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六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大遼中京大定府位於燕山山脈之北的平原上,這裡多條河流交叉縱橫,滋潤了大片肥沃之地。其中一條名叫老哈河的大河,不與其他河流相類。大部分河流都自西往東而流,偏偏老哈河是南北走向而流,將一連串的東西走向的河流給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樹葉主脈一般的大河。每年汛期漲水,老哈河都會大氾濫一回,數百年來,在其周圍形成了一片沖積之地。

歷經滄海桑田之變後,老哈河旁的這片沖積之地早已是一片樹木蔥鬱,草木繁盛的肥沃平原。而大遼中京大定府便建在這片水草肥美之地上。

大遼五京之中,東京遼陽、西京大同、南京析津府、上京臨潢府這四座大城都是歷史悠久的古城。有的已然有千年之久。但是中京大定府則完完全全是一座新的城池。至今爲止,只有不到百年的歷史。據說這是當年大遼聖宗的車駕從老哈河旁經過,見到草木繁茂肥美,牛羊成羣結隊,水草豐茂的此處地貌,甚是高興。於是下令於此築城,命名爲大定。取得自然是‘天下大定百姓安居’之意。

這大定府因爲地理位置絕佳,又是新築之城,所以並無一些老舊城池的桎梏。建城之時,完全仿製了大周都城汴梁的城池樣式,分爲內外城,以及內部的行宮。整座城池完全按照規劃建造,呈現出一個外中內三層城池的‘回’字形城池。城池有意跨越老哈河而建,整座城池也如汴梁的汴河穿城一般有了生氣和活力,便於貨物運輸通衢。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稍加改動之後的汴梁城的翻版。整個城池一樣的氣勢恢宏,但卻是一座生機勃勃的新城。

發展到今天,中京大定府實際上已經是大遼國最大的城池,大遼皇帝也最喜歡呆在這裡的一座城池。因爲這裡從地形上而言,有燕山和南邊相隔,安全性沒有問題。地裡位置又不甚靠北,故而氣候也算溫暖。水流充沛,草木繁茂,頗有些燕北小江南的架勢。而且因爲仿造了汴梁皇宮於此,故而遼國皇帝居住在此城,也是表示和大周平起平坐,享受一樣的待遇的意思。久而久之,中京盛極一時。

此時此刻,中京大定府內城皇宮天聖殿後殿的東閣之內,有一個人正在大發雷霆。發怒的正是大遼皇帝耶律宗元。他剛剛得到了涿州失陷,三皇子耶律石被擒的消息。

雖然他早就對這一切有所警覺和預感,但當事實真的發生在眼前之時,耶律宗元還是忍不住大怒大罵,抽刀砍翻了大定行宮東閣中的名貴紅木桌椅,以及將從大周蒐集來的各種名貴瓷器砸的稀巴爛。

“無恥!卑鄙!這羣卑劣的南人,竟敢真的對我大遼覬覦,落井下石!當真是卑鄙之極!早知今日,朕繼位之後便該集全大遼之兵滅了他們。現在虎落平陽被犬欺,這幫卑鄙之徒果然乘人之危了。而且……還居然擒了耶律石。混賬,實在是混賬啊。”

東閣之中,正有手下重臣和大將聚集議事,衆人聞此消息也都義憤填膺,怒罵不已。但同時,自耶律宗元而下,個個心中都生出了惶恐之感。大週三十萬大軍北上,女真人號稱二十萬騎兵已然逼近顯州一帶,正猛攻中京道迫近大定府。南北受敵,首尾難顧,大遼怕是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了。

耶律宗元發了一頓脾氣後,終於漸漸平靜了下來。他知道,發脾氣也沒有用,事已至此,需得立刻做出應對纔是。

“衆愛卿,你們誰跟朕說說,我們現在該如何應付眼前的局面?朕不諱言,這一次是對我大遼的極大考驗,稍有不慎,我大遼很可能有亡國之災。我們必須要拿出正確的對策來。誰能告訴我,有何良策以對?”耶律宗元對着衆人問道。

十幾名文臣武將沉默無言,各自皺眉不語。這樣的局面,誰能有好的辦法?很多人心中的想法已經很悲觀沮喪了,他們甚至認爲這一次大遼在劫難逃了。北有女真人,南有大周重兵,大遼內部各部族首領還在鬧分裂,神仙也難盤活當前的局面了。

