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二章 結局(二)

天肅十二年的那場動亂,史稱“癸酉之亂”。

而後史對於朱景熾的評價也就是這麼一句:徑行反叛,背累朝豢養之恩,逞一旦鴟張之勢,橫行兇逆,塗炭生靈,理法難容,神人共憤。

朱景熾到底還是以他最不情願的方式被記錄進了史冊裡,淪爲了被後世唾罵的反賊!

如此浩劫,總算是有驚無險。

皇帝御駕順利回京。

南地百姓逃脫戰亂。

京城百姓結束浩劫。

最後關頭,東海王帶着東路各州集結的十五萬援兵及時趕赴大周南線戰場,順利接過了在南路抵抗南軍的重任。

一時間,因着樹倒猢猻散,南軍潰不成軍。

朱景熾的嫡兄迅速稱帝,強坐上了南周的皇位。

然而他畢竟不是朱景熾,能力手段一般,並不足以服衆。兩日後,朱廣平的兩個庶子便接連反了,連南軍幾個大將也接連被拉攏而生出了異心。

最後時刻的南地迅速從內部開始分化了。

三方都欲做一番大事,內亂開始。

東海王並未坐山觀虎鬥,而是趁着這一時機,迅速出擊,收割了東路大量國土。大周軍後續兵力不斷補充,大規模壓上。

南週三王連吃敗仗,抱頭鼠竄,各自爲營,一路躲去西路山區,一路投靠了緬人,還有一路紮營苗寨。

如此,南周大部分國土都已迴歸大周。

收服剩餘反賊也只是時間問題。

東海王先是將大軍壓到了周緬邊境。緬王驚恐,迅速交出南周餘孽。之後苗寨也是同一手段,周軍揚言苗人若不能迅速交出反賊,便將蕩平大周境內所有苗寨。很快,頂不住壓力的苗人唯有乖乖就範。

最後的西路山區,大周軍在圍追堵截中,將那支餘孽軍直接圍堵在了一座大山裡。

兩萬多人被圍山頭月餘,飛禽走獸全都吃光,草根樹皮也悉數啃光,終於抵不住活下去的求生欲而繳械投降。

此番動亂,雖不曾最終傷及大周之根本,卻也對朝廷上下,老族新貴都敲響了警鐘

朝廷內外,頓時一清。

獎懲隨之頒下。

先說長公主,此番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面危受任於敗兵之時,當記首功!此爲一。危難之時,捨棄小我,放棄了家業,捨棄了家人,此爲二。憂國忘家,計安宗社,其忠心義烈固已昭著史冊。

皇帝親撥三處園子以供長公主親自挑選以作新府,賞銀萬兩,並破例將長寧伯府爵位親賜斷臂世子劉允樂以保其一生榮華。

再是郭珏,以不世之姿運籌帷幄,力挽狂瀾,扭轉大局。郭珏連升三級,授正四品明威將軍。此戰之後,郭珏終能獨當一面,成長爲了新一代郭家軍的中流砥柱。

此番高麗軍雖最後時刻懸崖勒馬,但其動機不純,難平大周朝怒火。朝廷要求高麗朝中速速將清安王及其一衆爪牙押解入京。否則大周便將對其強闖邊境追責!

高麗朝中幾乎翻了天。許多原本在平靜水面下的秘密一下便被戳穿,再難掩蓋。其宗室及朝廷頓時人心惶惶。作爲附屬國,大周再敗落,也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於是,高麗手腳麻利地連派三撥使臣入京,將清安王送京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貢品。僅人蔘和寶石就裝了兩大車,此外還送上了三年的歲貢銀子。

使臣另表示,高麗朝中一定好好輔佐先國王,願與大周再結秦晉之好。

如此示好下,大周終於點了頭,表示願意化干戈爲玉帛

至此,高麗朝中總算轉危爲安。

此次之後,對於大周朝來說,高麗後宮最尊貴的兩位女子都將爲大周女,高麗王身上同流大周血,再無後顧之憂。

至於恆親王,他中毒已深,當日大局一定便倒下了。御醫會診後接連爲其排毒整整七日,總算將其救回一條命。然而那毒性由於留存體內時間過長,時不時便會發一次病,將其折磨得痛苦不堪。

了無牽掛又生無可戀的恆親王在病中的第十日晚上,一根三尺白綾自我了斷了。

而這次跟隨恆親王的老族,雖是及時懸崖勒馬,可謀反之心昭然若揭。不過此番倒是給了皇帝徹底剪除這些老族的機會。

皇帝終於做成了先帝和秦瓊心心念念想做,卻始終未成的一件大事!大周朝廷中這些暗瘡終於得以連根剮起。舊罪加新罰,元氣大傷的老族們再沒有能力蹦躂。

不過大戰剛結束,皇帝又一貫秉承仁愛之道,並未趕盡殺絕。在一番量刑後,老族們均是在原有罪罰之上各減一道罪責。誅九族的改爲誅家主加流放;該砍頭的改流放;該流放的改爲只抄家降爲平民

如此,效果達到,衆老族也都感恩戴德。百姓更是對朝廷和皇帝的仁心仁愛誇讚不絕。

京城百姓這次損失由國庫一律開銷。此外,京城免賦稅五年,京畿之地免三年。南地征戰各地域按着受損程度相應減免賦稅。朝廷並頒下大量銀兩用作各地補助。一時間,怨聲載道很快成了歌功頌德

