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五章 和議

耶律宗元之所以首先將報復的矛頭指向大周,倒不是因爲認爲大周此刻比女真人更容易對付。事實上,遼國上下長久以來便有共識,那便是,南方的大周雖然是一塊大肥肉,但是想一口吞下去還是不現實的,會噎死自己。這塊肥肉可以一口口的咬下來吃掉,決不能操之過急。之所以首先對大周動手,故意在邊境陳兵做出一副要大肆入侵的架勢,正是看準了大周朝君臣必然會派人來和議。

多年來跟大周人打交道,遼人熟悉大周人的秉性。只要有和議的機會,他們便不會殊死一搏,而會選擇和議。他們喜歡拿‘小不忍則亂大謀’‘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局爲重’這樣的話來說服自己。既然吞不下這塊大肥肉,那麼這時候正是咬下一口,得到實惠的機會。

所以,大周和談使者的到來,耶律宗元毫不驚訝,他早已料到了這一點。

禮節上,遼人還是客氣的。宰相韓延壽親自和前來和議的是新提拔的副相柳振邦進行了會晤。柳振邦原本是政事堂的一名主事,郭旭登基之後被呂中天提拔了上來當了副相,原本就是呂中天的人,除了拍馬屁聽話之外也沒什麼本事。這一次他來和議,帶着的是呂中天的囑託。

呂中天的囑託是:但只要遼人不侵犯大周,無不可談。

戰敗者和戰勝者的和談無疑是極不對等的,雖然柳振邦已經有了對方獅子大開口的準備,但是當他聽到遼人的和談條件時,還是嚇了一大跳。遼人的條件實在太苛刻了。

韓延壽提出了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便是割地。遼人要大周放棄邊鎮數城,其中包括霸州、安肅以及西邊的代州。這些都是邊境重鎮,割讓給遼人之後,工事堅固防守嚴密的燕雲防線以及西邊和遼國西京大同府接壤的邊鎮便將落入遼人之手。整個邊鎮防線將漏洞百出。第二個條件便是賠款。戰爭造成的遼國的損失統統要大周進行賠償,也不知韓延壽怎麼統計出來的數字,總要求賠償的款項高達三千萬兩。第三個條件便是要求懲治戰爭罪犯,在韓延壽給出的名單裡,楊俊白奇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都是此次北征軍中的高級將領。第四個條件便是要求大周恢復歲帛歲幣的進貢,並且重新開放十幾處榷場,開禁鋼鐵硫磺火藥、稻米、鹽、漆物書籍、工匠、製造工藝等諸多以前被大周朝廷嚴厲禁止貿易交流的商品和技藝。

這四個條件提出來,就算有了呂中天那‘無不可談’的囑咐,柳振邦也不敢隨便答應下來。他若是答應了這樣的條件,那他回到大周便會被立刻凌遲了。

雙方討價還價,一個漫天要價,一個坐地還錢。一方態度蠻橫,一方委屈求全。一方趾高氣揚,一方低聲下氣。遼國一方的談判官員數次掀翻桌子吹鬍子瞪眼威脅要終止談判即刻開戰,但最終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坐在談判桌前繼續談判。實際上遼人正是要獅子大張口,明知道有些條款對方不能答應,但這樣才能逼得對方答應自己真正想要的條款。

比如,割地割城一項,遼人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如果堅持這第一條的條款,則根本談不成。大週會被這一條逼上被迫交戰的唯一一條路。所以,如果最終遼方同意讓步,不要求大周割地之後,同樣大周也要在別的地方做出妥協。這便是談判的技巧,要價高絕非是爲了讓談判破裂,而恰恰是爲了讓步時能換取更多的利益。而遼人是戰勝者,他們有資本這麼做。

幾經周旋,柳振邦賠了無數的笑臉,忍受了無數的奚落和辱罵,終於雙方達成了新的和議條件。

其一,大周和遼國之戰中遼方損失由大周全部賠償,雙方議定,大周以錢銀或者是糧食布匹茶葉鐵器等方式支付總價一千萬兩的賠償銀兩。其二,大周需開放邊鎮榷場,不再設置禁止交易商品,允許遼國從榷場獲得所需一切商品的交易。大周朝廷不得加以干涉。其三,大周皇帝需向大遼皇帝道歉,雙方恢復友好,訂立新燕雲之盟。大周恢復向遼國進貢歲幣歲帛,進貢的數量每年增加到白銀三百萬兩,布帛五十萬匹。大周皇帝郭旭向大遼皇帝耶律宗元稱侄。

