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一章 大刀闊斧

樞密院公房之中,被林覺一番譏諷的惱羞成怒的楊俊起了兇性,他本是領軍作戰的將領,手段狠辣無比,手下殺人如麻。能下達滅絕令的人,殺個把人算什麼。被林覺那麼一激,熱血上涌,當即便取了牆上的寶劍朝林覺砍來。

林覺豈會被他砍中,退後躲避,口中喝道:“楊俊,你敢對朝廷命官當衆行兇,試圖殺害?你這個樞密使是不想當了。殺人償命,殺了我你也得死。我可不是街頭閒漢,尋常百姓。我是朝廷剛剛任命的三司使。”

楊俊猛然驚醒了過來,提着劍咬牙看着林覺,氣喘吁吁。他想要殺了林覺絕對能辦到,雖然自己老了,但殺林覺還是綽綽有餘。但是殺了他之後可怎麼交代?林覺是朝廷三司使,自己擅殺朝廷大員,等待自己的也將是極爲嚴重的懲罰。自己犯得上爲了這個林覺毀了自己麼?這麼多年奮鬥所得,難道便因爲一時衝動而毀於一旦?這絕無可能。

“林覺,今日饒你一條狗命。老夫警告你,你若不識時務,會死無葬身之地。老夫苦口婆心,對你仁至義盡。你若自尋死路,今日老夫不殺你,自有別人代勞。”

林覺哈哈大笑道:“楊樞密,還是爲自己操操心吧。晉王一旦成爲太子,你該怎麼辦啊。我都替你愁的慌。你好好的想想吧,倘若想要向晉王請罪,我倒是可以引見。想清楚了來求我吧。告辭。”

林覺轉身,快步而去。楊俊持劍而立,臉色煞白,恨得咬牙切齒。

……

朝中局勢在大周慶豐七年新年過後出現了出乎很多人意料之中的變化。原本在方敦孺和嚴正肅自殺之後,很多人都認爲朝中局面已經完全被呂中天等人掌控。樞密使楊俊選擇和呂中天共同支持郭旭,軍政二位大員齊力推薦之人,怎麼能夠不成爲太子。

但是,局面的發展超乎意料。正月十五上元之夜後,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那便是皇上對郭旭似乎產生了不滿的情緒,當衆訓斥郭旭,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更何況是在呂中天再無對手的情況之下。

而之後皇上力排衆議任命林覺爲三司使的行爲,更是讓很多人看懂了這背後的目的。正是這一家獨大的局面讓皇上做出了這種舉動,任用和呂中天楊俊等人已經矛盾公開的林覺作爲三司使的行爲,更像是告訴所有人,皇上不滿意目前朝廷的局面,皇上希望打破這種局面。

朝廷之中,只要有一丁點的風吹草動,便能引起軒然之波。正月十六正式任命林覺爲三司使之後,朝中官員很快便有所動作。那些在不久前還在呂中天等人面前諛詞如潮的官員也立刻嗅到了味道。原本車馬寥落的林府門前忽然間便車水馬龍了起來。拜訪林覺的官員排到了數日之後。而這一情形不久前在呂中天和楊俊的府前同樣的上演着。

當然,不少人聰明的官員的表現並不明顯。他們只是不在去呂中天等人的府中混個臉熟,而是選擇了觀望。情形不明朗,他們並不想太早下決定。但也不願再繼續成爲呂中天楊俊的座上賓。呂中天正月二十一那日宴請賓客時,原本準備的十九桌酒席連十桌也沒坐滿。剩下的要麼乾脆不來,要麼便是稱病或者是找種種理由拒絕。由此可見一斑。

呂中天憤怒不已,卻也只能生悶氣。大周朝廷中的風氣一向如此,也怪不得別人這樣。皇上的態度便是晴雨表,就算他呂中天再權勢熏天,他也抵不過皇上的威嚴。皇上的態度決定了這一切。呂中天只得咬牙忍耐,以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的話來安慰自己。那些直接拒絕自己的人全部上了呂中天的黑名單。牆頭草們的行爲必須要付出代價。