至於聶家,皇帝倒是恨不得將他們抄家流放。可這畢竟是他的母族,這個笑話唯有掩下。可聶家始終如星星之火,幾次三番壓而不滅。皇帝深受其害,自然不敢怠慢。

於是,聶家老侯爺和老夫人,聶琰夫人等人悄悄各被餵了一杯毒酒。而聶琰的幾個兄弟和兒子也都先後殘的殘,意外的意外。至此,聶家男丁幾乎全部覆滅。

皇帝立下了一道手諭,在他駕崩後,繼任的皇帝必須徹底剪除聶家勢力,至少要將聶家打壓到窮苦三代人翻不了身

至於太后和皇后,一個是親孃,一個是髮妻,死者已矣,皇帝並未過分爲難她們,均是予以厚葬。

賢妃林雅茹,皇帝心有不忍,本欲以貴妃之禮將其葬於妃陵。可在沈默雲和林父的求請下,皇帝想到了賢妃畢竟與崔奕平有過苟且,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將其發還回了林家。

聶家避過一劫,可如鄭家這樣的,可就沒好果子吃了。鄭老太太在事敗後便帶着兒孫懸樑自盡,聖旨到時,滿府只剩女眷,悉數充奴鄭家整族覆滅。

至於崔家崔春霖,崔奕平,還有鄭秀英皆死,並未被過分追責。但爵位卻被收回了

第一零三一章 應得第四八六章 佳人第一四二九章 古怪第一三四一章 亂局第九八四章 騷亂第八七七章 咬人第一一六零章 小看第三五二章 身份第五二一章 抉擇第九七九章 有鬼第一二三八章 添價第八零八章 失身第一三八九章 煉獄第一一二五章 完了第一二九五章 罪人第八九一章 收屍第一二七五章 變故第一四八七章 一賭第一五四章 荒唐第七十三章 不負第一零二四章 殺人第一四八四章 接管第九一九章 接受第一一四章 人心第一一八章 出行第七九四章 古步第五七零章 嚐嚐第四六三章 嘴臉第一二三章 好壞第一三六七章 惡毒第一三二七章 談判第一三七五章 牆戰第一一八章 出行第一零九三章 合作第一零四八章 稱王第六零零章 折價第六七二章 開宴第四一六章 獲救第二一五章 索賠第一一四二章 很好第二八八章 疑問第二二六章 打盡第二一六章 清算第四六一章 編排第一四九九章 重創第三七零章 飛魚第九九三章 要挾第一三二一章 老血第三一一章 鸞衣第七五零章 發財第一二五五章 親爹第一一七三章 抓賊第三三八章 逼問第九三二章 走吧第一一二七章 剋星第七四四章 噩夢第一四八六章 尾巴第四十九章 探聽第一二八一章 相信第四二七章 陰招第五三四章 約定第六八六章 反悔第五九三章 恨毒第一三三七章 光明第七一四章 刁鑽第一三五零章 挽回第一四七四章 履行第一三一二章 教訓(二合一章節)第一二零五章 愛慕第七一一章 詐你第七一二章 懲罰第五一九章 復仇?第八五八章 合作第四十七章 人心第八七八章 勢單第三四五章 琴技第一一六九章 把握第九九二章 博弈第一二五八章 病危第一四四八章 如虹第二六八章 大火(一)第一四七六章 偷襲第九五零章 解毒第一四二章 再見第四十五章 反擊第二三一章 皇帝第一五三章 人證第五一九章 復仇?第九零七章 挑撥第二九九章 相助第九七五章 投毒第一四六八章 最後第六一零章 抓包第四一五章 目標第二八七章 牙印第二九八章 偷窺第九零六章醜聞第八七四章 滅口第一零九三章 合作第七九六章 燒火
第一零三一章 應得第四八六章 佳人第一四二九章 古怪第一三四一章 亂局第九八四章 騷亂第八七七章 咬人第一一六零章 小看第三五二章 身份第五二一章 抉擇第九七九章 有鬼第一二三八章 添價第八零八章 失身第一三八九章 煉獄第一一二五章 完了第一二九五章 罪人第八九一章 收屍第一二七五章 變故第一四八七章 一賭第一五四章 荒唐第七十三章 不負第一零二四章 殺人第一四八四章 接管第九一九章 接受第一一四章 人心第一一八章 出行第七九四章 古步第五七零章 嚐嚐第四六三章 嘴臉第一二三章 好壞第一三六七章 惡毒第一三二七章 談判第一三七五章 牆戰第一一八章 出行第一零九三章 合作第一零四八章 稱王第六零零章 折價第六七二章 開宴第四一六章 獲救第二一五章 索賠第一一四二章 很好第二八八章 疑問第二二六章 打盡第二一六章 清算第四六一章 編排第一四九九章 重創第三七零章 飛魚第九九三章 要挾第一三二一章 老血第三一一章 鸞衣第七五零章 發財第一二五五章 親爹第一一七三章 抓賊第三三八章 逼問第九三二章 走吧第一一二七章 剋星第七四四章 噩夢第一四八六章 尾巴第四十九章 探聽第一二八一章 相信第四二七章 陰招第五三四章 約定第六八六章 反悔第五九三章 恨毒第一三三七章 光明第七一四章 刁鑽第一三五零章 挽回第一四七四章 履行第一三一二章 教訓(二合一章節)第一二零五章 愛慕第七一一章 詐你第七一二章 懲罰第五一九章 復仇?第八五八章 合作第四十七章 人心第八七八章 勢單第三四五章 琴技第一一六九章 把握第九九二章 博弈第一二五八章 病危第一四四八章 如虹第二六八章 大火(一)第一四七六章 偷襲第九五零章 解毒第一四二章 再見第四十五章 反擊第二三一章 皇帝第一五三章 人證第五一九章 復仇?第九零七章 挑撥第二九九章 相助第九七五章 投毒第一四六八章 最後第六一零章 抓包第四一五章 目標第二八七章 牙印第二九八章 偷窺第九零六章醜聞第八七四章 滅口第一零九三章 合作第七九六章 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