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五章 常平新法

(月初了,有免費月票的,投了吧。)郭衝點點頭,掃視羣臣,沉聲開口道:“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要緊事要跟朕說麼?”

羣臣默然片刻,一名官員越衆而出,躬身奏道:“皇上,近來京畿旱情嚴重。朝廷命引黃河之水充裕京城各湖泊江河,然人力吃緊,進度緩慢。工部房請求皇上下旨,准許多徵民夫參與此事。未知可否。”

郭衝皺眉不語,旱情加重的事情讓人煩憂,天天都有奏報前來,這事兒卻也一時半會兒無法解決。引黃河之水,說的容易。挖掘引水渠道有那麼簡單麼?已經徵用上萬民夫在烈日炎炎下挖渠一個多月,至今還相聚五六十里的距離,這件事其實已經是黃了。

“呂中天,你說怎麼辦?這旱情如何緩解?引水之事可行麼?”郭衝問道。

呂中天躬身道:“皇上,此事臣看還是不要白費氣力了。已經徵調民夫上萬,再加勞役,百姓必苦不堪言。再說,以目前的進度,再有一兩個月也未必能引水成功。到那時已然連秋天都要過去了,引水又有何用?老臣看,此事還是即刻放棄,以免突然靡費人力錢物。”

“那這旱情怎麼辦?什麼都不做麼?冬天和明春鬧饑荒怎麼辦?”郭衝皺眉道。

“皇上放心,政事堂已有預案,正全力調集物資糧食屯集京城各大倉備用。絕對不會出現饑荒或者其他的情形。另外,皇上也不必擔心眼下這旱情,老臣昨日去司天監詢問了,司天監嶽中明大人夜觀天象,他說夏秋之交,天象推算,本來必有雨水降下,卻不知何故一直沒下雨。天時已備,可能缺少的是一些人力契機。自旱情發生以來,老臣一直在想請皇上設壇祭天,老臣想,現在恐怕就是時候了。皇上可否去天壇祭天求雨,或許這便是老天等着的契機,老天爺也會天降甘霖了。”

人羣中的林覺翻了翻白眼,這呂中天是當真的麼?真的要祭天求雨麼?

殿上羣臣沒有一個像林覺這麼驚訝和覺得不可思議。他們都沒將這件事當成是荒唐之事,居然一個個的點頭附和着,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林覺恍然而悟,明白了過來。自己生活的時代可還是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啊,敬天法祖,信奉神明是每個人腦海中的基本想法。求雨這事在後世地球上或許是可笑的,但在這裡一點也不可笑。

“倘若需要朕這麼做,朕自然是要這麼做的,不過……當真有用麼?朕有些懷疑。”郭衝皺眉道。

“皇上不能這麼說,所謂敬天之事,全在於心。心之所至,天可感知。不管成不成,那是天意。我們做到我們該做的便是了。”呂中天道。

郭衝點頭道:“你說的是,朕只是擔心這麼做會助長那些流言罷了。前段時間不是外邊流言四起,說什麼天下大旱是朝中有奸佞出現之故麼?朕不想助長這種言論。”

呂中天呵呵笑道:“皇上所言極是,不過也不必擔心。其實……老臣覺得,有些事也不能一概而論,也許……也許有些事真的有些不可言狀之處,也未可知。這個……便不說這些事情了,皇上倘若同意,臣便安排司天監準備祭天求雨之事。皇請聖意決斷。”

林覺偷偷的看了一眼嚴正肅和方敦孺的臉色,兩人的臉上都有一種譏誚之意。適才呂中天說了含含糊糊的話,說什麼‘有些事不可言狀,不能一概而論’什麼的,那意思其實明眼人都聽得出來,便是說也許街頭的流言未必是假,也許真的是因爲朝着出了奸佞之徒,才導致天下大旱。他當然不是暗示他自己,而是暗示新近得寵,勢力猛增的變法派了。

郭衝似乎沒有領會呂中天的話中之意,又或者是故意裝作聽不懂,想了想道:“好吧,你去安排便是。現在是有任何緩解旱情的可能,朕都願意去做的,也不怕百姓們想什麼了。”

“皇上聖明,臣下朝便安排。”呂中天退回班列。

郭衝咳嗽了兩聲,再次朗聲問道:“還有愛卿有事奏議麼?倘若沒有,朕便要宣佈一件大事了。”

本來還有幾名官員想要奏事,聞聽此言,立刻識相的縮回了身子。皇上有大事宣佈,自己還摻和什麼?這時候出來奏議其他事情是最惹人厭煩的。

見無人再說話,郭衝點點頭道:“那好,那朕便要宣佈大事了。嚴正肅,方敦孺,你們上前來。”

