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碧眼小兒,用心歹毒!

“哈哈!-子敬先生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羔羊、美酒已經備下,今日咱們一醉方休--裡面請!”

“在下何德何能,敢勞大司馬親自出迎,今日厚待之恩,子敬沒齒難忘!”

“子敬先生言重了,無愁今日降階相迎,非重先生之官職,乃重先生之才略也!”

……………………………………

無愁侯府-中門大開、紅氈鋪地,在悠揚的迎賓樂曲中,蕭逸以最隆重的禮節,親自走下臺階迎接,人影未到、笑聲先聞!

魯肅爲人忠厚,素有長者之風範,如今受到這樣禮遇,自然是感激至極了,連忙的整理衣冠,雙手抱拳行禮,眼角都變得溼潤了!

要知道,魯肅三十多歲纔出仕,屬於大器晚成之人,投奔江東三年有餘,雖然屢屢獻上良策,卻沒什麼傑出戰功,只封個‘贊軍校尉’的官職,在江東集團的內部、也只是中層將領罷了!

與蕭逸少年成名、官高爵顯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古人最看重名節,面子比性命都重要呢,如今受到這樣的厚待,自然是感激涕零了,若不是已經效忠江東,恐怕真有投效之心了!

“子敬隨行的兒郎,目光銳利,相貌英武,氣勢宛如雄獅,不知是何出身呀?”

蕭逸目光敏銳,發現魯肅身後有一青年,身高八尺,體魄魁梧,五官相貌頗爲眼熟,與隕落的小霸王孫策,竟然有七八歲相似!

另外嗎,少年郎身披甲冑、手握寶劍,渾身散發着殺氣,看向蕭逸的目光之中,還燃燒着仇恨的火焰呢!

“此乃我家主公之弟,姓孫、名翊,字叔弼,此番初到許昌城,還請大司馬多多照顧……三公子還不快快行禮!”

魯肅略加猶豫,還是說出了青年的身份,江東孫氏兄弟四人,策、權、翊、匡,來人正是三公子孫翊,他與蕭逸有殺兄之仇,自然的格外憤恨了!

“江東孫叔弼,見過蕭大司馬,昔日莫大恩賜,孫氏未敢忘記!”

“哈哈!-我與汝父乃是故人,賢侄就不必行大禮了!”

“啪!--嗯!”

………………………………

孫翊目露殺機,趁着躬身行禮之時,雙拳猛砸向蕭逸心臟要害,出招猛如餓虎一般!

蕭逸處亂不驚,迅速擡起了左手,護住自己的心臟,來了一個硬碰硬!

一掌二拳相碰,出發沉悶的聲響,而後互相較量起來了,二人屏氣凝神,都在暗中運力,以至腳下青磚都踩碎了!

二人僵持了一會兒,蕭逸氣不長出、面不改色,站的穩如山嶽一般,一邊利用身份優勢、出言調侃着對方;一邊不斷增加力量,手掌緩緩的壓了下去!

孫翊青筋亂蹦、汗出如雨,牙齒咬的咯咯作響,依舊抵抗不住巨力,最終單膝跪在了地上,又磕碎了一塊青磚……

“三公子初來乍到、不知深淺,還請大司馬多多包涵呀!”

“初生牛犢、不畏猛虎,長了犄角、反怕餓狼--哼!哼!”

眼看情況不妙,魯肅連忙上前求情,急得汗水都出來了,生怕三公子命喪當場,自己回去不好交待了,鬼面蕭郎之勇,可是冠蓋天下的!

蕭逸冷笑幾聲,緩緩的收回了手掌,倒不是心生憐憫了,而是孫尚香在侯府中,若是傷了她的三哥,面子上不好交待呢!

兩名侍從上前,小心的攙扶起了孫翊,發現他渾身顫抖不止,衣衫也被汗水浸透了,原本猛虎般桀驁的目光,也變得暗淡下去了!

孫翊勇猛果斷,頗有父兄之風範,自幼喜歡刀槍棍棒,又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平時與江東將領們過招,也從未落過下風,久而久之,難免生出一股驕傲之氣!

這次見到了蕭逸,想起大哥孫策的舊恨,纔會出手報仇的,沒想一下踢到鐵板了,終於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難怪神勇如大哥,也會敗於此人手中!

