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

“衆愛卿,今日朕還有一件事需得請衆愛卿議定。這是關乎我大周江山社稷的大事。朕養病期間一直在思量此事,朕相信你們也和朕一樣對此事極爲關注。對,正是關於立太子之事,需得今日議定。”郭衝放下茶盅後掃視全場,緩緩開口道。

全場一片寂靜,但每個人的心裡都如驚濤掠過,均想:“果然,該來的還是來了,這纔是今天的重頭戲,這纔是今日大早朝,讓兩位皇子以及多位皇親列於殿上的原因。”

晉王郭冕臉上的興奮期待之色溢於言表,在他看來,今日自己搞不好便能當上太子了。相較於他的興奮,淮王郭旭卻面色淡然,平靜的過分。

“朕之前說了,國本之事幹系社稷穩定,干係國祚綿延,乃是朝廷大事。朕雖只登基六年,然此事終究要提上日程。朕也希望能讓新立太子早些歷練,將來也好接過這副重擔。故而朕多日前下達了太子之議的事情。這些天朕病了,你們送來的關於此事的摺子不少,但朕沒有一一的去看。這是朕的失職。但是沒辦法,朕老了,身子不濟,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好在朕又爬起來了,我看莫如就在堂上廷議此事。今日若不能議定,明日可再議,明日議不定,後日再議。總之,一直到議定爲之。且朝堂上議定此事,更能直抒己見,讓所有人都能發表意見。這對於國本之議是件好事。那麼,誰來先說說,這件事該怎麼辦?”郭衝緩緩說道。

堂上雅雀無聲,所有人都在揣摩皇上的話意。皇上的話是矛盾的,一面說太子之議是他關心的事情,一面又說臣子們的奏摺他都沒看,並不知衆人的態度。一方面說此事要儘快議定,一面又說,今日不成明日,明日不成後日。這種態度着實讓人捉摸不透。

“怎麼?你們都不願說麼?看來朕得先拋磚引玉。朕膝下的兩個皇子都在這裡。郭冕和郭旭雖不成器,但朕認爲他們二人其實還算乖巧。對朕也都很孝順,爲人處事也都沒有特別出格之處。他二人不管誰將來繼位,朕覺得都是可以的。當然了,郭冕是朕的長子,也是皇后所生,按照立嫡長的規矩,郭冕理當成爲太子。但朕也並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我大周立嗣也非全以嫡長而論。朕立太子還是以才能而論,爲了大周將來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朕希望你們也能從這方面考慮考慮。總之,各位各抒己見,朕都不會怪罪。各自擺出理由來。”郭衝沉聲說道。

堂上依舊一片寂靜,沒有人肯帶這個頭。尷尬之際,宰相呂中天出列道:“皇上,老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郭衝笑道:“呂愛卿有話便說,朕說了,此刻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朕不怪罪。”

呂中天躬身道:“謝皇上。老臣認爲,皇上春秋正盛,無需着急議立太子。一則,兩位皇子還都顯稚嫩,難當太子大任。二則,我朝正經歷大變局,內行變法,外有敵窺,此時此刻,當集中精力應付變局。皇上此時議立太子,時機不宜。老臣以爲,等內外平息,局面平穩之時,在議立太子也自不爲遲。免的朝廷上下爲此事紛擾爭論,於朝局不利。”

呂中天此言一出,羣臣都大張嘴巴,驚愕無比。呂中天一開口,他們都以爲他是要力薦淮王。卻沒想到他居然是要皇上終止太子之議,這可真叫人意外。

座上很多官員都是被呂中天要求,一旦議立太子之時,便上書爲淮王搖旗吶喊,奮勇鼓吹的。此刻聽到呂中天這麼一說,均滿頭霧水,不知道呂中天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郭衝也很是驚訝。事實上,自從病體趨向好轉之後,郭衝便有些後悔當日提出議立太子之事了。當初確實是因爲形勢所迫,而且身子欠佳,不得不如此。但現在,既然林覺的藥物對症,自己的身體正在快速的痊癒,議立太子的事情便該再等一等了。自己只有五十六歲啊,起碼還有十幾二十年的光陰。此時立太子,難道自己當真要讓位於太子不成?自己找個地方去養老等死?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況且,郭衝自己是體會過當二十年太子的感受的。那種感覺既膽戰心驚小心翼翼,卻又蠢蠢欲動,想要取而代之。當初有好幾次,郭衝都想動手逼着父皇退位,他實在受夠了等待,也受夠了小心翼翼生恐走錯路說錯話的感覺。那感覺實在太糟糕了。以己推人,無論郭冕和郭旭爲太子,他們都將經歷自己所經歷的煎熬,這既讓他們難受,也給朝廷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

