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

……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文章不長,不過數百言。讀起來也很快。嚴正肅平素沉默冷靜,喜怒不行於色。然而,此時此刻,周圍衆人都明顯感到了嚴正肅的聲音在微微的顫抖。那是激動的聲音,嚴正肅被這篇《六國論》的策論文章震驚了。

不但是他被震驚了,周圍衆臣也都驚愕無言。這篇策論寫的太精彩了。無論是言語,觀點還是文章的邏輯,都嚴密之極,而且無懈可擊。之前那篇賦文語言華麗氣勢磅礴,而這篇策論的風格卻是簡捷有力,平實易懂,言語生動。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偏偏殊途同歸,寫就了不同題材的兩篇奇文。很難想象,這是同一個人寫出的文章,讓人不得不由衷的歎服。

嚴正肅當然知道林覺是有本事的,雖然一開始這個林覺在嚴正肅的心目中也不過是個文才出衆的少年罷了。作爲方敦孺的弟子,文才方面必有造詣,這是肯定的。但在嚴正肅心中,文才並不能衡量一個人才的唯一標準。

嚴正肅是務實之人,他心目中的人才不僅是要寫出漂亮的詩詞文章,而且要有做事的謀略和膽識。嚴正肅對林覺的觀感的轉變其實是始於林覺獻計剿海匪之後。那一個奇謀建功,剷除了嚴正肅的心腹大患。林覺在其中的表現也征服了嚴正肅。自那之後,嚴正肅雖表面如故,但內心中對林覺已經賞識有加了。

嚴正肅對人才的標準是很高的,一場奇謀的成功,確實展現了膽識和策略,但還不能說此人便合乎自己心目中的人才的絕對標準。在嚴正肅看來,真正的人才要通攬大局,縱觀天下。所謂濟世之才,要知古鑑今,要胸懷全局。譬如剿滅海匪之事,能出奇謀剿匪,或可是良將之才,但卻未必是良相之才。要解決匪患存在的根源,從根子上想出辦法解決產生匪患的根本原因,提出治本溯源的方略,那纔是真正的人才。所以,雖然賞識林覺,卻也只認爲他是個難得的良才美質,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但是,今天,當讀到這篇《六國論》的策論文章時,嚴正肅是真正的激動了。他難以想象,這篇文章語言之老辣,見識之深遠、議論之精闢透徹、邏輯結構之縝密,皆讓人歎爲觀止,不得不爲之折服。

嚴正肅讀完了全篇,手指微微的顫抖着,那份答卷在他手中嘩啦啦的作響,似乎太過沉重,讓他有些拿捏不住。

羣臣也都驚愕的沉默着,所有人都處在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之中。他們的目光看着面前這個臉上尚帶着稚氣的年輕人,很難想象這個年輕人居然寫出了這般老辣的文章來。這和他的形象完全的不符。

他們當真中甚至有人生出了懷疑,這林覺的文章別是抄襲而來的吧,莫非是他的老師方敦孺之作?那倒是可以說得通。無論是那篇賦文以及這篇策論,其文中風骨都似乎是個飽經風霜歷練的人才能寫出的感覺,這青年又怎能辦到?

不過,他們也都知道,方敦孺事前爲學生寫了底稿這件事是有些荒謬的。且不說方敦孺根本不可能這麼幹,他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就算方敦孺願意爲自己的學生助力,他也完全不知道此次春闈的試題。

要知道,春闈大考的出題原則是,上至聖上,下至州縣官員,每年每人都要爲禮部出一道題目並彙總至禮部。這之後便進行篩選,將一些明顯不適合的題目剔除。最後,每年得可用之題三百餘,形成題庫。科舉三年一屆,三年中便將彙總可用之題上千,這便是最終科舉大考的題庫來源。

到了秋闈春闈兩級大考之前,大周皇帝會派專人在禮部的題庫房中各抽取三套考題。在大考之前規定時間,這些被選中的題目都躺在皇上的文寶閣中,專人嚴密看守。直到最後關頭,皇帝才隨機選中其中一套題目,交由禮部送達各地考場。科舉大考從來都是朝廷的頭等大事,由此可見一斑。之所以每次大考抽取三套題目,那也是因爲防止試題泄露。一旦發生試題泄露,可有另外兩套備用。

