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一口氣將這書看了大半,此時天色已經過午。他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忽然聽到一連串很輕微的悶響。轉頭看時,才發現周延公捂着肚子尷尬的坐在那裡看着自己。
劉凌哈哈一笑道:“本王餓了,午飯你陪本王一起吃吧。”
說完,劉凌將那本吏治通鑑攥在手裡,朝着外面當先走了過去。周延公低着頭跟在劉凌的身後,肚子還在不爭氣的叫喚着。其實忠親王府裡的小廝早晨的時候來給周延公送過飯菜的,但是一聽說忠親王在屋子裡,就沒敢進去打擾。這下可苦了周延公,這個人是個挨不住餓的人,寧願砍頭也不願吃不飽。
劉凌往自己的書房走的時候,小丫鬟敏慧正因爲找不到劉凌而心急呢。飯菜都已經熱了兩遍了,還是沒找到王爺去了什麼地方。問了門房的人,沒見到王爺出門。再去找趙二和花三郎,兩個人也沒聽說王爺有什麼事出去。再去問下面的侍衛,也沒有一個知道王爺去了什麼地方。
敏慧這一慌不打緊,趙二和花三郎也跟着慌了。王爺身體剛恢復了一些,這要是再出了什麼意外的話,幾個人非得悔死不可。
剛要發動侍衛們尋找王爺的下落,就看見劉凌揹着手悠哉悠哉的踱着步子出現了。敏慧等人趕緊迎了上去,小丫鬟帶着哭腔給劉凌行了禮。劉凌一看她眼睛紅紅的樣子心裡一陣愧疚,這丫頭這麼小每天就要操持這麼多家務真的很不容易。
“王爺,您去哪兒了啊,嚇死奴婢了。”
小敏慧略帶着點委屈的語氣說道。
劉凌道:“快起來吧,我就在府裡,跟周先生說了會兒話。”
敏慧道:“府裡的人找不到您,都慌了。王爺,奴婢求您了,下次您不管去什麼地方都帶着幾個侍衛好不好?”
劉凌一邊把敏慧拉起來,一邊哭笑不得的說道:“我在自己家裡還要帶着侍衛嗎?好好好,你不要哭了,我答應了你了還不行。那個……我餓了,周先生和我一起吃飯,準備兩個人的飯菜吧。”
“嗯!奴婢這就去!”
小丫頭敏慧破涕爲笑,一路小跑着奔廚房去了。
這時趙二等人都在一邊站着,數十個侍衛站在那裡。劉凌擺了擺手說道:“都回去吧,你們也都餓了。”
衆侍衛告退,周延公感慨道:“實在沒有想到王爺如此平易近人,外面都說王爺冷酷無情,看來這傳言也當不得真啊。”
劉凌一笑道:“走吧,去我書房說話。”
兩個人剛在書房落座不大的一會兒,小丫頭敏慧端着一個大托盤就走了進來。周延公一看可以吃飯了,肚子頓時又叫了起來。本來摩拳擦掌的想蹭一頓王爺的小竈吃,可是等敏慧一打開食盒他就呆住了。
這飯菜,竟然比平日裡給他吃的食物還略有不足!
兩碗白米飯,一盤素炒豆芽,一盤蝦皮炒小白菜。再無其他!
劉凌見周延公臉色不對,隨即醒悟道:“敏慧,去再加兩碗白飯加些菜來,周先生飯量不小,這一碗白飯肯定是不夠吃的。”
敏慧哦了一聲,有意無意的瞪了周延公一眼。看着她走出門,周延公剛要說話就聽見敏慧一邊走一邊嘀嘀咕咕的說道:“真不知道養着這樣的閒人幹嗎,王爺自己都好幾天不曾吃肉了,每天還要給他有酒有肉的伺候着。只知道在那兒搖頭晃腦裝模作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偏偏飯量大的出奇!”
劉凌見周延公臉色一陣白一陣紅的,隨即自嘲道:“這小丫頭平日裡被我寵管了,先生不要往心裡去。”
周延公道:“不,王爺,敏慧小姐說的對。想我周延公也是堂堂七尺男兒,文不能安邦定國,武不能開疆拓土。平日裡還自以爲是,略有小成就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現在看來,我周延公還不如一個小丫鬟有見識。王爺,延公慚愧啊!”
他撩袍跪下說道:“每日吃廚房送過來的飯菜,延公嘴裡還多有怨言。每餐一葷一素還嫌棄飯菜不好,說王爺不知禮賢下士辱沒了身份。現在看王爺的食物,延公才知道自己有多魯莽無知。”
劉凌將周延公拉起,看了看飯菜說道:“最近朝廷中遇到一些難事,大臣們都在盡力捐款以做國資。劉凌身爲親王,自然也要以身作則。”
周延公嘆道:“王爺如此高潔,我大漢何愁不強?”
