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沒耐性

(感謝素食兄的打賞,

大漢大統六年十月,劉凌抽調延州程義厚部漢軍十萬,抽調徵南大軍十萬,又徵集南唐,楚,南漢,南平,吳越降兵合計十萬,以茂元爲主帥,孫叔寶爲行軍長史,趙二爲先鋒,正式打響對蜀國的戰爭。

這次征伐蜀國的戰爭劉凌沒有親自指揮,中原大地大江南北如今只有蜀國未滅,大漢連年征戰雖然國力疲憊,但兵容之盛當世無匹。漢軍的侵略執行的是保留性以戰養戰,給所佔領區域留七分生機,三分充作軍資。江南諸國滅亡,劉凌現在要做的是調派能臣幹吏安定地方。打天下是手段,治天下才是目的。

如今大漢近乎南北一統,巍巍大國三百多州疆土,近乎重現了盛唐時期的版圖。但這並不是終點,充其量算是階段性的勝利而已。

伐蜀之戰幾乎沒有懸念,蜀國雖然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但漢軍兵容之盛幾近無敵。按照劉凌的命令,昭先調派了五百餘艘戰船,兩萬水軍輔助大軍徵蜀。而且如今蜀國內部還有監察院早就安插好的釘子,蜀國宰相毋昭裔已經被糖衣炮彈所腐化。蜀國開國皇帝高祖孟知祥立國不久,如今的蜀國皇帝是孟知祥的第三子孟昶。孟昶纔不過十幾歲的孩子,朝政皆由宰相毋昭裔把持。(注1)

主持朝政的人已經成了叛徒,後蜀之戰還有什麼懸念?

當初監察院收買毋昭裔的時候頗爲艱難,此人身爲宰相,位極人臣,權勢地位錢財對其沒有什麼誘惑力,他主掌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人生中能得到的已經差不多都得到了。他爲孟知祥臨死前留下輔佐孟昶的重臣,深得孟知祥和孟昶信任,出入儀仗如王侯,位列三公,要收買這樣的一個人,其難度是很大很大的。

但監察院的密諜知道,毋昭裔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水潑不進無從下手。

毋昭裔跋扈,這是其一大特點,也是一大缺點。

他爲宰相,國家大事幾乎全憑他一言而決。就連對小皇帝孟昶他都沒有表現得十分尊重,出入有甲士護衛,入宮騎馬,見君不拜,儼然一個權臣。監察院的密諜確定毋昭裔有不臣之心,但他卻一直不敢行謀逆之事。其原因在於,毋昭裔沒有兵權!

蜀國的兵權在大將軍王昭遠手裡。

王昭遠自幼聰慧,十三歲的時候被蜀國高祖孟知祥賞識,招其入宮爲三皇子孟昶的伴讀。孟昶對其信任有加,以爲兄長。高祖孟知祥臨死前,文官立毋昭裔爲首,武將以王昭遠爲首,其時王昭遠年不過二十,意氣風發。

王昭遠此人頗有計謀,且十分自負。他習慣手執一柄鐵如意指揮士兵作戰,自比諸葛亮,曾言若陛下遣我出兵征伐天下,何須六出祁山?一出定楚唐,二出滅党項,三出誅契丹,天下大定,蜀國一統。

由此可見此人的自大到了一定地步。

孟昶即位之初朝局不穩,楚國藉機興兵伐蜀,王昭遠率軍迎擊來犯之敵,一舉擊敗蜀軍並趁機奪楚國溪州以西近百里疆土。之後王昭遠就一直留在邊關,訓練大軍,以圖大計。

也正是因爲有王昭遠在,所以毋昭裔纔沒有明目張膽的廢掉孟昶而自立爲帝。

雖然他把持了朝政,但軍權不在他手裡,毋昭裔沒有把握能成就大事。而孟昶雖然年幼,但也知道毋昭裔有不臣之心。他曾經問計於王昭遠,王昭遠勸他說陛下不要擔心,只要微臣還在,軍權在微臣手中,毋昭裔有所忌憚必然不敢謀逆!待國家平穩,臣願帶兵回成都,助陛下誅殺奸佞!

