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周全

郭昆卻冷笑斥道:“這便是你要獻的良策?你說的倒是輕鬆?這般智取有幾分把握?況且還和匪徒談判?這豈非是通匪之罪?你出的這是什麼餿主意。簡直是一派胡言亂語。”

林覺沉聲道:“小王爺,事情沒辦,你怎知沒有把握?便是十成之中有一成的機會,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吧。爲何不試一試?實在不成再調集兵馬圍剿便是。且即便智取不成,若能有人手混入敵寨之中,關鍵時候可以放火殺人策應兵馬圍剿,豈非也並不虛行?我個人覺得,智取是有勝算的,非我空口無憑,土匪畢竟是土匪,他們雖號稱嘯聚爲義,然卻行事爲利。但有利可圖,誰願意惹惱朝廷,換來剿滅之禍?此番劫太后壽禮,必將激怒聖上和朝廷,土匪們焉能不知此點?所以,若有機會曉之以利害,事情大有可爲。至於小王爺說什麼通匪之罪,草民斗膽說一句,這是矯情之言。奪回壽禮纔是目前當務之急,其他的事情留待後續再說便罷。再退一萬步而言,王爺是派其他人去接洽智取,又非王爺或者小王爺親往。真有人拿通匪說事,王爺和小王爺難道不會一推乾淨,什麼都不知麼?”

郭昆無言以對,相較而言,林覺行事比自己乾脆的多。他說的對,目前的大危機是壽禮被劫,這是頭等大事,其他的事情豈能考慮的那麼多?將來有人搗鬼,也確可以一推乾淨了事。

郭冰皺眉思索道:“死馬當作活馬醫,這辦法倒也可以姑且一試。然則,派什麼人去混入匪寨,和土匪接洽爲好?此人必須智勇雙全,而且不懼生死。深入匪寨之中,一個不好便有去無回,誰能堪當?而且只能是我們王府的人,絕不可是衙門裡或者是駐軍衙門的人。畢竟難知根底。”

郭昆想了想道:“父王,沈曇可不可以?論武藝論忠心和膽量,沈曇應該是個合適的人選。”

郭冰搖頭道:“沈曇麼?他不成。膽氣武藝固然不俗,但智謀不足。首要的不是武功,而是智謀。”

“那我手下的柳傳風如何?他也算得上是足智多謀了。”郭昆道。

“他也不成,他這個人口訥,口才不好。此次若能建功,還需要口才上佳,有滔滔雄辯之才。”郭冰再次否決。

郭昆撓頭道:“那這樣的人可難尋了。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我們王府之中人才甚少,將來可要多網羅些人才纔好。”

郭冰嘆了口氣道:“平日裡熙熙攘攘,真到用人之際,卻發現庸才甚多,確實無奈。”

林覺輕聲開口道:“王爺,小王爺,你們不用想了,我可以去。”

“什麼?你?”樑王父子同聲訝異道。

“此策是我所獻,自然該我去辦。一來我自知如何進退,二來正如王爺所言,此去之人將極爲危險,甚至丟掉性命。既然是我提出的辦法,我怎能讓他人去冒險,自然是我去的好。”林覺靜靜道。

樑王父子皺眉盯着林覺,研究着林覺這麼做背後的動機。哪有人主動去冒這個險,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你不想別人涉險,那你便不怕死麼?”郭冰冷聲問道。

林覺微笑道:“王爺,今日我來王府請罪,若無此事發生,王爺將如何處置我?這時候,我希望王爺能不作違心之語。”

郭冰皺眉想了想,雙目森然道:“本王確實想拿你開刀,以殺雞儆猴。近來有人對王府不敬,需要整整這股邪氣。但本王沒想殺了你,只會讓你……生不如死。”

郭冰的語氣中透着森寒之意,讓人深切的理解到了生不如死的含義。那必是極爲兇殘和無底線的一種殘酷懲罰。

林覺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勉力笑道:“生不如死,那便是比死更可怕了。然則既然我會有那樣的下場,那我還何懼去冒這個險呢?此去冒險最壞的結果無非是一死而已。”

郭冰愣了愣,點頭道:“這個理由似乎說的通。”

林覺笑道:“可不僅是這一個理由。我再請問王爺,若此次壽禮被劫之事無法解決,最後不得不稟報朝廷,其他人不說,我林家將會受到何種懲罰?”

