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魏韓邊市

僅兩日後,北疆諸魏軍總帥韶虎便收到了來自大梁皇宮垂拱殿的回覆——可。天籟小

垂拱殿的肯定,意味着魏天子認可了《魏韓邯鄲和議》這項協議,在韓國與魏國兩位君王授權認可的情況下,《魏韓邯鄲和議》將成爲魏韓關係的主流:無論韓人與魏人,都不得破壞和議的內容。

於是當日,魏大將軍韶虎與肅王趙弘潤商議,將邯鄲率先歸還給了韓國。

此舉着實讓邯鄲的臣民大爲鬆了口氣,畢竟雖說魏兵在攻陷邯鄲後對城內秋毫無犯,但城內的民心依舊不安,甚至於有好些臣民近段時間都不敢拋頭露面,唯恐被魏兵找麻煩。

順便一提,在歸還邯鄲的過程中,魏軍否認了是夜襲邯鄲這件事,魏軍表示,他們在圍困邯鄲的時候,收到了來自邯鄲城內的消息,得知有人慾趁此事反叛作亂,因此,魏軍進駐邯鄲,確保邯鄲和平安穩。

當然了,這種蹩腳的理由充其量也就是糊弄一下邯鄲城內那些無知的平民,哪怕是韓王然下詔確認了此事,並且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也紛紛表示認可,也無法欺瞞那些看得清清楚楚的邯鄲臣民。

不過話說回來,遮羞布嘛,只要有個過得去的理由就足夠了,何必較真弄得彼此都不愉快呢,要知道,《魏韓邯鄲和議》簽署之後,『魏韓和睦爲鄰』纔是兩國關係的主流。

次日,韓王然、釐侯韓武、康公韓虎以及莊公韓庚在魏軍退出邯鄲之後,再次回到城內,將一部分《魏韓邯鄲和議》公佈於衆,意在向城內乃至國內臣民表示:魏韓兩國已解決爭執且結成聯盟,將合力共同對付河西、河套地帶的異族。

在得知這件事後,邯鄲臣民大感驚詫,他們甚至顧不得細思『邯鄲被魏軍攻陷後是否會影響韓人的地位』,便將此次魏韓聯盟視爲關注點。

這也難怪,畢竟魏人與韓人都是文化、禮俗頗爲接近的中原人,兩國的征戰,屬於是兩個中原國家王權的衝突,但羌、胡就不同了,尤其是林胡、東胡等異族,他們由於以往頻繁騷擾韓國邊境,以至於成爲韓人最憎恨的人,這屬於民族矛盾。

因此,魏韓聯盟抗擊羌胡,這屬於是『兄弟鬩牆、外御其辱』,這在中原文化思想中是極其正確的主張,若是有人膽敢跳出來反對,必將遭到全天下人的指責。

也正因爲這樣,明明魏人攻陷了韓人的王都邯鄲,但在彼此雙方都有『林胡』這個外敵的情況下,韓人皆選擇釋懷了邯鄲淪陷這件事。

在這種氛圍下,邯鄲韓王室繼而拋出了接下來魏韓兩國的聯盟理念:魏韓兩國先將致力於進攻河西,繼而再攻打河套的林胡。

不得不說,在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刻意控制輿論的情況下,邯鄲臣民大部分對這項合作表示認可,他們甚至於選擇性地遺忘了此番魏軍反攻他們韓國的這件事,轉而將矛盾對準河西、河套的異族,爲接下來韓國進攻河西鋪墊了輿論基礎。

八月十六日的時候,禮部右侍郎何昱帶領大梁使團出訪了邯鄲——事實上,該談的肅王趙弘潤已暨越與韓國商談完畢,因此右侍郎何昱帶領使節團前來,一方面也只是走個過場,維護一下魏國朝廷禮部的顏面。

但另外一方面嘛,魏國禮部也是希望與韓國進一步商議一下合作聯盟的事宜。

比如說,在『魏韓和睦、共拒外戎』這個主流關係下,魏韓兩國能否開設幾個『邊市』,互通有無。

本來,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對此並不感興趣,但奈何魏國拋出了一個大殺器——銅!

銅是什麼?

