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離京與返京

這一次在龍井齋會面,只是匆匆,沈寧很快就和應南圖和徐有貞告別了。沈寧沒有多說什麼,只讓徐有貞做好準備,後天工部尚書沈華善必定會帶着他前往河內道的,到時候他就可以盡情發揮他的本事,造福百姓了。

“我在此先代祖父和百姓多謝先生了。請先生力盡所能!沈家及大永百姓定會記得先生之功!”臨走之前,沈寧對徐有貞如是說,她對他充滿了信心和希冀。語罷,又對應南圖彎了彎身子,語氣不勝感激:“多謝兄長了!”這句話在天寧寺的時候她也說過,此刻再說,卻是不一樣的心情。她不知道他爲什麼會這樣幫她,就爲了她一句請求嗎?還是他所曾問過的奇怪眼神?沈寧不知道,卻是知道眼前這個年輕的男子,爲了她費了心思,解決了她目前的難題,她對他,感激涕零,也想着,要回報他些什麼。

可惜的是,她對應南圖一無所知!唯一記得的是,他會在今年秋天死去,旁的,是一點都不記得了。她有些惋惜自己前世沒有關注過此事了,不然還可以點醒他一番。

且罷,以後再說吧。沈寧隱隱約約有預感,經此一事,她和應南圖應該會有不少聯繫了。

徐有貞的出現,對於沈寧和沈家來說是個極好的消息!沈寧也不迂迴曲折,直接去找了父親沈則敬,道是今日前去龍井齋,聽人說起天秀街有個人叫做徐有貞的,在治水一道上很有本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祖父帶了他前去河內道治水就最好了!

天秀街的位置有些偏,離京兆府都有不少路程,正是圍繞着秀山而成的一條街道,那裡住着不少隱逸的人士,有些也是有大才的。沈則敬正因爲沈華善去河內治水的事情苦憂呢,聽了沈寧的話,抱着寧可信不可不可信的態度,讓如流處的人前去查探覈實。等連山將消息報上來說確有其人,而且其人確會治水時,他真是驚喜萬分,連忙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沈華善。

治水的人才正是沈華善最需要的,而且去了臺前,不知道具體將是什麼樣的情況,多一個人就是多一番幫助。現在竟然有治水良人出現,這不啻是個大好消息!於是,沈華善和沈則敬一起去了天秀街拜訪了徐有貞,徐有貞也不誇誇其談,只略略說了他以往的經歷和對河道治理的見解,令沈華善也大爲讚賞,認爲他務實而不驕誇,定是有大才之人!就這樣,兩天後,徐有貞就跟着沈華善前去河內道了。

沈家人送走了沈華善,似乎也送走了對於河內道水患的憂心。此時,能做的事情都做了,雨水也停了,沈華善也帶着徐有貞出發去河內道了,人力能盡的,都已過了。因此,沈家的日程生活,也開始恢復正常。沈則敬繼續忙碌考課的事情,一年已經過去大半了,去年底沈華善說過的爲孫女延請師傅教導一事,也耽擱了下來。沈則敬和沈俞氏一商量,今年事情太多,反正姑娘們也不大,就乾脆推遲到明年算了。

沈家的日子也便得如常起來,甚至開始慢慢熱鬧了。

七月底,沈餘宏三人也從杭州返回京兆。一起來到京兆的,還有沈胡氏的父親,江南胡氏安和堂的當家人胡不塗,他是專門來京兆迎接長泰帝御書的。八月初一,少府監就會將那“義商有道”的御書牌匾送至三戶商家處了,這可是胡氏一族的大事,他這個當家人自然要親自來迎接了。

從三月出發前往江南祭祖,沈餘宏等人已經離家四個多月了。如今回到沈家,沈餘宏和沈餘守都很激動。雖說男兒志在四方,但是家始終是心中最爲牽掛地方,母親也是心中最爲牽掛的人,沈餘宏和沈餘守也第一時間前往和鳴軒給沈俞氏請安,另一邊沈餘樂雖然有些神神叨叨的,卻也是梳洗都顧不及就去松風軒給沈胡氏請安了。

