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處境(上)

大夫人方氏的大殮禮維持了十五日,方皇后一來,定京城裡有頭有臉的外命婦便也接踵而至,前來祭拜。

中寧長公主來的時候匆匆上了三炷香,連飯也沒留便走了。

而應邑,至始至終都沒出現。

同樣,賀琰也沒有露面,連日都將待在勤寸院,連大夫人的下葬禮,都是由太夫人代爲主持。

大夫人下葬的日子,是請欽天監細細算了拿過來的,宜出行宜下棺,葬在定京西郊賀家的祖墳裡,拿金絲楠木做棺材,用一整塊漢白玉做碑,棺柩裡的金銀珠翠擺滿在大夫人身上,口裡還含着一顆碩大的夜明珠。

這樣的排場,叫做富貴。

行昭只記得自己看着大夫人高高隆起的墳塋時,眼睛裡一點淚水都沒有,只能聽見賀行曉不絕於耳的哭聲。

一回到府裡,還沒來得及落座,行昭便讓蓮玉把滿兒叫過來。

大殮禮,人來客往,行昭硬生生地忍了十五日。

她日日夜夜守在大夫人身邊,只有兩個時候在她的視線之外,一個是大夫人獨身去信中侯閔家,一個是賀琰以強硬的手段將她隔在小院裡,後一個錯漏讓大夫人撒手人寰,那前一個疏忽造成了什麼樣的惡果呢?

這便只能問那日跟着大夫人出門的滿兒了。

滿兒過來的時候,穿着一件洗得起了漿的素白色小襖,一張小臉嚇得卡白,戰戰兢兢地在門外頭縮着,不敢進來,蓮玉在後頭推了推她,口裡直說:“...抖什麼抖,四姑娘能將你吃了?”

滿兒被一推。一個踉蹌便險些撲在地上,等一擡頭看到坐在上首面無表情的行昭,連忙佝下頭來,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才顫顫巍巍地唱道:“奴婢滿兒給四姑娘問安,四姑娘福壽安康,福氣綿長!”

“暫且收起你這套嘴臉。”行昭一揚下頜,荷葉便端着一個托盤過來,掀開一看,裡頭有一錠黃金。還有一根白綾,“那日你和大夫人出門,到底去了哪兒?老老實實地說。說得好,既保住一條命,又可以拿賞錢。”

金子閃閃發亮,滿兒卻一眼只看見到了條白綾。

“去了信中...”滿兒左思右想,哆哆嗦嗦地打着抖。

“大夫人並沒有往閔家去!”行昭語聲低沉打斷其話。招招手示意荷葉上來:“想好再說!我再勢弱,你的性命還是能夠做主的!”

荷葉越走越近,滿兒心裡打着鼓,自從大夫人死後,她便懷疑與那天的事兒有關,又怕像英紛一樣被賣到窯子去。又怕東窗事發查到自己身上來,卻心裡還懷着僥倖,雙福將大夫人要死的事兒說中了。萬一後頭的事兒也中了,她豈不是隻要好好過着日子,就有新夫人過來讓她青雲直上了嗎!

可如今被逼得,說了只是怪罪一個多嘴多舌,不說卻會立時喪命!

“大夫人去了福滿記!”滿兒哭着趕忙開口。看荷葉的步子停在了原處,心裡一鬆。擡頭覷了覷行昭的臉色,仍舊是不依不饒,只好繼續說道:“有幾個市井無賴寫了封信,說手裡頭有關於方家舅爺的重要信箋,如果不想方家滅門滅族,就要讓大夫人去福滿記面談此事....”

信箋!

賀琰那日灑在地上的信箋!

母親看到信箋時驚恐的神情!

行昭剎那間,便明白了這齣戲的前因後果,手裡捏着舅舅所謂的把柄,竟逼得母親要以死來保全!

行昭氣得手直髮抖,狼狽爲奸地來愚弄母親,將母親的軟弱與單純變成一把利劍,反手刺向了她自己!

