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杭州義

夜深人靜,一彎新月高懸天際,灑落萬點銀輝,街道上空蕩蕩的,除了更夫偶爾走過,便再無人影。天上烏雲遮月,旅店的客房內,一個青年卻來回的踱着步子,偶爾他的神情中會流露出一絲的思念與傷痛,但最終當那股決然涌上心頭時,他卻伏於案前奮筆疾書來。

“……跪稟者,此爲兒最後親筆之稟,此稟果到家者,則兒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兒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稟告母親大人,實爲大罪,故臨死特將其就死之原因,爲母親大人陳之。竊自滿洲入關以來,凌虐我漢人,無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禍……是以滿政府一日不去,中國一日不免於危亡。故欲保全國土,必自驅滿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兒蓄此志已久,只以時機未至,故隱忍末發。邇者與海內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

書寫着留予母親絕筆時,淚水卻不住的從陳慶林的目中涌中,他想到了命苦的母親,在他出生時,父親先他5個月前去世,他成了遺腹子。娘生他時住在蘇州婁門平江路慶林橋旁的旅社內,請當地有名的接生婆接產。出生數天後,娘抱他回到同裡陳宅大院。出身名門之後的娘知書達理,自他5歲時,便親授他文字,史冊經文取經用宏。三年前娘爲了更好地培養他。親自送他拜長洲大儒諸杏廬門下求學,也就是在那裡,他認識了譚先生,從而投身到反清事業之中。

“……兒幼時性情急躁,負氣慷慨。母親大人常以大蘇氏能忍之勸勉。併爲兒取字佩忍,要兒一生以忍讓爲本,平安度日。然兒生於今日之中國,萬里腥羶如許,家國不在,叫兒何以“忍讓”……”

筆峰書動時。淚水卻不時的滴落於信上,

“夫男兒在世,不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爲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兒刻已廿有六歲矣,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只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爲身家計,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兒今日竭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謂保衛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爲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瞑目於地下矣。惟從此以往,不能於娘前盡孝,實是兒之不孝……”

終於在寫完最後一句話時,再也無法抑制內心情感的陳慶林趴案痛哭起來,那壓抑的痛哭聲很難讓人想象是從他嗓間發出,站在門外聽着從房內傳出的好友壓抑哭聲。金鬆岑亦轉身背前房間,那原本通紅的雙目再次涌出淚來。

門內門外兩人的淚水流淌着。可是那流下的淚水卻無法熄滅青年人內心火熱赤誠,好一會直待到房內的哭聲完全消失後。金鬆岑才用衣袖拭去臉上的淚水,又用雙手狠狠的擦了下臉,方纔敲門道:

“佩忍,寫了好嗎?”

那信是絕筆信,按照起義的要求,他們將在起義前書寫絕筆信,統一收集後會有專人保存,以在起後代爲寄出,這信寄出後便是人鬼殊途了。

提起筆,那筆重千鈞,此時譚嗣同甚至不知自己應該寫些什麼,寫予父親大人?父親大人爲滿清之高官,曉以民族情義,父親又焉能信之?唯能寫予兄長,告知其情,待到與兄長的信寫完後,在另一封留與髮妻的書信上,譚嗣同卻犯起難來。

“閏妻如面:”

待寫下這四字後,譚嗣同一時間卻不知該寫些什麼,婚後九年兩人聚少離多,現在又如何以與信中告知自己投身革命之原由?

“結縭九年,原約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寫此信,我尚爲世間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陰曹一鬼,死生契闊,亦復何言。惟念此身雖去、此情不渝,小我雖滅、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蓮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鳥,比翼雙飛,亦可互嘲……”

一時心中全爲兒女柔情所繫的譚嗣同並沒有於信中曉以大義,而是道不盡的思念。

“……願君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爲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我於西方極樂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團圓。我之靈魂不遠、與君魂夢相依,望君遣懷……”

在寫完最後的“嗣同”兩字時,許是因心中情義所至,亦又因起義需斬斷情思,以至最後一字卻是一變,待到三封絕別信寫完之後,譚嗣同只是待墨幹後,便將其信裝入信封,分別與信封上寫上兄長與妻子的姓名後,他便站起身,最後看了一下時間,還有三個小時。

三個小時後,起義就要打響了,他將親自率領百人敢死進攻巡撫衙門等要害!

