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七章 動了誰的奶酪

“瞧瞧,你是方敦孺的學生,他卻根本不拿你當心腹,這樣的事你卻要從我口中得知,你說說,你還抱着他的大腿作甚?在他眼裡,你可不算什麼。”郭冰咂嘴看着林覺搖頭。

林覺哪有閒心去考慮這些,只皺眉道:“還請岳父大人明言。”

郭冰道:“罷了,跟你說了也自無妨。嚴正肅和方敦孺向皇上稟報了第二部新法《僱役法》的內容和方向。其大致的意思是,減輕百姓的勞役,讓百姓將精力放在耕種經營上。乍一聽,這可是個大好事呢。”

林覺苦笑道:“這也確實是件好事啊。”

郭冰斥道:“好個屁!百姓不服勞役,你告訴我,誰來服勞役?築城挖河,開山鋪路,各地衙門內外的跑腿差事,鄉村街巷的打更值夜的事誰來做?那不亂了套麼?”

林覺笑道:“既有新法,必是有解決的辦法的,嚴大人和方先生不會搞一刀切,卻沒有解決之道的。”

“哼!他們的解決之道倒也簡單,全部不用服勞役,勞役之事由官府專門僱傭人手來做。將來所有的勞役都要僱人來幹。”郭冰冷聲道。

“這不挺好的麼?僱人來幹,閒散人員得到利用,百姓可以種田經商,這不是兩不耽誤麼?”林覺笑道。

“錢從哪來?你告訴我,錢從哪來?僱人不要錢麼?何爲僱傭?那是給供吃供喝給工錢的。以杭州爲例,錢塘縣每年冬天百姓都要出動加固錢塘江長堤,以防次年大潮和雨水。數縣出動人力數萬,要修一個多月。以前都是百姓們自己帶吃的帶喝的幹一個月,朝廷可不花一兩銀子,最多有些零碎的花銷罷了。現在呢?全部僱傭人手,數萬人吃喝拉撒外加工錢,粗略一算便要好幾十萬兩銀子。這銀子誰出?”郭冰喝道。

林覺皺眉道:“這銀子……難道不是朝廷出麼?”

“朝廷出?那還變什麼法?嚴正肅和方敦孺不是在皇上面前誇下海口,要富國強兵,變法可一勞永逸的解決朝廷財政問題麼?反倒往外拿銀子?再說,朝廷拿得出麼?那可不是小數目。勞役折現幾千萬兩也未必擋得住。常平倉所有折現的一千二百萬兩銀子,還是將倉內糧食全部折賣所得。嚴正肅號稱從此不再需要動用一兩朝廷的稅銀,難道他要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麼?”郭冰冷笑道。

“那麼……這銀子……是要從百姓頭上出了?”林覺皺眉道。

“那可不是?嚴正肅方敦孺多精明,百姓免了勞役,便要免疫錢,供給官府僱傭勞役之人。除了這免疫錢,還要另加二成稱之爲免疫寬剩錢,此錢也可拿來放於百姓生息。你以爲嚴正肅他們會饒了這些百姓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不服勞役,一律給錢。天下哪有白吃的飯。嘿嘿,這兩個人還是讀書人?一心鑽到錢眼裡了。聖賢書也不知道讀到哪裡去了,這不是給聖人蒙羞麼?”

林覺呆呆無語,自己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果然,這第二部新法的目的不僅僅是鼓勵生產,同時也是斂財於民的一種手段。以前可以勞役相抵,現在勞役不用服了,但卻必須以現銀相抵。這便是逼着百姓要在土地上摳出錢來。雖對生產有積極作用,然而卻是更加具有壓迫性強制性的一種手段。

“本來,這些倒也罷了。百姓不服勞役便給錢,卻也是天經地義的事。畢竟老百姓也不能不管朝廷的死活。可是,除了向那些原來本該服勞役的收錢之外,嚴正肅和方敦孺居然要從原來免除勞役的那批人身上搜刮,這是何道理?他要設立一個收錢的名目叫做‘助役錢’,以前無需承擔勞役的官戶、寺觀戶、幼郭戶、女戶、單丁戶和未成丁戶,需得按定額的半數交納役這一份錢。混賬,這不是搶錢麼?那些女戶單丁未成丁戶有錢出麼?和尚道士也要出錢,官員也要出錢,這不亂套了麼?讀書人辛辛苦苦的讀書當了官,到頭來反倒要出勞役錢,這是什麼道理?自古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現在讀書做官的也要變相的服勞役,還讀書幹什麼?這世上還不分三六九等了麼?”郭冰兀自憤憤不平的說道。