滿兒癱坐地上,垂着頭淚流滿面:“...大夫人讓我去順天府報信,我便去了,等我回去的時候,廂房裡就只有大夫人一個人了,地上有些碎紙片,也都被大夫人燒了,是大夫人不讓我說的,真的不關奴婢的事啊,求四姑娘明鑑!奴婢也是看在塞在門口的那封信說得十分嚴重,這才橫下心來拿給大夫人的,奴婢錯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說着話兒又重重地磕了響頭。

行昭癱靠在椅背上,眼神直勾勾地望着雕着博古的朱漆窗櫺。

還沒來得及開腔說話,便有小丫鬟隔着簾子輕聲在喚:“四姑娘,太夫人請您到榮壽堂去。”

行昭嘴角微翕,兀地猛然起身,再沒看跪坐在地上的滿兒一眼,吩咐蓮蓉看着懷善苑,“...把她拘起來,正院如今是黃媽媽在一手管着,不會拿這件事爲難我們。”又吩咐荷葉,“去正堂將母親臨終時吃的那服藥的單子要過來,偷偷地要,再去城西的回春堂去找當夜坐館的那個老大夫。”

說罷,便撩簾往外走。

遊廊裡還掛着素白的燈籠和隨風飄零的白絹,行昭垂了垂眼,此時此刻還有一場硬仗要打,任何悲慟都只能變成力量。

母親死後,太夫人詭異的沉默讓行昭感到絕望,同時升起一股不由自主的排斥和防備。

母親死了,方家與賀家就徹底站在了對立面。自己姓賀,身上卻也流着方家的血,既知道賀琰與應邑的內情,又知道是自己的父親親手逼死了母親的實情,太夫人再看待這個孫女便只能以一種防備與疏離的態度。

事已至此,太夫人的立場已經很鮮明瞭。

沒有什麼比賀家與親生的兒子更重要,她不可能爲了一個已逝的兒媳婦與一個孫女,親手揭開賀家百年世家門楣下的醜惡,也不可能讓兒子陷入逼迫髮妻自盡的醜聞。

今時今日,太夫人的態度無外乎兩種,威逼與利誘。

行昭心裡陡升出一股悲涼,她是太夫人帶大的,母親給不了她的保護,太夫人給了,母親給不了她的安全感,太夫人給了。太夫人在她的生命裡一直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今拋開情感,理智地分析出的結果,卻讓人觸目驚心。

心裡在想着事兒,路就像變短了,不一會兒就到了榮壽堂。

照例是芸香守在門口,看見行昭過來一反常態地抿了抿嘴,沒有熱情的寒暄,單手撩開了簾子,只輕聲說了句:“二夫人與三姑娘將走,裡邊只有太夫人。”

行昭感激地朝她點點頭。提了裙裾往裡間走。

太夫人正靠在軟墊上,帶着玳瑁眼鏡,手裡拿着一個東西在看。見行昭過來了,邊把眼鏡摘下來放在身邊的小案上,邊向她招招手:“來了啊,過來這邊坐。”

語氣如常,慈和溫柔。

行昭心頭一顫。垂下眼瞼,沒有像以前一樣坐到暖榻邊兒上,行過禮後,便端了一個小杌凳坐在一旁。

太夫人心裡嘆口氣,將手裡那方絳紅色的帖子搖了搖,神色如常地說着話兒:“黃家下月初八娶媳婦。哦,就是年前咱們一家人上定國寺時碰到的那個黃家,娶的是泉州指揮僉事金家的女兒。得罪了臨安侯府,定京城裡他們家想再找一樁好親事也難了,只有尋親事尋到了福建去。”

行昭垂着頭聽,太夫人說這麼一場番話,絕不可能只是想表達賀家勢大的意思。

果然。又聽太夫人後言,“開頭黃家尋不到了親事。黃夫人便哭着來求我,我想了想便給她提了福建這門親事,哪曉得無心插柳柳成蔭,倒真是成就了一樁姻緣了,黃夫人喜得樂開了花兒,說是要來給我磕頭。可惜我們家如今在孝中,卻是去不了了。”

