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章 失意者

(謝:溫柔的文樂、書友17086729、moshaocong、zp曖昧幸福等兄弟的打賞。謝衆兄弟的票。那個……我真不是要打賞的,你們知道我從來不會主動這麼幹。我只是覺得,書寫的好也罷,壞也罷,總得有個小小的互動。起碼你們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投投免費的票也是一種支持。當這些都沒有的時候,我就懷疑自己了。所以就有了些小情緒。再次感謝,打賞我還是喜歡的,我傻嗎我。)

按照林覺的安排,對於被俘的教匪做了甄別關押。林覺命人在教匪之中做了一次指證活動,將那些在教匪中威脅謾罵的死硬分子單獨給抓了出來。林覺知道,光靠着一味的勸說那是沒有效果的,當天傍晚,當着衆教匪的面,郭昆和林覺親自監斬,當衆將七十多名跳的歡的死硬分子斬首示衆。人頭滾滾之時,對於教匪們而言更是一次震撼,同時也對其中一部分死硬分子產生極大的震懾作用。殺人之後,原本很多教匪威脅他人不準懺悔認錯的情形消失的無影無蹤。

……

就在興仁府中林覺郭昆等人忙於整頓戰後事務之時,興仁府東九十里外的成武縣縣域之中,一隻數目龐大的兵馬正朝興仁府疾行而來。

這隻兵馬正是淮王郭旭的大軍,包括了三萬步兵,八千騎兵以及大批的輜重攻城部隊和後勤保障兵馬。

郭旭是在昨日午後接到了教匪進攻興仁府的消息的,當時他的兵馬還在單縣境內按兵不動。教匪進攻興仁府的消息本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隨着這個消息而來的另外一個消息卻讓他甚爲驚訝。那是關於晉王大軍入駐興仁府參與守城的消息,跟興仁府攻守戰開啓的消息一起送達了郭旭軍中。

在郭旭的計劃裡,興仁府是要被放棄的一座城池。以興仁府中僅三千多人的廣濟軍兵馬,想要抵擋住教匪最後的突圍反撲是絕對不可能的。雖然郭旭在給劉夢圓的信中信誓旦旦的說他會趕去支援,給劉夢圓鼓勁打氣,但郭旭卻絕對不會去救援的。他的借刀殺人之計就是要讓教匪突破興仁府往西逃竄,屆時位於京北的晉王郭冕的八九千兵馬便不得不和孤注一擲的教匪正面交戰。教匪雖然戰力薄弱,但在窮途末路之時絕對不是好惹的,狗急了還跳牆呢,更何況是四五萬教匪。所以,晉王的那八九千兵馬恐怕難以擋住教匪的進攻,而這正是郭旭想要的結果。

對於郭旭來說,教匪破興仁府之後和晉王大軍遭遇之後有兩種結果。絕不是勝敗的問題,因爲晉王的兵馬必敗;而是晉王的兵馬敗到何種程度的問題。一種是晉王大軍不得不和教匪正面交鋒,然後大敗,晉王被教匪們俘虜或者殺死。這是最理想的結果,也是郭旭最期待的結果。不過郭旭心裡也明白,這種情形的可能性不太大。就算大敗而歸,郭冕恐怕還是會被人保護着逃脫的,以郭冕膽小如鼠的性格,戰鬥打響時他恐怕便已經遠離戰場隨時準備逃走了。

第二種可能便是,晉王知道教匪不可敵,會選擇避其鋒芒退讓,將京北五縣拱手送給教匪。選擇陽武縣那種地形堅守或者請求朝廷派援軍前來增援,再與之決戰。

相比較而言,倒是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因爲無論是郭冕還是郭昆以及他們手下的將領,都不是傻瓜。他們應該知道他們攔不住教匪,所以一定會選擇避其鋒芒,不會和紅了眼的教匪死磕。但即便他們可以全身而退,京北五縣卻不免得而復失,朝廷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只要他們敢那麼做,那麼外公呂中天便會在朝中發力,教郭冕等人吃不了兜着走。況且朝廷已經下旨命他們嚴守京北五縣,他們若是不戰而走,不但是怯戰畏敵之舉,還是抗旨不遵之罪。

總而言之,不管是哪種結果,他們都承受不起。之前晉王春風得意,於陽武大敗教匪的功績也將不復存在。而這就是自己扭轉局面的機會。他們若和教匪死磕,自己樂於看到他們慘敗,再揮軍坐收漁翁之利。他們若是要逃,自己同樣可以揮軍進擊擊敗教匪,這樣不但和他們的行爲形成鮮明的對比,朝廷裡也會發起對他們的問責。

這個計劃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說,都是扭轉自己不利局面的妙計。就連外公也對此深表贊同,積極的在京城給予配合。可見這個計劃是絕對可行的。但是,郭旭萬萬沒想到的是,晉王大軍居然挺進了京東西路境內,居然開進了興仁府。有了興仁府的堅城作爲憑藉,晉王兵馬加上廣濟軍數千廂兵是絕對可以守住城池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一旦教匪在興仁府受挫,那麼後續的一切都化爲烏有,整個計劃也就完全失敗了。

郭旭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氣的七竅生煙暴跳如雷,他先是認爲自己被劉夢圓耍了一道。劉夢圓信誓旦旦的說絕對不會向晉王大軍求援,說他只信自己,只效忠自己,他絕不會讓晉王前來搶奪功勞。可晉王的兵馬還是進了城。沒有劉夢圓的邀約,他們是怎麼進的城?

