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

“儒門士子?這麼多儒門士子入了行伍?”

聽到上官傾城的話,薛威和周明瑞都不禁感到很是疑惑。

上官傾城目不斜視、聲音沉靜道:“諸子百家,儒釋道兵爲首,釋門爲外來勢力,且不去說,儒道兵在爭天下之局中,各有鮮明特色、自身優勢。道門多修士,兵家多戰將,到了戰場上,這些都是正面戰力,發揮實力的方式也很直接。但儒門不同。”

說到這,上官傾城眼中露出回憶之色,像是在回想某個人跟她說的話。

她繼續道:“殿下曾說,儒門士子,能力有三個方面。其一,理政,也就是儒門時刻掛在嘴邊‘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能力,儒門士子體現這種能力的方式,一般爲出仕做文官。

“其二,教化,儒門士子能夠教化百姓,讓他們知書識禮,這在地方上的表現,是士子通過教化文章,讓百姓守規矩,到了戰場上,就能激勵他們忠君報國、奮勇殺敵;其三,儒將,儒將並不只是儒門跟兵家的簡單結合,突出能力也不止謀略非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薛威、周明瑞聽得連連點頭,便是趙念慈在聽的過程中,眼中也有恍然明悟之光,或許是因爲這番話想通了許多之前不理解的關節。

“看來吳軍那些吶喊的將校們,就是儒門士子在發揮第二種能力了。”薛威嘖嘖感嘆,“能夠控制人的思想,關鍵時候還能讓人奮不顧死,儒門這種能力......太可怕了!”

上官傾城淡淡道:“殿下說過,能夠控制人思想的東西,纔是普天之下最厲害的武器,也是君王凝聚人心、維護統治的不二選擇。”

這話薛威一時間就無法領悟精髓了。

他轉念一想,又奇怪道:“儒門如此厲害,往先怎麼會敗給道門?按理說,他們應該天下無敵纔對。”

周明瑞連忙附和。

照上官傾城所言,儒門如此強大,那天下還有道門什麼事?

趙念慈也看向上官傾城,認真等着她說話。

上官傾城想了想,“道門畢竟有仙人......儒門雖然能力突出,但也有許多致命毛病,這導致他們在爭天下的過程中一般只能作爲輔助角色,爲君王治理後方。只有天下太平的時候,才能掌握文官權柄,真正煊赫——這話也是殿下說的。”

“什麼毛病?”

急急忙忙問這話的卻不是薛威,而是趙念慈。

她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戰勝她的孫儒,或者說儒門士子的弱點。

薛威和周明瑞看了趙念慈一眼,又漠然收回目光。

上官傾城搖搖頭,示意自己並不知道太多。

這下不僅是趙念慈,連薛威、周明瑞都露出失望之色。

上官傾城望着前方戰場,神色平靜。

她並非不知道儒門弱點,只是不願跟眼前的人說。

這麼關鍵的東西,要是鬧得人盡皆知——尤其是讓李曄的對手知道了,那對李曄的大業宏圖可是很大麻煩。

上官傾城清楚記得,李曄跟她說過儒門三個致命弱點,並且用一句話做過總結。

其一,爲了維護儒門地位,儒門士子慣於排斥一切外部勢力;

其二,爲了彰顯自身高尚,儒門士子慣於神化先賢、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其三,爲了爭權奪利,儒門士子慣於內耗。

所以儒門中儒將極爲稀缺,而若是儒門一家獨大,百家百工必然凋敝,尤其是兵家。

李曄總結儒門士子時說,儒門士子一個個胸懷天下到比肩聖賢,又一個個自私自利到勝過魔鬼。

上官傾城記得,李曄在跟她說完儒門弱點後,曾經戲言,如果有一天高駢真的在儒門扶持下獨大於南方,跟他劃江而治,那麼他征服對方最省力的方法不是揮師百萬立即去攻打,而是隻需要坐等幾十年,南方就能揮手而定。

在那幾十年中,儒門必然因爲內耗和自我腐化而導致國家孱弱,別的不說,軍力肯定差得一塌糊塗。

趙念慈忽然看着上官傾城語氣怪異道:“將軍之前曾說,吳軍聽聞將軍名號勢必膽寒,可現在他們卻一個個悍勇死戰,似乎並不畏懼將軍。”

看她的樣子,顯然是覺得很解氣、快意。

上官傾城瞥了趙念慈一眼,目光冷漠,沒有說話。

周明瑞逮着拍馬屁的機會,立馬冷笑道:“能夠被孫儒帶出來設伏的,必然都是精挑細選的悍勇之輩,自然不怕死。而且看吳軍陣勢就知道,他肯定也集中了儒門士子,有這些人控制他們的思想,他們當然不知道後退。話又說回來,吳軍現在之所以敢信心膨脹到主動求戰,還不是趙將軍那二十萬將士的性命爲喂的?”

