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四章 月光

佳餚美酒,又是在樊樓這樣精美堂皇的用餐之所,這場宴席自然是吃的舒心暢意。樊樓畢竟是樊樓,菜式燒的是真好,南北東西各地菜式都地道之極,更時有創新之舉。對於座上賓朋而言,席上菜式是衆人商議的結果,自然合乎衆人的心意,更是吃的連連稱讚,滿心歡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不待衆人前往‘空中樓閣’處敬酒,林覺倒是親自動身,帶着楊秀等文武重臣前來給每一棟樓,每一層大廳,每一桌酒席敬酒。這讓官員們受寵若驚。更讓官員們驚訝的是,林相似乎都認識他們,可以稱呼出他們的姓名和官職,並且知道他們在何處爲官。這一點更是讓衆官員們頗爲讚許。這說明林相是下了功夫的,是對他們每一個人和任職之處都有所瞭解的。一般而言,州府官員以上林相認識他們不足爲奇,但下邊的縣域之地的軍政主事官員其實只是芝麻綠豆大的小官,林相完全可以無視,但他並沒有。雖然說這有些刻意拉近距離之嫌,但林大人確實是用心了。

林覺當然有所準備,他當然要和這些人打成一片。這些人的官職姓名和任職的地點並不是秘密,政事堂有專門的花名冊記錄。倒是將人和官職對照起來有些麻煩。但這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只要林覺想,他甚至可以知道其中任何一個人的履歷性格和品行,因爲林覺手中有玄衣衛在。大力發展玄衣衛已經是林覺和馬斌的共識,馬斌早已着手將玄衣衛分支遍佈大周各地,假以時日,這便是足以掌控整個大周的強大的情報網絡。

所有這些官員之中,林覺倒也並非完全的不認識他們。這其中其實有不少是故識。比如其中不少人是當初條例司的官員,條例司裁撤之後.進入地方官僚體系之中。還有林覺任三司使時的屬下官員以及不少相熟官員。在北樓第三層第一席上,林覺更是見到了兩名在杭州時便打過交道的故交。這兩人一個是宋延平一個是王鍇。

宋延平和王鍇當年是寧海軍指揮使,剿滅桃花島海匪一戰,宋延平和王鍇率水軍會同王府衛士以及杭州廂軍共同作戰,在林覺的內部策動之下成功破敵。其後,兩人教匪有功,雙雙調任京城禁軍任職,也算是當年剿滅海匪之後的獲益者。

後來林覺進京中了狀元,在京城爲官時,宋延平和王鍇都和林覺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畢竟當初剿滅海匪的計劃是林覺的妙計,若無林覺的膽識智謀和無畏,他們倆豈有剿匪立功的機會。但因爲身份敏感,兩人都是禁軍將領,武職禁軍將領是不便和外官交往甚密的。加之兩人都是從杭州調任來京,本就和樑王府脫不開干係,會被人以另眼相看。所以爲了站穩腳跟,兩人卻不得不主動避嫌,減少和林覺以及樑王府之間的交往。林覺被榜下捉婿娶了小郡主之後,兩人和林覺之間更是很少來往了。不過私下裡,兩人談及林覺來都是讚許欽佩有加的。

不過即便兩人小心翼翼,在郭旭奪位之後,宋延平和王鍇還是沒能逃脫牽連。林覺攜王爺父子叛出京城之後,呂中天下令肅清樑王府殘餘勢力,一時間原來跟樑王府有所關聯的官員們紛紛撇清找門路自救。宋延平和王鍇兩人早就被認爲和樑王府關係密切,自然難以逃脫。兩人被革了官職下了獄,幾乎要被砍頭的時候,倒是時樞密使楊俊出面救了他們一命。楊俊本就是個護短之人,雖然宋延平和王鍇不是他的嫡系,但是對於軍中善於領軍的將領,楊俊自帶一份愛才之心。加之宋延平和王鍇兩人調任京城禁軍之後行事低調並無不妥之處,楊俊也不肯讓呂中天把手伸的太長,對軍中將領都肆意格殺,這會有損他的利益,於是便出手相救。