行昭靜靜地聽,待太夫人說完,心頭已經明白了這番話的意思:“祖母這是在教導阿嫵要凡事留一線。黃家雖然將我們家得罪狠了,您卻還是好心地給他們找了一樁好親事,怕的是兔子急了咬人。”

話到這裡微微一頓,說不下去了,心頭涼得像夏日裡抱廈裡放着的冰,又氣得像冬日暖閣裡燒得火旺的火,如果說在路上的害怕只是猜測,那如今卻都變成了現實,一擡頭卻看見張媽媽透過窗櫺在往屋子裡望,神色帶了焦灼。

“凡事留一線,凡事想寬和一點,才能廣結善緣,左右逢源。”太夫人直視着行昭的眼睛,想從裡面看出端倪,又說:“你的個性我清楚,看似柔和卻有股倔氣在裡頭。人生在世孰能無過,阿嫵,你是子女,侯爺不僅是你的生身父親,也是我們這個家的頂樑柱,多想想凡事留一線這個道理。”

這是在勸她不要糾纏此事!

行昭氣得直抖,太夫人是她一向崇敬的人,更是撫育着她成長的人,有風雨時一直是太夫人擋在她跟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出面勸她要她忘了親生母親蹊蹺的死因!

“阿嫵知道。”行昭眼裡閃過一絲悲慼,心裡如翻江倒海,面上卻只有對於亡母的思念:“退一萬步說,阿嫵不凡事留一線,又能怎麼辦呢?母親已逝...”行昭頓了一頓,穩住了心神,艱難開口:“母親已逝,還活着的人應該好好活着,否則母親泉下也不得安寧...”

話到最後,一字一頓。

太夫人手裡的佛珠停了轉,似是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再看小孫女隱忍哀痛的眉眼,心頭一軟,朝在窗櫺外守着的張媽媽招招手,揚聲喚道:“去煮碗珍珠糙米湯來!既是壓壓驚也是助好眠!”

張媽媽面色一喜,高高應了諾,快步往外頭走去。

行昭低低垂下頭,掩下眼中的情緒。

祖孫兩人有着十足的默契,再沒有一個人提起方氏之死的事兒,用過午膳後,太夫人拉着行昭的手,溫聲說:“...侯爺事忙,等找個時候,咱們一家子一起吃個飯。祖母老了,希望家裡能太太平平的,兒孫們都有出息,其他的再不想了...”

行昭掩下萬般思緒,只輕輕點頭。

待回到懷善苑,蓮蓉紅着一雙眼出來迎,行昭壓下心頭疑惑,只快步走到裡間去,這時候蓮蓉才哭着和行昭附耳一語:“...將才來了幾個身強力壯的媽媽,把咱們懷善苑裡的人都壓到了院子裡頭去坐着,說是要將我們全都發賣出去,過後也不曉得是怎麼的,又有個婆子過來悄聲說了幾句,這才放了咱們。”

行昭緊緊抿着嘴,這才明白過來,太夫人將才原來是在試探她...

PS:

在阿淵心情很低落,又反覆的時候,是朋友魚割、愛元、九醬、霜霜、壺身還有好脾氣的責編歡歡一直在開解阿淵。

也謝謝在評論裡給予阿淵鼓勵的書友們,也謝謝指出阿淵不足的朋友們。

鞠躬感謝。

第一百六八章 年末下第79章 馬跡(上)第一百五六章 春暖第180章 底線(上)第83章 事實(中)第兩百三五章 及笄中第67章 驚雷第6章 下帖(下)第一百四九章 初冬第10章 繞樑第一百四四章 癱第兩百六二章 早產第兩百四五章 暗流上第50章 風起(上)第102章 凱旋(中)第兩百七五章 崩下第一百三九章 後事中番外第一百七七章 苦夏第兩百一三章 綠萼中第250章 運氣(上)第85章 震怒(上)第一百五三章 雁回上第兩百八七章 決定第30章 除夕(下)第150章 昏因第兩百六七章 江南下第120章 小產第204章 兄妹第兩百六五章 江南上第89章 抉擇(下)第兩百七七章 對峙上第43章 圓月第208章 秘密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一百四六章 牽連上第106章 安心(上)第一百七一章 搖擺第一百七六章 道喜番外第205章 羅家第一百六七章 年末中第兩百四二章 新年下第105章 夜談(下)第兩百七七章 對峙上第54章 雲涌(中)第35章 盤算第83章 事實(中)第一百八三章 早產上第兩百七五章 崩下第8章 堂會(中)第一百五五章 新年第14章 親事(下)第兩百四二章 新年下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一百五一章 落雪上第109章 父子(上)第一百二六章 分崩中第31章 謝恩第104章 夜談(上)第兩百三七章 家居第21章 拜佛(下)第一百二四章 故夢下第一百六九章 新春第110章 父子(中)第兩百三五章 及笄中第80章 馬跡(中)第200章 私章第一百八五章 雙囍上第230章 鵲橋(中)第95章 踟躕(上)第32章 真相第250章 運氣(上)第一百二一章 馮家第105章 夜談(下)第一百六四章 山茶中第一百二七章 分崩下第94章 決裂第一百三三章 身亡下第一百三二章 身亡中第39章 意外(上)第105章 夜談(下)第兩百一九章 試水中第兩百五二章 運氣下第一百一九章 信箋第兩百五五章 兄弟下第60章 落定(下)第93章 驚雷(下)第15章 坦白第兩百八四章 歸第兩百八三章 黎明第兩百三五章 及笄中第一百五四章 雁回下第83章 事實(中)第兩百三六章 及笄下第兩百一五章 嫁上第一百三五章 黃昏中第60章 落定(下)第203章 喜事(下)
第一百六八章 年末下第79章 馬跡(上)第一百五六章 春暖第180章 底線(上)第83章 事實(中)第兩百三五章 及笄中第67章 驚雷第6章 下帖(下)第一百四九章 初冬第10章 繞樑第一百四四章 癱第兩百六二章 早產第兩百四五章 暗流上第50章 風起(上)第102章 凱旋(中)第兩百七五章 崩下第一百三九章 後事中番外第一百七七章 苦夏第兩百一三章 綠萼中第250章 運氣(上)第85章 震怒(上)第一百五三章 雁回上第兩百八七章 決定第30章 除夕(下)第150章 昏因第兩百六七章 江南下第120章 小產第204章 兄妹第兩百六五章 江南上第89章 抉擇(下)第兩百七七章 對峙上第43章 圓月第208章 秘密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一百四六章 牽連上第106章 安心(上)第一百七一章 搖擺第一百七六章 道喜番外第205章 羅家第一百六七章 年末中第兩百四二章 新年下第105章 夜談(下)第兩百七七章 對峙上第54章 雲涌(中)第35章 盤算第83章 事實(中)第一百八三章 早產上第兩百七五章 崩下第8章 堂會(中)第一百五五章 新年第14章 親事(下)第兩百四二章 新年下第一百七八章 大喜第一百五一章 落雪上第109章 父子(上)第一百二六章 分崩中第31章 謝恩第104章 夜談(上)第兩百三七章 家居第21章 拜佛(下)第一百二四章 故夢下第一百六九章 新春第110章 父子(中)第兩百三五章 及笄中第80章 馬跡(中)第200章 私章第一百八五章 雙囍上第230章 鵲橋(中)第95章 踟躕(上)第32章 真相第250章 運氣(上)第一百二一章 馮家第105章 夜談(下)第一百六四章 山茶中第一百二七章 分崩下第94章 決裂第一百三三章 身亡下第一百三二章 身亡中第39章 意外(上)第105章 夜談(下)第兩百一九章 試水中第兩百五二章 運氣下第一百一九章 信箋第兩百五五章 兄弟下第60章 落定(下)第93章 驚雷(下)第15章 坦白第兩百八四章 歸第兩百八三章 黎明第兩百三五章 及笄中第一百五四章 雁回下第83章 事實(中)第兩百三六章 及笄下第兩百一五章 嫁上第一百三五章 黃昏中第60章 落定(下)第203章 喜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