除了這三條明款之外,還有一條暗中的約定。遼人堅持要求懲辦大周領軍進犯之將,大周樞密使楊俊必須死,因爲他在攻擊析津府之戰中當着城頭大遼兵馬的面,將遼國三皇子耶律石斬殺在陣前。耶律宗元要那楊俊的人頭祭奠自己最喜歡的三皇子耶律石的亡魂。

三條明款自不必說,遼國將獲得鉅額的賠償和莫大的好處。大周從此之後將對遼人不設防,任何物資和先進的技術都將不受禁止的流入遼。歲供的負擔也將更加的沉重。兩國關係從之前的兄弟之國的對等關係一下子變成了長輩和晚輩的關係,這是對大周的巨大羞辱。但這種羞辱和前面的實惠相比,反而已經並不重要了。

真正能看得出遼人的禍心的其實是那最後一條暗中約定的條款。遼人要殺楊俊,理由看起來是給耶律石報仇,但其實,遼國上下的真正意圖是毀掉大周軍隊的主心骨。大周唯一能夠率領兵馬,能夠成爲中流砥柱的領軍之將便是樞密使楊俊了。雖然他戰敗了,但這場勝利其實帶着諸多的偶然。楊俊依舊是大周軍中唯一能夠和遼人抗衡的人物,有他在,遼人便心生忌憚。一旦失去了楊俊,大周便等於自毀長城,今後任何時候想攻大周都不必考慮對方主帥的因素了。讓這個能打仗的楊俊完蛋,其意義不亞於前面的三條條款。

柳振邦認爲,到這種地步,他已經做到了他能做的極限了。割地的條款被刪除,賠款給砍到只有一千萬兩,而且可以以物資相抵。遼人要求要懲處的將領名單隻剩一人。至於開放榷場,那本身就是雙方受益的事情。遼人也承諾開禁一些諸如皮毛馬匹之內的商品交易。新燕雲之盟歲供的數量雖大幅度增加,但這幾百萬兩銀子和布帛朝廷還是能承受的住的。自己做出的努力已經足夠大了。

唯一讓柳振邦覺得棘手的便是,遼人要殺楊樞密使,這一點柳振邦覺得恐怕回去無法交代。但遼人堅持如此,否則便推翻全部的條款發動進攻,柳振邦也無可奈何。他只得同意下來,待回汴梁再請呂中天示下。

……

大周君臣今日的朝會便是廷議這三天和議的條款。殿上的爭執是難免的,有的官員義憤填膺的痛罵柳振邦居然談下了如此屈辱的條款,讓大周蒙羞。部分官員慷慨陳詞,要求朝廷調集兵馬準備和遼人決戰,這屈辱的條款要是答應了,大周顏面何存,大周將何以立足於天下。

但是,絕大部分的官員心裡都明白,現在這種情形之下跟遼國開戰,怕是自取其辱。邊鎮兵馬絕對不是遼人的對手,西北的二十五萬兵馬或許可以一戰,楊俊嫡系袁振乾所率的西北軍還是有戰鬥力的,畢竟那是和西夏兵馬有過惡戰的老底子組成的兵馬,實力是有的。然而西夏靠着他們穩定局面,倘若調集那二十五萬兵馬前來,西夏又當如何?時間上也是來不及的,遼人只給了十五天的時間讓大週考慮和議條款。這十五天時間無論是調兵還是籌集糧草款項都是來不及的。

雖然羣情激奮,雖然聲淚俱下,雖然所有的官員都發誓要爲朝廷分憂,要不惜一切代價跟遼人殊死一搏。但是,最終在呂中天詢問此和議可否達成時,絕大多數的官員還是嘆息着表示:目前可能只有暫且答應這樣的條件爲宜。畢竟江山社稷爲重,畢竟大局爲重,畢竟不能因小失大,畢竟小不忍則亂大謀……