林覺心中發涼,嚴正肅和方先生是有膽量的,爲了打破社會的不公平,他們終於向特權者開刀了。但這同時也意味着,他們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這場變法這麼快便進入了深水區,這是林覺始料未及的。林覺認爲,要想變法成功,需得循序漸進,徐徐而入,逐漸的爭取大多數人的同意,最後纔會展開攻堅作戰,進入深水區。但很顯然,正如嚴正肅所言,他們絕不會是那種慢慢來的人,他們要用猛藥醫治這個國家。矛頭已經直指痼疾之處,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更可氣的是,這助役錢的數額居然是跟所擁有的田畝地產掛鉤,這還了得?即便是隻交半數,本王一年要交的助役錢居然多達數十萬兩,這不是明搶麼?咱們大週上下官員誰沒有職田和買下的田產?那是要從這些人的口袋裡搶錢。本王算是看明白了,嚴方二人這是在殺富仇富,是要將本朝的官員們一個個變得赤貧如洗他們才高興。他們是變相的要我們將田畝吐出來,他們的用意就在於此。這不是變革勞役,而是在變革田畝之制,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舉。這兩人鬼心眼太多,還以爲別人看不出來。”

林覺暗暗點頭,確實,郭冰倒也不完全是情緒的宣泄,他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官員要叫助役錢,此項錢款跟所擁有的田畝掛鉤,那便有效的規避了對於那些鰥寡孤獨女戶單丁未成丁戶的剝削。因爲這些百姓都沒有多少田產,交尋常人家的一半助役錢也沒有幾個錢。而官員和大地主富戶卻不同了。擁有的田地越多,便需交越多的助役錢。雖只半數繳納,也是一筆巨大的數額。王府一年繳納幾十萬兩銀子,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樑王府所兼併的土地和田畝之多。雖然不知道這幾十萬兩銀子是怎麼算出來的,徵收的比例是如何規定的,但此刻確實可以看出,這正是矛頭直指兼併和擁有田畝大戶的一次大動作。

倘若田畝成爲了累贅,成爲了每年要繳納大量助役錢的憑據,那麼兼併田產便不再是什麼好事。擁有大量的田畝也未必是件好事。想要少交銀子,其中一個選擇便是將田畝數量壓低,壓低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數額。這便是變相打擊土地囤積兼併的問題,緩解人多田少的壓力,有效的讓更多的閒散百姓迴歸土地耕種。這怕纔是此法的真正目的。

至於說什麼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讀書人做官的會爲了面子去反對這項措施,其實都不是緊要之處。真正要反對的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人,是被動了利益之人。

“岳父大人,你這消息來源可靠麼?按理說,第二部新法尚未制定,小婿身爲檢校文字官尚未得到制定條款的命令,怎麼會有這麼多內幕的消息爆出?”林覺皺眉道。

郭冰冷笑道:“你倒懷疑我的消息來源,本王的耳目難道不如你麼?除非嚴正肅方敦孺將這些事憋在心裡,不說出來。他們只要一開口,無論是跟誰說的,我都會很快知曉。你也不要問我從何處知曉,我也不會告訴你。總之,你等着瞧便是,第二部新法很快就要制定,你很快就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到時候你不久明白了麼?”

林覺皺眉不語,論消息來源,自己顯然是不如這位樑王爺的。嚴正肅和方先生也不是那種大肆宣揚之人。他們最大的可能只是將新法的主張跟皇上稟報。那麼泄露消息環節十之八九便是在皇宮之內。皇上自己大概率的不會在新法頒佈之前說出去,或許他私底下會徵詢某些人的意見,這些人很有可能會走漏風聲。不過這機率也不大。皇上自己告訴郭冰的機率便更小了,因爲郭冰根本就被排斥在國事之外。

