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歲末

『ps:今日四千字一章,容我理一理內治的思路,最不擅長的就是寫內政了。』

————以下正文————

兩日後,正值收編北亳軍的事宜尚未結束,沈彧攜李岌、周奎、蔡擒虎,以及新降的李惑、陳汜等原北亳軍將領們,一同巡視着收編事宜。

不得不說,朝廷稱讚向軱的那篇祭文,讓魏國的整體形象在北亳軍士卒們的心中加分許多,再加上李惑、陳汜等人的配合,因此,湖陵魏軍收編北亳軍的事宜總體來說十分順利,期間並未發生什麼變故。

“……陛下的意思是,待收編完成之後,湖陵水軍整體要進行一次整頓,剔除一部分兵卒,將編制控制在五萬左右……”

一邊走着,沈彧一邊向諸位將領轉達着魏王趙潤的態度。

對此,無論是李岌、周奎、蔡擒虎幾人,亦或是李惑、陳汜等北亳軍出身的降將,均不敢有什麼意見。

不過最終,李惑還是提出了他心中的疑問:“關於水軍的職位,末將還是不明白……”

“有什麼不明白的?”

沈彧笑着說道:“承蒙陛下信任,任命沈某爲湖陵水軍的軍正(主將),諸位皆隸屬於沈某帳下,但平日裡各自統率……”

“各自爲戰?”陳汜皺着眉頭問道。

“不不不。”沈彧搖了搖頭,解釋道:“是以「番隊」爲分隊,我湖陵水軍目前有四個番隊,即浚水、成皋、汾陘以及北亳,雖然暫時我軍只有三艘虎級戰船,但慢慢地,各個番隊都會擁有自己的虎級艦隊,是的,是艦隊……平時裡的訓練,各番隊各自負責,既可以聯繫其他番隊作爲假想敵,也可以用水寨中的舊式戰船作爲假想敵來訓練……總而言之,這廣闊的微山湖,足夠你們四個番隊來發揮了……”

這一番話,聽得李惑與陳汜等北亳軍降將面面相覷,他們沒有想到,魏國或者魏王,居然給予了他們如此高的自由與權利——難道就不怕他們反叛麼?

當然,這個念頭僅僅只是在李惑、陳汜等人的腦海中一閃,就被他們自己否定了:魏王趙潤,當然不會在意他們是否會反叛,他們敢麼?利益何在?

總之,這是一個很愚蠢的問題。

“……另外,我這個主帥,只在我湖陵水軍領戰時,在戰略上指揮你們幾位,平日裡,艦隊裡事務,你們就各自拿主意吧。我這邊嘛,也兼着商水郡的事務,無法長期留在這一帶……

我不在的時候,李岌將軍,就由你作爲副將,聯繫各個番隊……”沈彧又說道。

“是!”

李岌抱拳應道。

雖然給沈彧這位年僅三十幾年的晚輩當副將有點尷尬,但考慮到沈彧乃是魏王趙潤最信任的肱骨心腹之一,而且這位水軍主帥又只有在戰爭期間才統帥他們,平日裡主要還是面向商水郡的事務,這使得李岌尷尬之餘,亦很是雀躍——畢竟也算是升官了嘛。

幾人正聊着,忽見沈彧的護衛急匆匆地從原本奔來,口中喊道:“將軍,大梁八百里加急!”

“唔?”沈彧微微皺了皺眉。

『八百里加急?』

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面色一凝,就連新降的李惑、陳汜等人,亦有些莫名的緊張。

只見在幾位將軍的注視下,沈彧接過書信,神色凝重地觀閱着。

見此,諸將心中更是緊張,李岌神色凝重地問道:“沈將軍,莫非是有什麼要事?”

鬼使神差地,李惑亦有些忐忑地問道:“請問與宋郡有關麼?不然與我北亳軍有關?”

沈彧愣了愣,在環視了一眼周圍面色緊張的幾位將領後,笑着說道:“不不不,是那位「秦妃」即將生誕,是故陛下叫我立刻返回大梁,爲此事慶賀一番……”

『……』

包括李惑與陳汜等降將在內,諸將們微張着嘴,欲言又止,良久才忍不住在心中暗罵一句。

沈彧哪裡曉得這些位將軍此刻正在心中腹誹他,笑着抱拳說道:“陛下在心中催得急,那沈某就在這裡與諸位告別了,請。”

“沈將軍自便……”諸位將領抱拳說道。

告別了諸位將軍,沈彧帶着他的護衛們,徐徐而去。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諸將心中難免有些羨慕:秦妃生誕,能被魏王趙潤召去大梁慶賀,這豈非是莫大的榮幸?