兩人的罪行從一開始的‘叛賊同黨’變成了‘與賊有舊’‘行止不端’,兩人也從死罪改爲貶斥往湖南路郴州任正副團練之職。

林覺見到宋延平和王鍇兩人感慨萬千,他已經從官員名單上看到宋延平和王鍇的名字,特地下令讓身爲副職的王鍇和宋延平一起前來。故人相見,自然是心中感慨不已。過去這幾年天翻地覆,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都顛沛翻轉,真可謂造化弄人,令人唏噓。這種場合之下,千言萬語都不必說,林覺舉杯上前,和宋延平王鍇共飲一杯酒。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兒,話在酒中,箇中辛酸艱難委屈痛苦相聚的歡喜都在酒中。

這一大圈互動下來,花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天黑開席,待林覺等人歸坐,天已近二更時分。但酒宴正在酣處,毫無停息的跡象。

樊樓掌櫃張桐提着袍子恭敬的快步上了‘空中樓閣’,林覺見了讓他上前說話。

“林相,諸位大人,今日酒席安排招待不週,還請擔待則個,有何不妥之處,回頭林相大可責罰。本樓今後一定改正。”

林覺呵呵笑道:“掌櫃的說笑了,極短時間內能安排如此周到,已經足見你樊樓的實力了。別的不說,光是準備天南海北數百道菜式,這便殊爲不易了。今日之筵,本人很是滿意。我正要向你表示感謝呢。”

張桐忙笑着點頭道:“能得林相這句誇讚,鄙樓上下不甚榮幸。確實費了一番周折。比如那北地人愛吃的蒸熊掌蒸鹿尾的菜式,燒起來不難,難的是弄來食材。戰亂剛剛平息,這等東西上哪去弄去?好在小老兒有些路子,硬是派人去遼東境內尋了獵戶進山獵熊。熊還不能當場殺了割熊掌,這等天氣送到京城來便也壞了不能吃了,所以要活捉熊,還要活着運到京城。這一路,可受了大罪,直到昨日纔到京城之中,宰殺之後下了冰井之中保存了一日,今日纔是新鮮的熊掌。”

張桐輕描淡寫的一番話,座上林覺楊秀馬斌等人聽來都讚歎驚訝不已。如此大費周折,可見樊樓之用心。天下第一酒樓的名號可不是憑空得來。這樣一盤熊掌,所費之巨,也難怪這裡的菜貴的離譜,卻也是因爲背後的辛勞之故。

“好好好。你們聽聽,這纔是做事請。且不管其他,光是這份做事的態度,便值得上上下下去效仿。做事就要像做事的樣子,無論大小,哪怕是一盤菜,都要做到盡善盡美。由此推之朝廷上下,大周各行各業,若人人都能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的事,那是何等局面。”林覺點頭讚許道。

衆人紛紛點頭,確實,樊樓這認真做事的態度確實非一般人能做到,這也是他們能夠聞名天下的原因吧。事無鉅細,無論多麼困難都想辦法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成爲翹楚。

“多謝林相誇獎,這都是我等酒家份當所爲之事。那個……林相,在下前來叨擾,其實是請求林相准許小老兒安排一個小小的賞月的節目。您看,現在月近中天,角度正好,可否允許小老兒獻上節目助興呢?”掌櫃張桐躬身請求道。

林覺點頭笑道:“還有節目麼?想的真周到,那自然是要瞧的。是呢,月上中天了,到了賞月之時了。便隨掌櫃的安排便是。”

老掌櫃忙連聲點頭道謝,當下轉身吩咐人去準備。不久後,各樓各席都得到了通知。但見天橋之上有人提着一盞紅燈籠站在高處。燈籠閃了兩閃便滅了,於此同時,五棟樓中的所有燈盞也被夥計女管事們迅速的吹滅。原本燈火通明的樊樓瞬間變得漆黑一片。

衆官員正自愕然時,便聽得咔咔咔之聲響起,所有雕花長窗喜在一瞬間都被樊樓中的男女管事們打開,側檐迴廊上方遮擋的天窗也被打開,顯然早有人在上面候着。隨着長窗開啓,天窗開啓,一道道輕柔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頃刻間涌入各棟樓個各層大廳之中。雖非所有人都能看到天上的月亮,但是所有人都在一瞬間看到了流淌進來的月光。