在這個時代,銅可以鑄造錢幣,尤其是對擁有鑄幣權利的人而言,有多少銅,就意味着就多少錢。

這讓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怦然心動。

要知道,魏韓兩國的國體是不同的,魏國是高度集權的君權國家,國內各王公貴族雖然把持着魏國各種獲利的渠道,比如礦產、粗鹽等等,但既沒有兵權,也沒有鑄幣權,鑄幣權早已歸屬國家。

也就是說,在魏國私鑄銅幣是犯法的,雖然據說有些貴族仍然在私底下鑄造銅幣,流向宋郡,但這種事本身是不被認可的,一旦被抓到就是充軍抄家的重罪。

然而韓國,它雖然也是一個君權國家,但在集權這件事上改革地卻並不徹底,比如康公韓虎、莊公韓庚,這兩位國內權臣,其實都是地方上韓王室王公貴族的代表人物,他們不但擁有軍隊,而且還擁有許許多多魏國王室貴族所沒有的權利,比如說這個鑄幣的權利。

除非鑄造出來的銅幣含銅量實在太低,充雜了太多的雜質,因而對韓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否則,各地方王公勢力私自鑄造銅幣,這種事本身是不會獲罪的。

也正因爲這個原因,當魏國提出開設邊市,且希望用銅來交換韓國的耕牛、馬匹時,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猶豫了。

其實他倆心中很清楚,似耕牛、戰馬這等資源,決不可流入魏國,畢竟魏韓兩國並非是真心實意地結盟,說到底不過是爲了各自的戰略目的而暫時攜手罷了,也就是說,魏韓兩國日後必有戰爭。

在明知這件事的情況下,將耕牛、馬匹這些緊要資源出售給魏國,這豈不是資敵的行爲?

可遺憾的是,魏國給予的價碼實在是優厚,以至於無論是釐侯韓武還是康公韓虎,都狠不下心來拒絕。

於是沒過兩日,魏韓兩國便開設了『沫邑邊市』與『淇縣邊市』。

這兩個邊市,其本質是相同的,區別僅在於,魏軍已將沫邑交還韓國,因此,將由韓國治理這個邊市——趙弘潤猜測很有可能是蕩陰侯韓陽。

而淇縣邊市,目前還在魏軍的控制中。

畢竟此時,邯鄲郡境內五支魏軍,已6續退向淇關——直到韓國從河西羌胡手中奪得那一帶的土地,並將其轉讓於魏國,魏軍將駐軍於這座關隘以及稍稍往北的『淇縣』。

因此不出意外的話,沫邑邊市與淇縣邊市,在日後一段時間內將成爲韓國商人與魏國商人在『魏韓貿易』這條路線上的大本營。

八月下旬,魏國戶部率先開始了與韓國的貿易,戶部的運輸船隊運來了許許多多的銅礦,從韓國商人的手中交換耕牛、馬匹。

毋庸置疑,此刻那些韓國商人,肯定是釐侯韓武、康公韓虎、莊公韓庚麾下的勢力——真正的韓國商賈,怎麼可能怎麼快就得知邊市情況,將數以千計的耕牛與馬匹運到此地,向魏國交換銅礦?

在觀察了兩日後,趙弘潤請來了戶部左侍郎崔璨。

左侍郎崔璨乃是戶部尚書李粱的得力下屬,此番是跟隨戶部的運輸船隊而來的,暫時擔任『淇縣邊市』的市令。

堂堂戶部左侍郎出任魏韓邊市市令一職,這在趙弘潤看來很不可思議,尤其是崔璨還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戶部官員,因此趙弘潤覺得,崔璨或許只是暫代市令一職,待淇縣邊市這邊穩定下來之後,這個職位將交予禮部的屬官,或者其他人。

待等左侍郎崔璨到來之後,趙弘潤率先開口詢問了這兩日的交易情況。

崔璨苦笑着說道:“這幾日交易的牲口,馬匹居多而耕牛居少。耕牛中,數年的公牛居多而母牛爲少;馬匹中,大多是駑馬或身有殘疾的馬……”

對此,趙弘潤絲毫不感覺意外——韓國怎麼可能將許多母牛與上好的戰馬售於魏國,倘若設身處地,就連他也不會這麼幹。

因此不難猜測,韓國出售給魏國的那些耕牛,十有**是那種上了年紀或者有了隱疾的公牛,而馬匹呢,肯定是駑馬或者有殘疾的戰馬。

不過即便如此,無論魏國亦或是趙弘人,亦甘之若飴,畢竟魏國的畜力實在是太緊缺了,魏國國內,尚有最起碼七成的農民仍然是在採用人力耕種的方式,因此,哪怕是那些韓國看不上眼的老牛與駑馬,對於魏國而言亦是頗爲緊缺的畜力。

更何況,趙弘潤相信在這如此龐大的交易中,魏國到最後肯定是能得到一些母牛與好馬的——就算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等人仍戒備着魏國,可相信就算是這兩位權臣,也無力干涉其國內的貴族與商人,難道他們還能下一道王詔,只允許出售魏國殘次的牲口?