不過,冷靜下來之後,郭旭意識到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劉夢圓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跟自己搞陽奉陰違這一套。他若是決意想晉王求援,也犯不着寫信來向自己表忠心。這麼做等同於故意耍弄自己,他是個聰明人,不會這麼幹。那麼最大的可能便是晉王等人意識到興仁府的重要性,他們提前做出了預判,所以強行兵法興仁府強行佔據有利地勢防守,以避免興仁府被破之後的窘迫情形。

如果他們真的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或許也能猜到自己按兵不動的意圖,猜想到自己借刀殺人的計劃。

外祖父寫信告知自己,朝廷已經下旨嚴令晉王兵馬駐守五縣,他們這次進軍興仁府或許是自作主張的抗旨之舉。而最爲嚴重的問題是,整個計劃將隨着他們入駐興仁府而失敗,教匪將無功而返,然則這最後一戰的功勞也要落入晉王手中,自己豈非是爲他人做嫁衣裳,賠了夫人又折兵了麼?

整個計劃被全盤打亂,郭旭決定即刻做出補救。他下令大軍立即向興仁府進軍,決不能讓擊潰最後的教匪的功勞落入晉王手中,必須要趕在教匪戰敗之前抵達興仁府,搶奪最後的勝利果實。同時,他也要弄清楚晉王大軍進軍興仁府的理由,如果他們果真是自行其是,違抗朝廷的命令,自己將會立刻上奏朝廷,讓外祖父發起對他們的問責。

雖然局面變得撲朔迷離,但郭旭認爲還沒到最糟糕的時候,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現在唯一的希望是教匪能多撐幾天,倘若他們聰明的話,應該不會那麼急於進攻興仁府。只要自己能趕到戰場,便可有挽回的餘地。

郭旭或許沒有意識到,作爲大周平叛的主力領軍之人,此時此刻他居然在爲敵人祈禱,希望他們獲勝,這是何等荒唐之事。有的時候人就是這樣,爲了個人私利和慾望,他們會將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拋到九霄雲外。徹底的墮落而不自知。

郭旭大軍連夜開拔,從單縣到成武縣的八十餘里其實不遠,但因爲馬步軍混編和輜重糧草隨行,還是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才進入成武縣境內。但其實這個速度已經很快的,幾乎創下了大周兵馬行軍的記錄。當然,這是在郭旭的嚴令之下,不眠不休的急行軍纔有這麼快的速度。此刻,進入了成武縣境內,兵馬困頓不堪,人人疲憊欲死,但郭旭依舊沒有讓他們停下休息的意思,依舊不斷的催促着他們向九十里外的興仁府進發。

傍晚時分,一個讓郭昆驚愕的消息送達,讓郭昆驚愕的差點從馬上摔落下來。那消息居然是:青教四五萬大軍全軍覆沒,被興仁府守軍誘入城中圍剿的乾乾淨淨。青教匪首海東青被生擒,一萬三千名教匪兵馬舉手投降。守軍大獲全勝,戰事結束了。

對郭旭而言,這個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靂一般。從攻城戰開始自己接到消息之後,他們只用了一天時間便將教匪全部殲滅了。全部殲滅啊,他們可是防守方啊,這怎麼可能?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他們讓這一切都戛然而止了,自己本來以爲一定能來得及的,只需要再有一晚上的行軍,明日午後便可抵達興仁府。可是他們根本沒有給自己任何的機會。

郭旭整個人都麻木了,疲勞和焦躁襲來,他頭暈眼花眼前一黑,終於再也撐不住了,從馬上摔落了下來。衆將領趕忙扶起他來,所幸並無大礙。折騰一番,郭昆清醒了過來。休息了一會,無奈下令紮營歇息。既然教匪已被剿滅,也用不着拼命的疾行軍趕去了。他需要停下來休息,並且好好的理一理思緒。他不能接受就這麼失敗的結局,他要想個對策出來,無論如何也要想個辦法出來。

……

夜晚的孤燈下,郭旭喝的酩酊大罪,心情低落。手下的一羣親信們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陪在一旁戰戰兢兢。

“你們告訴我,現在本王該怎麼辦?這次平叛居然如此收場,父皇會如何看我?朝着衆臣會怎麼議論?我怎麼會敗給了晉王?你們說,我連晉王都不如麼?嗯?”郭旭噴着酒氣斜着眼問着衆人。