所以,在這一系列嚴密的措施之下,提前得知試題是絕無可能的。就算出題的所有官員都將自己出的題目公開,那也是上千套題目的自由組合。你想要提前做好準備,那豈非是要將這上千套題目都答一遍,寫上幾千篇文章和上千首詩詞,並且背的滾瓜爛熟。這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更有甚者,有的年份,皇帝會親自臨時命題或臨時指派某大臣命題,棄題庫題目不用。那便更是沒有提前作弊的可能了。譬如去年秋闈大考的策論題,便是郭衝親自命題的關於商鞅變法的題目。那題目直到各地開考的前一個時辰,主考官員纔有權打開密封的錦囊,將最後一題策論題加在考卷之上。

方敦孺今年甚至都沒參與春闈大考的任何籌備,也沒擔任任何相關的工作。爲了避嫌,他已經做到了極致,所以懷疑方敦孺替學生作弊的想法也只是在衆人的腦海中滾了幾下,隨即便煙消雲散了。唯一的解釋是,這個林覺確確實實是自己寫出的這些文章,毋庸置疑。

一片寂靜之中,郭衝微笑開口道:“嚴愛卿,諸愛卿,你們認爲林覺這篇策論文章如何?朕覺得他可得本科狀元,你們現在可有異議了?”

“恭喜聖上,賀喜聖上。我大周國運昌盛,得此良才,將來必爲朝廷棟樑。聖上要點此人爲狀元郎,老臣以爲非常合適。”呂中天朗聲道。

“是是是,呂相所言甚是,臣等恭喜聖上,大周有棟樑之才,可喜可賀。”羣臣紛紛道。

吳春來心裡很不是滋味,本來還以爲林覺的答卷一塌糊塗,皇上要看他的答卷,自己將無法彌補。現在才知道,林覺可沒有放棄春闈,他是才情太高,答卷一蹴而就,根本就是自己瞎操心了。但另一方面,林覺並沒有靠自己的力量,那麼他高中之後,自己便少了個要挾他的手段。從他之前的表現來看,或許並不願意合作。這之後恐怕要多花些功夫在他身上了。

除此之外,吳春來心裡還有一點點小小的嫉妒。他堅定的認爲,林覺的文章必是得方敦孺傾力指導,或許方敦孺通過某種渠道揣測到了今年的考題方向。即便不是如此,林覺有如此驚豔的才學也必是老師傾囊相授的結果。如此看來,當年老師對自己是有所保留的,方敦孺厚此薄彼,偏心若此,那麼自己當年背叛他之後留在心裡的最後一絲愧疚也該煙消雲散了。

“嚴正肅,你還有什麼話說麼?”郭衝笑問道。

嚴正肅當然無話可說,看到這篇《六國論》之後,嚴正肅自己如果是主考官也會毫不猶豫的將他點爲第一。但他不可能表現出來,他心情激動,但還是能剋制的住的。

“皇上。臣對林覺的答卷非常的滿意,打消了臣的疑慮。但是,臣建議皇上還是要按照大考的規程辦事。大考尚未結束,皇上便點了狀元,這對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況且誰又能知道三千多考生之中沒有文章超過林覺的呢?所以臣以爲一切按照正常的程序進行爲好,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葛,破壞科舉大考的規程,打攪考生們的心境。”嚴正肅沉聲道。

“嚴大人所言有理,朕只是那麼一說罷了,一切還是按照規程進行便是。不過朕覺得,能超過林覺的人怕是沒有了。”郭衝哈哈笑道。

“皇上聖明!”羣臣齊聲道。

郭衝微笑看向林覺道:“林覺,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朕很喜歡。朕本來叫你過來,是想給予你幾句訓誡之言的,但現在朕覺得不必了。恃纔可傲物,朕完全理解。你可以去了。”

林覺沉聲應諾,叩拜告退。郭衝心情大好,笑語歡聲之中,在羣臣的簇擁下離開。所有人都明白,這個考生林覺金榜題名已經不是什麼懸念了。聖上金口玉言,加上此人確實文采驚豔,這一切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林覺默默站在號舍之前,心中感受複雜。從皇上和衆大臣的評價來看,自己這次春闈高中應該是不難了。那便意味着自己即將步入仕途。但林覺心裡也有些愧疚,這其實也是一種作弊,畢竟盜用了他人的文章,心裡的喜悅還是打了折扣的。就像是欺騙了所有人換來的榮譽一般,心中自責是難免的。