耶律宗元連問了三遍,衆臣皆無人迴應,不免心中焦躁,正欲發作時,一個蒼老的聲音緩緩響起。

“皇上,老臣倒是有些想法,但不知是否成熟。”

衆人轉頭看去,說話的是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穿着黑色長袍,打扮的跟南人無異。此人便是大遼國宰相姓韓名延壽。韓延壽本是前朝老臣,耶律宗元奪位之後唯一委以重任的便是韓延壽了。不僅是韓延壽的家族在大遼國根深蒂固,更因爲韓延壽德高望重,是鎮得住場面的人物。耶律宗元的皇位也是橫刀奪來的,他當然希望能夠穩固局面,坐穩皇位。所以,拉攏韓延壽爲自己站臺是一個極好的辦法。而韓延壽也確實需要這個機會上位,前朝宰相張堅因爲忌憚韓延壽的名望,對其竭力打壓。先皇倒臺之後,韓延壽也終於得以解脫,對於耶律宗元也有那麼一丁點的感激之意,故而便同意擔任新朝宰相。

不得不說,在穩固耶律宗元奪位之後衆臣和各部落的人心上,韓延壽起了很大的作用,耶律宗元的皇位也日趨穩固。若不是出了女真人叛亂這件事,耶律宗元在大遼的地位可謂是高枕無憂的。

這韓延壽和大遼之前數代宰相一樣,對大周文化極爲推崇,竭力主張遼人漢化,學習大周的各種文化。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所以列席朝廷之上是很少穿遼人衣冠,皆以南人袍服穿着,以示自己對此事的支持。

“哦?宰相有何見地?快快說來。”耶律宗元大喜道。

韓延壽輕撫長鬚,緩緩道:“大周落井下石,悍然攻我。局面確實險惡之極。不過,皇上也不必太過憂心,這件事難道不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麼?當初皇上要向大周求援助時,老臣便提過這個可能性。但當時皇上一意孤行,老臣也不好堅持己見……”

耶律宗元面露尷尬之色道:“罷了罷了,宰相不必再說了,當時朕……確實是着急了,沒妥善考慮周全。是朕錯了好麼?這件事不必再提了。”

韓延壽微笑道:“皇上能這麼想,老臣甚是欣慰。皇上是果決之人,錯便是錯,對便是對,絕不推諉。這正是明主之姿。皇上其實事後便後悔了,老臣心裡明白。否則又怎會在析津府一帶佈置重兵呢?之後又決定拒絕大周的增援呢?皇上還是做了準備的。”

耶律宗元點頭道:“朕是做了準備,以防萬一。但現在情形似乎並不樂觀。析津府只有不到十五萬兵馬,而大週三十萬大軍北上。女真十七萬大軍已然攻到了宜州,兩邊都火燒眉毛,朕甚是憂心啊。”

韓延壽點頭道:“確然如此。不過皇上也不必過於憂心。老臣反而認爲,大周變臉進攻,反而是一件好事。”

“好事?”耶律宗元驚愕道。

“韓宰相,您這是昨晚沒睡好吧,還是中午多喝了酒?怎麼說起糊話來了?這種局面,你還說是好事?可真有你的。”大遼北院樞密使蕭光肅皺眉大聲譏笑道。其餘衆臣和高級將領也都面帶苦笑看着這韓延壽。

韓延壽不以爲意,他見慣了這羣腦子不靈光的武夫們訝異不解的目光,根本沒拿他們當回事。遼人崛起於馬背之上,這些人永遠都以爲武力纔是一切,所以不讀書不明理,只知道打打殺殺,所以大遼國沒有太多的名臣,這也是不能和大周相媲美的重要原因之一。

“皇上,南人這次和女真人聯手,以南北夾擊之態攻我大遼,其意圖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要我大遼亡國。形勢已然極爲險惡了。然而皇上想過沒有,我大遼最大的隱憂是什麼?皇上爲何要向大周求援,請他們出兵幫我們剿滅女真叛亂呢?”韓延壽道。

耶律宗元皺眉道:“還不達旦九部、達迷裡部、梅里急部、茶扎刺部這些部落的老東西們蠢蠢欲動,意圖不軌?光是女真人,我何曾懼怕過?爲了儘快剿滅女真人,朕纔想借外力剿滅女真,騰出手來教訓那些老東西們。他們一旦作亂,我大遼便重新陷入分崩離析之中了。這此案時朕最擔心的事情。”

韓延壽呵呵一笑道:“這就是了。皇上其實對女真和大周兵馬都並不懼怕,以我大遼現有兵馬,大可南敵大周兵馬,北剿女真騎兵。唯一怕的便是內部分崩離析。但現在,老臣可以說,內部的這巨大的威脅將會很快消除,很快大遼便將團結在一起,成爲一塊鐵板。”

耶律宗元皺眉沉吟道:“你是說……他們會回心轉意?”

