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

“嶺南水師在這片海域中已經沒有對手,接下來將士需要登陸作戰,艦隊的法器牀弩、投石機,除卻留下一部分基礎戰鬥力量,屆時也要轉移到陸地上去。

“靈石、弩矢雖然損耗過半,暫時也不必擔心供應不上,至少前兩場戰役的需求還能滿足,後續等到新羅的靈石運到,也就不用憂慮這些問題。”

佔領對馬島後,李曄開始跟楊行密商討接下來的戰事安排。

趙破虜率領的十萬兵馬,在攻佔包括後高句麗、後百濟在內的新羅土地後,彼處的各種修真資源,也自然而然落入大唐囊中。

比起戰後的豐富收穫,戰爭階段的各種物資損耗就不值一提——這正是戰爭的意義所在,它的本質就是搶錢搶糧搶地盤,掠奪財富。唐軍軍中法器雖然先進,一戰燒掉的錢也很多,但佔領了新羅後,這些馬上就補了回來。

這還只是暫時的,長久統治新羅,只要治理得好,讓那裡的財富就會源源不斷充入國庫,持續增強大唐的國力。

攻伐倭國同樣是這種情況。

“對馬島還是貧瘠了些,人口少得可憐,也沒多少錢糧。”楊行密笑着說道,看起來好像很是遺憾,“要是對馬島能像新羅那樣,擁有那麼多修真物資,我們也省得來回在海上跑。”

李曄不以爲然,道:“對馬島雖然貧瘠,卻未必沒有修真資源,留下一批人多方探查一番,無論有沒有收穫,這裡都該仔細梳理。”

楊行密抱拳領命。

其實唐軍在攻佔新羅後,也派了很多修士展開地毯式探查,現在已經發現了兩座靈石礦。這說明新羅這些小國,對領地的利用還是不夠深入,許多資源都白白閒置浪費了。不像大唐,現在漫天遍野都是尋找資源的修士。

“陛下,倭國已經沒有水師,接下來登岸作戰,我們應該選取何處作爲進攻目標?”楊行密詢問李曄。

李曄看了他一眼,“你若是有什麼見解,但說無妨。”

楊行密等的就是李曄這句話,制定戰略戰術,這是他這個嶺南水師大將,真正展現自己本事的時候。

他稍作沉吟,娓娓道來:“根據青衣衙門探報,倭國四大島,從南向北依次是筑紫島、伊予島、本州島、蝦夷島。其中本州佔據了整個倭國絕大部分領地、人口,平安京也正是建在本州島南部中心地帶。

“對馬島東對筑紫島、本州島交界處,從這裡出發,可以任意抵達兩地。倭國地形南北狹長,從步步爲營的用兵策略上說,應該先攻打最南端的筑紫島,而後佔據伊予島,最後再進入本州島。

“至於北面的蝦夷,也沒甚麼人,不用太過考慮。

“不過臣認爲,既然倭國水師已經覆滅,海域就任我王師馳騁,想在哪裡登岸都可以,不必如此拘束。嶺南水師十萬將士,能夠登岸征戰的只是一部分,所以臣認爲,我們應該直接攻打本州島,在靠近平安京的黑崎海灣登陸,直取平安京。

“一旦攻破平安京,捕殺醍醐,倭國也就亡了!故此,臣竊以爲,這是最簡單最有效攻佔倭國的戰法!”

意氣風發的說完這番話,楊行密恭敬行禮請李曄評判。

李曄摸着下巴微微頷首,對楊行密的見解頗爲認同。

這個時代,倭國四大島的名稱,跟他在地球上時不一樣,畢竟相差了一千多年,這沒什麼好說的。現如今的倭國,論開發程度,也確實只有本州島能看。對方的國家力量,絕大部分也集中在此地。

李曄不得不佩服戰國末年,就從神州遷徙過來的那些燕國、齊國、楚國甚至是吳、越後裔。

他們在神州抵擋不住秦軍攻勢,爲了躲避兵禍,更爲了保住自己的貴族身份與特權,被迫帶着自己的人手到海外尋找繁衍生息之地,來到倭國的這部分,竟然一下子就認準了最大的本州島,眼光、本事的確是不俗。

