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官場大調整

不久,吏部根據各官的考碟來安排官員的升遷或退職等事宜,當然會有不少人升職或者退官。這是五年一次的大調整,其中不少重要位置都換了人,許多地方也開始適應新的主官,因此,考課之後,大永官場格局又是一變。

西寧道觀察使何可道因爲鄒經亙一事,以年老乞骸骨,他年紀也不小了,本來就打算致仕的了,只是出了這樣的事情,退得並不光彩,到底,也算是官聲有污;河內道觀察使衛良查也是一樣的情況,雖然臺前河道治理的事情尚未結束,不過和他這個河內道觀察使關聯也不大,他也上摺子以年老請退,同樣退得不光彩。

對這兩個人的請退,長泰帝並沒有多作挽留,很快就準湊了,請退准奏這個過程,進行得極爲迅速。這樣的情況,不由得讓人心生嗟嘆。

說起來,天下七大道觀察使和尚書左右僕射同樣都是官位二品,可是何、衛兩個人致仕後的待遇跟去年尚書右僕射甘明泉的根本無法相比!不說蔭賞子孫和賞賜御用衣物了,就連那齎銀,也只是定例的三千兩,比甘明泉的五千兩少了將近一半,當然也沒有享全俸的特權。

長泰帝雖然並沒有明說,但衆官心知,這是長泰帝暗自責怪他們爲官不力了。聞絃歌而知雅意,因此沒有官員上摺子爲這兩人請求加賜尊榮,就連御史大夫龔如熙也不敢爲衛良查請求,他們兩家還是親家呢!何、衛兩人心中都有悔恨,沒想到臨致仕之前還聲名有損,幾十年的辛苦等於白費了,可以想見,這兩個人致仕後的淒涼。

相比這兩個人的淒涼。吏部尚書徐友元就算得上是榮退了。雖然吏部尚書的官等比觀察使要低,可是徐友元深得帝心,去年也沒有貪戀尚書右僕射的職位,所以他致仕後的待遇要比何、衛兩人還要高一截。

考課的事情一了,徐友元果然像之前對長泰帝說的那樣。以病乞骸骨了。他是長泰一朝的老臣了,長泰帝自然對他再三挽留,雖然致仕後沒享有全俸的特權。長泰帝卻蔭封了他兩個孫子爲從七品官員,一個調入門下省弘文館任校書郎一職,一個外放西寧道滇州宜良縣任縣令,這可比齎銀、全俸實在多了!徐友元對長泰帝感激萬分,伏在大殿之上連聲稱皇恩浩蕩皇恩浩蕩。

看到何、衛兩人和徐友元的不同境況,,諸官員心有慼慼: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啊!

這樣一來。接近大永官場頂端的位置就空出了三個來。諸皇子的心思又開始動了起來。這三個位置,每一個都是十分重要的,兩道觀察使就不用說了,掌管一道的政務,是一道衆州的主官,位置自然非比尋常。就連吏部尚書之位,也備受衆人關注。因爲吏部掌管百官升遷調動,若是自己的親信任吏部尚書,那局面就不一樣了!

再說了,雖然只是空出這三個位置,卻牽動着朝廷上下,更替和補充,必定會涉及更多的位置,這是五年一度的大調動,誰不想從中分一杯羹?諸皇子雖然心思欲動,卻不敢表現太過明顯。自從尚書右僕射一事後,這幾個皇子都知道,長泰帝心裡若是對這些位置有了打算,那麼是怎麼謀劃都沒有用的了。

葉正純和沈則敬在討論這三個位置的繼任人選,沈華善去了臺前治水,不然討論得更加深入一點。葉正純看着沈則敬平靜無波的樣子,頗感無聊,和沈則敬討論起來的時候,也有些意興闌珊,沒有沈華善那個小老頭,就沒有人和自己唱對臺戲了!想到這裡,葉正純忽而長嘆一聲道:“人生寂寞如初雪啊!”