極少數官員雖然氣憤之極,涕淚交加,但卻也沒有做出什麼撞柱而亡的過激舉動來。畢竟……命是自己的,似乎還沒到拿命來作秀的時候。

第一二八一章 夜戰第一二九四章 挾制第一二四二章 意決第三六五章 大肆斂財(續)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一零八章 甘爲山寨一小兵第一零二零章 片刻安寧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一五八八章 故園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七八八章 闖衙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二九五章 內外之變第一三七七章 勝利在望第一三零六章 爭論第九四七章 急怒攻心第一五四零章 當機立斷第二五七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七十九章 股東第一二九三章 絲連第一二一章 驚人之秘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一二三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一九零章 自作聰明第八九零章 民憤沸騰第七章 將奈何第一零五零章 如臨大敵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三六五章 大肆斂財(續)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六三二章 大獲成功第五六九章 盡在掌握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一三三章 喋血黎明(三)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八五七章 危機時刻第九三一章 失意者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八一一章 黑鍋第八二一章 切磋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一四一四章 重甲鐵騎第一二一章 驚人之秘第一三三章 無人可活第九零六章 大局爲重第一一零一章 攻守第三七八章 解元公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一四六零章 可疑人物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八七零章 救人第四六一章 禮部故人第八二二章 私言第四四五章 規劃設計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五九八章 蒼蠅嗡嗡第九七六章 直言(續)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四五二章 奇談怪論第一零九零章 重逢(續)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一五章 拜見岳父第九十二章 悍匪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三三八章 疑惑第二五一章 京城衆相第一二一六章 南方來的大富商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一二四一章 論罪第四九三章 理想和現實第一二四八章 水落石出第九三五章 受賞第一二五一章 攻克第七十六章 頭角崢嶸第四七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九六章 穩定局面第二七四章 混亂之夜(中二)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一五三零章 領會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七七零章 來訪第一三一七章 奉獻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一四三三章 內外交迫第一五六九章 酣戰第九百章 客自應天來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第八八零章 已無退路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一零二九章 探視第一五四三章 自責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一四一三章 秣兵歷馬第二十二章 薄命紅顏第一六七四章 月光第一三二四章 劇變第八七七章 危城困局
第一二八一章 夜戰第一二九四章 挾制第一二四二章 意決第三六五章 大肆斂財(續)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一零八章 甘爲山寨一小兵第一零二零章 片刻安寧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一五八八章 故園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七八八章 闖衙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二九五章 內外之變第一三七七章 勝利在望第一三零六章 爭論第九四七章 急怒攻心第一五四零章 當機立斷第二五七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七十九章 股東第一二九三章 絲連第一二一章 驚人之秘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一二三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一九零章 自作聰明第八九零章 民憤沸騰第七章 將奈何第一零五零章 如臨大敵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三六五章 大肆斂財(續)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六三二章 大獲成功第五六九章 盡在掌握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一三三章 喋血黎明(三)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八五七章 危機時刻第九三一章 失意者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八一一章 黑鍋第八二一章 切磋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一四一四章 重甲鐵騎第一二一章 驚人之秘第一三三章 無人可活第九零六章 大局爲重第一一零一章 攻守第三七八章 解元公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一四六零章 可疑人物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八七零章 救人第四六一章 禮部故人第八二二章 私言第四四五章 規劃設計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五九八章 蒼蠅嗡嗡第九七六章 直言(續)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四五二章 奇談怪論第一零九零章 重逢(續)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一五章 拜見岳父第九十二章 悍匪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三三八章 疑惑第二五一章 京城衆相第一二一六章 南方來的大富商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一二四一章 論罪第四九三章 理想和現實第一二四八章 水落石出第九三五章 受賞第一二五一章 攻克第七十六章 頭角崢嶸第四七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九六章 穩定局面第二七四章 混亂之夜(中二)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一五三零章 領會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七七零章 來訪第一三一七章 奉獻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一四三三章 內外交迫第一五六九章 酣戰第九百章 客自應天來第一四八六章 備戰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第八八零章 已無退路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一零二九章 探視第一五四三章 自責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一四一三章 秣兵歷馬第二十二章 薄命紅顏第一六七四章 月光第一三二四章 劇變第八七七章 危城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