薛威也冷哼着傲然道:“趙將軍......哦,趙卒,怪不得你之前會敗給吳軍,你就沒看到,吳軍雖然悍勇,但已經快被平盧軍殺得七零八落了?你一個敗軍之卒,竟然敢嘲諷大勝之將,敢問閣下可知何謂羞恥?”

“你們......”趙念慈給兩人如瘋狗護主般一頓亂咬,氣得恨不得佛袖而去。

......

孫儒來到吳軍陣後,面沉如水的看向混亂戰場。

在平盧軍的持續猛攻下,吳軍傷亡慘重,山頭丟了一座又以座,戰線一退再退,屍橫遍野。

因爲他們在這裡只是爲了設伏,並沒想過也沒有時間在險要地帶修築山寨,這下大軍防線一崩潰,剩下的就是全面失敗。

眺望遠處山丘,萬餘平盧軍後面,還有數不盡的甲士跟了上來,一眼看不到盡頭,不知道有多少。

吳軍人羣中擔任軍官副職的儒門士子們,雖然還在呼喊奔走,鼓舞將士們的士氣,但卻敵不過一個個被砍翻在地,攻勢再也維持不住。

兩軍對壘,很多時候士氣決定勝敗。但在絕對力量的差距面前,士氣並不那麼頂用。

奮不顧死的戰鬥自然攻勢非凡,但人都快死完了,還談什麼攻勢?

“傳令下去:撤退。”孫儒寒聲下令。

“將軍,我們還沒敗!”他身後一名儒家將領立即面紅耳赤的出聲,“將軍給我五千甲士,我去把失去的地方奪回來!”

“不必奪了。”孫儒搖搖頭,“我軍修士哨探全部失去音訊,約莫是都被殺了,現在根本無法清楚上官傾城派了多少人出戰。他們有二十多萬大軍,我只帶了幾萬精銳前來伏擊他們的前軍,無力與他們決戰。此戰未能成功設伏,便是已經敗了,趁着大軍死傷還不是太多,趕緊撤走。”

言及此處,孫儒嘆息一聲,不得不承認:“此戰一敗,接下來的仗就難打了。沒想到,上官傾城寧願捨棄重創我軍的機會,也要選擇這種堂堂正正的作戰方式......她果真不是趙念慈能比。”

話說完,孫儒轉身離去。

日暮前回到碭山縣,孫儒清點傷亡,發現將士死傷了五六千。在大軍及時撤出的情況下,這個傷亡不大不小。丘陵林野區域不利於大規模作戰、追擊,這也是吳軍能夠成功撤出、傷亡不太大的重要原因。

但是軍官傷亡卻遠超正常情況三倍之多,尤其是那些擔任副職的儒門士子,雖然戰力強過普通士卒,但跟平盧軍修士正面硬拼,死傷免不得尤其慘重。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副將憂慮的詢問。

孫儒道:“依仗堅城,死戰固守。”

副將詫異道:“將軍難道就沒有別的計策、謀劃?”

孫儒搖搖頭,“今日這一戰告訴我們,計策對上官傾城起作用的可能性不大。說到底,這天下的計策謀略要成功,九成九都是建立在對手犯錯的基礎上。要引誘上官傾城犯錯,這不太現實,要是強行施爲,反倒是自己會露出破綻。”

這話有些頹然,也是事實。

孫儒很快話鋒一轉,正色堅定道:“我們有十七萬大軍,還可以依託泗水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上官傾城不過二十多萬兵力,她軍中雖然修士多,但也只是集中在平盧軍,小規模遭遇和戰陣突破固然勢不可擋,但攻城是雙方大軍輪番上陣,平盧軍中多出來的那些修士,分攤到大軍中就沒那麼大優勢了。她畢竟沒有二十多名兵家戰將,要攻克有我大量儒門士子把守的堅城,一年半載也不可能!”

副將認真想了想,“將軍說得是。”

不過他很快又問道:“但是堅守一年半載之後呢?”

“一年半載,足夠發生太多事了,戰場形勢怎麼會不變。”孫儒輕笑一聲,眼中露出某種異樣光芒,“上官傾城是賊軍第一將,我把她擋在這裡,還有誰能去阻止楊行密?”

“楊將軍......”只是提到這個名字,副將便精神大振,變得底氣十足起來,“以楊將軍的本事,就算趙炳坤、劉大正親自去宿州,那也只有吃敗仗的份!只要他有大展拳腳的機會,一定會建功立業!”

孫儒臉上笑容越來越堅定,“我們在這拖住越多賊軍,楊行密施展拳腳的空間就越大。”

......