正是因爲這一點,監察院找到了毋昭裔的破綻。俗話說蒼蠅不叮沒縫的蛋,若是自己不散發出臭味來,監察院那羣蒼蠅也圍不上去。

只是,既然已經被監察院盯上了,還有誰能跑得了嗎?

監察院給毋昭裔開出來的條件是,毋昭裔對漢稱臣,大漢幫他登上皇位,爲了表示誠意,監察院會先幫毋昭裔除掉王昭遠。

其實王昭遠這個人就是一個笑話,他在真實歷史上留下的故事也是那麼的讓人無語。歷史上自比諸葛亮的人不少,滔滔長河中總有無數驚才絕豔之輩。但毫無疑問,如王昭遠這麼無恥而又無能者實在如鳳毛麟角。

歷史上的王昭遠是靠溜鬚拍馬討好孟昶取得樞密院事這樣的高位的,當宋朝六萬大軍前來伐蜀的時候,孟昶任命王昭遠爲西南行軍都統,率領大軍迎戰。王昭遠喝醉了酒,手持鐵如意狂妄道:“我這次領兵出征何止抗擊敵軍這麼簡單?領此二三萬虎狼之師,取中原易如反掌!”

而宋太祖趙匡胤之所以決議滅蜀國,也是這個王昭遠引起的。王昭遠狂妄自大,派人聯絡北漢,約定雙方聯合出兵攻滅大宋,可惜那使者是個膽小鬼沒敢去北漢而是投降了大宋。於是趙匡胤一怒之下,纔派忠武節度使王全斌,武信節度使崔彥進率軍攻打蜀國。

後來,王昭遠在軍事上白癡的表現可以說堪稱完美。

監察院的密諜以王昭遠的人頭做籌碼,毋昭裔很愉快的接受了建議。

劉凌回到晉州的時候已經到了十一月末,雖然晉州比冀州和太原那邊要暖和一些,但相對於江南來說,還是有些冷冽。劉凌在江南領軍滅國已經一年多沒有回到晉州了,對北方這等天氣竟然有幾分不適。

按照劉凌目前的身份,他的車駕儀仗十分的隆重。但劉凌卻不習慣那樣,反而對監察院的黑色馬車情有獨鍾。

大漢之王回到晉州,文武百官軍機處幾位大學士的帶領下,出晉州三十里迎接。同時出迎的還有劉凌的妻子,王妃盧玉珠。

三千精甲騎兵,八百緹騎,護衛着那輛黑色的馬車緩緩的到了晉州。冷冽的寒風中,近四千鐵騎帶着一股肅殺令人心存敬畏。火紅色的大漢龍旗迎風招展,宣告着這旗號主人的強勢和霸氣。

馬車緩緩的停了下來,劉凌從馬車上下來,看着一張張熟悉的面容,心裡不免也生出幾分感慨來。王妃盧玉珠迎上來,笑着將一件明黃色的大氅披在劉凌的身上。劉凌疼惜的握住盧玉珠已經凍冷的手說道:“辛苦了你,怎麼不在家裡等我?”

盧玉珠笑着說:“臣妾知道王爺要回來,哪裡還等得下去?”

老宰相盧森年老體弱,已經年屆七十的老臣裹着厚厚的衣服站在隊伍最前面。看到漢王下車後,躬身一拜:“臣盧森率文武百官,恭迎漢王還朝!”

劉凌緊走幾步扶住盧森說道:“怎麼敢勞煩老宰相親自來接,宰相如此年紀,北風寒冷,我心中不安。”

盧森扶着劉凌手臂,滿是老年斑的臉上笑逐顏開:“王爺回來了,老臣如何敢不來迎?一定要迎的,若是依着我,就一直迎到洛陽去纔好。大業初定,老臣……高興!”

