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

李曄站在巡洋艦艦首,衣袍颯颯,望着前方隱約露出輪廓的島嶼,嘴角漸漸勾勒出一抹發自內心的笑意。

出兵倭國最大的難題,無疑是渡海。盛極一時的元朝,在皇朝最爲鼎盛的時候,幾次派遣大規模艦隊東征倭國,最終都落得大敗而還,甚至是將士死傷殆盡的下場,就是因爲海上風浪。

大軍出征,連番遇到海上風浪,導致船沉人亡,不得不說,元朝的運氣實在是不怎麼好。

蒙古人是馬背上的民族,陸地征戰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歐洲不說,彼處盛名在外的條頓騎士團,也沒能阻擋他們的鐵騎以少勝多,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但到了海上,這些人的本事的確是差點。

有元朝的“前車之鑑”,李曄這回讓嶺南水師出征,事先的準備就做得十分充分。

渡過海洋到倭國並不難,畢竟遣唐使就是這麼過來的,雖說這其間免不得很多所謂倭國俊彥都死在路上,鑑真東渡的苦難經歷更是被大書特書,但這並不能說明橫渡海洋就一定會付出慘重代價。

說到底,決定渡海是否成功的,是對海洋的認知,和海船的先進程度,後世這種事不就很簡單?

“陛下,斥候發現了倭國艦隊!”楊行密來向李曄稟報大修士偵查的結果,“船艦很多,不下兩千艘,旌旗招展,甲士如雲。青衣衙門的細作回報,這支倭軍數量不少,有不下十萬之數!”

這是嶺南水師第一次碰見倭國戰士,楊行密雖然話說得四平八穩、古井無波,但眉宇間的激動之色卻掩蓋不住。

李曄點點頭。

普通甲士還看不到島嶼,但空中的大修士,已經能夠看到,李曄知道面前這座大島的名字:對馬島。

對馬島在新羅、日本之間的朝鮮海峽中部,面積不小,背靠的對馬海峽,是進出倭國的咽喉要道。元朝征伐倭國雖然沒有成功,但卻兩度攻佔了對馬島,這裡是進入倭國海域的踏腳板。

對倭國來說,對馬島也是防禦大唐、新羅水師的橋頭堡。

“敵方領軍主將是誰?”李曄問。

“藤原忠平,是倭國左大臣藤原時平的胞弟。”作爲這回領軍出征的主將,青衣衙門對倭國的探報,楊行密基本都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楊行密的才智心性,必然對這些情報詳細研究過。

李曄不置可否:“藤原時平倒是一代人傑,不知道他這個胞弟如何。”

其實他對藤原時平也沒太多瞭解,但倭國的藤原家族聲名在外,哪怕是穿越前,他也有耳聞。李曄之所以很早就知道藤原時平這個人,其實還是因爲他的政敵——菅原道真。

藤原時平爲了獨攬大權,誣陷菅原道真謀劃擁立醍醐天皇的弟弟——齊世親王,成功引起醍醐天皇的懷疑與忌憚,左遷菅原道真爲太宰權帥,剝奪了他右大臣的權力,讓他做了一個閒人。

而後,其家人、故舊皆被陸續打壓、流放、害死,導致菅原道真抑鬱而終。

這就是倭國曆史上著名的昌泰之變。

然而作爲勝利者的藤原時平,卻在幾年後忽然亡故,那時候他還不到四十歲,正是春秋鼎盛之時。

而後,醍醐天皇的幾個兒子也相繼死亡,突然而莫名。

一時間倭國朝野震動,都說這是菅原道真的亡靈在作祟。

就這樣,菅原道真成了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怨靈之一。

按照李曄的看法,菅原道真應該是比竇娥還冤。

“藤原家族現在有三人聲望最高,分別是藤原時平、藤原忠平,以及他們的叔父藤原清經,都是手握權柄的倭國重臣。醍醐那小子年紀尚小,能夠親自把握的權力有限,倭國大權現在很大一部分,都在左右大臣手中。而相比於右大臣菅原道真,出自外戚藤原家族的藤原時平,明顯權力更大。”