……………………………………………………………………

“我家主公之妹,居住許昌數年之久,承蒙大司馬的照顧,江東上下感激不盡,不過嗎,吳老夫人思女心切,每日望江北流淚不止,故而主公派在下前來,迎接大小姐回吳郡,也好母女相見呢!

另外嗎,我家三公子會在許昌居住一陣,念在蕭、孫兩家的淵源上,還望大司馬多多照顧,若能入住無愁侯府之中,日夜承受大司馬的教誨,那就再好不過了!”

接下來,衆人回到侯府大堂,分賓主落座之後,享用起豐盛的酒宴,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肅說出了登門目的,他是接江東明珠回去的!

當初曹營集團勢大,威逼孫氏以血親爲人質,小霸王孫策靈機一動,就把小魔女-妹妹送來了,而後入住在無愁侯府,已經六七年時間了!

孫尚香在侯府之中,一直享受大小姐的待遇,吃穿用度、從未短缺,日常禮遇、尊貴至極,蕭逸對她也極爲寵愛,地位與家中親人無異了!

如今讓小魔女回江東,蕭逸真心捨不得呢,可是母親在思念女兒,自己就算是權勢滔天,也不能加以阻止吧,那樣會良心不安的!

不過嗎,孫尚香是以人質身份,被送到許昌城居住的,現在要接她回去,按照規矩要一個換一個,而作爲交換的人質,就是她的三哥孫翊!

“母女相見,天經地義,本大司馬再是不捨,也只有忍痛放人了,這就叫人安排車輛,以及應用之物,禮送大小姐返回江東!

至於三公子嗎,血氣方剛、年輕有爲,朝廷上自會妥善安排,就不必本大司馬費心了,日後若有爲難之事,無愁侯府必會相助就是了!”

蕭逸心思敏捷,聆聽對方的話語,再聯繫收集的情況,頓時明白了八九分,碧眼小兒‘迎回妹妹,母女團聚’是假,‘以弟爲質,清除隱患’纔是真呢!

原來孫策臨終之時,江東集團內部呼聲最高的繼承人,並不是孫權、而是孫翊,這位三公子性格剛烈,武藝高強,各個方面都像父兄,堪稱是小小霸王了!

江東集團的重臣們,大都希望三公子孫翊上位,統領江東六郡的兒郎們,東征西討、報仇雪恨,再出一頭縱橫馳騁、睥睨天下的江東猛虎!

可惜孫策力排衆議,沒選中驍勇善戰的孫翊,反而把江東軍政大權,交給了文弱的二弟孫權,並說出兩句名言:“舉江東之衆,決機與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小霸王交代的遺言,可謂字字珠璣,充分體現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智慧,說清了兄弟二人的長短處,以及江東集團的未來方向--不是開疆拓土,而是固守基業!

淮南戰敗,死傷慘重,江東集團元氣大傷,又受到了曹軍步步緊逼,這種情況下,性格相對文若、能夠固守基業的孫權,自然遠勝於性情剛烈、做事魯莽的孫翊了!

在小霸往的遺言交代、以及周瑜的鼎力支持下,孫權成爲了江東之主,幾年來勵精圖治、收攏人才,做的相當不錯呢,也露出了明主之風,可是位置依舊不穩固,而最大的威脅就是三弟-孫翊!

孫翊慢慢的長大,性格越發剛烈,武藝日漸高強,就連容貌也更像孫策了,不少的重臣私下聯絡,準備廢除掉孫權,改立孫翊爲江東之主,尤其是軍方將領們,極爲擁護三公子上位!

這種情況下,爲了集團內部的安穩,更爲了保住手中權利,孫權甚至動了殺心,想要除掉三弟孫翊呢,只是擔心事情泄露,引來江東重臣的不滿,這纔沒有實施罷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趁着母親思念女兒之際,孫權提出了迎接妹妹回江東,改以三弟孫翊爲人質,這樣做有兩大好處:

一是順了母親心意,把妹妹迎接回來,自己落個‘孝子、仁兄’的美名,有助於提高自身威望,坐穩江東之主的位子!

二是把孫翊送到許昌城,遠離了江東集團核心、以及元老舊將們,可以避免他爭奪大位,一旦曹、孫兩家刀兵相見,孫翊很可能人頭落地,等於借曹家的刀,除掉了自己的隱患!