“噠、噠……”

杭州電報局報房內,電報的嘀噠聲不絕與耳,其中即有本地接收的電報,亦有轉往他站的電報,在報房內的陸皓東來回走動着,時而走到某名電報員的身邊,接過剛剛收到的電報條查看一番。

可實際上他的心思卻全不在電報上,而是在即將發動的起義上,他偶爾會取出懷錶看上一眼,現在已經是凌晨1點了,再過半個小時,起義就將於杭州全城發動,參加起義的非但有本地的同志,亦有從朝鮮歸國的同志,其中還有從廣東趕來的十數名好友,他們亦將參加這場起義。

在過去的一個半月間,所有的一切都如同那鐘錶上的時針一般,按部就班的走動着,似乎完全沒有什麼意外,如此順利完全超出陸皓東的想象,可此時,越是到最後,他的內心卻越是無法平靜。

起義將是成功,亦或是失敗?

這個問題非但困擾着陸皓東,同樣也困擾着距離巡撫衙門不遠的仁濟西醫堂中,正在作着準備的孫文,表面上他是一名醫生,但實際上在過去幾年間,他一直從事着反清宣傳活動,原本在接到陸皓東的信時,激動非常的他立即趕至杭州,試圖與杭州的革命同志取得聯繫。

儘管與本地同志的結識之後,對他的觸動極深。可在另一方面,他卻又觸銳的意識到——在反清事業上,江浙的同志已經將他與廣東的同志遠遠的拋在身後,這場起義之後,譚嗣同等人領導的“光復會”必定會轟動全國。

孫文走到窗邊的,朝着靜寂無人的夜巷中看去,憑着微弱的月光,看着那被月光映成銀色的石板路,他似乎看到了這石板路被鮮血染紅的一幕。

當他凝視着石板路時,在他的身後,藥物、繃帶等物已經放置好了,只待在起義打響後,於此就近救治受傷的同志。

“真不知道,還要等多長時間啊!”

孫文於醫館中度時如年時,電報局報房內陸皓東卻已經到了度秒如年的地步,以至於就連報員偶爾喊他,他亦像是沒有聽到似一般,心思完全不在報房中,甚至就連同報房中的報員都覺察到這位夜班領班今日的異常。

又一次拿起懷錶,陸皓東看了一下時間,凌晨1點25分,起義還有5分鐘就會打響,於他便向報房裡的報員說了一聲。

“我去辦公室拿個東西,你們先忙着!”

說話間,陸皓東走出了報房,進入自己的辦公室中,內心激動非常的他坐在椅子上,先是深吸幾口氣,以平復內心的激動,雖是如此,在拉開抽屜時,他的手依然忍不住微微顫抖着,甚至就連同取出那兩柄手槍時,雙手亦不住的微顫着。

“冷靜、冷靜,一定要冷靜!”

在心底反覆對自己說着這句話時,陸皓東將兩柄手槍塞入腰間,在站起身後又扶着辦公桌接邊吸氣,以便讓那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可時針並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當分鐘指向28分的時候,知道必須要進入報房的陸皓東最後深吸一口氣,便走出了辦公室,重新進入報房,報房內的四名電報員在看到領班再次走了過來,只是看了一眼,便繼續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

與先前不同的是陸皓東則站在門邊,耳朵卻是傾力的聽着外面的聲音,全是不願錯過那最爲動聽的旋律一般的認真,同時在心中默默的倒數着。

“3、2、1……”

就在他倒數到最後一秒時,那靜夜似乎沒有一絲的聲響傳出,怎麼回事?難道起義推遲了?正當緊張的汗水從陸皓東的額頭流出時,突然,那午夜的靜寂卻被一聲劇烈的爆炸所打破,一響、兩響、三響……接連十數響爆炸在城內外接連炸起,縱是認真譯碼的電報員,也被那突如其來的爆炸聲嚇了一跳,就在他們正欲起身的時候,卻看到領班堵在了門口,陸皓東又一把拉下了電報機的電源,原本還滴答作響的電報機瞬間便靜了下來。看着有些不知所以的報員,他抽出了一柄轉輪手槍。

“都不許動!”