郭冰皺眉道:“你林家麼?免不了是一場大禍。若是查出你林家押運之中有過錯的話,怕是要抄了家,殺幾個人。若是再查出你林家通匪的話,那便是滅全族。”

林覺靜靜道:“然則,真到了那一步,爲了減輕罪責,王爺和各衙門一定會給林家扣上各種黑鍋,甚至誣陷我林家通匪是麼?”

郭冰冷哼一聲,不置可否。

郭昆喝道:“林覺,注意你的言辭。”

林覺嘆了口氣道:“罷了,草民也不去多想這些。王爺現在應該明白了,我個人的安危和我林家全族的安危都取決於這件事能否解決。那麼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冒這趟險?王爺問我怕不怕死,我當然怕的要命,誰不怕死?可是死到臨頭,大禍臨門,若有機會去抗爭,我還猶豫什麼?人生能有幾回搏?我林覺博得便是這一線生機。”

郭冰怔怔的看着林覺,忽然伸手在桌案上輕輕一拍,沉聲道:“說的好,人生能有幾回搏,這句話本王很是欣賞。搏一搏或可海闊天空,縮頭縮腦卻未必能苟存。本王被你說動了,你的口才雄辯,絕對適合。至於你的謀略,我想花魁大賽上本王已經初步領略了。這個人選非你莫屬。”

郭昆見狀忙俯身於郭冰耳邊低聲道:“父王,你就不擔心他是想趁機逃脫麼?”

林覺和他們相距僅數尺,郭昆的聲音雖小,但卻也一字不漏的傳到林覺耳中。林覺覺得這個小王爺雖然身材魁梧人高馬大,然而心眼卻顯得不夠寬敞,總喜歡以小人之心度人。

倒是郭冰表現出了他的氣度,皺眉斥責郭昆道:“昆兒,這是什麼話?林覺剛纔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需要懷疑麼?再說他逃了,林家能逃得了麼?我觀林覺絕非那樣的人。這樣的話從現在起你不許說一句。什麼叫用人不疑,你至今未懂。”

郭昆連忙點頭稱是,臉上羞愧不已。

……

郭冰父子同意了林覺的智取之計,但接下來尚有衆多具體的細節要商談。林覺提出了幾點要求,請樑王務必滿足。

其一便是保密的問題。鑑於此次事件極有可能有內鬼存在,所以林覺要求樑王必須將計劃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內。必須保證知道此事並加以協助的人員絕對的保密。

其次便是人手的問題,林覺當然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去犯險,他必須要有幾個得力的人手隨同前往。一來可保護自己的安全,二來關鍵時候這些人可以作爲內應,策應外部的圍剿。當然人數上不能太多,林覺認爲有個十來個人便夠了,多了反而無益。另外林覺要求自己對這些人有絕對的控制權,避免他們破壞行動。

其三,林覺要求樑王調動一批能工巧匠爲自己所用,因爲林覺希望能打造出一批適用的器具。那些在心頭縈繞了許久的東西,這一次既然要去冒險,林覺當然要弄出來帶着,關鍵時候或可保命殺敵。

以上三點郭冰全部同意,貫徹了他用人不疑的諾言。對於前兩點,樑王父子還是能夠理解的,但對於第三點,樑王父子卻很疑惑,因爲看起來似乎沒什麼用處。這林覺要王府的能工巧匠幫他做些物事,不知有何用?王府之中什麼東西沒有,削鐵如泥的寶劍,可防利刃的盔甲,難道這林覺還有什麼比這些還厲害的東西不成?