不過林覺很快提醒自己,上一世的迂腐思想絕不可再有,今生所爲一切只爲扭轉命運,至於手段和過程,其實自己大可不必糾結。

第一四二四章 侵略如火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一一一三章 血色黃昏(一)第一零四零章 追悔莫及第一六六一章 集會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一五九九章 故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三零一章 假公濟私第一二七四章 顏面第一二七六章 鬥智鬥勇第一四零六章 故技重施第六八一章 赴任第四一一章 極大誘惑第一一二五章 驚惶之夜(三)第一五四一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一零一一章 大早朝(二)第一六五五章 誰是大首領第一五八九章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一一一八章 血色黃昏(六)第四三七章 攤牌第八零七章 談判第七六七章 歸衙第一零六九章 惶怒第九一八章 決不當聖母第七十七章 路遇第一四七三章 總結第一四零五章 攻嶺第五二零章 搬救兵第一四九二章 勝利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一二八零章 夜話(續)第五七三章 重見天日第四二零章 靜待時機第一六一章 王爺的回憶(續)第一四一八章 頹廢之人第一三八七章 鬧劇第一一六三章 療傷第四五七章 約戰第一五六十四章 此心此時第八八二章 血腥鏖戰第一三零章 殺機四伏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三百章 救命稻草第六九零章 定計(上)第四七三章 幫誰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一零零章 武夫怎堪敵第一一七九章 震怒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八二五章 生子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七二四章 易手第六一零章 放假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三章 豪族嚴規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七二六章 夜探(續)第八二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五一零章 意外發現第三六八章 事出有因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一六零七章 備戰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一二六章 驚惶之夜(四)第八四一章 不知癥結第七四九章 攔截第八四二章 震怒第三六一章 救命物資第二四五章 天堂有路第九九八章 銀彈第一五零三章 真相如此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一一九九章 巧舌如簧第四九零章 完美落幕第一二八四章 惡戰第一六七八章 虛君共治第一四八八章 運氣第一六零八章 誓師第一零五章 入夥第一一六八章 會議(續)第一二四三章 不同的世界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八四八章 形勢判斷第一二九四章 挾制第九三八章 不堪回首第一五三八章 效仿第一三四八章 夜襲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六零八章 矛盾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四四三章 揭露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七五七章 曲線
第一四二四章 侵略如火第一二零二章 撤兵第一一一三章 血色黃昏(一)第一零四零章 追悔莫及第一六六一章 集會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一五九九章 故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三零一章 假公濟私第一二七四章 顏面第一二七六章 鬥智鬥勇第一四零六章 故技重施第六八一章 赴任第四一一章 極大誘惑第一一二五章 驚惶之夜(三)第一五四一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一零一一章 大早朝(二)第一六五五章 誰是大首領第一五八九章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一一一八章 血色黃昏(六)第四三七章 攤牌第八零七章 談判第七六七章 歸衙第一零六九章 惶怒第九一八章 決不當聖母第七十七章 路遇第一四七三章 總結第一四零五章 攻嶺第五二零章 搬救兵第一四九二章 勝利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一二八零章 夜話(續)第五七三章 重見天日第四二零章 靜待時機第一六一章 王爺的回憶(續)第一四一八章 頹廢之人第一三八七章 鬧劇第一一六三章 療傷第四五七章 約戰第一五六十四章 此心此時第八八二章 血腥鏖戰第一三零章 殺機四伏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三百章 救命稻草第六九零章 定計(上)第四七三章 幫誰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一零零章 武夫怎堪敵第一一七九章 震怒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八二五章 生子第一四五八章 種種第七二四章 易手第六一零章 放假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三章 豪族嚴規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七二六章 夜探(續)第八二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五一零章 意外發現第三六八章 事出有因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一六零七章 備戰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一二六章 驚惶之夜(四)第八四一章 不知癥結第七四九章 攔截第八四二章 震怒第三六一章 救命物資第二四五章 天堂有路第九九八章 銀彈第一五零三章 真相如此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一一九九章 巧舌如簧第四九零章 完美落幕第一二八四章 惡戰第一六七八章 虛君共治第一四八八章 運氣第一六零八章 誓師第一零五章 入夥第一一六八章 會議(續)第一二四三章 不同的世界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八四八章 形勢判斷第一二九四章 挾制第九三八章 不堪回首第一五三八章 效仿第一三四八章 夜襲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六零八章 矛盾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四四三章 揭露第一三六五章 自尋死路第七五七章 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