不可能的事,要是釐侯韓武與康公韓虎敢這麼做,等同於將把柄交到魏國手中。

在送別戶部左侍郎崔璨後,趙弘潤又請來禮部右侍郎何昱,向後者詢問邊市這件事。

要知道,在韶虎與趙弘潤派人送到大梁的《邯鄲和議》中,是沒有提及邊市這件事的,因爲當時趙弘潤滿腦子都是河西,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雖然他必須承認,這是一樁對他魏國大有裨益的建議。

因此,趙弘潤想知道,究竟是誰提出了邊市這個建議。

他一開始想詢問戶部左侍郎崔璨,但是在仔細想了想後,他決定還是詢問禮部右侍郎何昱,畢竟禮部與邊市完全不搭界,因此禮部官員的話更有可信度。

而在聽到趙弘潤的詢問後,禮部右侍郎何昱說出了那個人:“是襄王。……是襄王殿下建議我戶部加上邊市之事。”

『襄王?趙弘璟?』

趙弘潤着實有些吃驚。

第460章:驅虎吞狼第186章:魏韓對峙 二 二合一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第1350章:試探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1175章:各有行動 三 二合一第382章:烏兀的協助第513章:疑雲 二第659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第888章:東雍之爭 四第491章:交鋒第1303章:虎方對峙第253章:決戰?!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九章:肅王的手段 三第1008章:陷城第748章:鐵騎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385章:退守常川第486章:說服 二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685章:黃雀 二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1115章:皇狩前夕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685章:黃雀 二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261章:局勢 二合一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623章:抵達彭城第911章:韓軍劍兵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1201章:司馬安破嶢關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三百三十章:成皋合狩之消息 二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536章:時機成熟第187章:魏韓對峙 三 二合一第246章:第四日 二第183章:伐謀 二合一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893章:深謀遠慮 三 『加更27/33』第326章:巴郡之戰第773章:交涉第356章:秦國覆亡第1254章:後續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919章:又生一計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1364章:趙弘禮的離去 二第二百八十一章:冤家路窄 二第282章:敲打第679章:高下 二第262章:誣陷 二合一第1038章:魏韓邊市第761章:回國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三百六十章:戰爭!戰爭!第1254章:後續第416章:首日之戰!第239章:大梁戰役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1083章:風波過後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981章:制定戰術第833章:七日期限『加更16/33』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二章:反響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767章:楚國內亂之始第1176章:反將一軍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11章:交涉 二合一第1194章:魚死網破?魏秦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514章:借宿驛站第296章:隕落的豪傑 二合一第812章:竊物的宮女第1102章:會試進行中『加更18/27』第215章:睢陽之戰 二合一第八十章:八皇子的禮物第67章:西河戰役! 二合一第349章:秦王親征第633章:進退維谷第1090章:二月 二 『加更16/27』第337章:平輿之戰 二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
第460章:驅虎吞狼第186章:魏韓對峙 二 二合一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第1350章:試探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1175章:各有行動 三 二合一第382章:烏兀的協助第513章:疑雲 二第659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第888章:東雍之爭 四第491章:交鋒第1303章:虎方對峙第253章:決戰?!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九章:肅王的手段 三第1008章:陷城第748章:鐵騎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385章:退守常川第486章:說服 二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685章:黃雀 二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1115章:皇狩前夕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685章:黃雀 二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261章:局勢 二合一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623章:抵達彭城第911章:韓軍劍兵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1201章:司馬安破嶢關第392章:戰爭升級的徵兆第三百三十章:成皋合狩之消息 二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536章:時機成熟第187章:魏韓對峙 三 二合一第246章:第四日 二第183章:伐謀 二合一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893章:深謀遠慮 三 『加更27/33』第326章:巴郡之戰第773章:交涉第356章:秦國覆亡第1254章:後續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516章:二度行刺 二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919章:又生一計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1364章:趙弘禮的離去 二第二百八十一章:冤家路窄 二第282章:敲打第679章:高下 二第262章:誣陷 二合一第1038章:魏韓邊市第761章:回國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三百六十章:戰爭!戰爭!第1254章:後續第416章:首日之戰!第239章:大梁戰役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1083章:風波過後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981章:制定戰術第833章:七日期限『加更16/33』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二章:反響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767章:楚國內亂之始第1176章:反將一軍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11章:交涉 二合一第1194章:魚死網破?魏秦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514章:借宿驛站第296章:隕落的豪傑 二合一第812章:竊物的宮女第1102章:會試進行中『加更18/27』第215章:睢陽之戰 二合一第八十章:八皇子的禮物第67章:西河戰役! 二合一第349章:秦王親征第633章:進退維谷第1090章:二月 二 『加更16/27』第337章:平輿之戰 二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