“要不,咱們也送一份賀禮?”周奎吞吞吐吐地建議道。

該送麼?

當然,那可是他們魏國的君主喜得兒女!

問題是,他們只是從沈彧的嘴中聽說,湊上去送禮,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呢?

而對此事最爲困惑的,莫過於李惑、陳汜等新降的原北亳軍將領。

暫且不說湖陵水軍的將領們爲了送賀禮或不送賀禮而頭疼,且說沈彧回到坐船回到湖陵水寨,從水寨找了一艘船,乘上了前往大梁的旅途,但很可惜,他還是沒能趕在秦妃生誕之前回到大梁。

魏興安三年九月中旬,秦國公主贏瓔爲魏王趙潤誕下了一對兒女,過程很順利,母子平安。

贏瓔的寢宮,即幽芷宮。

躺在幽芷宮內殿寢閣的牀榻上,此時的秦少君贏瓔看起來十分憔悴,但當她的目光看到枕旁那兩個親骨肉時,她疲憊的臉上卻露出了濃濃的笑容。

“妹妹這回總算是如願以償了……”

帶着幾分羨慕,蘇苒在旁說道。

贏瓔甜蜜地笑着,她這次何止是如願以償,簡直就是揚眉吐氣,風頭蓋過了趙潤的其他女人——畢竟她可是爲趙潤誕下了一對兒女。

她偷偷看了一眼端坐在不遠處的皇后羋姜,卻很遺憾地發現,這個厲害的勁敵依舊面無波動。

不過想想也是,羋姜的兒子趙衛都三歲了,而且已經被當做魏國的太子培養,她有什麼好擔心的?

別說兒子已經是太子了,就算不是,以羋姜的性格也不會在意——相比較期待兒子日後繼承其父的王位,羋姜更希望兒子平平安安、無災無病,然後看着他結婚生子,期待他幸福美滿地過完這一生。

“陛下來了。”外面傳來了宮女的聲音。

旋即,魏王趙潤便邁着大步走入了內殿,在向沈太后行禮之後,坐在牀榻旁,看着秦少君贏瓔與那兩個連眼睛都沒有睜開的小傢伙。

同時跟他進來的,還有趙衛、趙川、趙邯、趙楚以及衛雲、衛寧幾個小傢伙。

在這些兒女當中,趙潤最爲疼愛趙楚與衛寧這兩個丫頭,畢竟是女兒(義女)嘛,至於幾個小子,那就要稍稍嚴格些了。

這從這些小傢伙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趙衛、趙川、趙邯、衛雲幾人只敢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而趙楚與衛寧兩個丫頭,卻能來到趙潤身邊,睜着明亮的眼眸好奇地打量着牀榻上的弟弟妹妹,說一些很童貞的話,比如「弟弟妹妹好醜」、「弟弟妹妹爲什麼不睜開眼睛」等等,逗地趙潤與殿內的諸人開懷大笑。

看到這兒女滿堂的一幕,最爲欣慰的莫過於沈太后,因爲算上義子衛雲與義女衛寧,她兒子趙潤如今已經有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着實稱得上是開枝散葉了。

當然,作爲趙潤的母親,她仍不滿足,以至於在今日,她一邊照顧贏瓔,一邊是不是地就催促趙鶯、趙雀姐妹倆,誰讓如今就剩下這對姐妹還未生兒育女呢?事實上就連已經誕下一男半女的羋姜、蘇苒、羊舌杏、烏娜幾人,亦被沈太守逐一叫到一旁耳提面命,催促幾女再努努力,聽得諸女嬌羞不已。

大概七八日後,沈彧風風火火地從湖陵返回了大梁,向趙潤慶賀此事。

而此時,趙弘潤也已經以朝廷的名義再次大赦天下。

按理來說,后妃生個皇子,沒必要弄得如此興師動衆,但不可否認,秦少君贏瓔的地位不同尋常,她是秦國的公主,是維繫魏秦兩國關係的最有力的紐帶。

而在朝廷的國策中,秦國的潛在威脅要遠遠低於同樣是魏國盟國的楚國,因此,鑑於楚國未來二十年後很有可能與魏國關係惡化,魏國必須牢牢把握住秦國這個有力的盟國,必要時,聯合秦國打壓楚國。