沈則敬聽了這句話,眉頭抽了抽,心想老師這肯定是在想念父親了,卻並沒有說話。按照這兩個人的討論,兩道觀察使的位置不好說,但吏部尚書的人選必定是從國子祭酒衛復禮和秘書監溫珪章這兩人裡面出的!私心來說,沈則敬希望衛復禮能上位,且不論成方圓和衛復禮的關係,就憑沈則儒在國子監任職,衛復禮也會對沈家多關照幾分的!

只是,不知上意如何,當然,溫珪章上任對沈家也沒有什麼損失,還是如目前這般了。

五皇子府內,上官長治也在和幕僚討論相關的人選,這次五年一度的大調動,上官長治的目標不在這三個位置,而是因爲這幾個位置產生的調動,他盯着的,是四五品官員!這些四五品,雖然現在還不太重要,但過了十來年,必定是朝堂的中堅力量,必定是朝廷將來的柱樑!——這些,纔是初升的太陽!

上官長治想得很清楚,能在那些三品以上位置任職的,都是長泰帝的親信,拉攏過來的可能性不大,不若把目光放在那些具有升遷潛力的官員之上,這樣更爲有利!錦上添花不如送碳市恩!這個決定,許三思和李可安也極爲贊成的。

三皇子上官永平已經能下牀走路了,只是身體還是虛弱,看來那一次傷勢要調理很久才能恢復如初。這時冼茂信也在建議三皇子保持沉默,讓不要輕舉妄動,千萬不要在長泰帝面前透露想親信上位的心思!爲此,他這樣對三皇子說道:“不爭即是爭,皇上必定看在殿下傷未痊癒的份上,會對殿下多加照顧的。說不定這次會有意外的收穫!”

上官永平也聽取了冼茂信的建議,專心專意在三皇子府養傷,彷彿對朝廷紛爭無知無覺的樣子,再一次讓葉正純和五皇子等人對他刮目相看:這個三皇子,漸不簡單了啊!

二皇子府就頗不平靜,兵部尚書陳知浩已經丁憂,上官承佑損失了一大勢力,他迫切希望得到吏部尚書之位來彌補自己的不利局面!可是他舅舅張星華是正四品的太僕少卿,如果要調任吏部尚書,資歷上還是差了兩等,側妃姜氏的孃家也沒有人能接上這個職位的。這樣細想來,二皇子府的勢力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他連日來着急不已,連嘴角都起了泡,一方面因爲自己這邊沒有人夠資格而惱火,另一方面則是暗自希望老三老五也沒能撈到好處。

很快。長泰帝的旨意很快就下來了,升刑部尚書謝同甫爲西寧道觀察史,升鴻臚寺正卿錢同式爲河內道觀察使。升永州刺史任弘毅爲刑部尚書,升少府監穆修己鴻臚寺正卿,而衆人最爲關注的吏部尚書人選,則由秘書監溫珪章頂上,吏部侍郎楚炎代替溫珪章成爲秘書監,掌管秘書省事務,而楚炎的位置。則由刑部侍郎周陽煦擔任……

這一番調動更替下來。大永官場主要官職都有了極大的調動。這個結果,在很多人意料之中,又在很多人意料之外!

錢同式在任鴻臚寺卿期間,表現極好,接待西燕和出使西燕的事情都辦得漂亮,升遷也是應有之義;謝同甫和任弘毅都是長泰帝的親信,升遷也不讓人意外;溫珪章接任吏部尚書也是很多人猜中了的。畢竟,論年紀論資歷,他都在衆官之上。

因此,最令人尋味的反而穆修己和周陽煦的調動,不少官員都在猜測:長泰帝此舉,似乎別有深意啊。

穆修己是穆太妃的侄子,穆太妃曾撫養過長泰帝兩年,對長泰帝也是極好的,更重要的是,穆太妃和周賢妃情同母女啊,因穆太妃和周老太君在閨閣之時極爲要好。周陽煦又升爲吏部侍郎,難道這京兆的風向,要變了嗎?三皇子真是因禍得福啊,與其他兩個皇子相比,這次調動,他是得了不少好處啊。