但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郭衝也不能裝作自己沒有下達立太子的旨意。今日早朝,他必須要提及此事,哪怕是裝模作樣一番也是必須要提的。但他卻也下定決心,這件事必須拖下去,拖而不決,一直到自己認爲該決定的那一天。在此之前,都是空談。然而,讓他驚訝的是,呂中天居然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讓郭衝有一種被洞悉內心的感覺。呂中天是故意試探自己,還是他當真這麼認爲?這着實有些出乎意料。

“呂愛卿,議立太子之事乃國之大事,遲早是要定下的。朕雖然目前身子康健,但朕還是想早日定下此事,也能讓天下臣民安心。至於你所說的,我大周目前面臨的內外大事皆很緊迫,倒也不無道理。然朕認爲,這和太子之議沒有太大的衝突。嗯……你們說呢?”

郭衝不得不故作姿態,他很想說一句‘既如此,太子之議暫且緩議’,但那樣的話,似乎太着痕跡了些。

“皇上所言甚是,定國本,安人心,乃是歷朝歷代首要解決之事。國嗣確定,局面便會穩定下來。即便遭遇不測之事,也不至於亂了陣腳。皇上所言,老臣是舉雙手贊同的。老臣認爲,這件事該定下來了。”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出列奏道。

衆人都認識此人,此人是國子監祭酒,集賢殿大學士蘇荃。此人是三朝元老,頗有賢名,是位大周大儒,德高望重。本已致仕,但因德望高隆,依舊掌管國子監,爲大周培養德行兼備的後備人才。他出來說這一番話,代表的既是他自己,也是一大批儒者士大夫的意見。

郭衝點頭道:“蘇愛卿此言甚合朕意,朕也是這麼想的。然則你認爲兩位皇子誰可爲太子呢?”

蘇荃顫顫巍巍的道:“皇上,在老臣看來,大皇子才情曠達,爲人直爽,雖有些輕佻之議,但總體不失皇家體面,性情也很仁厚。二皇子性情沉穩,行事有章法條理,內斂而沉靜,仁義而有智勇。雖然說有些不愛讀書,喜好兵馬騎射之事,但也不失體統。哎,倘若兩位皇子能合二爲一,便是文武全才,性情中和,那可真是太好了。”

衆人白眼珠亂飛,心道:這老頭不是瞎扯麼?要你說誰更適合,你道好,和起了稀泥。合二爲一?立兩個太子麼?

但聽蘇荃繼續道:“……不過,老臣知道這是不可能,只能從兩位皇子當真選一位立太子的話,老臣認爲……自然是立大皇子。不是說二皇子不適合,而是大皇子爲嫡長子,我朝尊儒重道,講究倫常之序。大皇子既是皇上長子,又是皇后娘娘所生,品德才能也能勝任,故立嫡長,符合倫常之理,遵倫常之序也。”

蘇荃扶須搖頭晃腦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作爲大周大儒,他的這番話代表了許多人的心聲。大周尊儒,自然最看重綱常倫理之序,蘇荃本人師從前朝大儒程運之,程運之曾著述理學數本,深掘儒家之學,形成理學一派,影響廣遠。其所言綱常倫理,漸次深入人心,已有被採納爲正統理學的趨勢。作爲程運之的弟子,蘇荃提出立大皇子爲太子的理由其實並不讓人意外。他站出來的那一刻,很多人便知道他要推薦誰了。

“蘇大人所言甚是,我朝歷來遵儒重道,立國以來,傳位立嗣也遵循立嫡長爲先,次之爲賢。此乃根本之序,若立嗣之事不循長幼嫡庶之序,則會亂了天下。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蘇荃開了頭,頓時一羣官員出來說話,侃侃而談,附和其議。

郭冕興奮的雙目放光,雖竭力剋制,卻難掩欣喜之態。兩隻手握在一起搓來搓去。郭旭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憤怒,態度平靜的有些出奇。似乎根本事不關己一般。

郭衝眉頭微蹙,點頭道:“嗯,諸位愛卿說的朕明白了。然則,有無其他人有不同之議?”