雖然跟楊行密提起倭國祖先的時候,李曄用了徐福的事蹟,但這也只是因爲徐福名氣大,故事引人入勝,常人好接受而已。

在根子上,李曄當然知道,山東的戰國貴族,在大秦一統天下時的大規模移民,纔是倭國忽然出現農業文明社會的真正源頭。這是已經被考證的東西,李曄在穿越之前就知道了,委實沒什麼好說的。

戰爭造就移民,本就是人類歷史上的常見現象。距離短的,只是國中遷徙,譬如說衣冠南渡,距離長的,就會跨越國境,譬如說下南洋。

而對於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而言,秦軍的到來不僅意味着兵禍,更恐怖的是,他們還帶來了秦法。秦法之下,國民平等,貴族不存,那纔是山東六國傳統貴族真正恐懼的東西,也是他們不得不大規模離開大秦疆土的原因。

“依朕看,你的策略可行,嶺南水師就在黑崎海灣登陸,集中兵力,直接攻向平安京!”

說到這裡,李曄眼神一凜,嗤笑道:“平安京中的長安、洛陽兩縣,朕可是想看很久了。既然他們這麼崇拜大唐,凡事都在模仿大唐,朕就給他們一個成爲大唐治下之民的機會。

“當年,秦始皇沒能收服的這些餘孽,今日,就由朕帶着華夏戰士,將他們徹底征服好了。說到底,這天下只能有一個華夏,這些人怎麼能在別的地方呆久了,就忘了自己的祖宗是誰,忘了自己的君王是誰,忘了他們該跪拜的是誰?

“如果他們真的忘了,朕,會讓他們再記起來!”

聽到李曄這番話,楊行密精神大振,久違的熱血在胸中翻涌,慷慨激昂道:“嶺南水師,必不負陛下厚望!”

......

平安京。

醍醐眼神如刀的盯着躬身站在殿中的藤原時平,凶神惡煞的模樣,像是一隻即將擇人而噬的野獸,磅礴恐怖的氣勢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壓得藤原時平不敢擡頭。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

“二十萬水師,一日之間毀於一旦,藤原時平,你讓朕如何相信這等戰況?國家百十年來,精心打造的堅固戰艦,在唐軍的軍中利器面前竟然不堪一擊,難道唐軍都是天神下凡,手裡用的,都是神兵不成?”

醍醐的話從牙縫裡蹦出來,“投石機安放在戰艦上,還一艘戰艦有十架,一艘大型戰艦更是被幾顆石頭一砸就崩解,藤原時平,你是欺朕年少無知,不懂兵事嗎?!”

藤原時平回報的軍情,包括各種戰鬥細節,醍醐是一個字也不信。

他雖然年少,但在天皇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好幾年,本身更是才智雙全,要不然,宇多也不會放心那麼早將位置讓給他,自己安心去當一個和尚。

一個在十七歲,就敢把給自己禪位的父親,堂而皇之拒之於宮門外,讓對方忍受一夜寒風也不見其一面的君主,怎麼可能是易與之輩?別的不說,醍醐的心腸絕對很硬,心理素質也是極強。

這樣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見。

所以醍醐不相信藤原時平的話,他現在滿含怨忿、怒火的盯着對方,就是想要知道,對方究竟在圖謀什麼。

造反?

二十萬水師,怎麼都不容小覷,藤原時平打着全軍覆沒的幌子,隱藏這樣一股力量,不是爲了造反是爲了什麼?

如此說來,唐軍早在今日之前,就已經被擊退了?藤原時平隱瞞了真正的戰況?

醍醐心頭警鐘大作。

自從藤原良房出任關白之職,行攝政之權,藤原家族的勢力便日漸膨脹,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朝中官職,藤原家族子弟佔了很多位置不說,還以外戚身份干政,二後並立,四女三妃,東宮立妃,幼小天皇更是常住其家......

