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安心(上)

輾轉反側一整夜,宮裡頭沒有打更的活兒,行昭只好睜着眼睛看窗櫺外頭,眼見着天際邊處有朦朦朧朧一點白光時,這才迷迷糊糊地睡下去。

好像是撐腰的終於回來了,一顆心就放下了,行昭這一覺睡得特別的長。

睡意朦朧中做了好多個夢,一個接着一個,就像中元節去看流水觀燈一樣,一個場面一個場面地換,從面無表情的周平寧拂袖而去,到躺在自己懷裡沒了生息,脣色卡白的歡哥兒,到惠姐兒仰着一張小臉甜甜糯糯地喚着“母妃”,再到穿着九鳳翟衣長袍母儀天下的陳婼...

面容浮現在眼前,再一一地支離破碎開,前世種種譬如昨日死,譬如今日生。

行昭再睜眼時,屋子裡已經亮堂堂的一片了,瑰意閣裡有鶯啼輕婉,小宮人們穿着木屐拖拖踏踏地在地上梭着走,卻遭到了黃媽媽低聲叱喝,“...都輕點兒走!”

黃媽媽素來板着一張臉,剛從六司出來的小宮人最怕這種老嬤嬤,一聽黃媽媽呵斥,一個兩個連忙高高擡了腿,餘光偷偷覷着黃媽媽的神色,見她面色更冷峻了,便愁眉苦臉地不曉得到底是該將腳踏出去還是低低放下來了,留着一隻腳懸在空中,苦哈哈地進退兩難。

蓮蓉在內堂,服侍了行昭洗漱,便將窗櫺大大打開了,行昭一擡頭便看見博古雕欄的廊間有一個神情嚴肅的老媽子,和一羣愁眉苦臉的,只有一隻腳落地的小娘子,活像鄉間農坎間趕集時上演的滑稽劇,不禁哈哈笑出聲。

夢裡的沉悶被一大清早的喜氣趕得遠遠的了。

蓮蓉手腳麻利地給行昭篦頭髮,篦子尖兒不能挨着頭皮,不能刮到主子的後頸。不能叫頭髮揪在一起,叫主子吃疼,要從頭梳到尾,中間不能斷,每天梳一百下能叫頭髮又黑又亮。

蓮蓉才進宮的時候還沒從那場火的驚嚇中回過神兒來,第二天就被方皇后派來的老嬤嬤耳提面命學這門手藝,老嬤嬤嚴厲嘴毒,罵到她悶在自個兒屋子裡直哭,行昭便抱着她軟聲軟氣地安慰,蓮蓉眼裡看着當時行昭臉上還沒好的那道疤哭得更厲害了。哭完了就咬着牙爬起來跟着老嬤嬤一板一眼地學規矩,如今做得倒是十分熟絡了,還能邊梳頭邊笑着同行昭說話兒。

“...咱們院子裡的丫頭最怕黃媽媽。蓮玉是個壞心的,面上看着和軟,小丫頭們便不怕她,還纏着她說故事。有回我就聽蓮玉同小丫頭們說‘黃媽媽可是在西北長大的,三歲打狼。五歲打虎,十歲就能提起刀去殺韃子’,把一個院子的小丫頭唬得一愣一愣的,從此以後見到黃媽媽,別說笑,連話兒都不敢說。外院有個粗使丫頭喚作檀香。一見到黃媽媽就渾身直哆嗦,別人問她,她便眼圈一紅哭得上氣兒不接下氣地說‘...就怕自個兒做錯了個什麼。黃媽媽從膳房裡拿把菜刀就把我當做狼虎和韃子人給剁了’...”

蓮蓉學得惟妙惟肖,行昭聽着便笑起來,眸光看見銅鏡裡的自己眉目輕展,眼睛亮亮的,好像真的就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娘子。

昨兒夜裡。聽到舅舅的回京,黃媽媽高興得當場哭出了聲。蓮蓉蓮玉抱着轉圈,不只是瑰意閣,好像整個鳳儀殿的氣氛都一夜之間鬆活了下來。

這廂說着話兒,外間簾子被輕輕撩開,蓮玉端着銅盆進來,見裡頭正開心,便一手將銅盆放在木架子上,一頭笑着說:“黃媽媽可還在外頭呢,蓮蓉你可仔細着自個兒的手板心。”

行昭聽見蓮玉的聲音,梗着頭轉身笑問:“前頭的行早禮完了沒?”