因此,魏國現今必須照顧到秦國的情緒。

要知道,秦少君贏瓔錯失皇后之位,這已經令秦國甚至是秦王囘十分不滿,倘若魏國不能在羋姜與贏瓔兩人間一碗水端平,那後果可是不妙。

不過說實話,贏瓔在魏國,除了沒有皇后的實際頭銜外,除此之外她的地位,其實與皇后也相差無幾,畢竟是大國出嫁的公主嘛。

新降生的這對兒女,趙弘潤在想了片刻後,就給取了名字,男嬰取名爲「興」,女嬰取名爲「安」,合起來即是興安,正是魏國當前的年號。

同時,他遵從當初的承諾,冊封剛剛出世的趙興爲「商君」,成爲魏國有史以來首位剛剛出世就冊封爲諸侯、且擁有封邑的皇子。

在此後的一個月到數個月內,秦國那邊紛紛送來價值不菲的賀禮,其中出手最爲闊綽的,莫過於藍田君嬴謫,他親自趕到大梁看望了侄外孫跟侄外孫女,並送了許許多多價值不菲的玉器與首飾,比較當年羋姜誕下趙衛時平輿君熊琥的闊綽,毫不遜色。

此後又過了幾個月,逐漸接近年關,關於秦妃誕下皇子皇女的喜慶,也難免逐漸褪色,被迎賀即將到來的興安四年新春所取代。

而此時,魏國也終於得知了「越國臣服於楚國」的消息。

不得不說,當得知這個消息後,趙弘潤很是吃驚。

要知道,他是很清楚越楚兩國之間的矛盾的,越人對楚國的憎恨,比起楚人對齊國,那可是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誰能想到,越國居然會臣服於楚國。

“這……這消息屬實麼?”

趙潤立刻召來了天策府左都尉高括,詢問這則消息的真實度。

高括點點頭說道:“得知此事後,派駐於齊楚邊界的青鴉衆專門去打探過,千真萬確,越王少康的確是臣服了楚國,而且,他還出面號召楚國境內的越人,令其不得再爲禍……”

聽到這話,趙潤不由地心中一沉。

倘若說韓國曾經的拖累乃是林胡與東胡那些外族之禍,那麼楚國的拖累,就是越人——曾經被楚國覆滅了國家的越人,就像被宋郡的北亳軍那樣,至今仍堅持在楚國境內生亂,不同之處在於越人比北亳軍更激進。

比如西越暴民。

還記得楚國前三天柱之一的西陵君屈平,以及壽陵君景舍,這兩位原先的職責,就是在於遏制西越暴民對楚國的抗拒。

而如今,在越人中享有極高威望的越王少康,親自出面替楚國說項,號召越人停止與楚國的恩恩怨怨,這就意味着,楚國終於擺出了越人的拖累,終於能全身心地投入國家建設,不至於再被越人故意破壞。

這對於魏國而言,很不利!

相當不利!

因爲這意味着,魏楚兩國產生衝突的預期可能將大大縮短。

畢竟,楚國是一個非常有潛力與底蘊的大國,無論是疆域居中原之首,亦或是擁有中原最大國民人口,這些都是楚國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

『實在不敢相信,熊拓那廝……究竟是怎麼說服少康的?』

趙潤百思不得其解。

雖然他並沒有當面見過少康,但他也聽說過,得知越王少康是一位極有骨氣的君主,這從他無視楚國此前的威脅警告,頂着楚國的壓力毅然復辟越國就能看出。

然而,似這等有骨氣的君主,居然臣服了楚國,臣服了趙潤的那位內兄、楚王熊拓。

『熊拓那廝的威懾……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麼?』

趙潤頗有些不可思議地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這只是因爲他已經有好些年沒有當面見過熊拓而產生的詫異,在他印象中的熊拓,還是當年在正陽縣那個暴躁、衝動,動不動就氣急壞敗的熊拓。

但事實上,熊拓在坐上了楚王這個位子後,性格早已改變了許多,收斂了許多。

『楚越同盟……』

一邊喃喃唸叨着,趙弘潤一邊在甘露殿內來回踱着步。

楚越結盟,事實上並不會增添楚國的實力,但是,卻能從根本上釋放楚國原本所擁有的水準,也算是變相地加大了楚國的威脅。

這種附庸類型的結盟,其實也不罕見,就比如魏衛同盟。

只不過,衛公子瑜死後,衛國已經徹底爛了,趙潤也就不再指望衛國能幫上什麼——因此纔會加大力度拉攏秦國。

秦魏同盟、齊魯同盟、楚越同盟,再加上北方那個隱忍不發的韓國,如今的中原,隱隱形成這四股勢力,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