但不理解歸不理解,答應了倒也無妨,無非便是花些錢物讓工匠們按照林覺的要求做些事罷了。即便和計劃無干,倒也沒有什麼。幾點大的條件敲定之後,樑王父子關注的便是一些更爲具體的細節,譬如如何潛入匪寨之中,如何和外界聯絡等等事宜,都是需要提前計劃好的。事情越是考慮的細緻,便越是增加事情的成功的可能性。

然而林覺卻並不熱衷於談論這些,他只用一句:“我將見機行事。”便輕描淡寫的帶過。這讓樑王父子心中頗有些沒着沒落的。但他們見林覺似乎心中早就計劃,只是不肯說出來而已,便也就不再追問。總之,林覺給他們的感覺是:事情既然交到我手裡,我自有我的計劃,大方向上不錯,具體的細節你們不必擔心,那是我的事。

倒是林覺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引起了樑王父子的重視,那便是林覺提出的失敗的可能性。這計劃從一開始便成功的可能不高,這也毋庸諱言。成功了固然皆大歡喜,但一旦失敗,該如何應對?這是個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林覺給出的答案是,必須要調動兵馬準備強攻,以限定期限爲準,如果到了期限,兵馬必須發動圍剿,到那時林覺等人便在內部加以策應。關於調動兵馬必須經過朝廷許可的憂慮,林覺更是給出了一個讓樑王父子都膽戰心驚的建議。

林覺的建議是,只調動寧海軍兵馬,且一律換裝成普通百姓,秘密集結於某處待命。不用兵船,只用民船僞裝。同時調動兵馬的人數不能太多,寧海軍全軍五千餘人,最多再抽調一千五百人左右和依舊在楚州的兩千餘兵力會合。這樣便不會讓人察覺兵馬調動的意圖,從而發現有兵馬私自調動之事。

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樑王必須要搞定寧海軍指揮使宋延平和兩位指揮副使,他們必須同意配合才成。整件事說白了便是瞞天過海,欺瞞朝廷私自調動兵馬前往淮南路作戰。這個思路之冒險,讓樑王父子既愧疚於自己之前思路的呆板不知變通,又驚詫於林覺的膽大包天。

細細想來,若是按照林覺的建議,這種暗中調兵的辦法倒也可行。至於宋延平等人,郭冰自然是有辦法說服他們。畢竟這次的事情若不能得到解決,他寧海軍也罪責難逃。他們負責保護漕運的職責,若不想受罰丟官,恐怕也只能跟着一起冒險。只要這件事不被嚴正肅知曉,其實問題不大。唯一值得擔憂的是,調集這麼少的兵力恐怕是難以攻破匪徒在龜山島上的山寨,畢竟過去的近二十年,朝廷曾經調集過上萬兵馬攻打了數次也都沒能建功。當然,若是林覺他們在內部搞起事來,四處放火作亂,也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

總之,林覺給出了他能給出的建議,至於做不做,那是樑王的事情,林覺可沒義務去勸他去做。特別是眼下,既然已經決定要去冒險,林覺便需要將全部的精力和腦力用在完善這個計劃的各個流程上。

如何混入匪寨,如何行事,何時可以袒露身份和匪首交流,何時必須脫身而走。如何說服對方,或者是萬一說服無望能否有其他替代之策?總之,一連串的問題都需要深入的思考。雖是一場冒險,但林覺絕不想無功而返,更不想死在那裡。他更希望的是能夠解決此事,便可化解和樑王的矛盾,更可以讓自己在林家的地位全面躥升。畢竟這一次的危機不在上一世的經歷之中,而上一世最大的滅族危機還在後面,自己無論如何不能忘了這一點。

