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周世宗

盧玉珠跟着漢軍南下,才走出去不足五十里遠的時候,十幾騎從太原城裡快馬加鞭不眠不休趕來的人,帶着一身的風塵僕僕進了應州的城門。只一炷香的功夫,這十幾個人催動坐下戰馬又飛奔了出來。

這十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穿着欽差的服飾,不過看樣子卻並不是爲官的大臣。這人年紀輕輕,就是騎着馬的時候手裡也握着一柄麈尾。

此人雖然穿着欽差的服飾,但是從他頭頂上的帽子來看竟然是一個宦官!按理說太監很少會離開太原城頒佈旨意,遠行的欽差都是從文武百官中皇帝挑選出來的。唐朝時候沒少有太監亂政的事發生,所以北漢立國之初就定下了太監不得干政,否則株連九族的嚴酷法律。

基本上太監傳旨,都是在太原城裡。要麼是皇帝對某個大臣封賞,要麼就是傳喚某個大臣入宮,很少有太監作爲欽差外出的。

所以,這一行人馬格外的引人注目。只是這一隊人馬出了應州之後,並沒有走大路追趕三江候程義厚率領的大軍。而是抄下路直奔玉州劉凌的駐地去了。看他們行色匆匆的樣子,似乎是有什麼急事要趕去尋找劉凌。

這個太監年紀不大,一臉的塵土十分憔悴,但是卻長的很標誌,若是劉凌看到的話定然能認出此人是誰。這人正是前些日子因爲打翻了燭臺被孝帝一怒之下險些殺了,後來罰到御馬監餵馬的小太監小六子。

想不到這麼快,孝帝就把他從御馬監的召了回來,並且委以重任。

此時,玉州城牆上。

王半斤和杜義,昭先,孫勝幾個人分別檢查了一下城防,吩咐救治傷病,重新部署防禦。

如今城裡缺醫少藥,受傷的士兵只能簡單的包紮一下,剩下的只能靠自己硬扛着。受傷後失血過多而死的人不計其數,杜義他們就是再心急也沒有辦法。

統計了一下傷亡的數字,幾個人心裡格外的沉重。經過昨夜和上午半天的殘酷戰鬥,如今城牆上還能作戰的士兵只剩下了三千六七百人且幾乎個個帶傷。一夜大戰,一下子減員超過了一半,死傷之慘重讓人心疼。

放眼看去,此時的城牆上都是殘值斷臂的屍體和一個個面無表情已經麻木了的士兵。死去的人已經沒有了感覺,而活着的人也都變成了沒有感情的行屍走肉。此時,這些士兵甚至連害怕都忘記了,還活着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算不上什麼值得喜悅的事情了。

禁軍和京畿大營挑選出來的七千騎兵,不得不放棄戰馬登上城牆和步卒一起守城。騎兵的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所以死傷尤爲慘重。禁軍的兩千騎兵,如今還活着的不足六百。還活着的人也是一個個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的好像失去了靈魂。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被眼前慘烈的場面嚇的渾身發抖。看到那殘值斷臂的屍體,腸穿肚爛的傷員,他們會忍不住劇烈的嘔吐。可是一夜下來之後,如今他們都麻木了。靠坐在城牆上,他們大部分已經失去了思維,只是一臉茫然的坐在那裡。

相對來說,京畿大營的人馬還好些。雖然同樣損失慘重,但是從他們的臉上看到的是和杜義麾下殘存的人馬一樣的堅毅表情。在面對死亡危機的時候沒有人會無動於衷,害怕是最自然的反應。只是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之後,他們已經學會了適應。

靠在城牆上,機械的往嘴裡塞着冷硬的乾糧,等待着下一次的戰鬥。

王半斤他們四個巡視了一圈,都是心情沉重。

“照這樣打下去,只要下午的時候周軍再發動一次同樣猛烈的進攻,咱們能不能扛得住實在是不敢想象啊。”