“殿下要振作啊,殿下必晉王強上百倍,這一次只是晉王身邊的人厲害,而非晉王之功。殿下千萬不要妄自菲薄,殿下的能力人所共知,皇上心裡也是清楚的。”

“是啊,殿下的能力有目共睹。晉王此次是投機取巧搶了殿下的功勞罷了。若無殿下在應天府血戰,重創教匪主力,他們怎會輕易擊敗教匪?他們是坐收漁翁之利了。”

衆幕僚連忙紛紛開口說道。

“罷了……你們說這些有什麼用?事實是他們這次佔得先機了。父皇對我期待甚殷,而我卻連遭挫折。我實在沒臉去見他老人家了。你們告訴我,現在我還有可爲麼?我該怎麼辦纔好。”郭旭擺手道。

衆幕僚一陣沉默,他們是知道郭旭的意圖的,現在這種情形,實在是郭旭偷雞不成蝕把米,說句難聽的話就是活該如此。此刻要補救怕是已經太難了。

第五一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三一章 思慮第一二四二章 失控第二二九章 地獄烈焰第五十七章 美夢第一二九九章 大戰第一五九七章 求肯第五七二章 悔不當初第一六零三章 得計第三八八章 許願第一二六七章 脫困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四六二章 禮部故人(續)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三一三章 前度恩師第二十三章 前度恩師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八六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二八四章 惡戰第一二八二章 埋伏第八零三章 縣令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一零一章 攻守第七二三章 見故人第四八零章 寬容大度第三二二章 仙才嘆第九七五章 直言第一二一八章 田縣令第一三五一章 彩雲追月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七四八章 替罪羊第二一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一三五零章 大勝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五九二章 同僚第七二八章 找尋第六十九章 人外有人第一二零零章 一封信第一二一章 驚人之秘第一零三三章 營救第一一七六章 家宴第一五二四章 威力第一一零六章 見駕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八九一章 兄弟是用來坑的第一五零六章 推演第七四零章 作戲第一四八九章 計劃有變第一二零五章 漫天要價第二九三章 那一天第二九一章 機心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九一一章 迷途不返第一一八八章 硬碰硬第九二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八一三章 疑似故人來第一六七八章 虛君共治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二五七章 登岸第五七二章 悔不當初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八八零章 已無退路第五六一章 正題第一二四九章 警鐘第五二七章 妻賢知君意第一二七四章 顏面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一四一零章 落定第六二四章 醞釀第二二四章 災星第一五七五章 決鬥第六二六章 泰山大人的警告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七四二章 順藤摸瓜第九四四章 密會(續)第二六三章 外當寶內當草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九二八章 改造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一一七三 誓師第一零八九章 重逢第一二六六 浴血(續)第一二九八章 現實第一三一九章 道理第三零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四零三章 罵陣第一千零八章 臨朝第一四四章 秘聞第三九五章 演兵場上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一一九五章 不顧一切第一六三二章 入甕第五四八章 驚夜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五十二章 大變活人第三六一章 救命物資第一二零三章 求援
第五一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三一章 思慮第一二四二章 失控第二二九章 地獄烈焰第五十七章 美夢第一二九九章 大戰第一五九七章 求肯第五七二章 悔不當初第一六零三章 得計第三八八章 許願第一二六七章 脫困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四六二章 禮部故人(續)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三一三章 前度恩師第二十三章 前度恩師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八六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二八四章 惡戰第一二八二章 埋伏第八零三章 縣令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一零一章 攻守第七二三章 見故人第四八零章 寬容大度第三二二章 仙才嘆第九七五章 直言第一二一八章 田縣令第一三五一章 彩雲追月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七四八章 替罪羊第二一二章 功敗垂成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一三五零章 大勝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五九二章 同僚第七二八章 找尋第六十九章 人外有人第一二零零章 一封信第一二一章 驚人之秘第一零三三章 營救第一一七六章 家宴第一五二四章 威力第一一零六章 見駕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八九一章 兄弟是用來坑的第一五零六章 推演第七四零章 作戲第一四八九章 計劃有變第一二零五章 漫天要價第二九三章 那一天第二九一章 機心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九一一章 迷途不返第一一八八章 硬碰硬第九二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八一三章 疑似故人來第一六七八章 虛君共治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二五七章 登岸第五七二章 悔不當初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八八零章 已無退路第五六一章 正題第一二四九章 警鐘第五二七章 妻賢知君意第一二七四章 顏面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一四一零章 落定第六二四章 醞釀第二二四章 災星第一五七五章 決鬥第六二六章 泰山大人的警告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七四二章 順藤摸瓜第九四四章 密會(續)第二六三章 外當寶內當草第一一五七章 匯合第九二八章 改造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一一七三 誓師第一零八九章 重逢第一二六六 浴血(續)第一二九八章 現實第一三一九章 道理第三零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四零三章 罵陣第一千零八章 臨朝第一四四章 秘聞第三九五章 演兵場上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一一九五章 不顧一切第一六三二章 入甕第五四八章 驚夜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五十二章 大變活人第三六一章 救命物資第一二零三章 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