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將相城府

上官承佑在紫宸殿被長泰帝訓斥一頓後,回到二皇子府大發了一場脾氣,心情極爲陰鬱。

他連最爲喜歡的嫡長子也看着不順眼了。就算生下他有什麼用?父皇也不會因爲這個而立我太子,還無端訓斥了我一頓!上官承佑恨恨地想,越想臉色越猙獰,他對於長泰帝的訓斥實在無法接受。

原本以爲二皇子府誕下皇長孫,皇位就是囊中之物的了,沒想到竟然被訓斥!上官承佑原先有多啓迪啊,現今就有多失望!

匆匆趕到陳知浩和張星華見到上官承佑的臉色,便暗道不好,腦中快速地想着應對的辦法。

我們這些二皇子一系的官員太心急了,以致中了別人的圈套。宴安鴆毒,是爲此也!——陳知浩很快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本來皇長孫滿月之後,請立太子是個恰當的時機,但是陳知浩和張星華都沒有想到,有方從哲這樣的一班官員在其中推波助瀾,事情的結果和他們當初的預期截然相反!

皇長孫滿月,請立太子這並沒有什麼,但這個事情被方從哲等官員演繹成二皇子一旦登位,皇上只會成爲表面高高在上但實際沒有任何權力的太上皇!

這讓一直戀棧權力的皇上怎麼接受?這不是在請立太子,分明是在逼宮啊,所以皇上在看了方從哲等人的摺子後,纔會震怒不已,就算他原本有立太子之心,也斷不會在此時立二皇子爲太子!

“方從哲等人看透了皇上的心思,又利用了殿下心急這一點,所以我們纔會入局。是臣等失察了,請殿下恕罪。”陳知浩這樣說道,既是請罪又是解釋。

雖然他是上官承佑的曾岳父,但是君臣有別,他在上官承佑面前向來不敢以長輩自居。

“方從哲背後定是另有主人。五殿下曾在鴻臚寺任職,很有可能已經收歸了方從哲。這一局裡,他是引我們上當的餌。”張星華分析道,他是贊同陳知浩的意見的。

如果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方從哲上摺子是受人指使的,他們就妄爲上官承佑的助力了。

“殿下,是我們心急了,這是應該反省的地方。寸步維艱,刻刻謹慎。這個道理實在沒有錯。在皇長孫誕下之後,我們更應該小心謹慎。當下應該韜光養晦爲主。論長論功,殿下的優勢是最大!加上還有皇長孫。只要我們自身不犯錯誤,五殿下等人休想搶在殿下面前!”陳知浩繼續說道。

事未能如願,就要找出原因來,這次之所以敗下城來,說到底還是因爲二皇子府太大意了,因爲皇長孫的事情沾沾自喜,殊不知五皇子布了局,就等着我們這些官員踩進去了!

可恨這些天自己在準備脫孝的事情,也不及細想。不然這麼簡單的局,他一定會破得了。陳知浩暗暗後悔,這麼簡單的局,怎麼會破不了?

陳知浩的話語,張星華也深以爲是。二皇子府大意,所以沒有察覺到五皇子設局一事,更重要的是,二皇子一系的官員並沒有準確地探知到皇上的真正心意,若是早點探知皇上還沒有立太子的打算,二皇子府一系的官員絕對不會犯這麼簡單的錯誤。

因此,二皇子府出了韜光養晦之外,還要能準確探知皇上的心意,這就要靠宮中妹妹的幫忙了。

“殿下,你可知何爲帝王心術?這首要的一點,就是帝心難測,而我們這些爲人子、爲人臣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體察上意……”陳知浩沉吟道,也覺得是時候要讓上官承佑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了。

這些他之前已經有所領悟,但是一直都不敢告訴上官承佑的。但如今從皇上的心思來看,二皇子的確要掌握這些心術了,這樣,才能在皇上面前有所表現啊。

“叔父,你這個計劃真是厲害了!你沒有看到老二從紫宸殿出來時的臉色,那一個叫難看!雖然方從哲被父皇訓斥了,但他在這次事情中功不可沒!”五皇子府內,上官長治心情很好。

先前他還擔心這個計劃會冒險,但是他還是選擇相信李斯年,現在的結果令他滿意不已。

“所謂帝王心術,只要懂了它,就可以用它,這裡面的學問千變萬化。殿下須記得了,手段可以多種多樣,目的就只有一個,就是爲了那個位置!這其實就是謀算人心的一種方式罷了!殿下見識到了這威力了,以後還得多加揣摩纔是。”李斯年微微笑道。

他的聲音包含關意,那語氣彷彿就是對一個看重的子侄說話。對於五皇子,李斯年是傾盡心力去幫助他、扶持他的;李斯年也相信,憑着五皇子的聰明和手段,必定能更加熟練運用這種種帝王心術的!