第一四九五章 計劃第三十四章 苦力第九六七章 聚首(續)第一三八零章 大風起兮第四七二章 幫手第一零一四章 大早朝(五)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八四章 頂撞第六零八章 矛盾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一七零六章 大展手腳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二二四章 災星第四七六章 虎父犬子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四五九章 分別第一五二二章 對策第四七四章 真朋友第一五二八章 強攻(續)第五三零章 冢中舊物第一五四八章 質疑第七七五章 重逢(續二)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七三章 新的計劃第五一四章 誅心第一一三五章 喋血黎明(五)第一二五八章 強渡第一五零六章 推演第一五四七章 回生第一五九九章 故人第一一五零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六一五章 復仇路第一二一八章 田縣令第五六零章 會面第九零一章 猜測坐實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一二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四七零章 衙內公子第四十二章 疑症第四百章 全民行動第一五三八章 效仿第一三九七章 興趣所在第一五六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二八五章 大勝第六二七章 動了誰的奶酪第一二五五章 多此一舉第二零二章 情報第二四九章 病歸第二九零章 攤牌第一三六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九六七章 聚首(續)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三一八章 掌上可舞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一五六二章 攪局兩姐妹第四零一章 上綱上線第一三零九章 提親第一零四章 試探第四二六章 發動第一四八三章 怒火第一六一一章 絕情絕義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九十六章 交代第一二五六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八八五章 奪門第一三零七章 重逢第一二八零章 夜話(續)第一四四零章 進攻第四零七章 涉險(續)第一零九四章 意外的平靜第二章 多少前事多少愁第二六二章 皇恩浩蕩第七五五章 後怕第九三六章 皆大歡喜第七二三章 見故人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一一零五章 傷逝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七五二章 口說無憑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三九一章 歸去難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六零六章 常平新法(續)第一五八九章第一二四九章 腦洞第二七一章 林家別苑第一一八二章 生女第三六六章 大客戶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五五五章 求助第三一七章 棄賽第五十三章 難以收拾第一四六十四章 處境艱難
第一四九五章 計劃第三十四章 苦力第九六七章 聚首(續)第一三八零章 大風起兮第四七二章 幫手第一零一四章 大早朝(五)第一零九七章 誘敵第二八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八四章 頂撞第六零八章 矛盾第一二八三章 襲殺第一七零六章 大展手腳第一四七九章 人心迷離第二二四章 災星第四七六章 虎父犬子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四五九章 分別第一五二二章 對策第四七四章 真朋友第一五二八章 強攻(續)第五三零章 冢中舊物第一五四八章 質疑第七七五章 重逢(續二)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七六十四章 抵京第一七三章 新的計劃第五一四章 誅心第一一三五章 喋血黎明(五)第一二五八章 強渡第一五零六章 推演第一五四七章 回生第一五九九章 故人第一一五零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六一五章 復仇路第一二一八章 田縣令第五六零章 會面第九零一章 猜測坐實第一五九章 歸來已是春第一二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四七零章 衙內公子第四十二章 疑症第四百章 全民行動第一五三八章 效仿第一三九七章 興趣所在第一五六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二八五章 大勝第六二七章 動了誰的奶酪第一二五五章 多此一舉第二零二章 情報第二四九章 病歸第二九零章 攤牌第一三六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三二章 水火相容第九六七章 聚首(續)第六百四十章 說服第一五四章 愛恨何物第三一八章 掌上可舞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一五六二章 攪局兩姐妹第四零一章 上綱上線第一三零九章 提親第一零四章 試探第四二六章 發動第一四八三章 怒火第一六一一章 絕情絕義第一一六五章 訓話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九十六章 交代第一二五六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八八五章 奪門第一三零七章 重逢第一二八零章 夜話(續)第一四四零章 進攻第四零七章 涉險(續)第一零九四章 意外的平靜第二章 多少前事多少愁第二六二章 皇恩浩蕩第七五五章 後怕第九三六章 皆大歡喜第七二三章 見故人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一一零五章 傷逝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七五二章 口說無憑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三九一章 歸去難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六零六章 常平新法(續)第一五八九章第一二四九章 腦洞第二七一章 林家別苑第一一八二章 生女第三六六章 大客戶第七二一章 隱藏的目的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五五五章 求助第三一七章 棄賽第五十三章 難以收拾第一四六十四章 處境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