嚴正肅和方敦孺齊聲應諾,並肩上前行禮。

郭衝道:“你二人呈上的《常平新法》,朕已經仔細的看了。在徵詢了朝中重臣的意見之後,朕決定批准頒佈實施。今日早朝,你二人便當殿頒佈此法,昭告百官和天下,之後便準備推行實施。”

“臣等遵旨。”

嚴正肅和方敦孺齊聲高喝,聲音激動的都有些顫抖。終於,第一部新法便要實施了。下方的文武百官此刻也是極爲的期待,因爲變法的事情謠傳了太久,新衙門成立了也快二十天了,人人都在想,那新衙門裡來來往往忙忙碌碌的人都在做什麼,怎麼毫無動靜?甚至有人在私下裡打包票說,所謂變法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嚴正肅和方敦孺藉機攬權上位而已,根本沒有什麼具體的行動。但現在,這一切真的來了。

衆人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着。

“《常平新法》?聽這名字便可猜出是跟錢糧有關啊。”

“那可不?說是變法爲了理財強軍,可不得跟錢糧有關麼?”

“可是,常平倉不是已經因爲銀兩短缺幾乎全面怡廢了麼?還能做什麼文章?”

“誰知道啊。這兩個人也不知要做什麼。莫說了,咱們聽着便是。”

衆人議論紛紛之際,嚴正肅已經從條例司檢校文字杜微漸手中取過一卷卷宗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一疊卷宗之上,知道那裡邊便是新法的內容。

嚴正肅看了一眼方敦孺,方敦孺點了點頭。嚴正肅向郭衝躬身一禮,轉過身來側對百官,威嚴的目光掃視了衆人一眼,頓時殿上安靜了下來。

“諸位大人。嚴某和方中丞受皇上所託,爲我大周富國強兵的目的而行變法之事。我和方大人深感責任之重大,每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爲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經過大量的調查和推敲,結合本官親身的經歷和所見所聞,條例司衆同僚上下齊心協力,編撰了這第一部新法,名之曰《常平新法》。現本官試爲諸位解釋這部新法。”

衆人紛紛瞪大眼睛張大耳朵,細細的傾聽。

“我大周立國至今一百餘年,所取得的成就令四海賓服,天下仰慕。這一點無可置疑。但對於現如今我大周所面臨的境地,其實也無需諱言。那日我給皇上寫的《百年無事札子》裡已經敘述了不少,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我說壞話,但那些確實是事實。我大周走到如今的境地上,必須要面臨的問題不能再回避。掩耳盜鈴是不成的,我們要的是積極改善我們面臨的困境,這纔是變法的初衷。”

“……諸位大人應該有清楚,我大周如今面臨的最大的難題之一便是財稅錢糧的銳減,朝廷入不敷出的窘狀。想當初,我大週一年財稅收銀一億數千萬緡,國庫充盈,天下富足。而如今。每年財稅五六千萬,銳減五成之多。而朝廷支出每年多出一倍有餘。現在處處捉襟見肘,無銀可用。甚至連下一年的稅收都預支了。這樣下去,豈非連十年後的財稅都要花光了?這種局面不改變,大周危矣。”

衆官員低着頭咂嘴,雖然不愛聽這些話,有的人甚至心裡對嚴正肅又老調重彈這些傷疤而不滿,但他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我們固然可以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假裝我大周還是昇平盛世。我們每個人吃穿也不愁,小日子過得也很滋潤。但這些事是確確實實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把頭埋在沙子裡當鴕鳥,但別人是不肯的。你強大,別人看得出。你衰弱了,別人也看得出。就像北邊的遼國一樣,燕雲之盟百年修好之約,他們說廢便廢,並以刀兵相威脅。試想,我大周國力強盛之時,他們敢威脅麼?正是因爲我們衰弱了,他們感覺到了,所以他們纔敢如此的囂張跋扈。所以,我們倘若依舊以爲天下太平,那麼危機便在眼前了。身爲大周臣子,我等豈能再沉溺於無所事事之中,我們必須要付出行動了……”

“……一切的開始,都要從錢糧稅收開始。所以,這第一部新法的要旨便在於增加財稅。如何增加錢糧稅收?有人說增加賦稅,那固然是最方便的舉動,但增加賦稅百姓怎麼活?如果還有人以爲我大周百姓依舊生活富足的話,便請他們去下邊百姓之家走一走,看一看。我這裡有個數據,我來念給諸位聽。”

嚴正肅向林覺招招手,林覺忙出列上前,將手中的卷宗交給嚴正肅,轉身回到隊列之中。嚴正肅打開卷宗,抽出一張黃紙,朗聲道:“大曆八年,我大周人口一千二百萬戶。其中農戶八百四十萬。農戶之中三等以上戶四百二十萬萬。錦繡元年,大周天下人口戶籍共一千八百萬戶。農戶八百萬,農戶中三等以上戶三百一十九萬。慶豐四年,我大周戶籍一千九百二十萬。農戶七百五十萬。中等以上農戶不足二百萬。”

嚴正肅抖了抖手中的紙張,沉聲道:“諸位可從中看出端倪來了?”