孫權身爲一位兄長,利用母親、坑害弟弟,人品惡劣至極,簡直豬狗不如,可是站在統治者角度上,爲了江東集團的安危,他的作爲又無可厚非了--一句話: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

蕭逸也心生警惕,對碧眼小兒另眼相看了,他或許不及兄長勇武,也沒有開闊的胸襟,卻是一位不折不扣、極爲優秀的政治家呢!

魯肅也是智謀之士,完全看清了自家主公的用心,可是身爲人臣者,又不好意思反對,只好主動擔當使者,又來無愁侯府求見,希望蕭逸念及舊交,能夠照顧三公子孫翊一下!

蕭逸位高權重、手握重兵,只要他肯伸出羽翼來,就算曹、孫兩家兵戎相見了,孫翊也不會有危險的,可惜這位三公子有勇無謀,不知此行的根本目的,反而胡亂招惹了蕭逸,也失去一把保護傘!

蕭逸聰明絕頂,分析其中利弊之後,立刻婉言謝絕了,孫尚香可愛頑皮、心地善良,養在侯府中自然沒事了,還能增添不少樂趣呢!

孫翊就不一樣了,這小子勇武剛烈、做事衝動,又跟自己有殺兄之仇,把他放在無愁侯府中,等於埋下一根隱患呢,那天突然發起瘋來,傷到自己的老婆、孩子怎麼辦?

