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飛艇

暖風海風徐徐吹來,伴着夏日和煦的太陽,長安路兩側的小小的法桐樹葉被風輕輕吹動着。相比於中華大街那樣的主幹道,長安路顯得有些冷清,不過這也是沙河口工廠區的特點,相比於熱鬧的瀋陽工業區,大連沙河口的工業區卻只有諸如機車、動力以及造船等幾家大型企業,而且大都在建設中,自然顯得有些冷清。

空曠的工業區除去偶爾幾座工廠的廠房外,只顯得空蕩蕩的,甚至絕大多數地方都長滿了野草,這也難怪除了機車、造船等幾家重點企業,受限於資源等原因大連並沒有太多的項目,也許相比於工業,作爲督府所在的大連更適合作爲商業城市,不過雖是如此在大連空曠的工業區內卻依然有不少規模不等的工廠,畢竟對於坐擁港口鐵路之便的大連擁有的發展潛力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

而在這空曠的工業區中,位於長安路的“中國浮空公司”則是區內並不怎麼顯眼的企業之一,與其它企業不同,中國飛艇公司是接受總督府準確的來說是國防科技委員會專項資助的企業,相比於其它企業,這家公司甚至沒有辦公樓,所謂的廠區實際上就是幾間廠房,而與大多數類似工廠中擺滿機器不同,這些廠房中居然只幾十名女工,而那些女工操作的卻是縫紉機,似乎這是一家服裝廠,此時廠房內的女工顯得極爲忙碌,電動的縫紉機高速轉動着,將大幅的布片縫合在一起。

當廠房中的女工們忙碌着的時候,在廠房邊的一間隔間內,一名戴着眼睛的年青人,雙眼盯視抗拉強度試驗機,似乎正在進行着試驗。

“噠……”

隨着一根線絲的斷裂,青年連忙紙上作下記錄。

“怎麼樣?蠶絲的強度是不是最好的?”

“多股家蠶蠶絲絞合的絲線抗拉強度都快都快接近鐵絲,甚至比不少劣質鐵絲還要結實,棉線的抗拉強度。還不到它的零頭!”

說着一口生硬的南京官話,謝纘泰又拿起筆記本計算了起來。

“如果換成蠶絲平紋布作飛艇的氣囊材料,相比於精疏棉製成的平紋布材料,重量至少可以降低三成。這樣的話,炮兵氣球的重量……”

不過只是剛得出數據,精通數學的謝纘泰粗略的算出了結果來,從年初開始研究炮兵氣球,那時用的氣囊材料只是平紋布。因爲囊體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氣密性,足夠的強調和儘可能輕質量,所以爲了滿足前兩者,不得不採用多層材料,就像現在生產的炮兵氣球的囊體就是由承力層、氣密層組成。

“全換成絲綢的話會不會太冒險了點?”

孫逸仁這位憑着業餘愛好與謝纘泰一同研究氣球的建築工程師,卻顯得非常謹慎。

“承力層幾乎要承受囊體的全部強力,所以布很厚,雖說塗膠的承力層瞧着有些笨重,可畢竟看着厚實,讓人放心。若是冒然換成了絲綢,且不說成本增加了,布這麼軟,到時候炮兵那邊沒準也不放心……”

之所以能夠成立浮空公司,多少與陸軍對於氣球的需要有很大的關係,原本謝纘泰只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不過對於氫氣球以至於飛艇卻有他自己的愛好,一直於私下進行研究,年前在獲知陸軍準備研究氫氣球時,他立即參與到這一研究中。

不過只是用了一個月。在借鑑西洋氣球的基礎上,謝纘泰便研製成功了可以滿足陸軍要求的——升限百米左右,可懸掛一個單人吊籃的“氫氣球”,雖說他研製的氣球與同文學院研製的產品並沒有多少區別。可是他的產品勝在便於回收——作爲研究助手的孫逸仁,這位建築工程師爲氣球增加了卷索機,而恰正同文學院沒有考慮到的,正因如此,其纔會獲得陸軍的定單。

三十個偵校氣球看似不多,但卻足以使謝纘泰與孫逸仁兩人成立一家飛艇公司。而隨之而來一筆來國防科工委的投資,更是讓謝纘泰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氣球的研究之中,尤其是囊體材料的研究之中。

而謝纘泰之所以會研究囊體材料,是因爲飛艇一般依靠內部的多個充滿氫氣的氣囊提供升力,而氣囊囊體材料的製備技術又是制約飛艇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正因如此,他纔會將氣囊材料做爲突破口。

如果說孫逸仁在研究中能夠給他什麼幫助,恐怕就是會對材料一一進行測試,從而選擇最合適的材料。

“陸軍的氣球暫時還不需要考慮,畢竟他們在馬車上放,於馬車上收,氣囊厚實的點反倒有利於氣球的使用,可在飛艇上卻不同!”