王半斤喝了口水,面帶憂色的說道。

昭先扶着城牆一邊觀察周軍的動向一邊說道:“周軍的損傷比咱們要嚴重的多,從昨夜到現在差不多已經死傷過萬了,即便周軍勢大,這樣的損失也是他們承受不起的。現在後周的皇帝郭榮來了,必然會做出調整的。”

杜義道:“我擔心周天子御駕親來,十幾萬周軍的援兵攜天子之威再次攻城的話,只怕比上午的攻勢還要猛烈。”

孫勝道:“如今周軍已經是騎虎難下,拿不下玉州,他們將近二十萬大軍被堵在這裡,每日的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郭榮一定是等不下去了,所以纔會親自帶兵前來。呵呵,只怕現在孫玄道一定是跪在郭榮的面前瑟瑟發抖呢。”

杜義道:“可惜了,若是城裡再有一萬人馬,趁着周軍退卻皇帝駕臨的關頭髮動一次衝擊,必定能殺敵無數。”

王半斤嘆息道:“是啊,若是有一萬精騎趁亂衝擊周軍的大營,只怕連郭榮都要嚇的趕緊往後跑。如今只盼着王爺快點率軍趕來,不然等周軍調整之後玉州就真的危機了。”

昭先一拍城牆說道:“怕的什麼,殺他一個夠本,殺他兩個就賺了。如今死在昭某手下的周軍已有數十,再殺他幾十人即便戰死了也不虧。”

孫勝笑道:“真想不到啊,孫某第一次出征就要爲國捐軀了。只是即便是死,也要讓周軍嚐嚐孫某手裡丈八長矛的厲害!”

王半斤道:“不必如此沮喪,王爺讓咱們堅守到今晚,他就絕對會在今晚之前趕來。只要王爺率領大軍一到,和周軍對峙,咱們這裡的壓力就會小很多的。”

杜義道:“正是,咱們要相信王爺!”

昭先道:“只是不知,王爺是否已經把安恆那廝料理了。只要王爺重新奪回了撫遠軍,即便後周有二十萬大軍也不是沒有勝算。”

他們幾人此時已經將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劉凌的身上,這是一種絕地中的希望,就如同寒夜裡唯一的一點火光,是人們堅持到太陽升起的希望。

王半斤道:“杜義將軍,還望你下去和百姓們交談,希望有更多的百姓到城牆上來參與防守。現在,光靠着士兵們是遠遠不行的。”

杜義嘆道:“只恨杜某無能,連累了城裡數萬百姓。如今百姓中的青壯大部分都自發組織起來參與守城,只是杜某不忍讓他們上城牆送死。現在……我身爲大漢將軍守土有責,卻要讓百姓跟着送死,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王半斤道:“杜將軍千萬不要這麼想,周軍已經圍困玉州十餘日,損兵折將。若是城破之後必定血洗全城百姓,如今讓百姓參與守城,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只要能堅持到王爺率領救兵到來,這是百姓和咱們唯一的生路。”

杜義道:“我這便下城去,只是……叫我如何開口啊。”

他長嘆一聲,扶着城牆站起來,帶着幾個親兵到城裡去了。王半斤和昭先孫勝互相看了看,都對杜義的忠義十分的欽佩。

不過話說回來,若不是杜義對城裡的百姓十分的愛護,只怕周軍到來之際滿城的百姓早就四散逃命了。如今他們選擇和杜義站在一起,心裡已經做好了對死亡的準備。

此時,在周軍大營,孫玄道的中軍大帳裡。

一身重甲,年界六十鬚髮皆白的老將孫玄道跪倒在地上,不斷的磕頭謝罪。在他的身後,一衆將領都跪在那裡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周世宗郭榮端坐在帥位上,眼神冰冷的掃視着跪在下面的衆位將軍。

郭榮三十歲年紀,臉色白淨,下頜上留着三縷鬍鬚,劍眉朗目,長相頗爲英俊。此時他面沉似水,一張臉拉的老長,由此可見必然是壓制着心中的火氣。

他沉聲問道:“孫愛卿,你帶兵八萬圍困玉州十餘日,如今玉州非但沒有拿下,倒是已經損失了近兩萬我大周勇士的性命,你可有話要對朕說嗎?”