第一零四八章 無恥無德的變態狂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五四五章 苦覓芳蹤第三零九章 道不同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五八一章 分崩離析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一五八三章 融爲一體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一一四章 禁地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二十九章 街頭鬧劇第八三零章 驚變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一五八二章 夢已碎第一一三章 龍潭虎穴第一五二一章 荊棘鐵刺陣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四八六章 酒後真言(續)第五一一章 迂迴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六九零章 定計(上)第五四九章 案發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八四三章 乘火打劫第一零九四章 意外的平靜第一六六三章 糊塗賬第一七六章 驚情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七五九章 探問第二六二章 皇恩浩蕩第二四六章 往事第十一章 餘波未了第八零一章 京畿小縣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一四八八章 運氣第一三八一章 雪落第一四三三章 內外交迫第一六零九章 大首領的堅持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六八三章 進入角色第一五七章 祛毒務淨第一零六八章 上位第一三一八章 識破第四五三章 變戲法第六一六章 新氣象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一二三八章 敗軍之將第八一九章 餘波未了第四十章 設計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第三六八章 事出有因第一四一二章 小甜瓜第一四四零章 進攻第五六一章 正題第四二八章 秘聞第一二七九章 夜話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亡事未休第三零一章 假公濟私第三八三章 拜別(下)第一二零零章 一封信第一六六九章 相見第八七五章 覆滅第七零七章 戰事終了第一六二三章 夜行第三七六章 天意第六五四章 皇家宴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三四八章 出謀劃策第七三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二四四章 序幕拉開第七一六章 欲說還休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二四七章 驚歎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九二六章 落幕第四零三章 突發事件第七二四章 易手第一二八章 底細第一五三五章 攔截第六十八章 樓外有樓第二十八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零八章 臨朝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一四五三章 心機艱深第一一四三章 喋血黎明(十三)第一一一二章 血色黃昏(序章)第六五一章 送歸第三五七章 埋怨
第一零四八章 無恥無德的變態狂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五四五章 苦覓芳蹤第三零九章 道不同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五八一章 分崩離析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一五八三章 融爲一體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一一四章 禁地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二十九章 街頭鬧劇第八三零章 驚變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一五九六章 重逢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一五八二章 夢已碎第一一三章 龍潭虎穴第一五二一章 荊棘鐵刺陣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四八六章 酒後真言(續)第五一一章 迂迴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六九零章 定計(上)第五四九章 案發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五零六章 對事不對人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八四三章 乘火打劫第一零九四章 意外的平靜第一六六三章 糊塗賬第一七六章 驚情第一二六十四章 大遼名將第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七五九章 探問第二六二章 皇恩浩蕩第二四六章 往事第十一章 餘波未了第八零一章 京畿小縣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一四八八章 運氣第一三八一章 雪落第一四三三章 內外交迫第一六零九章 大首領的堅持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六八三章 進入角色第一五七章 祛毒務淨第一零六八章 上位第一三一八章 識破第四五三章 變戲法第六一六章 新氣象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一二三八章 敗軍之將第八一九章 餘波未了第四十章 設計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第三六八章 事出有因第一四一二章 小甜瓜第一四四零章 進攻第五六一章 正題第四二八章 秘聞第一二七九章 夜話第六一一章 月下獨自語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亡事未休第三零一章 假公濟私第三八三章 拜別(下)第一二零零章 一封信第一六六九章 相見第八七五章 覆滅第七零七章 戰事終了第一六二三章 夜行第三七六章 天意第六五四章 皇家宴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三四八章 出謀劃策第七三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二四四章 序幕拉開第七一六章 欲說還休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二四七章 驚歎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九二六章 落幕第四零三章 突發事件第七二四章 易手第一二八章 底細第一五三五章 攔截第六十八章 樓外有樓第二十八章 棒打鴛鴦第一千零八章 臨朝第一一二九章 驚惶之夜(七)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一四五三章 心機艱深第一一四三章 喋血黎明(十三)第一一一二章 血色黃昏(序章)第六五一章 送歸第三五七章 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