“完了!今兒個您起得晚,皇后娘娘問了一句,便直說讓您接着睡,我就沒進來喚您。”蓮玉笑意盈盈地過來,從袖裡掏了小鑰匙,打開一隻榆木匣子,從裡頭選了只素絹花兒邊比在行昭髻上看合適不合適,邊繼續說:“蔣姑姑讓我給您說,惠妃娘娘今兒個稱病沒過去,淑妃娘娘瞧着極高興,還向皇后娘娘討了一張藥膳方子說是要回去照着給六皇子補補,其餘的大都沒什麼特殊了。”

淑妃和皇后一榮俱榮,方家起復,淑妃高興是自然的。

惠妃是慈和宮那頭的,昨兒個又吃個排頭,今兒使性子也實屬正常。

行昭暗忖,又聽蓮玉後言:“倒是今兒個行早禮皇上恰好也在,一聽惠妃娘娘身子不舒坦,便說‘前頭讓惠妃好好靜養着,皇后開恩,沒隔幾天就讓她出來了,今兒個倒是又舊疾復發了,讓太醫院好好去看看,看是靜養半年好還是一輩子都靜靜養着才妥當。’,風聲一傳出去,惠妃就過來跪在了鳳儀殿外頭,將才欣榮長公主過來,惠妃才起身回宮去。”

惠妃這種女人,有姿色,有家室,有靠山,有恩寵,什麼都有了,就是沒腦子。

方祈一回京,謠言不攻自破,方皇后的位子坐得更牢靠了,惠妃她哪裡來的自信,到現在還敢甩臉子給皇后看?

行昭莞爾一笑,將髻上的素絹花兒從左邊兒換到右邊兒,攬鏡瞧了瞧,仰頭笑說:“欣榮長公主過來了?她消息倒是快...”蓮玉一笑,幫着抿了抿行昭的頭髮,又道:“蔣姑姑說一大早回事處就呈上來樑太夫人的帖子,皇后娘娘既沒說要見,也沒說不見,將帖子扣下來也不曉得心裡頭在想什麼...”

“只有樑家的帖子,沒了別家的了?”

蓮玉想了想,鄭重地搖搖頭。

行昭一笑,俯身理了理平整的裙襬,賀家被逼到這個份兒上,還能沉得下氣來,無非是仗着自家人沒親自出面做這些事兒,無非是仗着景哥兒姓賀,她也姓賀,她從前以爲賀琰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梟雄。如今纔看出來,賀琰只是個懦夫,讓應邑一個女人頂在他前頭。

“走吧,咱們去和皇后娘娘問安!”小娘子的聲音輕輕脆脆的,像三月從林間從忍冬藤上跳到松柏枝椏上的小鳥兒。

一拐過當做隔板的屏風,就能聽見欣榮興致盎然的聲音。

“...城東那個一整夜都沒安生過,馮姐夫喝高了拉着阿至不放手,成親三日無大小,阿至便跟着去鬧洞房,馮姐夫就開始罵罵嚷嚷。可惜他喝多了酒,又大舌頭,阿至也沒聽清楚都說了些什麼。”

城東那個是應邑長公主。馮姐夫是馮安東,阿至...就應該是欣榮長公主的駙馬了。

行昭靠在隔板旁邊兒靜靜聽,衝已經看見自己的蔣明英比了手勢,蔣明英一笑便垂下眼只作不知。

又聽見方皇后含笑的聲音:“前頭的衛國公世子在應邑跟前可是連聲兒都不敢擡,如今遭馮大人罵罵嚷嚷。應邑就沒個反應?”

欣榮笑出聲,行昭聽見伴着衣物窸窸窣窣的聲音,是欣榮清凌凌的又爽利的語聲:“所以才叫沒個安生嘛!三姐一把將大紅蓋頭給撩了起來,牀也顧不得坐了,‘刷地’一聲站起來,一巴掌就拍在了馮姐夫臉上。倒把馮姐夫給拍得愣在原地。您可知道的,我們家阿至膽兒小,見勢不好。就轉身拉着八姐家的李姐夫出去了,您說他也真是的,一場好戲不看完,倒把我勾得心欠欠的...”