卻不知,幾時會掀起風浪。

第1127章:中宮筵席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624章:肅王與齊相第443章:只欠東風第101章:價值 二合一第468章:民商崛起之初 六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915章:煙雨中的奇襲第1208章:壞消息 二第178章:寓教於樂 二合一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563章:入城第484章:太叔公的反擊第954章:援軍第444章:詐誘第十一章:搗亂垂拱殿第866章:患得患失『加更21/33』第1266章:爭執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三百零九章:被流放的王爺第199章:詐死之計 二合一第十八章:親疏第1345章:牽一髮而動全身 二第1170章:戰況簡報 二第1126章:迴歸行宮第212章: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220章:進退 三第840章:算計?第722章:次日 二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567章:登門問罪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826章:隴西簡況第746章:原來是計第五十七章:神乎其才第708章:項末的一石二鳥第1337章:八月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兩百一十二章:慶功宴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26章:爭執與噩耗 二合一第986章:攻城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580章:名正言順的仗勢欺人第839章:說服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1334章:兄與弟第1086章:新年第一百五十四章:軍議第83章:狙擊糧道 二合一第725章:姬潤與景舍第498章:影響 三第1009章:上谷守馬奢第1233章:反擊的號角 二 二合一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911章:韓軍劍兵第1332章:聚謀第147章:炫耀軍力 二合一第1168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五第10章:頤王的不安 二合一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1230章:千里馳援!從天而降的援軍! 二 二合一第676章:宿縣初戰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123章:焦灼的戰場 三 二合一第634章:將計就計第955章:援軍 二 『加更31/33』第753章:楚王的夢第一百九十七章:善後第二十五章:一方水榭 二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764章:日常之冶造局第119章:局勢與算計 二合一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1065章:打壓與離間 二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821章:楚國內戰之楚王的回信『加更12/33』第941章:再進兵!第一百九十五章:姬潤與熊拓第963章:年末 二第136章:新時代 二合一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一章:降軍整頓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1079章:違和感第1135章:發難 二合一第319章:誤會 二 二合一第79章:各有算計 二 二合一第190章:韓然的對策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兄與弟 三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
第1127章:中宮筵席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624章:肅王與齊相第443章:只欠東風第101章:價值 二合一第468章:民商崛起之初 六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915章:煙雨中的奇襲第1208章:壞消息 二第178章:寓教於樂 二合一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563章:入城第484章:太叔公的反擊第954章:援軍第444章:詐誘第十一章:搗亂垂拱殿第866章:患得患失『加更21/33』第1266章:爭執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三百零九章:被流放的王爺第199章:詐死之計 二合一第十八章:親疏第1345章:牽一髮而動全身 二第1170章:戰況簡報 二第1126章:迴歸行宮第212章: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784章:疑點重重 五第220章:進退 三第840章:算計?第722章:次日 二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567章:登門問罪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826章:隴西簡況第746章:原來是計第五十七章:神乎其才第708章:項末的一石二鳥第1337章:八月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兩百一十二章:慶功宴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26章:爭執與噩耗 二合一第986章:攻城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580章:名正言順的仗勢欺人第839章:說服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1334章:兄與弟第1086章:新年第一百五十四章:軍議第83章:狙擊糧道 二合一第725章:姬潤與景舍第498章:影響 三第1009章:上谷守馬奢第1233章:反擊的號角 二 二合一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911章:韓軍劍兵第1332章:聚謀第147章:炫耀軍力 二合一第1168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五第10章:頤王的不安 二合一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1230章:千里馳援!從天而降的援軍! 二 二合一第676章:宿縣初戰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123章:焦灼的戰場 三 二合一第634章:將計就計第955章:援軍 二 『加更31/33』第753章:楚王的夢第一百九十七章:善後第二十五章:一方水榭 二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764章:日常之冶造局第119章:局勢與算計 二合一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1065章:打壓與離間 二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821章:楚國內戰之楚王的回信『加更12/33』第941章:再進兵!第一百九十五章:姬潤與熊拓第963章:年末 二第136章:新時代 二合一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一章:降軍整頓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1079章:違和感第1135章:發難 二合一第319章:誤會 二 二合一第79章:各有算計 二 二合一第190章:韓然的對策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兄與弟 三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