上官永平高興無比,不爭即是爭,冼茂信說的這話確實沒有錯啊!他安坐在三皇子府養傷,就有這樣大的好事落在他頭上,這可比前年他去安北任監軍驚喜多了。在他的心目中,穆修己當然是自己人,有九卿之一的助力,他當然高興了,自己的舅舅周陽煦就更不用說了,吏部侍郎比刑部侍郎高了一等,主管官員升遷調動,將來往上走就更容易了。

上官承佑聽到消息時自然氣急敗壞,他感覺自己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了。母族的勢力沒有在這次考課之中得到好處,反而讓老三的母族上位了,若是老三成親之後再添了妻族的助力,那不是更如虎添翼了?!他想到這些,不由得埋怨陳老太君死得不是時候,連帶的,對陳婉柔也頗有微詞,加上陳婉柔還沒有身孕,他就更加寵愛側妃姜氏了。

上官長治聽到這些任命,不免有些失望,倒沒有像上官承佑那樣氣急敗壞。他主要是因爲錢同式高升一事失望,他在鴻臚寺花了那麼多心思,也沒能將錢同式拉攏過來,如今又來了穆修己作正卿,看來他在鴻臚寺的任職是應該結束了!幸好該做的事情,也做得差不多了,就算離開了鴻臚寺,也沒有太大的損失。

至於三皇子舅舅周陽煦的升遷,上官長治根本就不放在眼內,想起屬下彙報的關於周家的那些事情,上官長治露出了嘲諷的笑意:鍋內青蛙,再有能耐,也蹦達不了幾年,就算高升,於他何妨?

接着,吏部又宣佈了各官各職的換職或留任等事宜,除了西寧道和河內道,其餘五道觀察史都換地任職,江南道觀察使王備是去年才任職的,還是繼續留任;劍南道觀察使竇崇成了嶺南道觀察使,嶺南道觀察使丁文翰則去了隴右道,關內道觀察使蔡松林調到江南道去了……

其餘的,大多都加等留任,一時間,外放的外放,進京的進京,各地的驛館異常忙碌,馬市、鏢局的生意也好了很多。不管衆人有得還是有失,到正月底的時候,五年一度的大調動已經全部安置完畢,下一次要進行這麼大規模的調整,又是五年之後了。

ps:

二更!

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533章 出與入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89章 生機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385章 離朝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59章 西風近第416章 悲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521章 弒君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254章 妄動第301章 伏殺第358章 兵器司!第462章 奪職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79章 燕都棋局第62章 姑姑用意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60章 有戲看第251章 計成第19章 返回京兆第387章 有孕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13章 望君歸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19章 圍絕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52章 山陵崩第416章 悲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556章 得了!第517章 株連第254章 妄動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173章 先機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19章 圍絕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391章 帝爲棋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04章 換命第211章 露端倪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219章 圍絕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544章 暗殺第546章 死脅第433章 動天子第149章 封宮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27章 簡在帝心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186章 貴人謀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408章 全殲第221章 全義第218章 斬盡第331章 出嫁第394章 復起第34章 喜事多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59章 產子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544章 暗殺第265章 舊情第379章 押俘第7章 隨伺書房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323章 政績第176章 國之動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112章 國有喪第550章 有病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559章 死守善道
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533章 出與入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89章 生機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385章 離朝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59章 西風近第416章 悲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521章 弒君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254章 妄動第301章 伏殺第358章 兵器司!第462章 奪職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79章 燕都棋局第62章 姑姑用意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60章 有戲看第251章 計成第19章 返回京兆第387章 有孕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13章 望君歸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19章 圍絕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52章 山陵崩第416章 悲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556章 得了!第517章 株連第254章 妄動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173章 先機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19章 圍絕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391章 帝爲棋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304章 換命第211章 露端倪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219章 圍絕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544章 暗殺第546章 死脅第433章 動天子第149章 封宮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27章 簡在帝心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186章 貴人謀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408章 全殲第221章 全義第218章 斬盡第331章 出嫁第394章 復起第34章 喜事多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59章 產子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544章 暗殺第265章 舊情第379章 押俘第7章 隨伺書房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323章 政績第176章 國之動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112章 國有喪第550章 有病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559章 死守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