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三 誓師

(二合一)

朝陽初升,光線穿過濃密的樹林晨霧照在林間大校場上,一條條光線像是一條條乳白色的浮動的飄帶,氤氳散射,恍如薄紗。

大校場上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整個落雁谷大寨的軍民正絡繹不絕的抵達於此。幾處分寨的人雖然沒有到來,但是光是落雁谷主寨一處,軍民人數便已達六萬之多,密密匝匝的匯聚在大校場上。

全體落雁軍士兵已經整整齊齊的列隊在校場的高臺前,雖然他們衣衫不一,有的盔甲整齊,有的只有一兩件盔甲,甚至有的只穿着布衣。但是他們一個個胸膛挺起,腰背筆直,器宇軒昂。他們臉上和身上裸露出來的皮膚都是黝黑色和健康的古銅色,臉上線條硬朗,眼神堅毅。在艱苦的訓練之中和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鬥中,這些人已經是一隻讓人畏懼的軍隊,絕非尋常綠林兵馬所能比擬。

當所有人都抵達校場之後,每個人的目光都看着高臺之上,那裡,目前還是空蕩蕩的,只有十幾名兵士站在臺側,有人在搬着椅子桌子等物。但不久後,那裡將是山寨中的首腦人物宣佈大事的地方。具體什麼大事,很多人已有耳聞。山寨之中這幾日已經有了很多傳言,人們在翹首期盼着這些留言的證實。

辰時過半,伴隨着激昂的鼓點。校場東側,一大羣人緩步而來。爲首的兩人,一人身着金色盔甲,渾身上下金光閃閃。雖然腳步有些虛浮,但神情嚴肅,眼神堅毅。很多人都知道那是誰,那正是樑王府的小王爺郭昆。雖然這金色盔甲有些浮誇,但是這不是問題,小王爺的到來,預示着傳言的消息證實了一半。

郭昆旁邊,身着黑色樸素的盔甲,藍色披風的長身玉立的青年正是落雁谷大寨的締造者林覺。他面色沉靜,嘴角帶着微笑,腳步沉穩。

跟隨兩人走來的是身着黑甲,披着猩紅披風的大寨主高慕青,以及全副武裝的山寨衆頭目。另有十幾名女子,身着盛裝,薄紗遮面,跟隨前來。

人羣緩緩的從臺側登上高臺。在臺上的長桌之後紛紛落座。百餘名身材雄偉盔甲鮮亮的士兵站在臺前臺後,目光如炬,挺胸疊肚。那是最近進山的王府衛士和林家的護院中的一部分。

萬衆矚目之中,林覺緩步走到了臺前,目光向臺下黑壓壓的人羣一掃,每個人都似乎被他看在眼裡一般。所有人立刻肅立噤聲,校場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諸位落雁軍將士,諸位父老鄉親。在下林覺,諸位有禮了。”林覺朗聲說話,抱拳行禮。

“軍師有禮了。”萬人齊呼,拱手還禮。

林覺微笑點頭,朗聲說道:“今日是個大日子,今日七月二十七,記住今天的日子。因爲,今日我伏牛山落雁谷大寨將舉起大旗,討逆伐賊。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但我還是要講前因後果告訴諸位。……就在不久之前,大周朝廷發生了宮闈劇變,淮王郭旭和幾名朝中奸佞之臣勾結,發動了篡位政變。他們殺了皇上,殺了太子,殺了太后,殺了皇后,殺了容妃娘娘。他們血洗了後宮。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殺樑王爺和小王爺,還要殺我。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殺了許多人,包括我的恩師方敦孺和嚴正肅等朝着忠良之臣。他們這麼做的目的便是要篡位奪權,坐上大周皇帝的寶座。那郭旭弒父殺兄,殺其祖母母妃,就是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惡賊,這樣的人如今坐在寶座之上,成爲大周的皇帝。我們能答應麼?你們大聲的回答我。”

“不能!”

“不能!”