楊行密說到這裡,不着痕跡的笑了笑,“不過藤原忠平敢帶着倭國水師來阻攔我們,能活的時間也就不多了。”

李曄笑了笑,雖然心裡也如此認爲,但他不喜歡在事先做論斷。

此時他想到的是,在倭國之內,還有沒有人會成爲大軍的對手。

除了藤原時平三人、菅原道真,這樣的人還有一個,那就是上任倭國天皇——宇多。宇多天皇此時並沒有死,他之所以傳位給醍醐,是因爲他要去做和尚。

現如今,宇多天皇是宇多法皇。

李曄敲了敲額頭,回想起來,菅原道真被貶官的時候,宇多還想勸醍醐收回成命。只可惜,時過境遷,這位前天皇連宮門都進不去,在平安宮外站了一夜,受盡寒風,最終只能無奈離開。可以說是很憋屈、很悲慘了。

細想之下,昌泰之變也就是明年的事。

收起思緒,李曄不再想倭國這些邋遢事。唐軍所過之處,註定了要摧枯拉朽,一切故事都會隨之落入塵埃,無論是好故事還是悲慘的故事,都沒有人再有閒心關注。

他們終會被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準備開戰吧。”李曄吩咐楊行密,“無論如何,對馬島都要先奪下來。”

“臣領命!”

在嶺南水師調整陣型,準備開戰的時候,對馬島前的倭國水師,也在積極備戰。跟楊行密稟報的不同的是,此時統領倭國水師的,雖然是藤原忠平,但左大臣藤原時平也在水師大寨中。

“兄長,我們爲這一戰已經準備了很久,將士們爲了保家衛國,都是鬥志昂揚,你就看好吧,我們一定會擊敗唐軍,一雪白江口之戰的恥辱!”渾身披掛的藤原忠平神色振奮、信心滿滿的對藤原時平說道。

“你的能力和將士們的鬥志,我是毫不懷疑的,對這一戰我同樣抱有十足的信心!”

藤原時平微微頷首,他看着海上連城般的船艦,眼中滿是欣慰、自豪之色,回首往昔道:“當年白江口之戰,我們因爲船艦太小,將士們甲冑太少,吃了很多虧。而現在,我們的戰船高大而堅固,我們的將士不僅悍勇,而且甲冑齊全,是時候讓唐人知道,天照大神的子民真正的戰力了!”

藤原忠平頓首稱是,“兄長,我打算先用兩萬兵力出戰,佯裝不敵,將唐軍引誘進紅泥灣,再利用那裡口袋狀的地形,切斷唐軍後路,讓他們恐慌,最後大軍齊出,採用火攻,讓他們只能被圍殲!”

藤原時平眼前一亮,感受了一下風向,喜上眉梢道:“你真是一個天才般的將領,我就知道,讓你帶領水師來迎戰唐軍是正確的!這個計劃可行,放手去做吧!”

藤原忠平再度頓首稱是。

楊行密看到倭國水師出動,卻只有五百艘左右的船艦,不由得感到詫異。

嶺南水師十萬將士,大小不一、各種用途的船艦千餘艘,相比之於尋常水師,數量可以說很少了,這是因爲嶺南水師是海上艦隊,跟江河水師不同。

但倭國水師明顯沒有這麼先進,眼下只派遣不到三成的力量出戰,在楊行密看來就有些不知所謂。

“面對我大唐煌煌之師,竟然不用全力,還想要試探我嶺南水師的虛實不成?”

楊行密眼中掠過一抹煞氣,臉上更是多了幾分戲謔嘲諷之色,“既然他們只用三成兵力,我們也只用三成好了。”

嶺南水師船艦破浪而行,前陣分出三百多艘戰艦快速出動,主力徐徐跟進,保持一定距離。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上,船艦下一片片被分開的水面波紋,助漲了艦隊威勢,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利箭破空。

雙方的船艦,猶如海上猛獸,很快就在海浪中碰面。

楊行密拔出橫刀,先前一引,本想說兩句慷慨激昂的話,激勵全軍士氣,但目光落在倭國水師那實在是普通的船艦上,實在是升不起多大的血性,啐了一口,直接道:“碾過去!”