沈俞氏看着這兩個遠行回來的兒子,眼眶有些發紅。其實才短短四個多月,這兩個人也沒有很大的變化,沈俞氏卻覺得他們好像一下子就長大了。沈俞氏關懷地問兩人在江南待得怎麼樣,外祖家怎樣等等,又讓奶孃抱來沈餘宸見過兩位哥哥。沈餘宏他們出發的時候,沈餘宸才幾天大,他們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皺巴巴肉團階段呢,沒想到現在都會笑了,頭也擡得很正了,不哭鬧的樣子很惹人疼。

沈餘宏和沈餘守都抱了抱沈餘宸,手勢甚是生疏,只一下子就將他還給奶孃了。兩人對沈俞氏說起了在江南的情況,說了此次江南遊歷的收穫。沈餘宏就不用說了,心遠天地寬,對人情世務,書本道理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考慮事情也周到了許多,本來聰敏外露的樣子收斂了很多,連沈餘守,也變得沉穩了很多,所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是有道理的。

沈餘宏等人又將從江南帶回來的禮品一一分給大家,沈寧也收到了江南的絲綢和團扇。不由得想笑,現在都快八月了,這團扇要等到明年才能用了,沈宛就更加直接,咕噥道這個都不實用啊,天氣都涼了,沈宓則是抿着嘴笑。

過幾天,胡不塗就上門拜訪了,雖然沈華善不在京兆,他也要來沈家的,見見女兒和外孫外孫女。

胡不塗不像個商人,一副老實敦厚的樣子,如果不是他雙眼偶爾閃過的精明眼光,根本不知道這個人就是胡氏安和堂的當家人。沈則遠和沈胡氏都很激動,尤其是沈胡氏,她已經好幾年沒有見過父親了。是以,她一見到胡不塗,一下子就來了眼淚,又吩咐沈餘樂、沈餘平和沈瑤兒女五人給胡不塗請安,同敘天倫。

沈則敬和沈俞氏也前來見過這位叔父,沈家和胡家的關係一直很好,溪山俞氏和胡氏也有深交,胡氏安和堂這些年在背後爲沈家做的事情,沈則敬也是心知肚明的。

這晚,沈則敬還專門設了宴,一衆子侄女孫也都前來給胡不塗請安。待酒宴過後,沈則敬恭敬地請胡不塗前往書房議事,一起的,還有沈則遠、沈餘宏兩人。

第9章 新生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3章 攏軍心第337章 削爵第543章 死後第254章 妄動第204章 折臂第533章 出與入第541章 遺策第528章 下一步第446章 驚變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89章 過年交底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175章 不祥第49章 真相漸明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28章 北疆之局第296章 保住第34章 喜事多第221章 全義第483章 天有哭第279章 謀兵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372章 妖孽出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20章 差一點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80章 朝京行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6章 鋪勢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146章 太子薨第372章 妖孽出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76章 誰的人第348章 有別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34章 喜事多第55章 水災第2章 破局之策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186章 貴人謀第154章 計成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6章 鋪勢第55章 水災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248章 兩難第45章 餘緒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14章 檄文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270章 放餌第262章 潛行第216章 錯了!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254章 妄動第446章 驚變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56章 再遇應南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169章 情迷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64章 玩完了第323章 政績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322章 歸心第382章 立功第305章 奠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41章 毒殺子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96章 保住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72章 妖孽出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352章 山陵崩第446章 驚變第318章 鬥錢多第419章 枯骨在下
第9章 新生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3章 攏軍心第337章 削爵第543章 死後第254章 妄動第204章 折臂第533章 出與入第541章 遺策第528章 下一步第446章 驚變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89章 過年交底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175章 不祥第49章 真相漸明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28章 北疆之局第296章 保住第34章 喜事多第221章 全義第483章 天有哭第279章 謀兵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372章 妖孽出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20章 差一點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80章 朝京行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6章 鋪勢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146章 太子薨第372章 妖孽出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76章 誰的人第348章 有別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34章 喜事多第55章 水災第2章 破局之策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186章 貴人謀第154章 計成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6章 鋪勢第55章 水災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248章 兩難第45章 餘緒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14章 檄文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270章 放餌第262章 潛行第216章 錯了!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254章 妄動第446章 驚變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56章 再遇應南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169章 情迷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64章 玩完了第323章 政績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322章 歸心第382章 立功第305章 奠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41章 毒殺子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96章 保住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72章 妖孽出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352章 山陵崩第446章 驚變第318章 鬥錢多第419章 枯骨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