旬日後,徐徐行軍的上官傾城所部,終於在碭山縣外完成駐紮。

如之前趙念慈巡查碭山城防一樣,翌日,上官傾城也策馬圍着城池轉了幾圈。

“碭山牆高溝深,守城器械足備,城防的確堅固異常。”薛威望着城頭感嘆道,然後乜斜趙念慈道:“之前一戰,兵家二十多名戰將攻城,好像沒有破壞城防太多。”

趙念慈沉着臉不說話。

之前她正經攻城實際沒幾日,對城防的破壞自然有限。

不時有幾騎從城北泗水河畔的方向歸來,向上官傾城覆命:“依照將軍佈置,狼牙軍已經泗水河畔選定好了地點,紮好營壘,分段佈防完畢。吳軍水師在泗水行駛我們管不着,但他們想要就近登岸絕對沒有可能。”

上官傾城點點頭。

三萬狼牙軍都是精騎,用來攻城卻是浪費了,把守泗水沿岸再合適不過。

見上官傾城又開始盯着城頭凝望,良久不言不語,趙念慈忍不住了,問道:“碭山城裡有十多萬吳軍,城防又如此堅固,你要怎麼破城?”

“很簡單。”上官傾城沒有任何猶豫,“叫援軍。”

......

宋州。

李曄看罷上官傾城的軍報,將其遞給李茂貞,笑着道:“上官傾城在信中說,要破碭山城,還需要二十萬大軍支援。”

李茂貞迅速瀏覽了軍報一遍,長眉挑了挑,意味深遠道:“她本就有天平、忠武兩鎮兵馬,加上部分平盧軍,兵力足有二十四萬,現在又要二十萬援軍......若要派四十多萬大軍攻打一個小小的碭山,還需要她上官傾城做什麼?”

李曄道:“不管怎麼說,磨山一戰她是勝了,斬首近六千。”

李茂貞放下軍報,眼簾微擡,瞄着李曄道:“你在爲她說話?”

李曄只能佯裝惶恐:“我這不是想着,如果岐王不給她援軍,崔克禮那些人肯定又要鬧騰嘛?”

李茂貞淡淡哼了一聲,“給她二十萬援軍不是不可,但她得打到徐州城下才行,如果她願意立這個軍令狀,本王自然不會小氣了。不過......”

打到徐州.......還好你沒說打下徐州,這倒是不太難......李曄順着對方的話頭問:“不過什麼?”

李茂貞拿起另一份軍報,眸底有隱藏不住失望、愁悶,幽幽道:“宿州,賊軍主將楊行密,竟然在劉知俊還沒進入宿州之前,就夜襲了他的營寨,導致他損兵折將。據劉知俊軍報上說,對方十分精銳......”

楊行密......那不是吳王麼,前世黃巢之亂後,高駢一蹶不振,也沒有得到儒門扶持,淮南大亂後沒多久就隕落了,迅速蕩平江淮的就是楊行密,後來做了吳王......李曄回憶着。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星人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四十九章 攻守易行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殺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三章 味道如何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五十四章 沒有無能之輩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二章 雪地五人第八十七章 王來了(4)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五十四章 完美實現(三更)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宮變(8)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血戰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十章 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七十七章 必經之途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一百一十章 一貫錢第五章 安王好風流第十七章 埋伏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十七章 聯合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四十三章 變革者第二十九章 你我能奈他何?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四十九章 領先與強大第二章 雪地五人第六十章 我是這個意思嗎(三更)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不想見他嗎?第五十三章 別回來了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十一章 好學第三十八章 我不會說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七十四章 上任(5)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八十三章 到底是誰第一百一十五章 連失三員名將(三更)第一章 方針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五十三章 青衣內亂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九十九章 再相爭第三十一章 恭賀安王(第五更)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別說大話了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四章 安穩的與不安穩的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外星人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四十九章 攻守易行第九十三章 忽然的相殺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三章 味道如何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五十四章 沒有無能之輩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二章 雪地五人第八十七章 王來了(4)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五十四章 完美實現(三更)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一百二十七章 深入秘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宮變(8)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血戰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十章 交鋒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七十七章 必經之途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七十一章 上任(2)第一百一十章 一貫錢第五章 安王好風流第十七章 埋伏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十七章 聯合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四十三章 變革者第二十九章 你我能奈他何?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四十九章 領先與強大第二章 雪地五人第六十章 我是這個意思嗎(三更)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不想見他嗎?第五十三章 別回來了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殺人又不是靠嘴(三更)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十一章 好學第三十八章 我不會說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七十四章 上任(5)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八十三章 到底是誰第一百一十五章 連失三員名將(三更)第一章 方針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五十三章 青衣內亂第一百章 滅國(上)第九十九章 再相爭第三十一章 恭賀安王(第五更)第四十四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別說大話了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四章 安穩的與不安穩的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