我一定會輔弼五殿下成爲盛世明君的!李斯年再一次堅定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

“沈則敬已經就任京兆少尹,我看之前謀劃的事情可以開始進行了。這個局,要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鋪陳,一定要讓沈家入局!”李斯年繼續說道。

打擊了二皇子的氣焰,耗損了二皇子的勢力,估計二皇子府會有一段時間的沉寂了。

從皇上的心意來看,現在還不是請立太子的時候,對五皇子府而言,現在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對付沈家了1

“很好!我也會吩咐許三思、李可安等幕僚全力配合叔父的計劃!”終於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戲肉,上官長治心裡涌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快意.

沈家!他早就說過的,沈家帶給自己的屈辱,自己定要洗淨!自己定要沈家也嘗一嘗這種滋味!

“五皇子這個手筆真是漂亮!原本二皇子的火勢恰恰好,五皇子從中添了一大把柴,結果二皇子所謀的事情就燒糊了。”俞正道笑着說道,用了一個最恰當的比喻,來描述二皇子和五皇子之間的角力。

“不知道是五皇子自己的想法,還是李斯年的手筆呢?”沈華善倒沒有笑,反而臉色不太好。

自從俞謹之離開京兆之後,沈華善就總覺得事情頗爲不順。

羅士敬致仕,沈則敬任京兆少尹。這些都不是沈家計劃內的事情,就好像有什麼事情正在發生而沈家無法預料一樣。這種感覺可真不好,沈華善笑不出來。

“是李斯年的手筆!李斯年在中書省,又時常和皇上接觸,皇上的心思,他能摸個七七八八,肯定是他沒有錯。”沈則敬接話道。

如流處監視李斯年已經七個月有餘了。發現他真的是面面俱到的人物。,除了偶爾出現在五皇子府。如流處根本就沒有發覺他有什麼弱點和什麼錯處。

這樣的人,纔是最難對付的。

“李斯年用將相城府來對付帝王心術,可見其心中溝壑不少,如流處和蚍蜉還是不能放鬆。說起來,皇上自以爲帝心難測,可是李斯年早就能猜出來了。現在估計二皇子府也能想明白了。皇上想要的是平衡,而不是哪一個皇子獨大,這是在爲十二皇子鋪路呢。”沈華善說道,臉色終於正常了些。

帝心向着十二皇子,這是近段時間唯一的好消息了。

“所以世間並沒有什麼帝王心術。有的。只是一個個具體的目的,和根據這個具體目的而產生的具體手段。就拿奪嫡之爭來說,二皇子身後有陳知浩和張星華,五皇子背後有李斯年和方從哲,某種意義上來說。二皇子和五皇子相爭,就是陳知浩、張星華和李斯年、方從哲相爭!五皇子此次能贏,是因爲李斯年近在中書省,對於上意的把握比陳知浩等人更加準確。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李斯年是五皇子倚重的將相人選。”

“但是,將相城府首要是知也是不知!自古揣測上意、摸透帝心的人,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我估計這李斯年在皇上表現定是中中正正的,既不過分聰明也不愚笨。這樣的人,皇上纔會放心使用的!綜上可見,這李斯年對於帝王心術、將相城府的運用,是極爲熟練的。”俞正道作結了,他之所以要說這麼多,是爲了讓隨伺一旁的沈寧有得。

“史書中描述先朝的黨爭,有其言爲‘木偶爾,泥胎爾’,陳知浩和李斯年是否就是如等之人?那麼皇上對十二皇子的教導又有何意義?”

這是沈寧所不解的地方。李斯年這麼厲害,可以順着上意辦事,那麼長泰帝在他們眼中算是何物?十二皇子就算坐上那個位置,又能坐得穩嗎?她對此表示了憂慮。

“寧兒,你還是不明白,皇上在我們眼中是怎樣,那麼在陳知浩和李斯年等人的眼中就是怎樣,這就叫推己及人。說了這麼多,你還沒有明白!”俞正道的臉色有些嚴肅了。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帝王心術、將相城府!所謂帝王心術、將相城府,真正說的都是謀算人心的本事!就這本事而言,沒有所謂對錯,也沒有所謂意義,端看是爲了什麼目的。”俞正道沉沉地說道,將自己的心得教與沈寧!

