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水災

沈華善落下的半邊心太早了,江南道水患的情況比他想象的更要嚴重。尚未等他的心落回原處,就在晚膳後不久,宮中就傳來急詔,令他速速進宮,長泰帝有事和他相商。沈華善心裡咯噔一聲,這個時候,長泰帝還詔他進宮,難道是江南道水患有變?他顧不得多想,匆匆跟着內侍去見了長泰帝。

長泰帝面有憂色,讓沈華善免禮起身,示意內侍將一封加急文書遞給他,說道:“愛卿看看。”長泰帝心裡覺得很煩躁和沉重,近來他身邊事情不斷,先有慈寧宮刺殺,後有鎮國公薨逝,這些事情都剛剛完呢,現在又出現這樣的洪水,他不由得想了:這是上天給我警兆嗎?難道我施政有不對的地方嗎?

長泰帝的心思沈華善沒敢猜測,他恭謹地接過文書,略略掃了幾眼,想到這封文書的言下之意,心中大驚。這封文書是河內道觀察使衛良查加急送來的,說的正是水患一事,道是河內道近日也是頻發大水,已經開始出現災情。信中說及黃河水位暴漲,新鄉一帶尤其嚴峻,之前修建的水利設施非但沒有任何疏通之便,反而蓄了這一帶的水勢。如今那些水利設施都已經被洪水淹沒了,如果雨水繼續,水位繼續暴漲的話,黃河一旦缺口,後果不堪設想!目前他已經加緊將險情告訴這些地方的官吏,並且安排這兩地的百姓撤離事宜。

沈華善熟知大永水系走勢,通過衛良查的書信,他迅速推算出了最壞的後果,不由得臉色頹敗。如果黃河在新鄉缺口,洪水將直衝陽谷、臺前一帶,更爲嚴重的是,臺前一帶正是京杭大運河的河道,如果運河河道被沖毀,運河流轉就會幾乎中斷。對大永來說,將會是怎樣的災難和影響!這種情況比江南道的情況嚴重多了,涉及的是大永南北大漕運啊,漕運中斷,即是田賦漕糧不通,那麼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民食調劑都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影響的將會是整個大永!想到這,沈華善臉色幾變,不過很快恢復過來,想起了這是在御前,也想到這是最壞的情況,還好這種情況還沒發生,衛良查的書信只是說水位上漲,事情還沒糟糕到那一步。

第二天,工部侍郎袁恪真和水部司郎中何寬也知道了水位上漲的消息。這兩位專業人士也一下子就想到了最壞的情況,都對河內道的局面表示了憂心,他們趕來和沈華善一起商量對策。

“祈求老天開眼了,不然天下百姓多苦。”虞部郎中陶田也是想不出什麼好計策了,只能這樣說道,開始暗暗祈求,心中將各路神仙都拜了個遍。

“或許事情還沒到那一步……”袁恪真沒有說完想說的話,這種純靠天意的事情實在讓人感到憋屈。

“司天臺已經說了雨水還會繼續。”何寬先前跑了司天臺一趟,得到了這個壞消息,此刻說了出來,讓其餘兩個人再無話可說。

江南道的水情尚未得到控制,現在要是黃河缺口,萬一運河河道沖垮,那後果就真是不堪設想了。

沈華善聽着幾個屬下的話,一時沒什麼可說的。他無法前往河內道勘察現場,只得加緊關注河內道傳來的消息,暗暗讓袁恪真做好準備,如果真的是黃河缺口,那麼就要袁恪真第一時間前往河內道了。

他想了想,還是放心不下,很快就改變了計劃,決定不再等待河內道的消息,讓袁恪真馬上出發前往河內道處理救災相關事宜,好節省時間。萬一河內道運河中斷,也能迅速反應過來。

工部諸官員很快就接到了壞消息:黃河在新鄉一帶缺口,洪水直衝陽谷、臺前一帶,沖垮了京杭大運河,南北漕運被迫中斷!這正和沈華善等人預計的一樣。雖然河內道觀察使衛良查已經下令將陽谷、臺前兩地的百姓轉移,但是險情緊急,還是約有上萬人衆在洪水中喪命,倒塌的房屋更是不計其數,這次的損失難以估計。

這個消息讓沈華善坐都坐不住了,眼淚也一下子流了下來。自從年初司天臺說會有洪水天災開始,他就擔心會有百姓因此喪命,所以才積極籌措整修河道一事,沒想到做了那麼多努力,這災情還是出現了。足足上萬百姓啊,就這樣沒有了,連運河河道都被沖垮了,上天不仁竟是如此!