郭榮,又稱柴榮。史載此人: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老黃,性沉重寡言。他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後來被郭榮收爲了義子。他是邢州堯山柴家莊人,父親名叫柴禮,祖父柴翁在當地都十分的有威望,柴家是當地有名的望族。

後來家道中落,未及弱冠之年的柴榮投奔嫁給了郭威的姑媽。他性子謹慎沉着,幫助郭威處理家事井井有條,深受郭威的喜愛,收其爲義子,改名爲郭榮。當時的郭家並不十分的富裕,柴榮便外出經商補貼家用,並且在這期間練了一身的武藝,讀了大量的史書和黃老著作。

後來後漢建立,郭威任鄴都留守,樞密使,天雄節度使,官至極品。再之後後漢隱帝登基,這個自以爲是的皇帝怕郭威造反,將郭威留在都城汴州的親屬幾乎全都殺了,只逃出來一個郭超。他以爲這樣就會把郭威嚇住而不敢謀反,誰知道卻逼出了郭威這頭猛虎的怒氣。

沒過多久,郭威攻破汴州,後漢滅亡。郭威自立爲帝,號大周,立僅剩下的一個兒子郭超爲太子。郭榮也以皇子的身份拜檀州刺史,校檢太保,封太原郡侯。再後來加封爲晉王,判內外兵馬事。

太子郭超,對自己這個義弟也是十分的欣賞。郭超爲人粗枝大葉,性格火爆,沒有什麼心機。很多事情都會徵求郭榮的意見,而郭榮對太子交代的事也是盡心竭力,不曾有一點的違逆敷衍。重義氣而心機簡單的郭超對他這樣的表現十分的欣賞,因爲自己兄弟都死在了後漢隱帝的手裡,所以他對郭榮視如親兄弟一般。

太祖郭威大病不愈,眼看着沒有幾天的活頭了。太子郭超繼位這是早已經定下來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太祖郭威更是數次召見郭榮,囑咐他好好輔佐陛下,做天下臣民之表率。郭榮也是淚流滿面,發誓說要盡心盡力輔佐太子,縱死不敢懈怠。

誰又能想到太子一身的武藝,驍勇無比,竟然會從馬背上掉下來摔死呢?他當初從汴州逃出來的時候,一身浴血,殺敵上百,三日三夜奔行都不曾從馬上掉下來。好好的在校場騎馬射箭,怎麼就會因爲馬鞍鬆脫而落馬?又怎麼會被騎馬趕來營救的侍衛沒有控制好馬匹,被亂馬踩死了呢?

這其中的事情,隨着那養馬的小吏,營救郭超卻不慎將其踩死的侍衛們都被處死,再也無人得知了。

太祖郭威又驚又怒,悲痛之下一命嗚呼。太子死了,如今這後周的天下順理成章繼位的只有一人,那便是晉王郭榮。

郭榮登基爲帝,當天就宣佈要御駕親征北漢。因爲根據調查才發現,原來已經死了的養馬小吏和侍衛都是北漢派來的奸細,父兄之仇不共戴天。沒等發喪了太祖郭威和太子郭超,郭榮就恢復了自己的柴姓,領兵北伐了。