數萬軍民山呼海嘯一般的吶喊道。

林覺點頭高聲道:“對,不能。我們雖然嘯聚于山野,但我們還是大周的子民。我們的根在大周。今禽獸登基,天人淪爲這禽獸的臣民,這是莫大的侮辱。這是對公道天理的最大褻瀆。這樣的人當了皇帝,我大周還有何道義人倫,還有何公序良俗,還是泱泱中華之邦,禮儀之國麼?聖人所教導,每個人所踐行的‘仁義禮智、忠孝節義’之道豈非成爲了笑柄。那個公然違背了聖人教誨的畜生當了皇帝,我們便豈非也都成了畜生了。所以,絕對不能容他們得逞。正因爲如此,我們纔在今日召集你們前來,舉大旗,行天道,爲天下人立命,捍衛天道人倫,捍衛聖人之言。”

“好!好!好!”所有人都激動的大吼起來。

林覺的話淺顯易懂,直達人心中最深處的底線。每個人,哪怕是強盜土匪,他們都有底線,那便是道德人倫的底線。郭旭的所爲殺兄殺父殺祖母殺母妃,這在普通人看來,早已是禽獸之行,不值得任何人維護。所以,無需太大的煽動,只需說出事實來,便可引爆他們的情緒,激起人羣的憤怒。

“諸位將士,諸位父老鄉親。我落雁谷雖只是山中一寨,曾幾何時還和官兵交戰,互爲死敵。你們當中一定有人覺得奇怪,我等乃綠林山寨,緣何摻和朝廷中的事情?豈非多管閒事。然諸位莫要忘了,我等雖被稱爲山匪草寇,但我們是替天行道的山匪草寇,而非尋常打家劫舍殘害百姓之人。我落雁谷大寨自從建立以來,以託庇天下百姓爲己任,讓無家可歸,爲貪官污吏迫害壓榨之人有存身之所。傷天害理之事一件也沒做過。我們沒有去劫掠他人,我們靠自己的雙手開渠築壩,種糧狩獵。從未滋擾過他人,左近百姓只怕官府,卻從不用擔心我們。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落雁谷大寨不是尋常山寨,我們是有道義有紀律的山寨。正因如此,我們才與衆不同。正因如此,我們纔不能容忍大周朝廷之中的發生的那些齷蹉事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莫說事不關己,天下大亂,貪官污吏橫行,皇帝不仁,臣子不義的世界就在眼前,我們能忍心看着天下人受苦麼?當然不能。”

“不能,我們不能坐視!”數萬人齊聲大叫。

林覺點頭道:“感謝諸位,你們能理解這一點,我很欣慰。這對我大寨軍民而言,也是一個契機。一個走出山林,迴歸正常世界的契機。落雁谷雖好,但也就這麼大。諸位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家中也有親人舊眷,卻礙於身份和現實,難以相見。這一次,我們跟隨樑王世子舉旗討逆,正是建功立業的正途。小王爺仁厚寬宏,我們將跟隨他踏上征途。當然,我必須告訴你們。戰事一開,你們當中有的人會戰死沙場,會受傷,會流血。我希望你們能做好準備。我落雁軍最不怕的便是流血死亡,我們都是從死人堆裡爬過來的。但同樣,你們當中也一定有人建功立業,成爲大將軍,大元帥。此事必然可期。所以,我需要的是能戰不畏的勇士,你們倘若有畏懼之心,即日起十天之內可自己退出山寨,本人絕不追究。十日之後,誰要是敢畏死膽怯,休怪我落雁軍軍法無情。都聽明白了麼?”

“軍師放心,我等不怕。”

“有軍師在,落雁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衆人亂七八糟的大吼說,羣情激奮,氣氛熱烈之極。

林覺滿意的點頭,揮手高聲道:“那麼,便請小王爺來給諸位訓話,並宣讀討逆檄文。”

林覺帶頭鼓掌,衆人掌聲雷動。郭昆從座位上站起,緩步來到臺前。林覺低聲笑道:“交給你了。宣讀吧。”

郭昆臉上激動的通紅,拱手道:“多謝妹夫了。”

林覺一笑退到一旁。郭昆掃視一眼面前數萬軍民,無數雙眼睛正盯着自己,不免有些緊張。不過他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只是沒有面對這麼多不熟悉的人說話罷了,那種緊張感稍縱即逝,臉上神情也變得肅穆起來。

“討伐大逆不道不仁不義不忠不孝殺父殺兄殺太后貴妃之逆賊郭旭,及其手下爪牙呂中天楊俊趙元康等逆臣之檄文。”