這時代的水師交戰,中遠距離以弓箭互射爲主,若有大修士,也會在半空交戰,等到船艦互相接觸,就會勾住對方的船舷殺過去奪船,基本恢復陸地攻堅作戰的模式。

倭國水師明顯也是打算這麼做的,他們的弓弩手已經就位,垛口箭孔中都有鐵箭伸出,只等嶺南水師進入攻擊位置,就萬箭齊發。

但就在這時,嶺南水師中忽然亮起一片片靈氣光華,接近着便是利器破空的聲音傳來,無數弩矢拖着靈氣尾光奪過海面,滿天星羽一般,落入了倭國水師羣中!

嶺南水師船艦高大,倭國水師船艦矮小,這是體量上的差距,原本這已經讓倭國將士有些心驚,但臨戰之際,還是沒有絲毫退縮,但當流星般的箭雨襲來時,他們無不是嗔目結舌,滿面驚恐。

“明明還沒到弓弩射程,唐軍的弓弩怎麼能射這麼遠?!”

“那是法器靈光!唐軍動用了法器!”

“不可能,這一定是障眼法,這麼多箭矢怎麼可能都是......”

最後那句話還沒從一名倭國修士嘴裡完全喊出來,密集如蝗的弩矢就冰雹一般,重重砸在了他們的船艦上!

霎時間,雷聲四起,法器弩矢撕裂船舷、女牆、艙室,洞穿了無數甲士的身體,到處都是血光迸射、戰士倒飛的景象,連船艦本身都在巨大力量的轟擊下劇烈震顫、瘋狂搖擺起來,它就像是被打成篩子的稻草人,木屑四處橫飛。

倭國水師前陣的船艦與將士,遭受當頭棒喝,如陷地獄。

那些他們認爲堅固的女牆船舷、甲冑盾牌,根本無法爲他們提供任何保護,被法器弩矢捅窗戶紙一樣射破,到處都是被殺翻的人,慘叫聲、驚呼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

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二十章 全面戰爭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艱險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八十五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一章 劫道第三十九章 自立爲帝(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仙人之道(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破冰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積累(二更)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十四章 北上第十二章 初戰(1)【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九章 驚變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七章 氣運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赴戰之人第九章 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宮變(7)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七十五章 一掌一劍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五十八章 輪迴大陣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二更)第五十四章 沒有無能之輩第一百三十七章 解除封印 指殺仙人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一百零二章 不後悔(三更)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心第七十六章 掌控(2)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五十二章 並肩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五十九章 慷慨赴死(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九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四十五章 三生三世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七十五章 長存與再會(大結局)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二十五章 白說了(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害怕(下)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一百章 變故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變(6)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
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崑崙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二十章 全面戰爭第四十三章 不開心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艱險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八十五章 佈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第一章 劫道第三十九章 自立爲帝(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仙人之道(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破冰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積累(二更)第三十八章 再會少司命(第三更)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紅袖的焦躁(三更)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十四章 北上第十二章 初戰(1)【第三更】第六十一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九章 驚變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七章 氣運第三十八章 四大天王第四十四章 要爭(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赴戰之人第九章 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宮變(7)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七十五章 一掌一劍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五十八章 輪迴大陣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二更)第五十四章 沒有無能之輩第一百三十七章 解除封印 指殺仙人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一百零二章 不後悔(三更)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心第七十六章 掌控(2)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五十二章 並肩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五十九章 慷慨赴死(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生生世世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九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四十五章 三生三世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七十五章 長存與再會(大結局)第三十四章 目標第二十五章 白說了(第三更)第七十七章 害怕(下)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一百章 變故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變(6)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