

徐榮與褚書禮看看桌上那幾張斜的密密麻麻的紙,再擡頭瞧瞧眼前這位肅王殿下,頗有些面面相覷。

僅僅只是看過一遍,並且當時還並沒有刻意去記,就能一字不差地默寫下來?天底下竟有這等奇才?

“真想不通,禮部修撰文庫時,居然不曾邀請請肅王殿下……”褚書禮驚訝之餘還開了一個玩笑。

而此時,主持此案的大理寺卿正徐榮,已當仁不讓地坐在那把椅子上,仔細觀閱趙弘潤默寫下來的那些案宗,不時地點頭說道:“不錯,這幾宗案件老夫有印象,只是這其中的兇犯,要麼是下落不明、要麼是已死於非命,因此並未交給我大理寺審理,不過確有此事……老夫還以爲周尚書已結案,不想他仍在追查……”

說到這裡,他轉頭望向趙弘潤,疑惑地問道:“殿下,您是懷疑這幾宗無頭的案件,與周尚書的遇害有關聯?可是據老臣所知,這幾樁案件,最早一樁生在前年,距今最近的,也已有數月之久,可週尚書卻是在兩日前才遇害,這……”

“說不定,是周尚書最新現了什麼。”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在旁若有所思地說道。

而就在這時,屋外走入一名府役,稟道:“諸位大人,吏部尚書賀枚賀大人求見,說是爲尚書大人一案而來。”

『吏部尚書賀枚?』

趙弘潤、徐榮、褚書禮以及唐錚四人對視一眼,心下有些驚訝。

難道此案,還牽扯到吏部?(未完待續。)

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854章:秦使 二第506章:蹩腳刺客第1388章:大梁內戰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捷報安大梁第1123章:鶯雀第1099章:四月第508章:忠烈之後 二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636章:夜攻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170章:歲末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275章:昭武三年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1100章:考舉正試第643章:搶功第722章:次日 二第1178章:失職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121章:焦灼的戰場 二合一第一百零二章:定計第1202章:肅王的策略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1259章:紛聚大梁第951章:聲東擊西第1073章:角力『13/27』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311章:慶功筵 二合一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149章:炫耀國力 二合一第613章:大梁見聞 三第520章:抵達圉縣第535章:緊鑼密鼓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819章:態度第1348章:回禮第十八章:親疏第652章:鄢陵軍戰略第三十章:蘇姑娘 四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1341章:曲樑侯府之變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1250章:勝負已分?第二百五十章:固陵君熊吾第582章:老健的趙來峪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389章:進擊的肅王 二合一第1328章:雍王府的宴席第822章:楚國內亂之王黨派分裂第118章:初夏 二合一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二百九十九章:謠言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1173章:各有行動第1066章:預料之外第1122章:首日第407章:雒水之盟第386章:驕兵之計第344章:魏秦之戰!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1113章:開幕第470章:預兆第415章:不速之客第85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合一第210章:宣戰! 二合一第三十七章:準備第688章:設餌第284章:聯軍的掙扎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329章:魏齊之戰 三第1388章:大梁內戰 二合一第四十四章:隱弊第三百五十一章:大盜賊桓虎 二第816章:浮現的回憶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398章:逼降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032章:技高一籌第728章:初交鋒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688章:設餌第1211章:伏擊vs反伏擊第348章:昭武十三年第1116章:皇狩前夕 二 『加更20/27』第1188章:愈演愈烈的戰場第940章:合謀第二百八十六章:軟脅第403章:綸氏依附第一百七十九章:魏楚停戰正陽和約第403章:綸氏依附第606章:餘孽第1272章:循循誘導第兩百二十章:肅王的手段 四
第137章:趙昭抵魏 二合一第854章:秦使 二第506章:蹩腳刺客第1388章:大梁內戰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捷報安大梁第1123章:鶯雀第1099章:四月第508章:忠烈之後 二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636章:夜攻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170章:歲末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275章:昭武三年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1100章:考舉正試第643章:搶功第722章:次日 二第1178章:失職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121章:焦灼的戰場 二合一第一百零二章:定計第1202章:肅王的策略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1259章:紛聚大梁第951章:聲東擊西第1073章:角力『13/27』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311章:慶功筵 二合一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149章:炫耀國力 二合一第613章:大梁見聞 三第520章:抵達圉縣第535章:緊鑼密鼓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819章:態度第1348章:回禮第十八章:親疏第652章:鄢陵軍戰略第三十章:蘇姑娘 四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1341章:曲樑侯府之變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1250章:勝負已分?第二百五十章:固陵君熊吾第582章:老健的趙來峪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389章:進擊的肅王 二合一第1328章:雍王府的宴席第822章:楚國內亂之王黨派分裂第118章:初夏 二合一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二百九十九章:謠言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1173章:各有行動第1066章:預料之外第1122章:首日第407章:雒水之盟第386章:驕兵之計第344章:魏秦之戰!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1113章:開幕第470章:預兆第415章:不速之客第85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合一第210章:宣戰! 二合一第三十七章:準備第688章:設餌第284章:聯軍的掙扎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329章:魏齊之戰 三第1388章:大梁內戰 二合一第四十四章:隱弊第三百五十一章:大盜賊桓虎 二第816章:浮現的回憶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398章:逼降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032章:技高一籌第728章:初交鋒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688章:設餌第1211章:伏擊vs反伏擊第348章:昭武十三年第1116章:皇狩前夕 二 『加更20/27』第1188章:愈演愈烈的戰場第940章:合謀第二百八十六章:軟脅第403章:綸氏依附第一百七十九章:魏楚停戰正陽和約第403章:綸氏依附第606章:餘孽第1272章:循循誘導第兩百二十章:肅王的手段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