以藤原家族的勢力,如要謀反,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醍醐暗暗握緊雙拳,現如今,唐軍來攻,自己依仗藤原家族,在此戰爭其間,他們無疑可以趁勢竊有很多權柄,掌握更多軍隊和關鍵官職。

而且水師統領本就是藤原家的人,自己無法得知對馬島真正的戰況......

想到這裡,醍醐悚然一驚,莫非唐軍來攻,是莫須有之事?!

藤原家族就是找個藉口,要創造時機,掌握更多力量,然後發動政變?!

醍醐臉色陰晴不定,心中翻江倒海。如果藤原家族果真要謀反,自己能否應對?又該怎樣應對?

藤原時平見醍醐良久不說話,擡頭看了對方一眼,察覺到對方滿臉不信任之色,他也是心頭苦澀,像是吃了一盆黃連一樣。對馬島的對戰情況,若非親眼所見,只是聽旁人說,他自己都不會相信。

“陛下,唐軍攻佔對馬島之後,必然會向本州用兵,還請陛下讓臣主持此戰,安排本州防禦!陛下,藤原忠平雖然沒有戰勝唐軍,但也爲國盡忠了,流乾了最後一滴血!我藤原家族在此戰中蒙受巨大恥辱,唯有贏得此戰,才能一雪前恥!”

藤原時平拜倒在地,聲音悲愴,痛哭流涕,“還請陛下體諒臣的一片赤膽忠心,給予藤原家族報仇雪恨的機會!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戰死在陣前,也絕對不會讓唐軍登岸,威脅到平安京!”

他的話說完很久,都沒有聽見醍醐回答。

漸漸地,藤原時平預感到不妙。

難道陛下在懷疑藤原家族的實力?可除了藤原家族,還有誰能讓上下齊心,渡過此次難關?還是說,陛下在懷疑藤原家族的......忠心?!

想到後面,藤原時平心頭一片驚疑。

果然,良久之後,他聽到醍醐換了一副關切的語氣,悲聲說道:“水師戰敗,全軍覆沒,統領也身死道隕,朕深感痛苦,藤原家的付出與艱辛,朕都看在眼裡。如今唐軍即將攻來,國家需得全力應對,藤原卿剛從戰場回來,還是先歇息一陣吧。傳右大臣速速來見!”

聽到這裡,藤原時平就知道大事不好。

醍醐根本就不信他!

對方發怒、斥責,甚至是問罪,都是題中應有之意,自己還能爭取一番。但對方態度越好,就說明不信任越大。這意味着醍醐開始掩飾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對他只是想用和藹親切的態度穩住。

誰也不知道,醍醐現在心裡想得是什麼,但對自己絕對不利!

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七章 氣運第四十九章 叫奴家好找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五十八章 一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六十二章 風雲(1)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清楚了第二十六章 亂世(4)【第九更】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一百四十章 鐵血手腕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七章 初遇(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風雲(1)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一百三十九章 希望第九十章 有禮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九十一章 決戰(1)第七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五十章 戰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四章 戰妖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六章 李家的地盤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十九章 攻城(2)第七十八章 彼此彼此(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章 亂天下坐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第九十五章 決戰(5)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七章 找上門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罪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六章 應對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八十五章 佈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十四章 襲擊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六十章 驚蟄第九章 英雄快跑第七章 養豬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三十七章 哭聲第一百零九章 萬里河山有我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九十章 有禮
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七章 氣運第四十九章 叫奴家好找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五十八章 一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六十二章 風雲(1)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清楚了第二十六章 亂世(4)【第九更】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一百四十章 鐵血手腕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七章 初遇(第三更)第六十二章 風雲(1)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一百三十九章 希望第九十章 有禮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九十一章 決戰(1)第七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五十章 戰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四章 戰妖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六章 李家的地盤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十九章 攻城(2)第七十八章 彼此彼此(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二章 亂天下坐天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第九十五章 決戰(5)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六十章 英雄豪傑 海內一統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七章 找上門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罪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六章 應對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八十五章 佈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十四章 襲擊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六十章 驚蟄第九章 英雄快跑第七章 養豬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三十七章 哭聲第一百零九章 萬里河山有我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熱血未冷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九十章 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