戶部尚書魏濮存和侍郎江成海第一時間趕來工部官署和沈華善商量對策了——其實都是在宣政殿旁邊的低矮房子裡,倒也沒隔多少個房間。戶部掌管天下之糧財,現在南北漕運被迫中斷了,第一個受影響的,就是戶部了。

這幾個官場大佬都面有憂色。沈華善指着輿圖對這兩個人解釋災情之嚴重,又說袁恪真已經前往臺前,目前還不知道黃河缺口有多大,被沖垮的臺前河道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只有等他將消息傳回來了,纔能有個具體的瞭解。

袁恪真的反饋很快就到達工部了,道是黃河缺口不是很嚴重,只雨水一停,水勢一和緩,很快就能休整好。真正有麻煩的是京杭大運河,河道沖垮嚴重,水勢積蓄,支流排解不去,一時間無法可想。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沈華善等人最擔心的就是南北漕運的事情,偏偏河道沖垮最爲嚴重,這樣一來,大永上下都要受影響了。

運河河道被沖垮的消息引起了京兆上下的震動,除了關注考課之外,京兆官員又多了一個關注,這河內道水勢何時纔會退去?運河什麼時候才能治好?

長泰帝下旨公開徵集治水良策,誰有治水之能也均可上言,朝廷會根據治水功績給予每個人相應的獎勵,甚至還會授予官職等。但在這樣誘惑的條件下,也沒有人上書對策,一連幾日,朝廷都寂靜。

沈華善着急也沒有辦法,只能等着袁恪真在臺前的最新消息,現場勘查總會有辦法的。要是袁恪真沒有想到好辦法,他就一定要前往河內道治水的了,遂吩咐沈俞氏和沈則遠打點必要的行李細什,爲他前往河內道做好相應的準備。

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515章 清君側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538章 偷天第341章 毒殺子第543章 死後第443章 改元第211章 露端倪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335章 風波現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315章 寇色第146章 太子薨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380章 朝京行第546章 死脅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86章 刺殺後續第287章 順遂第220章 利器第519章 清醒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14章 垂死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377章 君有疑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554章 合作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03章 救彭第322章 歸心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387章 有孕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270章 放餌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259章 西風近第544章 暗殺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86章 刺殺後續第540章 神兵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8章 百官出動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315章 寇色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87章 有孕第177 陡生變故第251章 計成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88章 朝徵第453章 奇計第14章 花朝節第337章 奪爵第560章 致太平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37章 削爵第74章 入坤寧宮第376章 誰的人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352章 山陵崩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254章 妄動第265章 舊情第494章 殺謝第188章 內情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502章 抹黑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279章 謀兵第48章 百官出動第351章 朝南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31章 出嫁
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515章 清君側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538章 偷天第341章 毒殺子第543章 死後第443章 改元第211章 露端倪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335章 風波現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315章 寇色第146章 太子薨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380章 朝京行第546章 死脅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86章 刺殺後續第287章 順遂第220章 利器第519章 清醒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14章 垂死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377章 君有疑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554章 合作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03章 救彭第322章 歸心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387章 有孕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270章 放餌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259章 西風近第544章 暗殺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86章 刺殺後續第540章 神兵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48章 百官出動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315章 寇色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87章 有孕第177 陡生變故第251章 計成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88章 朝徵第453章 奇計第14章 花朝節第337章 奪爵第560章 致太平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37章 削爵第74章 入坤寧宮第376章 誰的人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352章 山陵崩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254章 妄動第265章 舊情第494章 殺謝第188章 內情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502章 抹黑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279章 謀兵第48章 百官出動第351章 朝南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31章 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