那月光如輕紗,如薄霧,如緩緩流淌的河流,如一場夢一般的出現在衆人的眼前。看似虛幻,但卻又彷彿形如實質,伸手可撫一般。當真是讓人驚歎其美。原本這場一兩千人的宴席間熱鬧無比,喧嚷無比。但隨着燈火熄滅,月光投射進來的那一刻,所有人瞬間都安靜了下來。面對月光,很多人臉色沉靜了下來,彷彿一下子觸動了內心深處最爲隱秘溫柔安靜的部分,一下子變得靜謐而安寧。

就在所有人都靜靜的注視着那皎潔如水的月光的時候,輕柔的歌聲從天橋上響起,隨着月光流進每個人的心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第六五一章 送歸第一八零章 其人其事第一零七零章 關鍵人證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三七二章 弱點第三七一章 不情之請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五十二章 大變活人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一二三四章 相依爲命第一三五九章 進城第二九一章 機心第一四三零章 渡河第三十七章 難處第九六零章 罪己第一二零四章 遼使第一零四二章 彈劾第一三七章 前倨後恭第七十七章 路遇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一四七八章 秘密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亡事未休第一五一六章 整軍第三一八章 掌上可舞第九五三章 你也配稱英雄第九六九章 上意第一二零五章 漫天要價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七五三章 王爺之怒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六一二章 亭中細細談第五九零章 昏招第五一四章 誅心第一三零五章 長路第一三一三章 得計第三三一章 思慮第一三八章 宴席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零六六章 青玉案第六十四章 帷幕拉開第二一九章 重回險地第一二二四章 暴風驟雪第一四九七章 虛實難測第八零八章 談判(續)第一三一九章 道理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二三章 擊其弱點第六一九章 送歸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一三五零章 大勝第八二一章 切磋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二九七章 人心易變第一二五五章 多此一舉第一三一二章 如簧之舌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十六章 笑中淚第九六六章 聚首第五一二章 脅迫第一一八二章 生女第一二六章 寨中事(續)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一三四五章 未卜先知第一一二一章 血色黃昏(九)第一三九三章 其言不善第二九三章 那一天第一二六八章 自責第十四章 誰人沒有潦倒時第一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九九二章 目標第一二一七章 救命稻草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第四八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一六五六章 無可奈何第一三五七章 報應不爽第九九零章 試藥(下)第八一八章 頓悟第一二一八章 田縣令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第八八九章 倚多爲勝第一三一二章 如簧之舌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五一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一二二三章 驚天之秘第一五一章 夜遇第七四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四七章 羣雄畢至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五七八章 局面
第六五一章 送歸第一八零章 其人其事第一零七零章 關鍵人證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三七二章 弱點第三七一章 不情之請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五十二章 大變活人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一二三四章 相依爲命第一三五九章 進城第二九一章 機心第一四三零章 渡河第三十七章 難處第九六零章 罪己第一二零四章 遼使第一零四二章 彈劾第一三七章 前倨後恭第七十七章 路遇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一四七八章 秘密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亡事未休第一五一六章 整軍第三一八章 掌上可舞第九五三章 你也配稱英雄第九六九章 上意第一二零五章 漫天要價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七五三章 王爺之怒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六一二章 亭中細細談第五九零章 昏招第五一四章 誅心第一三零五章 長路第一三一三章 得計第三三一章 思慮第一三八章 宴席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零六六章 青玉案第六十四章 帷幕拉開第二一九章 重回險地第一二二四章 暴風驟雪第一四九七章 虛實難測第八零八章 談判(續)第一三一九章 道理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二三章 擊其弱點第六一九章 送歸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一三五零章 大勝第八二一章 切磋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二九七章 人心易變第一二五五章 多此一舉第一三一二章 如簧之舌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十六章 笑中淚第九六六章 聚首第五一二章 脅迫第一一八二章 生女第一二六章 寨中事(續)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一三四五章 未卜先知第一一二一章 血色黃昏(九)第一三九三章 其言不善第二九三章 那一天第一二六八章 自責第十四章 誰人沒有潦倒時第一六十四章 噩耗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九九二章 目標第一二一七章 救命稻草第八四四章 歷練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第四八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一六五六章 無可奈何第一三五七章 報應不爽第九九零章 試藥(下)第八一八章 頓悟第一二一八章 田縣令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第八八九章 倚多爲勝第一三一二章 如簧之舌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五一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一二二三章 驚天之秘第一五一章 夜遇第七四六章 禍不單行第四四七章 羣雄畢至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五七八章 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