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出乎意料

沒過多久,京兆朝官都知道,原來皇宮之中,竟然有西燕奸細混了進去,那奸細意欲在皇上的蔘湯中下斷送子嗣的藥材!

若不是有尚藥局的太醫阻止,皇上說不定就中招了。

先是,他們聽到傳言,還以爲紫宸殿中的事情,是朝中重臣爭權所爲,卻沒有想到,做這些事情,還將罪名嫁禍給沈家的,是西燕的奸細!

西燕的奸細,真是無處不在,而且手段都歹毒不已,令得不少朝官們個個咬牙切齒。

左良哲也聽到了這樣的話語,只是他的心中存疑不定,總覺得京兆的輿論,轉變得太快了。

他原本認定是沈家爲了千秋錢莊的事情,而設局報復的,誰想現在又有西燕在背後搞風搞雨之說。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樣,他自然不會聽信這些傳言,他相信的是實實在在的證據。

只要查清那個醫孃的身份,就能知道蔘湯一事,背後設局的人會是誰了!

那個醫娘,是他經過多方查探、打聽,才確認是可信可用的,不僅醫術高明,而且身家清白,他才放心將其送進宮中的。

可是沒多久,就出事了。那個醫娘已經身死了,皇上對左家生疑,自己的嫡長孫左彥,因爲這事,被皇上罷了職,左良哲知道左家已經成爲了別人的筏子。左良哲心中之恨,怎麼都平息不了。

一定要查清楚那個醫孃的身份,這樣就知道。究竟背後的人,是西燕,抑或是沈家了!

沒多久。他派出去的查探的下屬,就有了迴音:那個醫娘,背後竟然真的有西燕的勢力!

那個醫娘自稱早年死了丈夫,她被迫無奈,這才拋頭露面行醫的,實情,卻不是如此!

她的丈夫。根本就沒有死,而是西燕人!她的婆婆和兒子,早就被人接走了。據周圍的鄰居說,接走他們的,正是西燕的商隊!

現在,那個西燕商隊已經離開大永了!看來。這些後續事情。早就有人安排好的了!那個醫娘,竟然真是受西燕指使的!

可恨的是,自己左家,竟然成爲了西燕人的筏子!他恨不得將西燕人碎屍萬段!

相比左良哲的左查又探,景興帝的反應就直接多了:他相信蔘湯一事,定是西燕做的!

因爲,此刻鴻臚卿穆修己正在紫宸殿裡,彙報着西燕的情況。景興帝的御案上。是穆修己呈送上來的書信。

這當中,有潛伏在西燕境內的官員送來的諜報。也有鴻臚寺截獲的西燕密信。

“皇上,這些諜報是鴻臚寺官員冒死傳回來的,西燕已經在存糧、調兵了,兵士們也在加緊集訓,想必西燕不久就有異動,臣大膽推測,西燕這是欲進犯我大永!”

穆修己因貪腐獲罪,但有穆太妃求情,如今還擔任着鴻臚卿一職。如今他心心念念想的,就是將功補過!

他收到西燕的諜報之後,就知道,自己立功的機會來了。隨即,鴻臚寺的官員,又截獲了幾封密信,他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西燕必定有異動!

所以他才緊急奏請景興帝,以圖在景興帝面前有良好表現。通過諜報和迷信,提前洞悉西燕的野心和陰謀,使得大永提早作好準備,這是他穆修己的大功!

景興帝聽了穆修己的話語之後,神色自然不好看。

這麼說,京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都是西燕在背後推動的?就是爲了動亂京兆的民心臣心,以動亂朝堂政局?

仔細想一想,的確是這麼一回事。大永境內,有誰敢污衊朕是不仁不義不孝不慈之人?大永臣民,有誰敢下藥毒害朕?

除了西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看來西燕是想攪亂京兆的朝局,讓朕對西燕疏於防範,然後好找機會下手了?

景興帝沉吟不語,此時戶部尚書江成海也奏言了:“啓稟皇上,穆大人之言,甚有道理。如今河內道有大旱,說不定西燕會認爲此時是良機。西寧道邊境的互市,還有西燕送來的國書,都是西燕爲了迷惑我朝。皇上,對西燕不得不防!”

聽了江成海的話語,景興帝的臉色更沉了。穆修己彈劾過江成海,如今江成海附議穆修己的話語,可見,這兩個人在西燕問題上的看法是一致的,說不定西燕真的有那樣的野心!

若是西燕進攻大永,那麼朝局,必定動盪不安,自己這個皇帝,怎麼會做得安穩?!

“傳朕旨意,令安西都護府和西寧衛戒備!兵部和戶部,做好迎戰的準備!京兆府尹,立刻排查京兆城中的西燕人……”

景興帝將旨意一個個發出去,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對西燕戒備、作好應戰的準備!

“先生,現在京兆府盤查得厲害,聽說戶部還會逐戶覈查戶籍,凡是有不詳不備的,都要立刻驅離京兆,嚴重的,還會被下獄!這樣一來,不少人的身份會暴露的。”

京兆東市一間尋常房屋內,有人這樣說道,語氣有焦急和憂慮。

他的面容普通,打扮看起來就是京兆一般人家,只是他說的這些話,明顯不是京兆口音。

“我來京兆之前,主上就有令,京兆這裡的諜報,就由我全權負責,你且放心,我不會讓你們白白沒了性命的。”

回話的,是一箇中年人,他一身奴僕的打扮,卻明顯是個頭目。頓了頓,他又說道:

“你們當中不少人,已經有幾代都在大永的了,就算戶部審查,也不會有問題的。至於容易暴露的那些人,及早讓他們回西燕,免得將整個佈網暴露了。”

中年人說完這話後,眉頭皺了起來。按照他的計劃,經由蔘湯一事,大永皇上會問罪左家和沈家,京兆局勢必定不穩。

卻沒有想到,這京兆的風向轉變了,竟然將所有事情都指向了西燕,還令得大永加緊了對西燕的防備,他真的低估大永的官員了!