飛艇!

在提及飛艇時,謝纘泰的語氣顯得有些激動,他甚至走到牆邊,瞧着牆上的一張張圖紙,那些圖紙是他在完全氣球研製後,開始展開的一個項目,甚至在他看來,氣球的生產不過只是爲飛艇積累技術。

“你看,飛艇內部有鋁製龍骨,就像船的龍骨一般,至於二十多年氣囊則是通過繫繩固定於龍骨之間,所以,飛艇的外層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層足夠堅韌蒙布,用普通平紋布不是不可能,而且成本很低,可問題是要達到同樣的強度,蒙布的重量就太大,可是飛艇……”

凝視着自己設計的圖紙,謝纘泰的目光顯得有些狂熱,對於他來說,研製飛艇不僅能夠給個人帶來聲望與財富,更重要的是,飛艇對於軍事的重要性。

“可飛艇卻不同,他的對重量要求很苛刻,我希望造的飛艇不是現在這種只能搭載幾百公斤的飛機,而是能搭載幾千公斤、甚至幾萬公斤的大型飛艇,有了這種飛艇,國家用其它運後,雖遠在千里之外,仍可朝發而夕至……”

幾百公斤,這是謝纘泰目前所研究的飛艇的載重量,儘管帶着更多的是帶着試驗性質,但正是因爲對其充滿了太多的期待,他纔會以克計算着重量。而在爲陸軍生產氣球時,更是研究了多種減輕重量的方法,正因如此,設計中的飛艇載重量纔會從最初的三百公斤增加到現在的五百公斤。

“朝發夕至……”

好友的話讓孫逸仁輕聲一笑,然後看着謝纘泰說道。

“你說的倒是輕異,咱們又不是沒試驗過,用電動機的話,那怕就是裝兩百公斤的電池,也不過只能運行幾個小時,朝發夕不至還差不多……”

雖說謝纘泰採用了現在最新的科技成果,以鋁合金爲飛艇骨架,以電動機作爲動力,以螺旋槳作推進器,但其顯然無法滿足他的要求,至少無法滿足長時間飛行的需要。

“肯定會有辦法的!”

好友的話倒沒有讓謝纘泰泄氣,實際上要是沒有好友的提醒,他又豈會像現在這樣,成天尋找合適的動力。

“我聽說,現在歐洲有一種新型的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比蒸汽機輕巧,而且不燒煤,如果是真的,也許可以考慮用在飛艇上……”

儘管謝纘泰的發明被陸軍採用,但是相比於同文學院中的學生,他卻無法如他們一般於學校定閱的雜誌中,獲知歐洲最新的技術,正像他無法獲知有關汽油機的一些知識一般。

“你說的是汽油機吧!”

因爲有朋友在船廠的關係,所以孫逸仁倒是聽他們提到汽油機。

“對,就是汽油機,不過雖說汽油機不是明火,但畢竟他還是內燃機,是否安全可真沒辦法保證。”

謝纘泰之所以會選擇笨重的電動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爲電動機更爲安全,它絕不會點燃氫氣,雖說氫氣泄露的機會很渺茫,但安全總要放在第一位,要不然誰還敢乘坐飛艇?

“仁友,你說船廠有汽油機?”

對於孫逸仁提到的安全問題,謝纘泰並沒有說什麼,反倒是對汽油機產生了興趣,這也難怪,電動機的試驗一直都不怎麼理想,笨重的電動機和電池,使得飛艇的實際載重量甚至不到200公斤,這與謝纘泰的期望值相差太大。

“是大連的船廠?”