標準的看戲的不嫌臺高。

方皇后笑出來聲,要說怕還是馮安東最怕。賀琰、應邑都在暗處,馮安東是梁平恭的馬前卒。衝鋒陷陣的是他,頭一個頂着方祈怒氣的也是他,還別說昨兒個本來就做了回龜公——穿着大紅喜服娶懷着別家孩子的媳婦兒,後來還被方祈射穿了祖宗牌位,面子沒了,裡子更慌,再看見應邑這個禍端,又想起方祈和梁平恭還有後着等着他,馮安東只有更生氣的。

看見應邑過得不好,方皇后的心就安了。

方皇后笑着正要開口,卻看見行昭從屏風後頭走過來,便滿臉是笑地朝着行昭招招手。

行昭規規矩矩地先朝欣榮福了身,再端了個杌凳乖巧坐在方皇后下首,欣榮喜歡行昭不僅僅是因爲憐憫她多舛身世,也不僅僅是因爲她養在方皇后膝下的緣故,更多的是因爲小娘子的知禮乖巧,不恃寵而驕。

“揚名伯今年才十四歲吧?”欣榮挑着喜慶事兒說,語氣誇張:“十四歲的伯爺,還不是靠祖宗蔭得來的,在大周裡可是頭一份兒呢!得趕緊讓平西侯在雨花巷裡頭擺流水筵,擺個三天!”

行昭抿嘴一笑,宮裡頭出來的誰都不是省事的,不說讓臨安侯擺宴,只說讓平西侯擺宴...

方皇后笑呵呵地應承,連聲只道,“擺擺!孩子齊齊整整回來就已經是福氣了,昨兒個我聽聖上的旨意心裡頭直打鼓,怕折損了孩子的福氣。”

欣榮心頭一驚,方皇后這番話已經是將賀行景看成了方家人了,絲毫不見外!

驚詫稍縱即逝,一瞬間笑得體諒又誇張:“揚名伯從西北九死一生回來,還幫着平西侯捉了韃子,就這福氣,咱們大周滿打滿算還有幾個人有?嫂嫂一顆心直管放下,揚名伯的福氣重着呢,您看看他舅舅再看看他外祖,哪個不是一夫當關外夫莫開的真英雄?”

不提景哥兒的父親和賀家人,行昭笑得下巴尖尖的,眸光盈盈地俏生生看向上首,如果她與景哥兒不是姓賀該有多好。若是託生到商賈人家,就學着打算盤記賬冊。託生到莊戶人家,就學着織布耕施。就算是託生到飯也吃不上的貧苦人家裡,也能靠着自己一雙手打出一片天來,就算是窮也能和至親血緣在一起其樂融融...

她果然不是正統的賀家人,她還有心,她的身體還有溫度,她還會愛,會哭,還會在賀家人身上寄託希望,然後再失望。

所幸景哥兒也不是。

鳳儀殿的空氣中都瀰漫着一股清甜和樂的味道,九井衚衕裡就沒有這樣好運了。

方祈的突然迴歸將臨安侯賀琰打了個措手不及,比應邑的那道賜婚帶給賀琰的打擊更大。

今兒個一大早,皇帝連發兩道聖旨,一道是擢升方祈和行景的,一道是讓秦伯齡帶兵十萬北上,增援梁平恭。

韃子主將託合其都在定京城裡當作俘虜了,韃子氣數都快盡了,這個時候讓秦伯齡出兵北上,防的是誰?不是韃子,就肯定是梁平恭了!

早朝一結束,就有堂官來圍着他道賀,“兒子爭氣,十四歲就搏了個爵位回來!”、“守着託合其這麼重大的事兒都讓令郎去做,百年世家是要由文轉武了?”...

他只有忍住怒氣和不安,一一回之。

“...景哥兒和方祈住在雨花巷,皇帝知道前事嗎?知道多少?昨兒個景哥兒回京,卻連九井衚衕都沒進...”

PS:

因爲今天只能一更,所以比平時都肥了!

書號:2786494 書名:炮灰重生向錢衝 此文一點也不憋屈的哦,神馬歪理到了女主兒這兒,全都給掰正了說哦!【阿淵淚

穿山越嶺,帶領幼弟尋找悠然田園,建設他們的幸福家園!