那麼這消息的來源只剩下最後一個可能,便是來自皇上身邊的人。嚴正肅和方敦孺覲見皇上的時候,必是有內侍在旁侍奉的,這些人最爲可疑。倘若真是內侍泄露了這個消息,那也就是說,樑王郭冰或許已經將耳目安插到皇上身邊了。這事兒想想,頗有些可怕。

這不是重點,消息的來源不重要,重要的是消息是否是真實的。很顯然,從郭冰的反應來看,這消息十之八九是真的。否則郭冰不至於反應過激。這也能解釋爲何上午方先生單獨跟自己說的那些話,說什麼樑王跳出來說了一些話,讓自己來問問清楚云云。幾下裡印證下來,消息的準確性基本上是可以確認的。

第一六六十四章 菜意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十六章 笑中淚第一三二二章 絕望時刻第六十三章 盛事將至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三一七章 棄賽第七八六章 如此膿包第一四九七章 虛實難測第三七二章 弱點第八一八章 頓悟第一陸四一章 大決戰(二)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九七九章 不安第五十九章 排演第一四五六章 棄如敝履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一一三八章 喋血黎明(八)第二六一章 聖旨第二二八章 洞天第一四九六章 信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二七四章 混亂之夜(中二)第五十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一五四章 軍人的榮譽第七九四章 僵局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一六七一章 驚雷第一五二九章 血拼第一五八五章 新生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六九八章 仁至義盡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四九六章 策論第七五九章 探問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一零二章 羣匪環伺第五九七章 教你如何寫話本第二九二章 易主第一四零五章 攻嶺第五七六章 聯營第一六零一章 賊心不死第七七一章 決裂第六一二章 亭中細細談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四四六章 造化之地第三七一章 不情之請第一一四章 禁地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一六五二章 梟雄末路第九三四章 傳旨之人第一零六六章 青玉案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三九一章 歸去難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一六一零章 卑鄙手段第一二九七章 演示第一零六二章 急中生智第四九六章 策論第一四三二章 草芥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九零八章 進軍興仁府第四六一章 禮部故人第一二四二章 失控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七百三一章 搭救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七九三章 動之以理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一六二一章 請命第一零三二章 重歸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一三一三章 得計第六三六章 終極目標第五五一章 階下之囚第一四五章 規劃第四二九章 危機第一四九八章 詭計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千零九章 相遇第八六三章 殺出血路第七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四九一章 大事將至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二零四章 遼使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四零七章 血戰
第一六六十四章 菜意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十六章 笑中淚第一三二二章 絕望時刻第六十三章 盛事將至第一二三零章 完顏明月第三一七章 棄賽第七八六章 如此膿包第一四九七章 虛實難測第三七二章 弱點第八一八章 頓悟第一陸四一章 大決戰(二)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一五五六章 底線第九七九章 不安第五十九章 排演第一四五六章 棄如敝履第一一九六章 負隅頑抗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一一三八章 喋血黎明(八)第二六一章 聖旨第二二八章 洞天第一四九六章 信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九十四章 獻策第二七四章 混亂之夜(中二)第五十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零三八 絕筆第一一五四章 軍人的榮譽第七九四章 僵局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一六七一章 驚雷第一五二九章 血拼第一五八五章 新生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六九八章 仁至義盡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四九六章 策論第七五九章 探問第一四二二章 攻城第一零二章 羣匪環伺第五九七章 教你如何寫話本第二九二章 易主第一四零五章 攻嶺第五七六章 聯營第一六零一章 賊心不死第七七一章 決裂第六一二章 亭中細細談第三八九章 重逢第四四六章 造化之地第三七一章 不情之請第一一四章 禁地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一六五二章 梟雄末路第九三四章 傳旨之人第一零六六章 青玉案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三九一章 歸去難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一六一零章 卑鄙手段第一二九七章 演示第一零六二章 急中生智第四九六章 策論第一四三二章 草芥第一五五四章 三寸之舌第九零八章 進軍興仁府第四六一章 禮部故人第一二四二章 失控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七百三一章 搭救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七九三章 動之以理第四九四章 大事終決第一六二一章 請命第一零三二章 重歸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一三一三章 得計第六三六章 終極目標第五五一章 階下之囚第一四五章 規劃第四二九章 危機第一四九八章 詭計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千零九章 相遇第八六三章 殺出血路第七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四九一章 大事將至第把三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二零四章 遼使第三四一章 爭論第一四零七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