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八章 局面

天入七月,盛夏時節。京城的天氣愈發熱的嚇人。每天早上太陽一露面便火辣辣灼燒着整個城市裡的一切,讓所有京城的百姓們都苦不堪言。

炎熱還不是最讓人恐慌的,讓京城百姓們覺得有些慌亂的是,城中的汴河、金水河、蔡河、五丈河等幾條大河的水位在一天天的往下落。灼熱的天氣每天都將大量的河水蒸發上天,隨着河水水位的下落,原本川流不息在河道上的高大樓船和三桅大船也都不見了蹤跡。剩下的都是一些中小型船隻在滾燙的河水上緩緩而行。時不時還會傳來擱淺的消息。

河水下降,京城中的井水水位也迅速下降。位於城北貧民區已經出現了水井榦涸的情況。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推着小車裝着水桶來內城取水。爲了此事,城中鬥毆吵鬧的治安事件層出不窮,還出了十幾條人命。

不僅京城如此,從四月末到七月初,近三個月的時間,整個大周北地京畿地區連一滴雨水也沒落下。河流乾涸,魚蝦大片的死亡,京城之外的大片土地乾裂如龜甲,風一起到處煙塵飛揚,宛如一片荒漠之地。京城汴梁所在的地方原本是豫中平原上最爲肥沃之地。因爲有幾大水系彙集,故而大片的平疇也是一個巨大的糧倉,每年光是京畿路自產的稻米也能保證京城一部分的供應。但現在,因爲乾旱,大片的禾苗在即將進入成熟期時枯死。掛着穗的稻子看上去似乎還有守成,但只要伸手擼一把便知道,那些都是癟稻,只剩下稻殼,裡邊根本沒有米粒。一揚手,這些稻殼便會隨着熱風飛散在空中。

鑑於這種情形,朝廷上下也立刻做出應對。除了立刻組織人手想辦法引黃河灌溉補救,想辦法補種秋糧之外,也下令今年漕運提前,從南方急調糧食入京。這麼做是爲了防備即將到來的饑荒。倘若情形不好轉,那麼今年冬天鬧饑荒是肯定的,所以需得提前的做好準備。

好在,北地大旱,南方的天氣倒還算正常。只要蘇湖杭一帶的作物收成得到保證,整個大周帝國還是能熬過這一關的。像這樣的旱澇災害其實也不是頭一次發生了,只是這一次顯得格外的嚴重罷了。

京城中有了些流言,說是朝中有奸佞,故而老天降罪懲罰,讓北地大旱云云。皇城司兵馬出動,在很短的時間裡將數百名散佈謠言者抓了起來關進大牢之中。倒也有效的遏制了這次流言。

不過,就在這人心惶惶,天災降臨的時候。朝廷裡還是得到了一個最大的好消息。那便是燕雲邊境的一場大捷。

自從遼國新皇耶律宗元向大周提出無理要求,要求增加歲幣和歲貢,並威脅要撕毀百年前訂立的燕雲之盟後,邊鎮的形勢便極爲緊張。大周皇帝郭衝焉肯受蠻夷威逼,決定斷然拒絕耶律宗元的無禮要求。但一旦拒絕,便意味着必有紛爭。

樞密使楊俊說,要打仗倒也不怕,但必須要有足夠的錢糧和兵器盔甲,並且要做好善後安置撫卹的種種準備。說白了,朝廷要準備銀子,仗可以打。然而大周朝國庫空虛,楊俊說要爲他準備三百萬兩銀子,後續或許還要更多,這讓郭衝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境地。

這時候,副相嚴正肅和御史中丞方敦孺發動了對餘三司衙門的一場彈劾。三司衙門主官倒臺的同時,朝廷通過罰沒犯官家產,罰沒非法所得的形勢一下子得了近五百萬兩銀子的進賬。而這筆銀子則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郭衝下令撥款三百萬給楊俊,要他督戰燕雲邊境的戰事。果然,楊俊並非浪的虛名,拿了這三百萬兩銀子之後很快便開始了行動。七月初,耶律宗元下令遼國兵馬進攻幽州府,希望給大週一個教訓,教訓大周敢於拒絕自己的要求。楊俊親自赴幽州督戰,會同幽州知州田讓、幽州守軍將領李正東在幽州以北的高粱河迎戰遼人。遼國兵馬可能萬萬沒想到大周兵馬居然敢出來迎戰,而不是龜縮在城中,在這種情形下居然被大周兵馬打了個出其不意。一萬五千兵馬損失了五千餘,剩下的落荒而逃。