劉凌哈哈一笑道:“來,咱們邊吃邊談。”
這時敏慧端着兩碗白飯又加了一盤滷牛肉,正是平日裡給給周延公的飯菜之一。將飯菜放在桌子上,敏慧哼了一聲隨即出去了。周延公又是一陣尷尬,臉色再次變了變。他也是個要臉面的男人,被一個小丫頭如此奚落臉面上自然不好看。
劉凌道:“來,先吃飯,你不是早就餓了嗎。我還有事請教先生呢。”
周延公道:“王爺千萬不要再用先生二字了,延公無德無才斷然是當不起這先生兩個字的。王爺還是直接叫我的名字吧,這樣我心裡也能自在一些。”
劉凌道:“論語有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延公毅力堅定,能爲常人所難爲之事,來日必有一番成就。不過既然你聽着彆扭心裡不自在,那我以後就直接叫你延公吧。”
劉凌給周延公夾了一筷子牛肉問道:“現在朝中的的大臣們都在慷慨解囊以解遼國催貢之危,百姓們對此多有微詞。你怎麼看?”
周延公嚥下一大口米飯說道:“這件事我聽府裡的人談起過,我知道王爺提議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不過如此一來,朝廷的臉面確實不好看。百姓們略有微詞也屬正常,那是因爲他們覺着我大漢國讓他們失望了。民心質樸且愚蠢,多是人云亦云又不知所云之輩。一個人喊口號,就有很多人追隨。”
“這是百姓奴性的另一種體現,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所以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之輩多不會餓着肚子,自古以來有不少這樣的人成爲王侯將相的座上賓,靠着一張嘴巴就能安身立命。”
他自嘲的笑了笑說道:“正如我現在,也是如此。”
他繼續說道:“王爺應知道,輿論猛如虎。若是不安撫好民心的話,只怕天長日久下來就會生變。”
劉凌點了點頭說道:“那依你之見呢?”
周延公想了想說道:“正如大禹治水,疏不如導。攔是攔不住的,就算殺一儆百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既然這樣,不如引導他們的輿論!”
劉凌眼前一亮,放下筷子問道:“具體說來。”
周延公道:“這樣,王爺可以派一些人在百姓聚集的地方發動演說。跟百姓陳述利弊,引導他們的思維。如今太原城裡多的是災民,這些人平日裡也無所事事正是最好的傳播工具。現在朝廷設置了粥棚,每日維持他們的生活。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王爺可以在這裡大做文章。”
“派一些能言巧辯之人混入災民之中,將國家存亡的利害關係傳播出去。百姓們雖然愚鈍,但是也知道孰輕孰重。國破則家亡,大漢若是沒了,他們連那口粥都喝不上,這個道理不難懂。面子和身家性命相比,顯然後者要重要的多。”
“等造成了輿論之後,王爺不妨派人造訪城裡的那些富戶。將同樣的道理跟他們說一下,讓他們也自發的捐獻一些錢糧。這些富戶遠比普通百姓們要怕死的多,所以從他們那裡獲取錢糧並不一定很難。而且,王爺可以在口頭上許給他們一些好處,比如減免一些商業上的賦稅,或者頒發一個什麼獎勵之類的東西。”
“這些富戶都極愛面子,若是獲得了朝廷的認可和嘉獎,就算出些錢糧心裡也是美的,正是他們與同輩炫耀的資本。朝廷甚至可以根據捐款的多少,給他們一些空虛的官職。這官職無需很大,只是一個信號,一種形式而已。這樣一來,一傳十,十傳百,大漢的那些富戶們就都該蠢蠢欲動了。”
劉凌一拍桌子說道:“妙!延公所說與我所想幾乎毫無差別,此計可行啊!”
周延公心裡吃了一驚,他還以爲這番見地只有他一人想到,原來劉凌早就已經想到這點了,只不過一想自己的見識和忠親王相差無幾,他心裡那點失落頓時又消散了去。
劉凌將飯碗一推,拿起周延公所寫的那本吏治通鑑說道:“延公你慢慢吃,我這就進宮去面見陛下說這件事,順便將這本吏治通鑑呈遞給陛下看看,然後將你之前的言論講給陛下聽聽。我會向陛下舉薦你,若不出意外,延公,你便等着陛下的旨意吧!”
周延公被劉凌這突兀而來的舉動嚇了一跳,當聽說劉凌要將自己十年辛苦所作的吏治通鑑呈遞給當今天子的時候,他心裡猛的一陣惶恐,隨即一種更爲濃烈的幸福的眩暈感就涌上了腦海。其實這一天他奢求了無數個日日夜夜,可是真的即將實現的時候他卻不知所措了。
看着他傻愣愣的樣子,看着他眼角里留下的淚水,劉凌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國家取士不以出身高低而論,延公,你博纔多學滿腹經綸,以後定會有一番大大的作爲。我大漢國若是能多幾個你這樣的人才,何愁不強大?”
“在家等我的消息吧,以後我就要叫你一聲周大人了。”
劉凌哈哈一笑,手持吏治通鑑,大步的走出了書房。
門外趙二和花三郎都在不遠處站着,兩個人是真的怕了。見劉凌出來,兩個人趕緊上前問道:“王爺,可是要出府去嗎?”
劉凌點了點頭說道:“備馬,本王要進宮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