沈寧想起前世的上官長治和李斯年,似是有悟,卻一時也無法說出什麼,只得對俞正道等人點點頭。

沈華善想起朝中大臣請立太子的風聲一下子就消失了,想來二皇子一系的官員已經想明白什麼了,京兆的局面會有一段時間的風平浪靜了。

然而這樣的風平浪靜只是暴風雨來之前的預兆,未來的局勢必定會更加艱險,沈家衆人更要提起十二分小心纔是!

尤其是沈則敬即將出任京兆少尹,他是沈家第三代最重要的人,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敬兒,褚時秀出身御史臺,爲人嚴正,和他共事,按法度辦事就可。關鍵是京兆府那班官員,能在京兆這個漩渦呆久的,都不是簡單的人!能交好是上策,萬不能交惡!如流處將京兆府的官員情況報上來了沒有?”沈華善想到沈則敬即將去京兆府任職,便這樣提點道。

“孩兒曉得了。如流處已經將情況報上來了……”沈則敬一一回到沈華善,對於即將去京兆府任職,心中也說不出是什麼感覺。

就在沈家商討着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想到五皇子府正密謀對付的沈家!沈家對於即將到來的危機,一時半會還沒有感應到。

他們的心思,更多是放在了長泰帝和五皇子府本身,卻沒有想到五皇子府另闢蹊徑,打了沈家一個措手不及。

ps:

二更!推薦蕭七七的書:《醜醫》/qyqfav前世死得慘烈,這輩子“沒臉”“沒錢”但她懂醫識藥有空間逃出黑暗乞丐組織,種藥行醫發家致富卻總牽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過自己的富足小日子,爲嘛會這麼難呢?

第239章 大換血第20章 如流處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95章 春闈今史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517章 株連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216章 錯了!第311章 前奏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58章 賑災之策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396章 道不同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56章 來了第448章 帝有疑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522章 扶幼主第372章 妖孽出第239章 大換血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25章 不由己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415章 宣傳戰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03章 救彭第453章 奇計第58章 賑災之策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337章 削爵第268章 心思第15章 平安度過第225章 未定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215章 有奸第373章 見太后第307章 嬌客第29章 布謀北疆第56章 再遇應南第303章 救彭第247章 大危第254章 妄動第408章 全殲第57章 賑災之心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20章 差一點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18章 鬥錢多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364章 埋伏第554章 合作第95章 春闈今史第404章 運籌第305章 奠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15章 平安度過第308章 閒情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474章 有溫情第317章 覺醒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33章 出與入第281章 盯梢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46章 太子薨第487章 祥瑞現第467章 趕緊走!第28章 北疆之局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5章 姨娘庶妹第483章 天有哭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153章 離間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382章 立功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315章 寇色第486章 掌軍第270章 放餌第542 舊仇第536章 不逃第256章 殺伐第529章 改制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196章 帝王心術
第239章 大換血第20章 如流處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95章 春闈今史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517章 株連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216章 錯了!第311章 前奏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58章 賑災之策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396章 道不同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56章 來了第448章 帝有疑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522章 扶幼主第372章 妖孽出第239章 大換血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425章 不由己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415章 宣傳戰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03章 救彭第453章 奇計第58章 賑災之策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337章 削爵第268章 心思第15章 平安度過第225章 未定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215章 有奸第373章 見太后第307章 嬌客第29章 布謀北疆第56章 再遇應南第303章 救彭第247章 大危第254章 妄動第408章 全殲第57章 賑災之心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20章 差一點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18章 鬥錢多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364章 埋伏第554章 合作第95章 春闈今史第404章 運籌第305章 奠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15章 平安度過第308章 閒情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474章 有溫情第317章 覺醒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33章 出與入第281章 盯梢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46章 太子薨第487章 祥瑞現第467章 趕緊走!第28章 北疆之局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5章 姨娘庶妹第483章 天有哭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153章 離間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382章 立功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315章 寇色第486章 掌軍第270章 放餌第542 舊仇第536章 不逃第256章 殺伐第529章 改制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196章 帝王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