劉凌笑了笑,和盧森又說了幾句話後,命人將盧森攙扶着上了他乘坐的那輛監察院黑色馬車避寒。劉凌一手一個扶起周延公和候申,又看了看有些惶恐的謝煥然,心裡很高興,正是這幾個人在後方坐鎮,他才能放心的帶兵四處征討。這都是他的親信之人,是大漢的肱骨之臣。

“走吧,這裡連個避風的地方都沒有,若是把滿朝文武都凍出了病來,誰來做事?”

劉凌哈哈笑了笑,拉着盧玉珠的手返回了馬車。

登上劉凌馬車的人並不多,並不是因爲車廂容不下太多的人,而是有資格與劉凌同車而坐的人實在太少。監察院的寬大馬車就算坐下十個人也不會擁擠,但這車裡此時包括盧玉珠在內,只有六個人。盧玉珠端坐在劉凌一邊,給劉凌倒了一杯熱茶。老宰相盧森歪着身子靠在一邊假寐,對劉凌和另外三位軍機處大學士之間的交談似乎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已經年屆七十,早就已經淡出朝堂。如今女婿已經爲中原之主,女兒身爲王妃,他自己光榮退休,他還有什麼不開心的?

劉凌詢問了一些朝廷裡的事,聽着周延公等人說話頻頻點頭。朝廷裡的事不必用他操心,周延公,候申,謝煥然這三個人都是能臣,劉凌只要狠狠的壓榨他們就好。

“江南大地才歸我手,百廢待興,你們三個商量一下,看看誰走一趟江南在那邊待上一段日子,那邊的百姓過的很苦,田地荒廢,商業疲敝,如今都是我子民,得儘快把江南的生機恢復過來。”

劉凌掃了他們三個人問道。

周延公三個人也是互相看了看,隨即同時苦笑。江南這一趟是苦差事,那麼大一片地方,而且還曾經分屬五個不同的國家,想要調整過來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周延公身爲軍機處首領大臣,這個時候他是必須第一個表態的。

“臣願往。”

候申和謝煥然也道:“臣願往。”

劉凌笑了笑指着候申道:“就你說的最勉強,那就你吧!你是戶部出身,後來又是禮部尚書,做些事是你的專長。”

候申很苦很苦的笑了笑,躬身道:“臣遵旨。”

劉凌想了想說道:“民政上的事,我不如你們。所以到了江南那邊,候申大可以放開手腳去做,我不會胡亂指揮。我只有兩件事交代你,第一,錢幣必須儘快統一,現在江南使用的雜而又亂,這不是好事。第二,儘快把科舉鄉試恢復起來,朝廷的人才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各地都缺官員,這事也很重要。”

候申點頭道:“臣記住了。”

劉凌嗯了一聲道:“回去之後準備準備,儘快出發吧。我給你江南道總督的頭銜,有臨機專斷之權。回頭讓趙大從院子裡調一隊人給你,你用得着。在調一名金衣做你的貼身保鏢,江南那邊還亂。”

候申立刻一喜:“有監察院的人幫襯着,臣心裡也有底氣了些。”

正說着,趙大忽然撩開簾子,面露難色的將一份監察院的院報呈遞給劉凌。

劉凌接過那密保打開來看了看,頓時皺緊了眉頭。將手裡的紙揉成一團,劉凌的嘴角勾出一抹冷笑。

“在試探我的耐性?”

劉凌冷笑道:“那便打錯了算盤,我是一點耐性都沒有的。”