(終於,打響了反清的第一槍,而這聲槍響會如何收場?呵呵,這是一個問題!今天加更,順求下月保底月票!)()

第110章 逃兵第190章 俘補第11章 碧蹄館第84章 鋼鐵時代第43章 慈禧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261章 前夜第51章 “行家”第14章 殺雞給猴看第300章 革命第220章 沙皇的決斷第73章 飛艇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212章 末日(上)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26章 猶商第95章 謀劃第23章 變革第131章 浮想第288章 破滅(上)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40章 命門第25章 北國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196章 手腕第2章 朝鮮之困第272章第190章 俘補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6章 悔之晚矣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13章 連環套第44章 差遣第8章 朝鮮王第293章 不爲奴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65章 夏威夷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3章 約法三章第367章 軍國之患第118章 潛伏第136章 鐵路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2章 前途第34章 會商第28章 投機者(下)第135章 成軍第97章 轉變第176章 心生異第187章 相商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06章 師生間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81章 重創第98章 新一代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273章 待佳音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79章 軍法無情第129章 法國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288章 破滅(上)第37章 統監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26章 日子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234章 外交第40章 命門第83章 東洋第330章 中游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247章 私利第13章 胥吏第132章 銳變第214章 末日(下)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194章 賢良第69章 緣何第110章 逃兵第132章 銳變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108章 北洋之憂第133章 發展的需要第139章 失望第6章 眼光第379章 絕不妥協第210章 天下第216章 交易(中)第158章 如我所見第155章 方案第187章 潰敗第355章 舵手第282章 勒梅爾大海戰(五)第63章 權威第29章 賤骨頭
第110章 逃兵第190章 俘補第11章 碧蹄館第84章 鋼鐵時代第43章 慈禧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261章 前夜第51章 “行家”第14章 殺雞給猴看第300章 革命第220章 沙皇的決斷第73章 飛艇第182章 遼陽戰役(一)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212章 末日(上)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26章 猶商第95章 謀劃第23章 變革第131章 浮想第288章 破滅(上)第281章 勒梅爾大海戰(四)第40章 命門第25章 北國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196章 手腕第2章 朝鮮之困第272章第190章 俘補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16章 悔之晚矣第337章 面對未來的選擇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13章 連環套第44章 差遣第8章 朝鮮王第293章 不爲奴第107章 李合肥的憂慮第202章 聖彼得堡的決定第65章 夏威夷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3章 約法三章第367章 軍國之患第118章 潛伏第136章 鐵路第1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2章 前途第34章 會商第28章 投機者(下)第135章 成軍第97章 轉變第176章 心生異第187章 相商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06章 師生間第230章 交給上帝第181章 重創第98章 新一代第13章 背華之罪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273章 待佳音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179章 軍法無情第129章 法國第164章 陰雲瀰漫第288章 破滅(上)第37章 統監第10章 萬事當以財爲先第26章 日子第362章 應對之策第234章 外交第40章 命門第83章 東洋第330章 中游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247章 私利第13章 胥吏第132章 銳變第214章 末日(下)第297章 覺醒之日第194章 賢良第69章 緣何第110章 逃兵第132章 銳變第159章 開啓大門第108章 北洋之憂第133章 發展的需要第139章 失望第6章 眼光第379章 絕不妥協第210章 天下第216章 交易(中)第158章 如我所見第155章 方案第187章 潰敗第355章 舵手第282章 勒梅爾大海戰(五)第63章 權威第29章 賤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