韓延壽撫須點頭道:“他們會的,局面大變,我大遼到了生死存亡之時,他們會意識到亡國之危。一旦皇上兵敗,大遼將會有滅國之憂。那些部落不會不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皇上敗了,他們也報不了多久。女真人,大周人是不會任他們逍遙的,同樣會滅了他們。他們如今唯一的選擇便是支持皇上,支持朝廷。必須打贏戰爭,大遼才能存續,他們也才能存續。不說大義,只談利益,他們也只能這麼抉擇。”

第五二五章 約法三章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六六二章 海嘯襲來第一四七三章 總結第四九二章 遠大志向第二九零章 攤牌第九一零章 拒之門外第六一七章 中秋團圓夜第九三七章 黑歷史第十章 原形此刻畢露第七三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二四章 聚義廳第九二七章 餘毒第一零三零章 本心猶在第一四七零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零二章 吃飯的規矩第一五五零章 夢斷第六八九章 傾訴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一一二五章 驚惶之夜(三)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一一零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三七五章 枉費心機第五五五章 求助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三三九章 迫見第一二零九章 物是人在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四零零章 好戲開場第四三五章 肅清(續)第一四二六章 識破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七四一章 又一場第一二三章 毒龍潭第一三五四章 轉變第一二五七章 登岸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五零二章 證據第三四二章 意圖第一一三五章 喋血黎明(五)第九二九章 真相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六一六章 新氣象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九六二章 困惑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六六二章 海嘯襲來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九零六章 大局爲重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一千零四章 喜宴第二六九章 弦外之音第一三八一章 雪落第一五六章 問情第八九七章 鋌而走險第一五七七章 死忠的下場第五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零八六章 反思第一三一七章 奉獻第二四八章 無計可施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第一三五七章 報應不爽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二五九章 夜會第一六零八章 誓師第四十六章 杖責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六一二章 亭中細細談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一零九八章 局面嚴峻第三四六章 秋闈在即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三六七章 兇殘的對手第二一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一七六章 家宴第三十三章 絕症第一二五章 寨中事第一四四二章 官職第一零五章 入夥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六九五章 一窩蜂第一四七七章 初心第一零五二章 殺人名單第一三一八章 識破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一零四七章 單純幼稚的青樓客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
第五二五章 約法三章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六六二章 海嘯襲來第一四七三章 總結第四九二章 遠大志向第二九零章 攤牌第九一零章 拒之門外第六一七章 中秋團圓夜第九三七章 黑歷史第十章 原形此刻畢露第七三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二四章 聚義廳第九二七章 餘毒第一零三零章 本心猶在第一四七零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零二章 吃飯的規矩第一五五零章 夢斷第六八九章 傾訴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一一二五章 驚惶之夜(三)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一一零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三七五章 枉費心機第五五五章 求助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三三九章 迫見第一二零九章 物是人在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四零零章 好戲開場第四三五章 肅清(續)第一四二六章 識破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七四一章 又一場第一二三章 毒龍潭第一三五四章 轉變第一二五七章 登岸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五零二章 證據第三四二章 意圖第一一三五章 喋血黎明(五)第九二九章 真相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六一六章 新氣象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九六二章 困惑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六六二章 海嘯襲來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九零六章 大局爲重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一千零四章 喜宴第二六九章 弦外之音第一三八一章 雪落第一五六章 問情第八九七章 鋌而走險第一五七七章 死忠的下場第五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零八六章 反思第一三一七章 奉獻第二四八章 無計可施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第一三五七章 報應不爽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二五九章 夜會第一六零八章 誓師第四十六章 杖責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六一二章 亭中細細談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一零九八章 局面嚴峻第三四六章 秋闈在即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三六七章 兇殘的對手第二一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一七六章 家宴第三十三章 絕症第一二五章 寨中事第一四四二章 官職第一零五章 入夥第一七零二章 架構(續)第六九五章 一窩蜂第一四七七章 初心第一零五二章 殺人名單第一三一八章 識破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一零四七章 單純幼稚的青樓客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