林覺對於這些突然間向自己示好的大批官員的態度是來者不拒。雖然小郡主知道這些官員轉而來拍自己夫君的馬屁時曾和林覺說,要林覺不要搭理這些人。但林覺的宗旨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雖然這些人的人品值得鄙夷,然而自己還是需要這些人給自己壯大聲勢的。而且這些人大抵都是小人,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林覺可不想自己成天面對背後的詆譭和陷害,被他們背後衆口鑠金。當然了,重用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要求也都只是打着哈哈拖延,無關痛癢之事可以給他們點甜頭,想借着自己上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林覺要重用的是另外一批人。那是條例司裁撤之後留下的一些人。條例司中的投機分子在嚴正肅和方敦孺被彈劾的事件之中早已全部自動暴露了。可悲的是,這樣的人佔據了條例司所屬官員的五成以上。但那也自動替林覺篩選了一半的人手。剩下的人也許沒那麼優秀,也許沒什麼本事,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的,他們都不是落井下石之人。在嚴正肅和方敦孺危難之際,他們雖沒有士爲知己者死的去鬧,去想辦法營救,但是在經歷了吳春來的威脅和誘惑之後他們卻能保持自我,沒有去詆譭兩位大人,所以在人品上他們絕對過關。

三司衙門在條例司成立之後幾乎淪爲了一個空殼子。除了裡邊的一些官員平級移動至條例司中做事之外,剩下的幾乎只是維持着例行的運轉而已。林覺上任之後,會同楊秀和杜微漸立刻便開始了全面的恢復運作,將荒廢的事務一件件的抓了起來。杜微漸花了數天時間研究三司衙門舊的制度加以改善,改變以往人浮於事的狀況。這是他拿手之事。大刀闊斧的改變以及調整人員的進出之後,整個三司衙門在短時間內便變得朝氣蓬勃.起來。

林覺在上任之初的見面會上便告訴所有人,按照大周之制,兩府三司乃是平等級別的衙門。三司要收回應負之責,應享之權,不能受制於人,也無需受制於人。三司衙門掌管的錢糧稅務之事只對皇上負責,無需對任何衙門負責,更不受他們的管束和指揮。這一番話正是針對三司使職權淪喪、淪落爲受政事堂所制,事務不能自專的情形而言的。很多人都認爲林覺只是說說而已,但很快他們便明白了,林覺是動真格的。

在連續駁回政事堂的數次撥付錢糧的命令,並將前來詢問的官員斥退之後,人們終於明白,林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吹響了振興三司衙門的號角,正式的開始了對將手深進三司衙門中管東管西的其他衙門的反擊。

面對這種情形,正月二十六日朝會之上,呂中天吳春來等人正式提出了質疑,請求皇上制止林覺這種行爲。在接受郭衝質詢的時候,林覺拿出了大周立國之後關於兩府三衙制度確立的律法文本,一條條的讀出三司衙門的職權範圍,對照自己近日三司衙門的行爲,當着百官的面進行對比。最後,林覺做了長篇的迴應。。

“皇上,諸位同僚。我大周兩府三司制度乃先皇確立,已經運行了一百多年。這已經是我大周朝廷運行的基本制度。按照這個制度的規定,兩府三司各司其職。軍政財三權分開,分屬樞密院、政事堂和三司衙門。我三司衙門的權責便是掌管大周財政收支運用,合理規劃的收稅和使用。這本就是我三司衙門設立之初的權責。但自錦繡年間起,三司淪爲需要政事堂的批准方可決定財政收支之事,這可不是先皇定下兩府三司之制的初衷。倘若三司衙門需要政事堂的點頭方可行事,朝廷大可進行改制,將三司衙門納入政事堂所轄便是,那樣的話,政事堂伸手管轄三司衙門便是順理成章了。”

“然而現在情形並非如此,朝廷並沒有進行改制,則兩府三司依舊是我大週三大分管軍政財權的中樞衙門。這種情形下,呂宰相吳副相你們應該明白,不是三司衙門不聽你們的命令,而是你們無權對三司衙門管轄發令,這個關係必須要明確。三司衙門今日確實駁回了政事堂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但那是三司衙門固有的職權,並非什麼故意刁難。三司衙門有權在自己所轄職權之內,對於不合理的財稅之事決斷。除了需要得到皇上的批准之外,無需受到任何衙門的干擾。呂相吳副相倘若覺得你們管轄三司衙門的話,便提請朝廷進行改制,否則我們便沒有任何的錯誤,也不接受任何無端的指責。政事堂諸位大人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不妨做個換位思考。倘若我跑去政事堂中指手畫腳,要政事堂必須按照我的想法去行事的話,你們會不會以爲我瘋了?而你們正在做的,便是我口中所言的這種情形。不知我這番解釋,呂相和吳副相以及諸位大人可曾聽明白了?”