與孫逸仁不同,謝纘泰是去年才從香港來到東北,對於東北並不怎麼了解,在其提到船廠時,自然想到了公里外的那座正在建設中的大型船廠。

“是仁川的北洋船廠,我聽朋友說的,說是他們試驗了一種不需要燒煤的發動機,比蒸氣機輕巧很多,他們正計劃着把這種發動機裝在船上,如果你想要了解的話,估計要乘船去仁川,而且……”

話音微微一壓,孫逸仁像提醒謝纘泰似的,又刻意強調道。 щщщ тt kán Сo

“聽說這個工程是海軍的主持的,我覺得除非能先獲得海軍的支持,要不然,我估計即便是到了仁川你也……重安,你這是要去幹什麼?”

孫逸仁的話沒說完就看到謝纘泰已經開始換起衣服來,於是連忙急聲問道。

“去海軍處,咱們不是沒和海軍打過交道,海軍不也定過咱們的氣球嘛,咱們去找他們好好談談!”(。)

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37章 統監第99章 選擇第26章 何以爲重第26章 日子第30章 問題第49章 湖廣之別第76章 衙門第259章 天涯第51章 “行家”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139章 南望第33章 長衫第3章 募勇第282章 勒梅爾大海戰(五)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94章 賢良第128章 鎮海第173章 義務第137章 北洋之心第369章 金翅第208章 炮壘第126章 面對現實(下)第9章 仁川第73章 飛艇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12章 袁氏之心第48章 毛遂自薦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80章 參謀旅行第30章 問題第266章 分歧第216章 交易(中)第61章 財富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7章 紛亂第275章 分兵第73章 工地第46章 行轅第71章 試驗室第20章 內外之別第48章 引進第83章 東洋第304章 天津雨第24章 帝國主義第6章 湘與淮第300章 革命第26章 亞洲病患第176章 心生異第309章 洪潮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96章 革命者第5章 泰西風雲言語間第166章 冒險第207章 試一試第155章 方案第25章 蠅附事大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84章 “保姆”第41章 面聖(下)第127章 劉公島第67章 府中出納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51章 統籌第164章 底線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11章 四策(上)第86章 新的責任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30章 問題第54章 清爲中否第3章 小事第354章 應對第26章 猶商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262章 死霧第52章 指導第168章 筆刀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90章 俘補第50章 革命第244章 啓航第223章 伊爾庫茨克的硝煙第76章 道路第121章 彈劾第163章 叔嫂第30章 認親第56章 夜遇
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37章 統監第99章 選擇第26章 何以爲重第26章 日子第30章 問題第49章 湖廣之別第76章 衙門第259章 天涯第51章 “行家”第128章 安納波利斯第139章 南望第33章 長衫第3章 募勇第282章 勒梅爾大海戰(五)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94章 賢良第128章 鎮海第173章 義務第137章 北洋之心第369章 金翅第208章 炮壘第126章 面對現實(下)第9章 仁川第73章 飛艇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335章 帝國之屏第48章 三省兵工廠第12章 袁氏之心第48章 毛遂自薦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80章 參謀旅行第30章 問題第266章 分歧第216章 交易(中)第61章 財富第179章 睦仁的希望第92章 東亞風雲 下第138章 內憂之因第17章 紛亂第275章 分兵第73章 工地第46章 行轅第71章 試驗室第20章 內外之別第48章 引進第83章 東洋第304章 天津雨第24章 帝國主義第6章 湘與淮第300章 革命第26章 亞洲病患第176章 心生異第309章 洪潮第198章 不同之處第96章 革命者第5章 泰西風雲言語間第166章 冒險第207章 試一試第155章 方案第25章 蠅附事大第347章 未來的選擇第296章 覺醒之日(上)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84章 “保姆”第41章 面聖(下)第127章 劉公島第67章 府中出納第202章 所謂忠臣第51章 統籌第164章 底線第135章 國中之國第11章 四策(上)第86章 新的責任第193章 東幕之間第30章 問題第54章 清爲中否第3章 小事第354章 應對第26章 猶商第279章 勒梅兒大海戰(二)第203章 李鴻章的浮想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262章 死霧第52章 指導第168章 筆刀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1章 美國佬的賞識第328章 湖廣風雲第190章 俘補第50章 革命第244章 啓航第223章 伊爾庫茨克的硝煙第76章 道路第121章 彈劾第163章 叔嫂第30章 認親第56章 夜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