因此蕭逸直截了當,讓朝廷安排孫翊的事情,不想有太多的交集,當然了,看在孫策、孫尚香的面子上,這個混小子鬧出事來,蕭逸也會盡力拉一把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曹操的政治安排!(中)第二百八十九章諸子百家,再分雌雄!第612章 收服虎將第二百二十四章宗廟難立,認祖歸宗?第一百三十章士族反擊,三管齊下!第一百七十四章揚帆起航,跨海遠征!第612章 收服虎將第868章 孫氏幼子第二百一十三章大軍西征,天賜謀臣(二)第二百零九章利滾利,賬翻賬(上)第二百一十八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七)第76章 十面埋伏(求收藏)第592章 轉世再來第398章 老夫不虧,不虧!第534章 暗夜屠殺第139章 幷州第一勇士!第七十二章純陽觀,天師道(四)第811章 身陷囹圄第191章 李陵之後第153章 親兵小斌第七十四章三江水戰,龍虎風雲(五)第812章 輿論風暴第二十九章決議北伐(上)第34章 結拜趙雲第八十九章河套平原,一人一半!第八十九章劉備的小鞭子!第649章 三大重臣第58章 蕭逸舉鼎(一)第九十二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上)第641章 虎狼叢中也立身!第571章 華佗現身第622章 小雕-‘元寶’第639章 三道旨意第五十三章樂城奪糧草(四)第八十三章進退兩難的局勢!第十章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四章豬圈裡的臨淄侯!第一百三十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三)第一百二十章孤狼奔逃,九死一生(下)第8章 射鵰之手第304章 狂毆曹家兄弟第一百九十九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五)第一百一十五章肥羊闖進了狼窩裡!第二百五十五章城內生變,混亂不堪!第239章 傷心一刀第一百五十六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下)第二百三十四章碧眼小兒,用心歹毒!第二十七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十)第二百九十三章百家復出,大事已成!第一百九十二章又一道先王遺令!第811章 身陷囹圄第724章 老夫比之霍光如何?第94章 誰主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貪狼決鬥鳳雛!(十一)第125章 董卓!下馬!第161章 再議廢君第405章 我是-曹阿瞞!第216章 站在那一邊?第一百九十七章父子叔侄,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三章以子代父,上殿面君!第158章 虛虛實實第32章 雙箭射雁第611章 夏口陷落第一百二十四章蕭郎遇刺,有驚無險!第719章 許昌政變(下)第576章 江山美人第十三章郿塢故事,魅影潛行(二)第六十六章鳳雛來投,福禍難料?第705章 絕糧計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一百二十一章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第864章 玉兔西墜,金烏東昇!第七章鳳雛的報復第一百零六章身陷困境,絕地反擊(上)第680章 陰謀反叛第一百八十七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上)第七十九章一縷幽魂歸故鄉!第145章 格殺勿論第三十九章徐庶的反間計!第102章 殿下?殿下!第二百一十章利滾利,賬翻賬(中)第一百一十一章火燒烏林,鏖兵赤壁(下)第三十七章司馬氏家族內部會議!第495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九十八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四)第46章 狼來了(求推薦票)第244章 我得無愁,天下無愁!第647章 誰是潛龍?第四十七章蜀中有大將(二)第九十七章大王寶刀未老!第一百九十五章忠烈之士,寧死不辱!第273章 老虎發威第二百二十四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六)第十七章郿塢故事,魅影潛行(六)第一百六十一章貪狼決鬥鳳雛!(八)第404章 地利不如人和第230章 陰的就是呂布第301章 憤怒的靈魂第22章 三碗不過河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
第一百四十二章曹操的政治安排!(中)第二百八十九章諸子百家,再分雌雄!第612章 收服虎將第二百二十四章宗廟難立,認祖歸宗?第一百三十章士族反擊,三管齊下!第一百七十四章揚帆起航,跨海遠征!第612章 收服虎將第868章 孫氏幼子第二百一十三章大軍西征,天賜謀臣(二)第二百零九章利滾利,賬翻賬(上)第二百一十八章大軍西征,天賜謀士(七)第76章 十面埋伏(求收藏)第592章 轉世再來第398章 老夫不虧,不虧!第534章 暗夜屠殺第139章 幷州第一勇士!第七十二章純陽觀,天師道(四)第811章 身陷囹圄第191章 李陵之後第153章 親兵小斌第七十四章三江水戰,龍虎風雲(五)第812章 輿論風暴第二十九章決議北伐(上)第34章 結拜趙雲第八十九章河套平原,一人一半!第八十九章劉備的小鞭子!第649章 三大重臣第58章 蕭逸舉鼎(一)第九十二章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上)第641章 虎狼叢中也立身!第571章 華佗現身第622章 小雕-‘元寶’第639章 三道旨意第五十三章樂城奪糧草(四)第八十三章進退兩難的局勢!第十章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四章豬圈裡的臨淄侯!第一百三十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三)第一百二十章孤狼奔逃,九死一生(下)第8章 射鵰之手第304章 狂毆曹家兄弟第一百九十九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五)第一百一十五章肥羊闖進了狼窩裡!第二百五十五章城內生變,混亂不堪!第239章 傷心一刀第一百五十六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下)第二百三十四章碧眼小兒,用心歹毒!第二十七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十)第二百九十三章百家復出,大事已成!第一百九十二章又一道先王遺令!第811章 身陷囹圄第724章 老夫比之霍光如何?第94章 誰主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貪狼決鬥鳳雛!(十一)第125章 董卓!下馬!第161章 再議廢君第405章 我是-曹阿瞞!第216章 站在那一邊?第一百九十七章父子叔侄,各懷鬼胎!第二百零三章以子代父,上殿面君!第158章 虛虛實實第32章 雙箭射雁第611章 夏口陷落第一百二十四章蕭郎遇刺,有驚無險!第719章 許昌政變(下)第576章 江山美人第十三章郿塢故事,魅影潛行(二)第六十六章鳳雛來投,福禍難料?第705章 絕糧計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一百二十一章天寒地凍,大雪紛飛!第864章 玉兔西墜,金烏東昇!第七章鳳雛的報復第一百零六章身陷困境,絕地反擊(上)第680章 陰謀反叛第一百八十七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上)第七十九章一縷幽魂歸故鄉!第145章 格殺勿論第三十九章徐庶的反間計!第102章 殿下?殿下!第二百一十章利滾利,賬翻賬(中)第一百一十一章火燒烏林,鏖兵赤壁(下)第三十七章司馬氏家族內部會議!第495章 四面埋伏第一百九十八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四)第46章 狼來了(求推薦票)第244章 我得無愁,天下無愁!第647章 誰是潛龍?第四十七章蜀中有大將(二)第九十七章大王寶刀未老!第一百九十五章忠烈之士,寧死不辱!第273章 老虎發威第二百二十四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六)第十七章郿塢故事,魅影潛行(六)第一百六十一章貪狼決鬥鳳雛!(八)第404章 地利不如人和第230章 陰的就是呂布第301章 憤怒的靈魂第22章 三碗不過河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