第284章 漏洞百出第529章 不怕麻煩第514章 剛剛開始第295章 雙飛第401章 朱三七的選擇第473章 等不及第301章 一線峽第275章 攻山第320章 一觸即發第432章 匯於滄州第278章 我是善人嗎?第212章 練兵第462章 等待第343章 桃花債第61章 遣將第421章 皆有矛盾第318章 得耀州第555章 鋸子,咽喉第386章 要報仇的人第199章 算計第547章 擠壓廝殺第423章 嘴角上揚的悲傷第144章 曼舞第195章 你可問過士兵?第21章 大同來的漢子第334章 爲漢人天下第211章 “隱隱作痛”第126章 心痛第339章 楊無敵第557章 血路第353章 以彼之道第514章 剛剛開始第569章 再加一千戶第566章 史無前例第325章 東方亮第544章 打探清楚第310章 原來並不聰明第179章 銅牆鐵壁第488章 草根第19章 一身死氣第283章 挖坑第453章 射龍第414章 該過的日子第171章 早朝,安撫第554章 我不怕死第521章 談崩第343章 桃花債第67章 逃遁第366章 苦思第60章 調兵第539章 淹死算了第111章 破甲錐第488章 草根第563章 且安心第70章 耍着玩?第546章 埋伏第13章 太子亂黨第234章 門生?第587章 如墨第423章 嘴角上揚的悲傷第480章 殺了吧第162章 夢幻泡影第466章 皇帝第264章 文人掌權第222章 老狐狸第85章 柴榮的帝王路第162章 夢幻泡影第125章 後入纔是王道第61章 遣將第406章 鬼節(四)第512章 黑鍋真黑第532章 我來了第613章 靜養吧第413章 大煙花第295章 雙飛第138章 知人善用第90章 斬!第517章 滿心歡喜第349章 死剝活剝第195章 你可問過士兵?第286章 左祤衛降第172章 守城第587章 如墨第461章 開飯了第201章 以奇勝第583章 心疼第430章 爲了什麼殺人第553章 流求之主第182章 萬里江山真如畫第312章 誰夜襲誰?第428章 垂柳下 圓凳上第132章 蘇家的人第496章 院長大人第567章 無伏第617章 是忠犬第136章 和我沒關係了第315章 一步殺一人第478章 白蓮花第445章 飯是飯屎是屎
第284章 漏洞百出第529章 不怕麻煩第514章 剛剛開始第295章 雙飛第401章 朱三七的選擇第473章 等不及第301章 一線峽第275章 攻山第320章 一觸即發第432章 匯於滄州第278章 我是善人嗎?第212章 練兵第462章 等待第343章 桃花債第61章 遣將第421章 皆有矛盾第318章 得耀州第555章 鋸子,咽喉第386章 要報仇的人第199章 算計第547章 擠壓廝殺第423章 嘴角上揚的悲傷第144章 曼舞第195章 你可問過士兵?第21章 大同來的漢子第334章 爲漢人天下第211章 “隱隱作痛”第126章 心痛第339章 楊無敵第557章 血路第353章 以彼之道第514章 剛剛開始第569章 再加一千戶第566章 史無前例第325章 東方亮第544章 打探清楚第310章 原來並不聰明第179章 銅牆鐵壁第488章 草根第19章 一身死氣第283章 挖坑第453章 射龍第414章 該過的日子第171章 早朝,安撫第554章 我不怕死第521章 談崩第343章 桃花債第67章 逃遁第366章 苦思第60章 調兵第539章 淹死算了第111章 破甲錐第488章 草根第563章 且安心第70章 耍着玩?第546章 埋伏第13章 太子亂黨第234章 門生?第587章 如墨第423章 嘴角上揚的悲傷第480章 殺了吧第162章 夢幻泡影第466章 皇帝第264章 文人掌權第222章 老狐狸第85章 柴榮的帝王路第162章 夢幻泡影第125章 後入纔是王道第61章 遣將第406章 鬼節(四)第512章 黑鍋真黑第532章 我來了第613章 靜養吧第413章 大煙花第295章 雙飛第138章 知人善用第90章 斬!第517章 滿心歡喜第349章 死剝活剝第195章 你可問過士兵?第286章 左祤衛降第172章 守城第587章 如墨第461章 開飯了第201章 以奇勝第583章 心疼第430章 爲了什麼殺人第553章 流求之主第182章 萬里江山真如畫第312章 誰夜襲誰?第428章 垂柳下 圓凳上第132章 蘇家的人第496章 院長大人第567章 無伏第617章 是忠犬第136章 和我沒關係了第315章 一步殺一人第478章 白蓮花第445章 飯是飯屎是屎