幽州大捷的消息振奮了朝野上下,皇上欣喜若狂,朝臣更是大唱讚歌。此一戰確實是大漲士氣,大振聲威,讓郭衝揚眉吐氣。當楊俊凱旋迴京是,郭衝親自率衆相迎,讚譽有加。並重賞此戰有功之臣。

然而,在大捷之後,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大周君臣的面前。此戰雖然勝利,但也等於打破了大周和遼國百年以來不開戰端的先例。雖然大周兵馬是自衛反擊,但耶律宗元顯然是不會罷休的。

再戰,倒也不懼。但再戰的銀子從哪裡來?楊俊可是靠着重賞兵將,並且花費大量銀子打造盔甲兵器修建工事才換來此戰之勝。而且其實這場大捷也算不上是完勝,大周兵馬也死傷兩千餘,只不過沒人提及罷了。

總而言之一個字:錢!沒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有了足夠的錢糧才能跟遼人叫板,否則麻煩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可能會變得更爲棘手。

在這種情況下,郭衝分別召見了幾名朝中重臣,問計於他們。最終,宰相呂中天提出了一個建議。

呂中天的建議是,既然此戰幽州大捷,則正好利用這次機會表現出高姿態,派使者去往遼國談判。此戰大周獲勝,派人去談判也不失顏面。遼人此次已然戰敗,倘若大周表現出泱泱大國的氣度,表示繼續願意跟遼人修好,並在歲幣上稍作讓步,或許遼人也會就坡下驢。

這個建議深合郭衝的心意。這麼做既維護了大周朝的顏面,如果能夠再次達成協議,卻也可以避免後面的危機。真要大打起來,錢糧上吃不消,那幽州大捷之後怕便是連遭敗績了。

當然,幽州大捷之後,朝廷上下一片喊打喊殺之聲。這時候倘若這麼做的話,也許會招致朝臣們的反對。所以郭衝不得不慎重起見,又召見了其他的重臣。

楊俊的態度依然如故,打可以,錢糧必須保證。倘無錢糧做後盾,自己不保證能打勝仗。錢糧到位了,打仗勝不勝利那便是他的責任。敗了隨便皇上怎麼處置都成。郭衝被他說得撓頭。不過他也瞭解楊俊的爲人。嚴格來說楊俊是武人出身,他的功名還是先皇御賜的,你向他徵求政策意見怕是白搭,若是要他去打仗,他是毫不含糊的。也正因如此,郭衝對楊俊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放心。

郭衝又召見了嚴正肅和方敦孺詢問意見,讓他沒想到的是,嚴正肅和方敦孺居然也提出了和呂中天相同的意見,要求見好就收,立刻穩定兩國的關係。嚴正肅告訴郭衝,現在的小打小鬧毫無益處,幽州大捷於大局無補。倘若爲了一時之氣,反而會壞了大局。現在要做的是立刻穩定局面,給大周爭取時間。到大周兵精糧足之時,便在不必跟遼人虛與委蛇,屆時錢糧充足,皇上想怎麼做便怎麼做,而不必被諸多因素所制約了。

方敦孺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他用了韜光養晦這個詞,形象的告訴郭衝。此刻去和遼人談判,乃至讓步都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實際上幽州之戰都不該打,因爲都很有風險。幸而是打勝了,倘若敗了,再去談判,那麼對方的鼻子怕是要翹上天了,砝碼也將重的無法讓人承受。

朝着主要重臣都表達了這層意思,郭衝放下心來。於是乎下旨,說什麼‘念及大周和遼國曆代先帝交好,兄弟情誼不忍割裂。朕亦有上天好生之德,不忍周遼兵交,生靈塗炭……’云云,告知衆臣願意和遼人繼續保持友好。並寫了親筆信派鴻臚寺卿爲使者出使遼國談論修好。並且下令幽州以北高粱河之兵馬撤軍二十里以示誠意。並將俘虜的一千多遼兵也隨使者送回。

使者抵達遼國後不久,便快馬傳回了好消息。遼國皇帝耶律宗元居然同意了雙方繼續交好,維持幽雲之盟不變。而且只提出要求大周賠償死亡的數千士兵的撫卹銀子之外,以前盟約規定的三十萬歲幣每年的數字保持不變。

這個消息讓郭衝高興萬分,沒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的順利。他可是做好了讓步的準備的。倘若對方提出要加一點點歲幣,他也是會同意的。可沒想到居然一切維持不變。郭衝當即指示鴻臚寺卿答應對方的要求,確立燕雲之盟的依舊有效。一場兩國間的風波就這麼戲劇性的得到了解決。