第一百四七章 牽連下第兩百六四章 新生第61章 死寂(上)第一百一三章 後來第一百五九章 孫氏第兩百四七章 暗流下第一百九五章 應得第一百八二章 除服第一百六二章 心思第一百四二章 對峙中第兩百六五章 江南上第105章 夜談(下)第一百六五章 山茶下番外第一百四八章 接風第49章 信箋第100章 大婚(下)第23章 家常第14章 親事(下)第一百七七章 苦夏第兩百五二章 運氣下第一百四一章 對峙上第一百五五章 新年第91章 驚雷(上)第一百九二章 心想第22章 欲離第24章 齊心第38章 山雨(下)第205章 羅家第一百二八章 離析上第一百五二章 落雪下第一百四四章 癱第5章 下帖(上)第一百二三章 故夢中第一百二七章 分崩下第91章 驚雷(上)第64章 掙扎(上)第一百二七章 分崩下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兒下第一百六三章 山茶上第一百二五章 分崩上第一百五二章 落雪下第207章 坎坷(下)第一百二二章 故夢上第一百四二章 對峙中第一百二五章 分崩上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一百九四章 朝露第一百四四章 癱第一百五六章 春暖第兩百七七章 對峙上第46章 春宴(上)第一百六七章 年末中第兩百八四章 歸第201章 喜事(上)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兩百六六章 江南中第201章 喜事(上)第91章 驚雷(上)第一百二一章 馮家第85章 震怒(上)第兩百五一章 運氣中第一百九五章 應得第兩百七九章 對峙下第203章 喜事(下)第一百五一章 落雪上第73章 走水第兩百一一章 水面下第23章 家常第一百四五章 水澇第86章 震怒(下)第兩百五七章 怨偶第一百二九章 離析中第一百九五章 應得第一百四七章 牽連下第63章 死寂(下)第66章 掙扎(下)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兒下第104章 夜談(上)第205章 羅家第7章 堂會(上)第150章 昏因第98章 大婚(上)第一百八三章 早產上第230章 鵲橋(中)第一百七五章 賜婚第70章 處境(上)第108章 安心(下)第87章 抉擇(上)第10章 繞樑第兩百二八章 回門第11章 餘音第202章 喜事(中)第兩百一一章 水面下第87章 抉擇(上)第兩百六五章 江南上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兒下第一百九一章 夜第65章 掙扎(中)第1章 再會(上)
第一百四七章 牽連下第兩百六四章 新生第61章 死寂(上)第一百一三章 後來第一百五九章 孫氏第兩百四七章 暗流下第一百九五章 應得第一百八二章 除服第一百六二章 心思第一百四二章 對峙中第兩百六五章 江南上第105章 夜談(下)第一百六五章 山茶下番外第一百四八章 接風第49章 信箋第100章 大婚(下)第23章 家常第14章 親事(下)第一百七七章 苦夏第兩百五二章 運氣下第一百四一章 對峙上第一百五五章 新年第91章 驚雷(上)第一百九二章 心想第22章 欲離第24章 齊心第38章 山雨(下)第205章 羅家第一百二八章 離析上第一百五二章 落雪下第一百四四章 癱第5章 下帖(上)第一百二三章 故夢中第一百二七章 分崩下第91章 驚雷(上)第64章 掙扎(上)第一百二七章 分崩下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兒下第一百六三章 山茶上第一百二五章 分崩上第一百五二章 落雪下第207章 坎坷(下)第一百二二章 故夢上第一百四二章 對峙中第一百二五章 分崩上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一百九四章 朝露第一百四四章 癱第一百五六章 春暖第兩百七七章 對峙上第46章 春宴(上)第一百六七章 年末中第兩百八四章 歸第201章 喜事(上)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兩百六六章 江南中第201章 喜事(上)第91章 驚雷(上)第一百二一章 馮家第85章 震怒(上)第兩百五一章 運氣中第一百九五章 應得第兩百七九章 對峙下第203章 喜事(下)第一百五一章 落雪上第73章 走水第兩百一一章 水面下第23章 家常第一百四五章 水澇第86章 震怒(下)第兩百五七章 怨偶第一百二九章 離析中第一百九五章 應得第一百四七章 牽連下第63章 死寂(下)第66章 掙扎(下)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兒下第104章 夜談(上)第205章 羅家第7章 堂會(上)第150章 昏因第98章 大婚(上)第一百八三章 早產上第230章 鵲橋(中)第一百七五章 賜婚第70章 處境(上)第108章 安心(下)第87章 抉擇(上)第10章 繞樑第兩百二八章 回門第11章 餘音第202章 喜事(中)第兩百一一章 水面下第87章 抉擇(上)第兩百六五章 江南上第一百七四章 善姐兒下第一百九一章 夜第65章 掙扎(中)第1章 再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