郭昆高聲宣讀了這名字長的出奇並且拗口之極的檄文。這檄文名字是他自己該的,林覺交給他的檄文並無名字。

“大周之朝,歷百五十年而今,疆域之廣,國家之富,兵馬之盛,財富之多,蓋三皇五帝以來無可能及。歷十餘朝而下,歷代先皇,勤勉克己,遵禮重孝,聽聖人之言,行道義之事。是故有大周盛世,歷百年而不衰。天下之事,盛衰興旺乃常理,樹木榮枯,生老病死亦乃常情。國家之事,亦然。我大周,雖至慶豐年間國有衰減,但卻未至敗亡之象,反有中興之望。朝着良臣能吏輩出,上變革之心甚堅。聖君賢臣齊心共濟,國有欣榮之態。然,正當此時,陡生禍亂。淮王郭旭,身爲人子,不遵人倫,身爲人弟,不守孝俤,身爲人臣,不遵朝綱。身爲皇族之人,違背祖宗規制。勾結權臣,殺兄弒父,一夜之間,先皇太子慘死,太后蒙難,後宮喋血。禽獸之行,禍亂人倫社稷,人神共憤。天下臣民,聞之無不咬牙切齒,痛恨難當。我大周泱泱中華,仁義之國,豈能容禽獸霸佔朝綱,褻瀆皇權。沐冠而猴,令人憎惡,人倫淪喪,萬夫所指。郭旭此等禽獸之人竊國篡位,世人豈可容忍?我大周若任由此類禽獸盤踞朝綱,天下百姓將恥於爲大周子民。十幾代先皇心血,將毀於旦夕之間……”

“本人郭昆,乃皇族後嗣,父樑王乃先皇嫡出次子樑王郭冰。餘出身正統,血脈精純。郭旭此獠行此滅絕人倫天理之事,身爲皇族之嗣,豈能坐視不管。身爲大周皇族,豈能坐視禽獸霸佔皇位,毀滅大周。今得伏牛山落雁軍一杆義士之助,揭竿而起,討伐郭旭。即日起,廣招天下義士,聚於落雁谷共謀大事,誓要斬殺竊國篡位之逆賊郭旭,告慰大周列祖列宗,恢復我大周清明盛世。即日起,本人郭昆,自立汴梁王之號,誓要奪回京城。此檄文所到之處,天下之士可揭竿而起,跟隨本王,呼嘯攻襲。待本王奪回汴梁,斬殺逆賊之後,必重重厚賞。此檄頒佈之日,便是我討伐大軍騎兵之時,得民心之助,忠義相攜,必將馬到功成,戰無不勝。佈告海內,鹹使知之!”

郭昆一口氣讀完檄文,凝神而立。滿場寂然,唯聞風聲呼嘯,林海如濤,轟鳴不休。

這一篇檄文,林覺改了多遍,斟酌良久。檄文要義在於煽動情緒,製造輿論,要佔據道德制高點。既要氣勢磅礴,同時又要接地氣,讓每個人都能聽懂在說什麼。所以林覺用短短的篇幅追古思今,儘量短小精悍的點名要義。這一篇檄文也寫的文采斐然,暢快淋漓。

當然,在臨來之前,郭昆提出了一些小小的修改,比如那個長而拗口的名字。但這並不重要。

人羣靜默片刻,猛然間爆發出震天的吼叫之聲。衆人在突然之間意識到自己身份即將轉變,落雁谷和自己的命運也將發生巨大的改變。從此以後,落雁軍將是在汴梁王郭昆領導之下的擁有正式身份的兵馬,他們將要逐鹿天下,剷除奸邪之徒,恢復大周的清明。雖然,很多人不明白這意味着流血死亡,意味着打破如今平靜安逸的生活,進入殘酷的爭鬥之中。但每個人內心深處其實都渴望着建功立業,渴望着被世人所認可,這是無可辯駁之事。

“殺郭旭,除奸佞!”林覺帶頭舉手高呼起來。

“殺郭旭,除奸佞!”衆人齊聲高呼。

“恢復我大周清明之世,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林覺吼道。

“恢復我大周清明之世,救百姓於水火之中。”衆人跟着喊。

很快這吶喊便成了情緒的發泄和自由發揮。

“宰了郭旭這禽獸之徒,殺了他這個烏龜兒子王八蛋。”