吳春來要出來說話,卻被呂中天拉住了衣角。吳春來甚是納悶,看向呂中天時,發現呂中天一臉漠然。吳春來不知其意,只得暫且按捺住。

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五八七章 家宴第一零七零章 關鍵人證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一二四零章 圈套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五三二章 人去屋空第四三一章 重圍第一四零八章 隕落第一一九一章 烈火熊熊第一五九八章 商議第八五八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一一五四章 軍人的榮譽第五二零章 搬救兵第一三八一章 雪落第六二三章 吵鬧第二零一章 自取其辱第五七九章 百年無事札子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八七七章 危城困局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八三八章 覆沒第七一九章 新任知府第一三六六章 君子之戰第八二六章 朝議第六三零章 不速之客第一零七四章 分庭抗禮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一五章 紅顏爲匪第四八八章 緊鑼密鼓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三三三章 千里之外第一零七八章 泄露第四零一章 上綱上線第四八七章 秘密第一六一一章 絕情絕義第六八八章 問責第一三八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六六三章 糊塗賬第七五九章 探問第八六三章 殺出血路第五九六章 匠心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二一九章 借力第六章 豎子惹火燒己身第六六九章 斷絕第一六零二章 刮目相看第八章 舌綻蓮花滿座驚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一零一零章 大早朝(一)第四三五章 肅清(續)第一四八八章 運氣第四十九章 反擊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四五二章 奇談怪論第二零一章 自取其辱第一三五九章 進城第一零二二章 松柏之性第一四三七章 天雷(續)第六二四章 醞釀第五九四章 浮生半日閒第七三八章 設套第一四零九章 最大的贏家第七八六章 如此膿包第一二二零章 遠航第九八六章 相見第六三六章 終極目標第一一一四章 血色黃昏(二)第五七八章 局面第四八六章 酒後真言(續)第四八零章 寬容大度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八一零章 脫困第八五五章 攻城血戰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一零九三章 誰人得利第四一一章 極大誘惑第一五三一章 崩塌第一三七三章 阻敵之策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八八零章 已無退路第六九四章 備用計劃第二九七章 人心易變第一二七三章 釋疑(續)第九九三章 同心第一四八章 美夢成魘第一四八零章 終遂心願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三十五章 憾事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第五三四章 兄弟之間第三五九章 撮合第一五三章 人心叵測第一六三五章 一槍之威第一二四章 聚義廳第一五一五章 魂斷夢碎
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五八七章 家宴第一零七零章 關鍵人證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一二四零章 圈套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五三二章 人去屋空第四三一章 重圍第一四零八章 隕落第一一九一章 烈火熊熊第一五九八章 商議第八五八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一一五四章 軍人的榮譽第五二零章 搬救兵第一三八一章 雪落第六二三章 吵鬧第二零一章 自取其辱第五七九章 百年無事札子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八七七章 危城困局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八三八章 覆沒第七一九章 新任知府第一三六六章 君子之戰第八二六章 朝議第六三零章 不速之客第一零七四章 分庭抗禮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一五章 紅顏爲匪第四八八章 緊鑼密鼓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三三三章 千里之外第一零七八章 泄露第四零一章 上綱上線第四八七章 秘密第一六一一章 絕情絕義第六八八章 問責第一三八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六六三章 糊塗賬第七五九章 探問第八六三章 殺出血路第五九六章 匠心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二一九章 借力第六章 豎子惹火燒己身第六六九章 斷絕第一六零二章 刮目相看第八章 舌綻蓮花滿座驚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一零一零章 大早朝(一)第四三五章 肅清(續)第一四八八章 運氣第四十九章 反擊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四五二章 奇談怪論第二零一章 自取其辱第一三五九章 進城第一零二二章 松柏之性第一四三七章 天雷(續)第六二四章 醞釀第五九四章 浮生半日閒第七三八章 設套第一四零九章 最大的贏家第七八六章 如此膿包第一二二零章 遠航第九八六章 相見第六三六章 終極目標第一一一四章 血色黃昏(二)第五七八章 局面第四八六章 酒後真言(續)第四八零章 寬容大度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八一零章 脫困第八五五章 攻城血戰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一零九三章 誰人得利第四一一章 極大誘惑第一五三一章 崩塌第一三七三章 阻敵之策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八八零章 已無退路第六九四章 備用計劃第二九七章 人心易變第一二七三章 釋疑(續)第九九三章 同心第一四八章 美夢成魘第一四八零章 終遂心願第五五四章 管教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三十五章 憾事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第五三四章 兄弟之間第三五九章 撮合第一五三章 人心叵測第一六三五章 一槍之威第一二四章 聚義廳第一五一五章 魂斷夢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