大永的朝官,不全是尸位之人,竟然會識破主上的謀劃,現在西寧衛和大永朝廷的加緊戒備。出兵貴在守密,露密則敗,這個良機,已經成爲危機了!

現在這個態勢,主上只能按兵不動,再等待良機了。

“現在大永加緊防備,你們所有人都暫且不動,過了這一陣風頭再說。反正如今臨近過年,大家就和大永人一樣,好好過一個年吧,主上定必會厚賞大家的。若是有新安排,到時會有號令下去。”

中年人又這樣說道。既然大永戒備,那就讓他們戒備好了,主上必定會知道,等大永鬆懈下來的時候,纔是出兵的良機!

只是,這京兆中的風向,究竟是誰在主導的呢?風向轉變,對誰最有利的呢?

老師曾有教言:“誰受益誰出手”,按此教言反推,似乎……最後受益的,是沈家?

必定是沈家沒有錯!正是風向轉變,才使得沈家脫了身!

再仔細想一想,先前針對景興帝的傳言,還有皇后左氏被奪權,都是緊接着千秋錢莊一事來的。應南圖是沈華善的孫女婿,難道這是沈家的報復?

沈華善既在河內道有那樣的表現,沈家能掌控京兆風向,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看來,沈家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

中年人這樣想着,眉頭快皺成一條線了。看來,還是隻能繼續等待良機了。

入冬之後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已經到十二月了。

“父親的書信又到了,西燕還是沒有異動。如今西寧道邊上,一片平靜。互市的場面,依然火熱。時間再久一點,大永官員和軍將,都不會相信西燕會進犯了!局勢不太妙。”

沈華善書房內,沈餘憲將書信攤開來,這樣說道。

沈家的書信,絕對要比鴻臚寺的情報要快。鴻臚寺傳信速度之慢,沈餘憲已經不想吐槽了,幸得現在沒有戰事,不然靠鴻臚寺的情報?殘渣都沒得剩了。

自從西寧衛戒備之後,沈則敬的書信就十分頻繁。西寧道的情況,經由他的書信,送抵京兆,比朝堂的邸報詳盡多了。

加上由沈餘益從西燕發回來的諜報做補充,葉正純和沈餘憲等人,對於西燕和西寧道的情況,比朝廷還要清楚。

一句話概括:如今西燕和西寧道都十分平靜!不僅平靜,而且和樂融融!

大永戒備之後,等來的,不是西燕的出兵,而是西燕的送禮!

西燕皇帝司馬昊已經派出使者,給大永送來了一車車的禮品,這禮品都是西燕的特產和珍寶,西燕謂大永即將改元,這些都是西燕的賀禮!

與這些珍寶一起送到京兆的,除了有西燕的國書,還有西燕皇帝司馬昊的私信!

私信是送給景興帝的,洋洋灑灑十頁紙,全是司馬昊對景興帝的讚頌!私信說景興帝“日表英奇,天意所屬,乃仁君明主”,又謂“朕心佩慕,願西燕和大永恆修於好,造福黎民。”

“唐密說,皇上看了信之後,眉眼帶笑。還說了一句:西燕奸細之事,或是誤會一場。”

沈餘憲又涼涼說了這麼一句,葉正純和應南圖等人的心,也覺得涼颼颼的。

看來西燕的拖延示弱之策,已經起效了。

ps:??二更!沒有粉紅……難道我這麼撲嗎?傷心……

第17章 莊子避暑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96章 保住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03章 帝后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55章 私產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09章 驅夢魘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386章 靜養第521章 弒君第286章 局勢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28章 北疆之局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23章 政績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96章 保住第270章 放餌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311章 前奏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46章 驚變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62章 姑姑用意第486章 掌軍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364章 埋伏第218章 斬盡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37章 見太子第305章 奠第237章 見太子第455章 援兵到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19章 謀利第377章 君有疑第246章 變故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259章 西風近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317章 覺醒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279章 謀兵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474章 有溫情第154章 計成第15章 平安度過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62章 潛行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97章 災星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251章 計成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141章 廷杖(一)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502章 抹黑第225章 未定第533章 出與入第300章 弒父第486章 掌軍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91章 合二爲一第382章 立功第64章 變化之前
第17章 莊子避暑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96章 保住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03章 帝后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55章 私產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09章 驅夢魘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386章 靜養第521章 弒君第286章 局勢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28章 北疆之局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23章 政績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96章 保住第270章 放餌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311章 前奏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46章 驚變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62章 姑姑用意第486章 掌軍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364章 埋伏第218章 斬盡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37章 見太子第305章 奠第237章 見太子第455章 援兵到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19章 謀利第377章 君有疑第246章 變故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259章 西風近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317章 覺醒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279章 謀兵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474章 有溫情第154章 計成第15章 平安度過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62章 潛行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97章 災星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251章 計成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141章 廷杖(一)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502章 抹黑第225章 未定第533章 出與入第300章 弒父第486章 掌軍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91章 合二爲一第382章 立功第64章 變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