“拔了呂中天這老烏龜的鬍子,吊起來點天燈。”

“所有奸佞都要凌遲千刀,挖了他們的祖墳。”

衆人亂七八糟的叫嚷着。林覺皺眉苦笑,這幫人亂喊些什麼?挖郭旭祖墳?那不是挖了大周曆代先皇的祖墳麼?罵郭旭烏龜兒子王八蛋,那不是罵先皇郭衝麼?山寨軍民到底還是良莠不齊,軍中亦然,還需花大氣力整飭便是。

林覺舉起手臂來,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林覺看了一眼郭昆,示意他繼續。

郭昆點頭,高聲說道:“諸位兄弟,父老鄉親們。本王向你們展示一物,此乃我大周正統所擁有之物。先皇臨去時,遺詔託國,將此物連同大週一起交給了我。諸位不信,請看此物。”

郭昆伸手,沈曇雙手捧着方正之物送上,郭昆接過,打開包裹之物,將一枚碧綠四方,帶着九龍纏繞的把柄的四方玉璽高高舉起,展示在衆人眼前。

“此乃我大周傳國之璽,先皇將它交給了我,那便是要我替他剷除逆賊,重整江山社稷。郭昆不才,本難當此任,但我身爲大周嫡系皇族,責無旁貸。我雖擁有國璽,擁有先皇遺訓,本可自立爲皇,但我並不想這麼做。今日誓師,乃爲完成先皇之遺命。將來奪回大周江山,再做定奪。我是代先皇而行事,並非爲一己之私。此事今日當着諸位的面闡明,以免諸位發生誤解。先皇授命於我,非我自專之。”郭昆大聲說道。

林覺緩緩點頭,郭昆的成長是巨大的,林覺將國璽交給郭昆,意思是要給他更大的起兵的合法性,進一步穩固他的地位。有了國璽,就算是自立山頭稱帝也是有合法性的。但郭昆沒有這麼做,反而說出這麼一番話來。這和他以往的性格截然相反。經歷這次變故之後,郭昆懂得了謙遜,懂得了收買人心,懂得了不可操之過急之理。他這一手絕妙的很,落雁谷從即日起舉起的不是樑王父子的大旗,而是先皇郭衝的大旗。郭昆只是代先皇行事,成爲先皇的代理人罷了。

衆人見到了高舉在郭昆手中的國璽,在陽光下粲然生輝,精美無比,心中原本有的一些疑惑一掃而光。國璽乃一國之重寶,這東西居然在落雁軍手裡,那還質疑什麼?有的人百姓眼望國璽,居然差點跪地膜拜起來。

“本王宣佈,即日起,改伏牛山爲落雁縣,治所爲此處,更名爲落雁城。任命高慕青爲落雁縣縣令,掌管大小事務。任命林覺爲落雁軍都指揮使,統率落雁軍軍中全部事務。本王不干涉軍政事務。願王府侍衛五百人,歸於落雁軍統率。自此以後,大事便仰仗林覺和高姑娘了。爲表誠意,本王將國璽交於林覺手中,以示本王對林指揮使完全信任,絕無猜疑之心。林指揮使,高縣令,請受本王一拜,大事便靠你們了。”

郭昆說着話,朝着林覺拱手一拜,將玉璽恭敬遞上。歷代帝王,對於國之重臣委託衆任都是極爲恭敬的,所以纔有拜將拜相之說。林覺和高慕青便好比是一個是領軍之將,一個是宰相,郭昆此舉,也好比是拜相拜將的舉動。雖然高慕青並無太高的治理政務的能力,但她的身份特殊,她是落雁谷大寨的主人,必須要給她一個極高的位置。其實所有人心裡都明白,真正主事者是林覺罷了。

林覺躬身還禮,恭恭敬敬接過國璽,卻又將國璽遞了回去。

“王爺的誠意,林覺已然受領,這國璽重寶,我敢留在身邊。還是王爺保管在身邊爲好。林覺願意率落雁軍將士,爲先皇剷除逆賊,恢復大周清明之世。自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兩人雖然是之前商量好的戲碼,完全是按照劇本來演,但這都是必不可少的作戲。既然要幹大事,便免不了要做些表面勾當,這些都是歷史上的人精們玩剩下的手段,倒也不是林覺獨創。