於是,周世宗柴榮,堂而皇之的征討北漢來了。

第560章 燒第596章 精武第129章 平安縣第399章 哪個是白癡第103章 埋伏第565章 都會接來的第330章 一死了之第448章 獨狼第340章 放下那刀第96章 畫像第481章 戰爭分兩種第594章 橫刀第284章 漏洞百出第334章 爲漢人天下第91章 微服出巡?第86章 麻木不仁的戰爭第270章 又一對可人兒第1章 糟亂太原第433章 示誠於人第60章 調兵第64章 請王爺成全!第204章 不知名的軟甲第576章 鏡花水月第552章 原地休息第285章 談判第288章 養人第264章 文人掌權第301章 一線峽第566章 史無前例第103章 埋伏第76章 膽大包天的女人第416章 誰得意忘形第310章 原來並不聰明第349章 死剝活剝第209章 轟殺第191章 共存?第150章 知我者第55章 勝券在握第400章 誰能定中原第399章 哪個是白癡第440章 天大的喜事第129章 誰逼的?第226章 這樣纔是幸福第533章 都是有故事的人第500章 違命侯嶺南公第395章 全軍覆沒第306章 黑豹破敵第509章 清晨出行第501章 沒耐性第505章 趙王性烈第595章 歸塵第67章 逃遁第355章 誰人一聲吼第479章 遠方來客第511章 其利其弊第611章 不存在第395章 全軍覆沒第458章 不能躲起來第360章 裝到死第356章 公子無雙第422章 耶律極的手段第235章 小小捕快也稱霸?第111章 破甲錐第262章 二十一修羅第2章 兄弟議事第618章 還遠嗎第243章 天崩第250章 黑豹第266章 蕭破軍的無奈第171章 早朝,安撫第310章 原來並不聰明第590章 不遠第389章 你很蠢第179章 銅牆鐵壁第326章 暴動第253章 取名破敵第574章 血泊第151章 如墜冰窟第598章 斬旗第222章 老狐狸第309章 動一些人第561章 大可汗第561章 大可汗第465章 你爲了什麼堅持第353章 以彼之道第544章 打探清楚第345章 河灘之戰第114章 神智第611章 不存在第22章 擂山錘第191章 共存?第316章 東門破第60章 調兵第150章 知我者第537章 真疼第375章 等待時機第103章 埋伏第364章 八品將軍第185章 燕帝出逃第327章 莫愁澗
第560章 燒第596章 精武第129章 平安縣第399章 哪個是白癡第103章 埋伏第565章 都會接來的第330章 一死了之第448章 獨狼第340章 放下那刀第96章 畫像第481章 戰爭分兩種第594章 橫刀第284章 漏洞百出第334章 爲漢人天下第91章 微服出巡?第86章 麻木不仁的戰爭第270章 又一對可人兒第1章 糟亂太原第433章 示誠於人第60章 調兵第64章 請王爺成全!第204章 不知名的軟甲第576章 鏡花水月第552章 原地休息第285章 談判第288章 養人第264章 文人掌權第301章 一線峽第566章 史無前例第103章 埋伏第76章 膽大包天的女人第416章 誰得意忘形第310章 原來並不聰明第349章 死剝活剝第209章 轟殺第191章 共存?第150章 知我者第55章 勝券在握第400章 誰能定中原第399章 哪個是白癡第440章 天大的喜事第129章 誰逼的?第226章 這樣纔是幸福第533章 都是有故事的人第500章 違命侯嶺南公第395章 全軍覆沒第306章 黑豹破敵第509章 清晨出行第501章 沒耐性第505章 趙王性烈第595章 歸塵第67章 逃遁第355章 誰人一聲吼第479章 遠方來客第511章 其利其弊第611章 不存在第395章 全軍覆沒第458章 不能躲起來第360章 裝到死第356章 公子無雙第422章 耶律極的手段第235章 小小捕快也稱霸?第111章 破甲錐第262章 二十一修羅第2章 兄弟議事第618章 還遠嗎第243章 天崩第250章 黑豹第266章 蕭破軍的無奈第171章 早朝,安撫第310章 原來並不聰明第590章 不遠第389章 你很蠢第179章 銅牆鐵壁第326章 暴動第253章 取名破敵第574章 血泊第151章 如墜冰窟第598章 斬旗第222章 老狐狸第309章 動一些人第561章 大可汗第561章 大可汗第465章 你爲了什麼堅持第353章 以彼之道第544章 打探清楚第345章 河灘之戰第114章 神智第611章 不存在第22章 擂山錘第191章 共存?第316章 東門破第60章 調兵第150章 知我者第537章 真疼第375章 等待時機第103章 埋伏第364章 八品將軍第185章 燕帝出逃第327章 莫愁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