林覺的迴應邏輯嚴密,無懈可擊。當初兩府三司制度訂立的時候,三大衙門本就是平起平坐的位置。在某一時段,甚至三司的職權超過兩府。三司衙門首官三司使有個別稱叫做‘計相’,從這個稱呼便可明白,曾幾何時三司使這個職位是和宰相平起平坐的。只是後來,三司衙門逐漸式微,數任三司使的無能讓其淪落爲被政事堂插手事務,並且似乎已經形成了定製,但從訂立兩府三司制度的初衷來看,這顯然是違背了初衷的。不管這項制度是否是最完美最合理的制度,但既然這是大周定製,便非兒戲。林覺正是利用這一點作爲基礎,讓人無法反駁的。

殿上官員們無不聽明白了林覺的話。不但明白了林覺說出的話,更明白了林覺的話外之言。這個林覺是要奪回曾經被侵佔的三司衙門的所有權力了,不再允許其他人對三司衙門指手畫腳。這便也預示着,以林覺爲首的三司衙門將不再屈從於呂中天的威勢之下。朝堂上的一股新勢力在今日強勢宣告崛起,這意味着什麼?

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一零八七章 推波助瀾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五八四章 公開化第九五三章 你也配稱英雄第一一四零章 喋血黎明(十)第八六七章 圍殺第一一八五章 大膽計劃第一零三章 夜驚第一七五章 瘋子還是天才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八三九章 計劃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一二四四章 商討第七一二章 團聚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六零二章 驚人技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一四二章 訣別第九七五章 直言第六六一章 內外交困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四零八章 饒舌之人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零九五章 抓住春天的尾巴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四一九章 恢宏氣勢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九二零章 城易破第一九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零八章 臨朝第一六五一章 大決戰(十二)第四四二章 好花堪折直須折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一三一一章 脫身之策第二四五章 天堂有路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四九二章 遠大志向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二七三章 釋疑(續)第一零四章 試探第一二三九章 動之以情第一四零一章 勝利在望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十五章 世間每多不平事第一二三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七九一章 母子之間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一六三一章 亡命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七一五章 拜見岳父第八二三章 生疑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七零四章 末路第一二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一一二八章 驚惶之夜(六)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五四九章 案發第二三零章 後知後覺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一五九零章 誓言第八四六章 誓師第七五二章 口說無憑第一三九三章 其言不善第五四三章 重任在肩第九七七章 膏肓第五三七章 撫琴而歌第三八七章 信至第一一一九章 血色黃昏(七)第七一四章 差役如虎狼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五一五章 漏夜訪客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五零三章 心事重重第一五六八章 轟然第七三四章 油鹽不進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一零九三章 誰人得利第九零一章 猜測坐實第一二九二章 對峙第一五七章 祛毒務淨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八一四章 老驥伏櫪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六一七章 中秋團圓夜第九三四章 傳旨之人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六九八章 仁至義盡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
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一零八七章 推波助瀾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五八四章 公開化第九五三章 你也配稱英雄第一一四零章 喋血黎明(十)第八六七章 圍殺第一一八五章 大膽計劃第一零三章 夜驚第一七五章 瘋子還是天才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八三九章 計劃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一二四四章 商討第七一二章 團聚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六零二章 驚人技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一四二章 訣別第九七五章 直言第六六一章 內外交困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四零八章 饒舌之人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零九五章 抓住春天的尾巴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四一九章 恢宏氣勢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九二零章 城易破第一九四章 矇混過關第一千零八章 臨朝第一六五一章 大決戰(十二)第四四二章 好花堪折直須折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一三一一章 脫身之策第二四五章 天堂有路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四九二章 遠大志向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二七三章 釋疑(續)第一零四章 試探第一二三九章 動之以情第一四零一章 勝利在望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十五章 世間每多不平事第一二三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七九一章 母子之間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一六三一章 亡命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七一五章 拜見岳父第八二三章 生疑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七零四章 末路第一二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一一二八章 驚惶之夜(六)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五四九章 案發第二三零章 後知後覺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一五九零章 誓言第八四六章 誓師第七五二章 口說無憑第一三九三章 其言不善第五四三章 重任在肩第九七七章 膏肓第五三七章 撫琴而歌第三八七章 信至第一一一九章 血色黃昏(七)第七一四章 差役如虎狼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五一五章 漏夜訪客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五零三章 心事重重第一五六八章 轟然第七三四章 油鹽不進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一零九三章 誰人得利第九零一章 猜測坐實第一二九二章 對峙第一五七章 祛毒務淨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八一四章 老驥伏櫪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六一七章 中秋團圓夜第九三四章 傳旨之人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六九八章 仁至義盡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