高慕青也躬身還禮,郭昆將準備好的大印授予高慕青。這之後郭昆當場命人將檄文謄錄百份,郭昆親自蓋上國璽大印,百餘名挑選出來的落雁軍士兵一一領取檄文,牽馬飛馳下山。可以想見,不久後,大周各大州府,都將張貼出這張檄文。落雁軍舉旗討逆之事將傳遍天下。

第四五零章 不歡而散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八八六章 城樓裡的絞肉機第一六一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六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六百四十一章 山上來客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二四三章 識時務者第八八四章 老馬帶路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一五二八章 強攻(續)第二百章 心態第八九二章 肅清殘餘第一一八八章 硬碰硬第九二六章 落幕第九三二章 獻策者第九三二章 獻策者第九三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二八六章 優劣第五一零章 意決第四一九章 恢宏氣勢第一千章 無蹤第一三一零章 逼迫第一三一五章 情重第一六一八章 重逢第一二一一章 相助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五九三章 萬事俱備第六六九章 斷絕第九二八章 改造第二二九章 地獄烈焰第一六二五章 潛入第七三七章 謀劃第一三八五章 羣龍無首第一二零章 陰損毒辣第六二零章 斗酒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一二八六章 優劣第一二一九章 借力第一二四七章 驚歎第二零二章 情報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第一六六八章 無恥恐嚇第一零二五章 辯駁第七七二章 會面第一四零八章 隕落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七零三章 漸入佳境第三五一章 第一日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三三一章 思慮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八四六章 誓師第八零一章 京畿小縣第八六九章 除惡務盡第九四三章 密會第一一七章 聯手第六三四章 縱論大局第一三四四章 趁勢而爲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一一一零章 心緒難平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一三八四章 一箭乾坤第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二六二章 襲擊第一千零三章 得救第一五九二章 早朝第一陸四一章 大決戰(二)第一六二三章 夜行第八四二章 震怒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一四五章 規劃第八五八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二一六章 天爲證海爲媒第三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一二七章 是他,就是他第四十九章 反擊第五五零章 鐵面第二四六章 往事第一三八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六十四章 大肆斂財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四八七章 秘密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一三七二章 遼陽城下第八四七章 郭冕掛帥第四四零章 睚眥必報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一二四五章 局勢微妙
第四五零章 不歡而散第一四三一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三二八章 摸蝦兒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八八六章 城樓裡的絞肉機第一六一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六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六百四十一章 山上來客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二四三章 識時務者第八八四章 老馬帶路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一五二八章 強攻(續)第二百章 心態第八九二章 肅清殘餘第一一八八章 硬碰硬第九二六章 落幕第九三二章 獻策者第九三二章 獻策者第九三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二八六章 優劣第五一零章 意決第四一九章 恢宏氣勢第一千章 無蹤第一三一零章 逼迫第一三一五章 情重第一六一八章 重逢第一二一一章 相助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五九三章 萬事俱備第六六九章 斷絕第九二八章 改造第二二九章 地獄烈焰第一六二五章 潛入第七三七章 謀劃第一三八五章 羣龍無首第一二零章 陰損毒辣第六二零章 斗酒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一二八六章 優劣第一二一九章 借力第一二四七章 驚歎第二零二章 情報第一零一五章 大早朝(六)第一六六八章 無恥恐嚇第一零二五章 辯駁第七七二章 會面第一四零八章 隕落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七零三章 漸入佳境第三五一章 第一日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三三一章 思慮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八四六章 誓師第八零一章 京畿小縣第八六九章 除惡務盡第九四三章 密會第一一七章 聯手第六三四章 縱論大局第一三四四章 趁勢而爲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一一一零章 心緒難平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一三八四章 一箭乾坤第二十七章 牽線搭橋第一二六二章 襲擊第一千零三章 得救第一五九二章 早朝第一陸四一章 大決戰(二)第一六二三章 夜行第八四二章 震怒第一六一七章 拖延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一四五章 規劃第八五八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二一六章 天爲證海爲媒第三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一二七章 是他,就是他第四十九章 反擊第五五零章 鐵面第二四六章 往事第一三八六章 不歡而散第三六十四章 大肆斂財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四八七章 秘密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一三七二章 遼陽城下第八四七章 郭冕掛帥第四四零章 睚眥必報第二三八章 心腹之患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一二四五章 局勢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