羣臣自然將這一切歸結於聖上的英明神武,說郭衝下令一戰,幽州大捷震懾宵小之國,讓他們知道我中原上國之威,故而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但在不久後,有內幕消息傳來,遼國東北的女真人部發動叛亂,耶律宗元調動兵馬前去平息女真人的叛亂去了。這個消息的證實恰好說明了耶律宗元爲何那麼痛快便答應繼續維持盟約,因爲他騰不出手來,他不希望和大周交惡,這樣他便受兩頭夾擊腹背受敵,故而選擇了妥協。

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二五四章 新戲第八六二章 牽制第一五九一章 驚魂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四一七章 終下決斷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一六三一章 亡命第一一四六章 謊言第一三八七章 鬧劇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八九章 現實冷似冰第一零五九章 破解第六一五章 復仇路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六二二章 氣氛尷尬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一六二六章 謀劃第八六八章 逆轉第七七八章 勉爲其難第一四八四章 大敵當前第六十一章 一個蠻子第一零一七章 心機第一四四八章 碾壓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四三二章 搏命第五四三章 重任在肩第八零四章 根源第一一九三章 天崩地裂第六五零章 遠遁第四六零章 東京汴梁第一零五七章 急不可耐第五十八章 揚眉吐氣第一零二零章 片刻安寧第一五零一章 另有打算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六九六章 一觸即發第一二六九章 道理第一零四九章 索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追不捨第一四一一章 山中喜事第一二四六章 有變第七九五章 轉折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七章 將奈何第三七一章 不情之請第一四一八章 頹廢之人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三六八章 事出有因第七一九章 新任知府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一零一六章 大早朝(七)第八三二章 逼反第六七一章 餘波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薄命紅顏第一六零二章 刮目相看第一四零零章 好戲開場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第九六八章 王府晚宴第一二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六九二章 戰書第四二五章 得見真容第五一九章 火燒眉毛第一五四六章 危急第九二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一三八七章 鬧劇第一二五九章 強渡(續)第八二零章 護院第一三一六章 野遊第一五一五章 魂斷夢碎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九二三章 砍瓜切菜第一一一二章 血色黃昏(序章)第五零二章 堅決第一四九三章 真實目的第一一一八章 血色黃昏(六)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七二四章 易手第九零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九四四章 密會(續)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七六八章 壓力第八九三章 劫後餘生第一四六一章 生死之間第七三八章 設套第九八四章 宴無好宴第一四三九章 混亂(續)第五十九章 排演第七零七章 戰事終了第一二三五章 得救第一三四八章 夜襲第一五一八章 佈置第九二五章 誰勝誰敗
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一六七七章 大會第二五四章 新戲第八六二章 牽制第一五九一章 驚魂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四一七章 終下決斷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一六三一章 亡命第一一四六章 謊言第一三八七章 鬧劇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八九章 現實冷似冰第一零五九章 破解第六一五章 復仇路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六二二章 氣氛尷尬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一六二六章 謀劃第八六八章 逆轉第七七八章 勉爲其難第一四八四章 大敵當前第六十一章 一個蠻子第一零一七章 心機第一四四八章 碾壓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四三二章 搏命第五四三章 重任在肩第八零四章 根源第一一九三章 天崩地裂第六五零章 遠遁第四六零章 東京汴梁第一零五七章 急不可耐第五十八章 揚眉吐氣第一零二零章 片刻安寧第一五零一章 另有打算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六九六章 一觸即發第一二六九章 道理第一零四九章 索命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追不捨第一四一一章 山中喜事第一二四六章 有變第七九五章 轉折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七章 將奈何第三七一章 不情之請第一四一八章 頹廢之人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三六八章 事出有因第七一九章 新任知府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二零七章 借人第一零一六章 大早朝(七)第八三二章 逼反第六七一章 餘波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薄命紅顏第一六零二章 刮目相看第一四零零章 好戲開場第一二二五章 偷聽第九六八章 王府晚宴第一二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六九二章 戰書第四二五章 得見真容第五一九章 火燒眉毛第一五四六章 危急第九二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一三八七章 鬧劇第一二五九章 強渡(續)第八二零章 護院第一三一六章 野遊第一五一五章 魂斷夢碎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九二三章 砍瓜切菜第一一一二章 血色黃昏(序章)第五零二章 堅決第一四九三章 真實目的第一一一八章 血色黃昏(六)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七二四章 易手第九零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九四四章 密會(續)第一二一二章 熱血青年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七六八章 壓力第八九三章 劫後餘生第一四六一章 生死之間第七三八章 設套第九八四章 宴無好宴第一四三九章 混亂(續)第五十九章 排演第七零七章 戰事終了第一二三五章 得救第一三四八章 夜襲第一五一八章 佈置第九二五章 誰勝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